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黨性觀念提高思想覺悟的黨課講稿(精選3篇)

增強黨性觀念提高思想覺悟的黨課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在全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的背景下,我就在報告中提出的黨員應具備的“四種意識”作了一些思考,並寫成了題爲《關於黨員意識問題的思考》一文,將在近期《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發表,今年4月15日的《湖南城市學院報》(總第168期)已刊出文章的一部分,題目爲《談談增強黨員意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我今天以“共產黨員必須增強四種意識”爲題,向各位彙報我對“黨員意識”這個問題的學習與思考。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今天主要彙報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四種黨員意識的提出及其內涵

  二是黨員意識淡漠的表現及原因

  三是增強黨員意識的有效途徑

  爲了傳遞正能量,第一個問題講得多一點,介紹三位共產黨員楷模,正面典型;第二個問題講得比較少,只簡單羅列一點現象,簡要分析一下原因;第三問題,如果時間不允許,就請大家去看《湖南城市學院報》(總第168期)。

  黨員意識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是黨員理想信念和政治覺悟的具體體現,是憂患意識、創新意識、宗旨意識和使命意識的綜合體現。在現實生活中,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黨員的黨員意識淡漠了,其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黨員意識並非天生就有,也不能一勞永逸,可以在發展黨員時培養黨員意識,在教育管理中增強黨員意識,在自我修養中提升黨員意識。——文章摘要

  一、四種黨員意識的提出及其內涵

  在報告中號召全黨:“面對人民的信任和重託,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考驗,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必須增強創新意識,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始終保持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必須增強宗旨意識,相信羣衆,依靠羣衆,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須增強使命意識,求真務實,艱苦奮鬥,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在xx大報告中早就強調:“認真學習和遵守黨章,增強黨員意識,……使黨員真正成爲牢記宗旨、心繫羣衆的先進分子。”黨員意識問題不僅是一箇重要的理論問題,而且是一箇重要的實踐問題。

  黨員意識,是黨員行爲規範在觀念上的反映,通俗地講,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都要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心繫人民羣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所謂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對自己獨特的社會身份、社會地位和社會作用有清醒認識,對黨的綱領與任務、組織與紀律、黨員的權利與義務有深刻認同,以黨員標準約束自己,自覺做到喫苦在前,享受在後,羣衆利益在前,個人利益在後。從根本上講,黨員意識就是黨員的先進性意識,是黨員理想信念和政治覺悟的具體體現。下面結合黨的提出的“四種意識”,談談本人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1.憂患意識。中華民族是一箇飽經憂患的民族,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勞興國,逸豫亡身”,這些古訓正是中華文明所孕育的憂患意識。憂患意識是中國共產黨人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精神動力。我們黨自建立以來,之所以能從只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發展成爲擁有8000多萬黨員並且長期執政的大黨,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一批批黨員幹部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密切聯繫人民羣衆,時刻保持艱苦奮鬥作風,居安思危,不斷強化憂患意識。在新的歷史時期,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共產黨員只有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和冷靜的憂患意識,才能激發起銳意進取精神,工作才更有預見性、創造性和實效性,才能不斷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勝利。實踐證明,憂患意識能激發創新意識。

  “百度”了一下“毛澤東的憂患意識”。在求是理論網上找到一篇文章《五個未了“情結”:毛澤東的執政憂患意識》。文章依次敘述了毛澤東的“李自成情結”、“海軍情結”、“工業化情結”、“百姓情結”和“‘文革’情結”;表現了毛澤東爲保持來之不易的人民政權,爲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民族振興,居安思危,艱辛探索,頑強追求的意志和品格;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澤東於歷史感悟與現實憂患中形成的治國方略和防範措施,特別是作爲新中國締造者所始終具有的執政憂患意識及其豐富內涵。

  一、“《甲申三百年祭》要永遠讀下去”——毛澤東的“李自成情結”

  二、“太平洋還不太平”——毛澤東的“海軍情結”

  三、“沒有工業,便沒有國家富強”——毛澤東的“工業化情結”

  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毛澤東的“百姓情結”

  五、“恐將夙願,付諸東流”——毛澤東的“‘文革’情結”

  以上所述毛澤東的五個未了“情結”,包含以史爲鑑,防禦外侵,工業強國,貼近百姓和鞏固政權等內容,反映了自上個世紀中葉以來,他爲了保持來之不易的人民政權,爲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民族振興,鍥而不捨、頑強追求的一箇側面。其中無一不貫穿着他強烈而持久的執政憂患意識。

  鄧小平是一位有“終身之憂”的偉大的共產主義者。以中國革命的勝利爲標誌,他的憂患意識主題實現了歷史性的轉換。轉換後,他的憂患意識主要表現爲:

  憂國家的經濟貧窮、科教落後和國防建設薄弱的憂國意識;憂人民的生活改善緩慢和科學文化素質不高的憂民意識;憂執政黨的建設本領不過硬、思想僵化和人才匱乏的憂黨意識。鮮明特徵:憂患與圖強的統一;憂患與改革的統一;憂中國與憂天下的統一。

  擔任中國共產黨的,是受命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當時我黨既面臨國際上的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又面臨國內的一場政治風波,這是一箇決定全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歷史關頭。不負衆望,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帶領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戰勝困難,化解風險,從容應對和果斷處理國際和國內的突發事件,把新時期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繼續向前推進。這就是形成在新時期憂患意識的時代背景。在新時期的憂患意識,不但繼承了我國曆史上愛國志士的憂患傳統,而且又發揚光大了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爲黨、爲國家和人民謀利的強烈憂患意識。特別是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針對國際、國內和我黨發展變化的新形勢,在一系列講話中,都體現了他爲了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憂黨、憂國和憂民的強烈憂患意識。這種憂患意識,真實地反映了客觀存在的憂患。

  2.創新意識。創新是一箇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箇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箇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意識是決定一箇國家和民族創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創新能力實際上就是國家和民族發展能力的代名詞,是國家和民族解決自身生存和發展問題能力大小的重要標誌。作爲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要想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其中每位成員就必須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始終保持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先進生產力是一箇不斷髮展的動態過程,共產黨員只有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能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我們“過去有許多做法和經驗已經不適用了,要根據新的實踐要求,重新學習,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說到底,創新意識就是一種與時俱進、勇於探索、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的思想狀態和精神風貌,體現在實際工作的方方面面。實際工作中的創新最終是爲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載人航天精神:艱苦奮鬥的精神、勇於攻堅的精神、開拓創新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從飛船設計、火箭改進、軌道控制、空間應用到測控通信、航天員訓練、發射場和着陸場等方案論證設計,都瞄準世界先進技術,確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強勁的後發優勢,關鍵技術就能與世界先進水平並駕齊驅,局部還有所超越。面對一系列全新領域和尖端課題,科技人員始終不懈探索、敢於超越,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關鍵技術難題,獲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生產性關鍵技術,展示了新時期中國航天人的卓越創新能力。這些重大突破,使我國在一些重要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航天人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一定要勇於站在世界科技發展的最前列,敢於在一些重要領域和科技前沿創造自主知識產權,大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3.宗旨意識。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爲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爲本、執政爲民是檢驗黨的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立場,是每一位共產黨員想問題、幹事情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最顯著標志。因此,“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同志在20xx年全國創先爭優表彰大會上強調:“在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共產黨員仍然要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想羣衆之所憂,急羣衆之所難,謀羣衆之所需,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實實在在爲羣衆解難事、辦好事,把黨的宗旨落實到各項工作中。”這是對黨員宗旨意識的最好詮釋。從根本上說,宗旨意識源自崇高的使命意識。

  4.使命意識。使命意識是民族文明進步的精神之本,是人民團結奮鬥的力量之源,有了使命意識,我們就有了崇高而明確的奮鬥目標,就有了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精神力量。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擔當起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爲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無數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生命。報告重申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兩個百年”目標,就是要激發全黨全國人民的奮鬥熱情。作爲共產黨員,在新的征程上,我們的工作將更多、要求也更高,責任更大、擔子更重,理應時刻牢記黨的崇高使命,求真務實,艱苦奮鬥,永葆政治本色,再創新的輝煌。敬畏使命,勇於擔當,敬業奉獻,是我們共產黨人安身立命、贏得尊重的根本。使命意識是上述三種意識的靈魂,具有統攝作用。

增強黨性觀念提高思想覺悟的黨課講稿 篇2

  黨的羣衆路線教育活動的開展,按照學校黨委的統一部署,以照鏡子、正衣冠、治治病、洗洗澡總要求,以黨中央的八項規定和自治區黨委28項具體規定爲準繩,認真查找自己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刻認識問題的根源,進行認真的整改,制定今後努力的方向,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一、在遵守黨的紀律、貫徹黨中央八項規定、自治區黨委28項具體規定、轉變工作作風方面

  園區領導班子是一箇團結、務實、清廉、能戰鬥、能夠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領導集體。通過學習,嚴格按照黨中央的八項規定、自治區黨委的28項具體規定,能夠做到團結同志們一道工作,尊重同志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能夠抵制錯誤思潮和違法違紀行爲。但在工作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在自覺遵守黨的組織紀律方面

  宗旨意識不強,服務不到位、懶惰思想,其根本原因在於學習不夠,“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和服務觀念不強所致,需要

  認真轉變工作作風,樹立全心全意爲實踐教學服務的觀念,把爲實踐教學服務工作作爲重點來抓。今後要在黨的紀律意識上不斷增強,提高組織能動性。

  (二)在遵守黨的紀律上起帶頭作用不夠

  在黨的組織紀律方面,不斷加強學習,模範執行黨的紀律,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嚴格用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起到共產黨員、黨員領導幹部的帶頭作用。

  (三)密切聯繫羣衆,帶動全體黨員、羣衆努力工作方面 通過黨的羣衆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的開展,認真查找這方面存在的問題,認識到還存在很多差距,總認爲經常和大家在一起工作,隨時隨地都可聯繫羣衆,與羣衆在一起沒有什麼隔閡,達到了聯繫羣衆的目的,僅靠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密切聯繫羣衆,就是要與羣衆打成一片,就是要關心羣衆的疾苦,就是要經常徵求羣衆意見,採納羣衆的意見,幫助羣衆解決工作中、生活中的困難,把羣衆當成摯友,才能得到羣衆的信任,這是今後需要加強的方面。

  (四)在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紀律方面不允許有半點偏差,提高執行力,是今後在工作中需要加強的。

  (五)認真貫徹黨中央八項規定和自治區黨委28項具體規定方面

  黨中央的八項規定和自治區黨委28項具體規定,爲我們今

  後的工作、生活、執行黨的紀律、國家法律等方面制訂了基本準則。對增強共產黨員的黨性、增加執行黨的紀律性,進一步提高全體黨員的組織紀律性,壯大黨在羣衆中的形象,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威信,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是最有利的保證。對照以往,深感不足,今後要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和錯誤思潮,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約束自己,提高執行力。違紀的事情不做,違法等事情不幹,向英雄模範人物學習,並付諸於實際行動中。

  二、“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四風”,包括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極大地腐蝕黨的肌體,腐蝕黨員幹部,敗壞黨的聲譽、損壞黨的形象,必須查找其根源,徹底根除這些毒瘤,才能增強黨的戰鬥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一)在形式主義方面存在的問題

  1、政治理論學習不夠認真,不求甚解,有時流於形式;在工作中,計劃性不周全,制度不健全,有時浮在表面。

  2、工作缺乏前瞻性,服務實踐教學的工作不周全。

  (二)在官僚主義方面存在的問題官僚主義的危害極大,它敗壞黨的聲譽,損害黨的肌體,主要有以下方面:

  1、與相關教學部門聯繫不夠廣泛,深入實踐教學第一線瞭解情況不多,浮在上面的時候多。

  2、執行制度呆板、教條,在堅持原則的情況下運用的不靈活,影響工作進展和創新能力的發揮。

  3、關心羣衆生活不夠,主動徵求羣衆意見不夠,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觀念樹立的不牢固。

  4、工作效率不高,受整體大環境的影響,本該短時間就辦完的事情,有時一拖就是十天一箇月,嚴重的制約了工作進度。

  (三)在享樂主義反面存在的問題

  1、在工作中有貪圖安逸的思想,不願做艱苦工作。

  2、存在懶惰思想,認爲快到站了該歇歇了,工作積極性不高,缺乏老黃牛精神。

  3、科學發展觀在頭腦中樹立的不牢,創新能力不夠。

  (四)在奢靡之風方面存在的問題

  1、勤儉辦事業觀念淡薄了,厲行節約做的不好。

  2、喫苦在先、享受在後思想不牢固,有時要求自己不夠嚴格。

  3、表率作用發揮的不好,認爲綜合國力增強了,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思想淡薄了。

  三、產生“四風”的原因分析對照分析產生“四風”的原因,結合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八項規定和28條具體規定,從對黨的宗旨意識、世界觀、思想信念、黨性修養等方面進行剖析:

  (一)宗旨意識方面:黨的宗旨意識不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觀念淡薄,大局意識、爲黨分憂、爲國盡責、爲民奉獻精神不夠,沒有達到凡是黨章規定黨員必須做到的,領導幹部要首先做到的要求。

  (二)理想信念方面: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主要還是理想信念不夠堅定,雖然對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但觀念不強,要求自己不嚴,不能夠理直氣壯地同不良行爲作鬥爭。

  (三)黨性修養方面:黨性修養修爲不足,有時不夠冷靜,工作易產生急躁情緒,缺乏冷靜的心態,缺乏耐心細致的分析和思考,這與平時不注重學習有關,也與黨性修養不夠、黨性原則不強有關。同時,社會上的各種不正之風也發生着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方面: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我們黨、我們國家就是在艱苦奮鬥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在這方面缺乏的是發揚艱苦奮鬥精神,雖然國家發展壯大了,財力增強了,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傳統不能丟。享樂主義思想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怕艱苦、懶惰、快要到站了,工作上不思進取了等等。

  (五)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園區的各項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生產計劃、工作計劃性、科學性不嚴密。獎懲制度不健全,是導致園區工作創新動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六)到站思想要不得本人即將退居二線,認爲快到站了,該管的事也不願管了,該做的事也不願做了,怕得罪人的思想佔了上風,出現了工作不思進取,創新動力不足,缺乏以前的工作熱情。

  總之,以上種種,是導致(四風)問題的根本原因,必須根除這些弊端,才能端正黨風,才能使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四、改進措施和今後努力方向

  (一)安排好園區工作人員的政治理論學習,特別是黨的以來重要文件和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提高全體人員的政治素質,增強黨員的黨性觀念和黨性修養,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二)用“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作引領,組織園區職工有計劃的學習農牧業、園區管理方面的業務和管理知識,加強業務培訓,使園區職工個個都能掌握相關的農牧業知識,熟知園區管理業務,用以指導園區的農牧業生產和園區管理工作,開創園區工作的新局面,爲實踐教學服好務,爲園區的發展開展更多的產業化項目,減輕學校負擔。

  (三)組織參觀兄弟院校園區管理的新模式、新辦法,加快制度建設,特別是學校應給予園區一些與學校內部不同的政策支持和激勵政策,因從事園區管理與學校管理是不一樣的,沒有特殊的政策支持是很難搞好的。

  (四)經常深入實踐教學第一線,徵求專家、教授對園區的意見和建議,使園區的管理更有利於爲實踐教學服務。

  (五)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做好園區管理工作,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克服懶惰思想和到站下車思想,做好傳幫帶工作。

  (六)經常深入基層調研,多方收集意見和建議,問計於職工,問計於教職工。

  (七)按照黨中央、自治區黨委反腐倡廉的要求,用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不貪、不佔、,工作公開透明,堅決克服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八)抓好園區的制度建設,儘快完善園區的各項管理制度、實踐教學制度、獎懲制度等建設,規範園區的管理。用制度管人,使園區管理步入規範化、科學化軌道,既能爲實踐教學服好務,又能開展園區的產業化項目,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上問題查找、對照、剖析、整改措施和今後努力方向不一定準確,歡迎同志們提出寶貴意見。

增強黨性觀念提高思想覺悟的黨課講稿 篇3

  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習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活動,這是繼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也是推動學習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全體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活動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那麼,做爲海西公路路政執法支隊廣大黨員幹部,又該如何適應新常態,如何做合格黨員,應當引起全體黨員幹部深刻反思。

  一、目前黨員幹部中存在的問題

  以前,黨中央在幹部管理上有很多舉措,想了很多切實可行的辦法,但是在黨員管理上“失之於松,失之於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的不明顯。具體表現是:一是個別黨員最基本的黨性原則做不到,二是與普通羣衆劃等號,三是不情願或不參加黨內生活,四是嚴重脫離組織和羣衆,五是喪失黨性、崇洋媚外,六是功利心強、奉獻精神差,七是見了榮譽就爭、遇到困難就躲,八是組織觀念差、集體觀念淡薄,九是向組織討價還價,十是妄議中央政策、傳播謠言等現象,嚴重損害了黨的威望,破壞了黨同人民羣衆血與肉的聯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從嚴治黨的又一重大舉措,在新形勢下顯得十分必要。因此,全體黨員幹部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爲契機,通過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精神,全面提升黨員幹部黨性認識、思想覺悟、政治素養、愛國主義集體觀念、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二、加強學習,完善黨內生活制度,率先垂範,自覺爭當四種表率。

  (一)自覺錘鍊黨性,爭做政治堅定的表率。

  黨性教育是路政執法隊伍黨員幹部的必修課。路政管理工作原則和指導方針要求行政執法人員要一切以黨的利益爲重,以人民羣衆滿意爲目標,不斷錘鍊黨性,提高政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習講“嚴以修爲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因此,自覺堅持黨性原則是路政執法隊伍的首要政治品格和依法行政、服務社會的立身之本、立德之基、力行之向。

  (二)堅持刻苦鑽研,爭做勤奮學習的表率。

  做爲一名合格黨員的前提條件是熟悉黨章和黨內的各項規定,瞭解黨的歷史和成長過程。因此,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和大政方針政策,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提高黨性修養。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認識和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榮譽觀,所以黨員幹部只有通過刻苦學習、不斷鑽研,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

  (三)講紀律、守規矩,爭做遵紀守法的表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章和黨規是黨員幹部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爲準則。任何人,不論官職多大、資格多老,都要講紀律、守規矩。如果沒有鐵的紀律,黨員幹部隊伍就會成爲一盤散沙,就會喪失戰鬥力和生命力,自然就更談不上純潔性和先進性。因此,做爲黨員幹部不僅要帶頭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省委21條措施和省廳16條實施意見。從思想上築起抵禦腐朽思想侵蝕的堅固防線,明確“紅線”在哪裏,知道不可逾越“底線”,認真履行好黨規賦予的權利和義務,自覺按黨章辦事,自覺遵守黨線、黨規,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使黨員幹部在關鍵時刻重要關頭,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守住紀律底線,把好私德關口,樹好自己形象,爲黨員幹部隊伍增光添彩。

  (四)忠於職守,爭做勇於擔當的表率。

  強調:“看一箇領導幹部,最重要的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敢不敢負責任,能不能擔當是我們黨員幹部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關鍵所在。在全面依法治國,提升執法隊伍素質的新形勢下,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幹部須立足本職、忠於職守、無私奉獻、勇於擔當,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

  因此,全體黨員幹部必須在“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中明確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要有趕超進位、奮勇向前的使命擔當,要熱愛自己從事的路政執法工作,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公務員身份,帶着敬畏和感恩的心態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時時不忘自己的職責,時時不忘組織的信任,時時不忘路政執法的重要。甘於寂寞、樂於奉獻,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爲的精神,自覺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勇於在“兩學一做”的實踐中探索突破,在突破中推進工作的嶄新局面。

  這樣才能用自己過硬的本領、鍥而不捨的精神、堅定的信仰與政治品格點亮自己,照亮別人,真正以一名合格黨員的標準,投入到路政執法工作中去,爲實現海西路政執法工作新局面而奮鬥。

  夏青海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