大學生思想彙報簡潔版(精選5篇)
大學生思想彙報簡潔版 篇1
敬愛的黨組織:
通過第一次課對黨性的學習。對黨章,黨的綱領,以及一名共產黨員的黨性都有了較深刻的認識。作爲一名黨校的學員,我也意識到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和選擇的時候,我們更要嚴於律己、克己奉公,把身心投入到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力的事業中去。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在危險的時候走在人民的最前列;而在利益、方便麪前,又甘爲人後。只有真正的融入到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事業之中纔算是真正的理解了黨性。的確如此,思想入黨比組織上入黨更爲重要。只有思想入黨了,才能算真正的入黨。組織上入黨是爲了能更方便的參加黨組織的活動,能更多的接觸到黨的先進思想,能使自己的思想境界、理論水平有更進一步的提高與發展。再結合自己所處的環境與工作狀況更好的投入到爲人民服務的工作中去。作爲一名黨員,要做的事很多,要奉獻的很多。雖然我現在還不是一名正式黨員,但作爲黨校的一名學員,我必須以黨員的要求來約束自己、規範自己,以一名優秀黨員的思想境界、理論水平爲自己的追求目標。在思想入黨的前提下爭取早日在組織上入黨,爲自己做一名合格的黨員打下良好的思想根基。
在第二次黨課上學習了中美關係的分析,我感觸頗深。我瞭解到,美國現任總統Obama是美國第一位在他任期當中第一年就來到中國訪問的總統,說明了Obama總統對於中美關係的重視,是一箇積極的信號。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總體處於低潮,西方固有政治模式也遭遇諸多問題的形勢下,中國的快速崛起以及中國政治模式釋放勃勃生機,成爲幾十年來世界政治發展進程中最引人矚目的現象之一。縱觀當代世界各國的運行狀況,中國政治發展所處的環境最爲複雜,需要克服的困難最多,實際成效最爲明顯,蘊含的政治智慧也最爲豐富。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正發生深刻的變化,中國承擔的使命將更加繁重,學深用活中國政治發展中的政治智慧,有利於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信念,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不僅經濟總量從世界第12位躍升到世界前列,全社會長期積累的矛盾不斷緩解,而且始終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原則,執政黨與國家的凝聚力在新的層面不斷增強。這一切沒有執政黨高超的政治智慧是難以實現的。中國政治發展體現的“大智慧”,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是人類社會政治發展的重要成果。集原則性、全面性、均衡性爲一體的科學思維理念,反映出黨對經濟全球化、信息一體化時代人類重要發展規律的把握。
我們黨員尤其是將肩負起未來經濟發展的年輕黨員需要深刻領悟與充分汲取中國政治發展中的政治智慧,始終強化根本性的政治理念,深化原則性、全面性、均衡性相統一的政治思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以自身的實踐進一步強化中國政治模式的綜合運行效果。
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地用實踐來檢驗政治發展的成效我現在是一名研二的學生。在研二同學面前我作爲他們的同學,也是研院的生活部副部長。在院我也頗有人緣,同學們對生活部開展的工作也比較滿意。這是對我的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以後工作的鞭策,本着爲同學奉獻的精神更加努力的工作,把一名共產黨員的黨性融入到自己的人性之中,將奉獻看成工作,全心全意的爲同學們服務。當然自己也要努力搞好學習。在本科學弟學妹面前,我是他們的兼職輔導員,是學姐也是老師。這也就對我提出了更爲嚴格的要求。我必須在自己的言談舉止方面有更多的要求,而且在處理爲同學服務的事務中更要認真負責、公平正直、不偏不護。時刻牢記一名黨員的行爲準則。因爲在學弟學妹面前,我的表現就是黨的一箇投影,我對他們對黨的看法有着很大的影響。所以我現在要學的,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人性與黨性的融合我要花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我也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成爲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共產黨員。
大學生思想彙報簡潔版 篇2
敬愛的黨組織: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它貫穿於黨的全部活動之中,是黨的事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深厚根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我們每一箇共產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都應該自覺堅持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工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大學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是國家的棟樑之才,是中國共產黨最可靠的戰略後備軍。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應該努力在實踐中踐行黨的宗旨,使自己早日成長爲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首先,我們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起爲人民服務的世界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共產黨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應該成爲指導我們如何實踐的常備理論武器。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歷史,瞭解中國共產黨的黨史,明確黨的性質和綱領,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我們要虛心向羣衆學習,因爲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擁有着無窮的智慧,我們要通過實際行動爲黨旗增光添彩。
其次,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真才實學,掌握爲人民服務的本領。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在科學技術成爲決定綜合國力的關鍵因素的歷史關頭,黨適時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構想。創新是一箇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箇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大學生作爲當代的知識分子,應該帶頭學習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爲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趕超世界一流的科技水平貢獻自己的心血。
最後,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爲人民服務的習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必須學會先掃一屋,日積月累,爲“掃天下”做好準備。我們應該向張思德、焦裕祿、任長霞等先進的共產黨員學習,心懷天下,悲憫蒼生,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總之,我們應該把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無私地爲黨的事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在實踐中踐行黨的宗旨,讓自己的整個生命都因奉獻而充實。
彙報人:
20xx年12月14日
大學生思想彙報簡潔版 篇3
敬愛的黨組織:
今天的黨課梅萍老師爲我們生動講解了共產黨員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內容,我感到無比震撼,思想和靈魂又一次得到了昇華和提高。共產黨人最重要同時也是最高的價值主體就是“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因此,要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過程中,創造一名共產黨人應有的人生價值。具體到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我們要做的是不斷用知識武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樹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大學生積極分子如何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有幾點感想:
首先,要有堅定的奮鬥目標。有了目標,就如同有了一道明亮的光芒,引着人往前走。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我們能爲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做些什麼。只有充分考慮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我們所做的一切纔有價值。
其次,培養“獻身”意識,共產黨人堅持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只講奉獻,不求索取,具有奉獻意識,獻身意識是奉獻意識集中和最高的表現。“舍小家,爲大家,舍自己,爲人民”,正是這種獻身意識的體現。李大釗同志的一句話讓我對這種獻身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絕美的風景都在奇險的山峯中,絕美的音樂都在悲涼的曲調中,高尚的生活都在壯烈的犧牲中”,這是何等寬闊的胸襟,爲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也許我們年輕一輩應該從這句話中悟出些什麼,並以此來指導自己。
最後,關注時事,努力學習並踐行時代精神,培養政治敏感度和愛國情操。梅老師運用很多生動、感人的事例,讓我們備受感染,這絕對比枯燥無味的理論灌輸效果好,我們在輕鬆愉悅、耳目一新的氛圍中受到了教育,我們感同身受,從而暗暗下定決心要向先進人物學習,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正如魯迅所說的那樣:“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只有愛,才能永恆,只有愛,纔是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
我深刻地明白了,一箇人要想入黨,必須先要從思想上入黨,要牢固地樹立爲共產黨*事業奮鬥終身的信念,並以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宗旨,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個人的一切。我深深懂得,黨員意味着比羣衆多喫苦,意味着比羣衆多挑重擔,多做貢獻,多做犧牲。我牢牢記住,共產黨員要嚴格要求自己,要有嚴格的組織原則和鐵的紀律。
真正理解了黨員的本質,也就明白了黨員不是供別人崇拜的對象,而是要竭盡全力成爲公衆的模範代表,規範自己的行爲從而帶動他人向共產黨員看齊,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在行動上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主動彙報思想,不斷地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逐步完善自己,爭取早日成爲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爲祖國爲人民奉獻自己的一切。
此致
敬禮
大學生思想彙報簡潔版 篇4
敬愛的黨組織:
在當今校園,入黨漸漸成爲一箇佔據學生生活一定比重的話題。因爲入黨意味着要經歷層層的選拔,過五關斬六將方可一摘桂冠。在“黨員”這個稱號能對未來作出某種優勢保障的同時,我想它的誘惑力更大地在於“黨員”這個稱號本身意味着大家的肯定,這是一種極其榮譽的頭銜,一種上至黨下至公民的無聲的讚揚。那麼面對這種讚譽,黨員應該擁有怎樣的特質與才能方可符合這種人們心中已定的印象呢?
第一、要有一定的政治覺悟,即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堅信共產主義事業的最終勝利。因爲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就是實現共產主義,黨在現階段的任務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爲黨中的一員,必會深切體會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看到共產主義的希望,相信未來將全部是共產主義的世界。併爲此不懈努力,爲我國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獨立、幸福而奮鬥終身。
第二、要懂得對社會無私奉獻,並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黨存在的最大意義就在於爲人民甚至全人類謀幸福。所以,身爲其中的一分子,必須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喫苦在前,享樂在後。要牢記人民的幸福就是自己的最大歸宿。要做好人民的僕人,而不是要求人民的服務。切記黨員的真正使命及最大幸福來源於最大化地爲人民謀幸福。
第三、保持先進性,做好一切工作的領頭人。黨本身就具有先進性,所以一名合格的黨員更需要時刻保持自身走在大衆的前頭,領導人民更快、更高效地走向共產主義。要時刻牢記在黨的旗幟領導下,只有具有帶領廣大羣衆前進的能力和本領,才配得起“黨員”這個光榮的稱號,纔不算是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才能更好地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第四,要牢固樹立執政意識,並能堅定不移地維護人民的利益。不可利用職權之便爲某些人大開方便之門,更不可用權力謀私己。社會主義社會是人民共同的社會,人民纔是這個國家甚至這個社會的真正主人。切不可利用人民及黨的信任,謀一己之私利。只有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黨員才能真正配得上“黨員”二字,纔算不辜負黨及人民的信任,才值得賦予的權利。
作爲一名黨員,需要的遠不止如此。學習上得認真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學習的表率,擁有過硬的本領;工作上得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地創造一流的業績;生活上要熱愛集體,主動承擔任務,盡職盡責,帶動人民共同建設一箇更美好的集體;思想上要敢於批評與自我批評,要能正確對待來自黨內外的批評和表揚,有了缺點、錯誤誠心誠意地歡迎指出並勇於改正,榮譽面前不爭功。唯其如此,方可配得上“黨員”二字,才能真正做好時代的先鋒,走在社會的前面。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大學生思想彙報簡潔版 篇5
敬愛的黨組織: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一路走來,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經驗教訓,還有從改革這個艱辛而頗多坎坷的過程中得到啓示,找到我們現在還需繼續改革,繼續加強的方面,這就是在17大上提出的“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其中,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箇極其重要的方面,需要我們全面貫徹落實。接下來,就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談幾點想法。
在我看來構建一種和諧的文化對構建和諧社會有極大的幫助。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靈魂和隱性結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底蘊。正因爲如此,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們總是力圖構建一種和諧的文化,以便從人們的內心深處給出一種價值標準,使這種標準內化爲一種強大的自省力和約束力,在人們依據這種標準做出某種行爲的時候,能夠“發而皆中節”,保持社會的和諧狀態。
創建和諧文化作爲治國安邦的基本理念和方略,對於中國社會的發展,對於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都具有深刻的意義。它爲我們考察和構建社會體制,爲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作用。
其次,和諧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文化能力。文化的作用在於化入人心,日漸滲透,成爲人們修煉素質和習慣的指引。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產、生活、思想、觀念、行爲等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樣化。在多元化與多樣化的選擇中,東方與西方、文明與衝突、高雅與通俗、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等現象造成了中國文化的繁榮與浮躁並存,斑斕與喧囂同行。
我們面對多樣性,應積極有效地引導多樣性的和諧,妥善處理複雜的矛盾和衝突。發揮和諧文化的能力,使和諧社會的思想道德要求內化爲人民羣衆的思想和行爲方式。和諧文化需要對多元文化產生認同,不能簡單粗暴地壓抑和消解多樣性,而應運用和諧文化的操控能力,積極引導、協調、提升和規範多樣性,在多樣性之間求溝通、理解、對話和融洽,進而從中提煉出民族的向心力和前進力。
第三,和諧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文化創新。當今中國社會的發展正面臨着“全球化背景下的轉型”。建設和諧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應貫穿一種具有世界眼光的積極有爲的創新思維。當代世界並不平靜,和平與發展、對話與對抗的世界格局一波三折,面臨着種種嚴峻的挑戰。諸
如,強權政治在以不同方式干預、顛覆別國政權,霸權主義以強凌弱用戰爭的形式推行它的“國家利益”,超級大國以文化爲“軟實力”把它的價值觀進行“世界普適性”的包裝在全球兜售,而它的理論家又以“世界級言論”論證它在世界熱點地區進行戰爭的合理性。對此,我們不能簡單地以衝突應對沖突,而應進入更高更新的思想層面,提出“和諧文化”的理念,尊重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取長補短和創新發展。
總之,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思想靈魂和精神實質,是建構和諧社會的底蘊。沒有和諧的文化,就沒有和諧社會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會和諧發展的實踐追求,更不可能有社會和諧的實現。相應地,追求社會和諧的實踐又會推動和諧文化的發展,和諧文化是社會和諧的文化昇華,也是人們追求社會和諧智慧的結晶。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有沒有和諧的文化,是一箇社會能否和諧發展的所在,也是衡量一箇社會是否和諧的重要標尺之一。頻道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包含着和諧文化建設的內容,同時更需要和諧文化的引導和支撐。和諧文化是社會和諧的精神歸依,也是社會和諧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對和諧社會建設具有觀念引導、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持的作用。
和諧社會越發展,和諧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顯。對個體而言,和諧文化起着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響着人們的思想和行爲準則;對全社會而言,和諧文化具有明確的價值導向作用,內含着人們高度認同的共同價值觀念。和諧文化的建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應該是同步的,相輔相成的。建設和諧文化,是推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現在作爲建設祖國的生力軍的一員,作爲一箇入黨積極分子,我一定要學好專業知識,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讓自己的文化素養不斷提升,這樣才能爲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貢獻力量。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