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24大學生國慶思想彙報(精選3篇)
關於2024大學生國慶思想彙報 篇1
尊敬的黨支部:
如果你問我:“你最愛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我最愛我們的祖國。”
歷史的長河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曲曲折折,回首新中國六十五年的艱難歷程,中國人民是在困境中追尋黎明的曙光。反右鬥爭,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中蘇關係惡化,文化大個命……這些困難和挫折絲毫沒有使中國人民停止對強國之路苦苦追求,相反他們在貪溺中勤奮探索,艱苦拔涉,奮鬥拼搏,終於在荊棘叢中踏出一條光輝燦爛的希望之路。
當你佇足於雄偉蜿蜒的萬里長城之上,當你歧於滾滾而去的黃河之邊,當你靜立在煙波浩淼的渤海之濱,當你注視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之時,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難平?是否熱情奔湧?切莫以爲只有生於亂世纔好爲國分憂,欲報國何需生於亂世,有何正在戰場上拼殺。
當五星紅旗在仁川亞運會會場上冉冉升起時,激昂,嘹亮的國歌在耳畔響起,我有一種衝動,一種神聖的感覺,一種心潮澎湃。不,我說不清楚,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覺,激動,驕傲,自豪,莊嚴……都無法表達我的“中國心”我爲我們的體育健兒而自豪,我爲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而驕傲,但我又想到祖國的未來應當有我們把握時,我又深感責任重大,尤其作爲機電學院的一份子,身上的擔子比別人更重,更比別人沉,因此,我更應該發奮學習,刻苦鑽研,以自己的努力使明天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彙報人:
201x-09-17
關於2024大學生國慶思想彙報 篇2
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對自己的行爲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是對什麼是好的、是應該的總看法,是推動並指引一箇人採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中國作爲我國的執政黨更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此來帶領人民走向幸福的生活。
黨的xx大通過的《中國黨章》規定“中國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這既是對於黨的性質的科學表述,也蘊涵着黨的根本價值觀——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中國始終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價值觀。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是*人價值觀的根本觀點。中國作爲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作爲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除了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沒有自己絲毫的特殊利益。來自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真心誠意爲人民謀利益,是中國存在和發展的全部依據。在《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一文中指出,,“它之所以成爲先進部隊,它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羣衆,正因爲,而且僅僅因爲,它是人民羣衆的全心全意的服務者,它映人民羣衆的利益和意志,並且努力幫助人民羣衆組織起來,爲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鬥爭。”
如今,我成爲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爲了更好的向黨組織靠攏,我也應努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
第一,要認真學習,提高自我。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矛盾。還要學習經濟、政治、法律、科技、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學習主要靠自學,當然,必要的灌輸也是不可少的。
第二,要勤於實踐,改造自我。除認真學習外,最重要的是要經常進行自我改造,這是一箇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而這個改造最主要的在“內因”。要想認真地自我改造,就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爲標準,不斷檢視自己的思想和行爲,進行必要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任性和偏私,還要敢於向一切錯誤的思想觀念、腐朽的生活方式宣戰,要勇於接受組織和羣衆的監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改造的目的。像周恩來同志那樣“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第三,要善於區分觀念的正確與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比如享樂主義,這種人生觀認爲“人生在世,喫喝二字”,因此貪圖安逸,追求喫喝玩樂。在它的影響下,一些人講“不要活得太累”,“過把癮就死”等。面對燈紅酒綠的美食城、歌舞廳、夜總會,有的領導幹部經常泡在裏面,還美其名曰“工作應酬”。對諸如此類的觀念和說法,必須有一箇正確的區分,對錯誤的東西必須要堅決抵制,否則,你原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慢慢會被這些所謂的“新觀念”所替代 。
我們當代大學生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箇長期的艱苦的過程,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犧牲一些個人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像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成爲一箇高尚的人,一箇純粹的人,一箇有道德的人,一箇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箇有益於人民的人。
關於2024大學生國慶思想彙報 篇3
尊敬的黨組織:
我是XX屆應屆畢業生,從學校出來,走上了志願服務之路。現在,我是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於省內。通過在團委的工作和學習,我對於黨又有了新的認識,在黨的性質、紀律和原則等方面也進行了全面的學習。閒暇之餘,我也會思考,每回都會感慨中國偉大與艱辛。確實,沒有,就沒有新中國。我也會在不經意間想起——中國夢,我的夢!
中國夢,是XX年11月29日,新一屆國家領導集體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過程中,發表的重要講話之一。把“中國夢”定義爲“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偉大夢想,而且滿懷信心地表示這個夢想“一定能夠實現”。說: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夢。中國夢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個人和國家、民族作爲一箇命運共同體,把每個人具體的利益和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緊緊捆綁在一起。用“三個必須”來指明實現“中國夢”的路徑: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簡單來說,中國夢就是復興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最偉大的夢想,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說:“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聽來,讓青年們心潮澎湃。“有夢想”,實質上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理想,有信念。 “有機會”,昭示着中國具有實現“夢想”的各種有利的條件。“有奮鬥”,則是“夢想”的落腳點。實現“夢想”而不是“空想”,這需要13億中國人的責任、共識、改革創新和實幹。“中國夢”聚集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夢想和希望。中國夢也需要匯聚全體中國人的磅礴力量。“中國”不是一箇抽象名詞,她是我們每個人腳下的大地和頭頂的天空、生活的街巷和摯愛的親朋、呼吸的空氣和跳動的脈搏,是每一箇老人的記憶和所有孩子的未來。因此托起“中國夢”,是包括你我在內的 13億中國人的共同的責任,需要13億人的關注和力量。
實現“夢想”是需要最大限度的凝聚共識。“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就是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人民的幸福。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要團結一心,奮發有爲,形成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強大正能量,這同樣也是世界文明的共同追求,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夢想的形成,逐夢的路徑,需要我們共同的奮鬥,在世人面前展現我們這個國家的自信、前行的進程,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給世界文明添彩的過程。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夢想之旅,從一開始就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需要我們滿懷信心,振奮精神,真抓實幹,大幹一場。
黨的十八大和政府的兩會委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行動的準則。加強政治、經濟、社會、文虎啊、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懲治貪污,倡導弘揚正義公平,減少三公消費,勤儉愛民,轉變政府職能,國家機構改革的推進等等,舉國上下“正能量”得以形成、凝聚,我們有了希望,有了目標,有了夢想!今天,我們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夢想還有距離,但不行不至,不爲不成。我們要以苦幹續寫中國輝煌,用實幹托起中國夢想。
一箇人不怕一無所有,就怕沒有夢想。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我們把“中國夢”當做是自己的“青年夢”,我們就應當滿懷信念,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大幹一場,爲青春喝彩。我們把自己的夢融入到偉大的“中國夢”當中,必將滿懷激情,勇於擔當,敢於創造。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