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精選13篇)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1
敬愛的黨組織:
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過去了差不多一箇世紀。第一範文網23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爲傳揚。
回首風雨來時路,漫漫征程,說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冰封的皚皚雪山、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峽谷急流、有烏江天險、有彎彎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蔣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糧食的嚴重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可長征中的人,卻利用自己的兩隻腳,長驅直至兩萬餘里,縱橫十一箇省。他們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攻佔臘子口……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二萬五千里血與汗的洗禮。所到之處,哪裏沒有浸透着紅軍戰士的不散熱血?哪裏沒有譜寫着一曲動人的壯歌?長征向全世界宣告,紅軍纔是英雄好漢。他們排除萬難,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戰鬥,戰勝了任何人都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他們在一條佈滿荊棘和鮮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
那,是什麼讓長征中的人們明知征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無辭,前仆後繼地奔向一箇目標?是什麼讓他們突破反動派軍的圍追堵截,跨越萬水千山,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篇章?是堅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撓的求素、無所畏懼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奮鬥的精神。是老人們口中述說的長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埋藏不了他們滿腔爲國爲民的赤誠之心;茫茫的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掩藏不住他們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的精神。
歲月的年輪沉澱了斑駁的痕跡,沖天的狼煙留下了悲壯的回聲。時值長征勝利89週年之際,我們回顧歷史,不由感慨萬千。紅軍長征的壯舉已經成爲歷史,但是,長征精神卻具有永恆不變的歷史價值和光照千秋的繽紛異彩。那烙印在中華兒女靈魂深處的“長征精神”,與我們黨和人民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壯麗進程中創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奧運精神、三峽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精神和延續與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長征精神已成爲中華民族意志與品格的註腳;成爲中華民族追求光明與理想的象徵;成爲中華民族發奮圖強、堅忍不拔、戰勝一切困難的支柱。
現在,黨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爲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爲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着新的長征。我們仍然需要在21世紀裏,爭取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騰飛這一現代歷史主題。爲此我們相信,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偉大征程中,我們仍然需要努力實踐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我們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的長征精神,將激勵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振興。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長征那英勇的足跡鐫刻在爲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中,始終爲中國人民銘記;長征那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奪取成功的基礎,始終激勵着中國人民朝着一箇堅定的方向輝煌前進。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2
敬愛的黨組織:
“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9週年大會上,着眼長征在我們黨、國家、軍隊發展史上的偉大意義和對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的深遠影響,強調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的“六個必須”總要求,激發起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賡續奮鬥的信念和決心。
山河爲碑,歷史爲證。擊退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戰勝自然環境的嚴酷挑戰,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80年前的那場偉大遠征,創造了人類爲追求真理和光明而堅定執着頑強進取的偉大史詩。長征的勝利,是堅定理想、恪守信仰的勝利,是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的勝利,是團結羣衆、依靠羣衆的勝利,是實事求是、理論創新的勝利。長征的啓示,成爲我們黨、我們民族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信念之源、力量之源、精神之源。今天中國的進步和發展,是從長征中走出來的;達到理想的彼岸,還必須沿着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前進。
長征永遠在路上。正如強調的,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我們必須保持理想信念堅定、思想理論堅定,用理想之光照亮奮鬥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心中有人民,行動有方向。我們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羣衆信任和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着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凝聚着億萬人民的奮鬥和犧牲。我們必須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遠充滿蓬勃生機活力。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是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面臨的一箇重大課題。今天的長征同當年的紅軍長征相比,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已經走過的新長征之路相比,同樣是充滿開創性、艱鉅性、複雜性的事業,同樣需要把握方向、統攬大局、統籌全局,抓住戰略重點,實現關鍵突破,贏得戰略主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方能讓黨和國家事業始終充滿創造活力。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爲引領,方能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和本色。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我們黨就能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中國一定有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方誌敏曾這樣暢想未來“可愛的中國”。我們這一代人繼承了前人的事業,進行着今天的奮鬥,更要開闢明天的道路。讓我們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以昂揚的鬥志、無畏的勇氣、踏實的行動,朝着民族復興的遠大理想勇往直前、不懈奮鬥。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3
敬愛的黨組織:
堅持堅定執着追理想。當年,在敵強我弱嚴峻形勢下,在白色勢力的四面包圍中,井岡山斗爭爲什麼能夠做到“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爲什麼能夠“喚起工農千百萬”、燃起“工農武裝割據”的燎原之火?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有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革命理想高於天”。有了堅定執着的理想信念,纔會產生在艱難困苦環境中戰勝一切困難的超凡勇氣,才能經受住血雨腥風的洗禮和考驗。
今天,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特別是面對深化改革硬骨頭和決勝小康的硬任務,每一名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仍然要做理想主義的堅定守衛者,堅持堅定執着的理想追求,把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唸作爲照亮前路的燈、把準航向的舵,同時將理想信念轉化爲對奮鬥目標的執着追求、對本職工作的不懈進取、對高尚情操的篤定堅持、對艱難險阻的勇於擔當,腳踏實地,迎難而上,埋頭苦幹,帶領羣衆在決戰小康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堅持實事求是闖新路。井岡山道路不是從國外經驗搬來的,不是從馬列本本上抄來的,也不是坐等上級指示等來的,而是我們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以大無畏的革命膽識和敢爲天下先的首創精神,衝破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窠臼,從革命鬥爭的偉大實踐中開闢出來的。可以說,一部井岡山斗爭史就是黨帶領人民實事求是闖新路的歷史。我們黨從來是“靠實事求是喫飯的”,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黨和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的根本保證。中國發展到今天,發展環境和條件變了。如果固守老經驗,沿用老辦法,或者刻舟求劍、守株待兔,就會落後於時代,處於被動局面。要大力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誤的良好氛圍,允許和鼓勵地方、基層和幹部羣衆根據實際創造性地貫徹中央的精神,不斷開創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新局面。每個黨員幹部都要從井岡山精神汲取養分,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善於用改革的思路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自覺用新的發展理念指導和引領發展,奮力闖出新常態下的促進發展的新路子。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4
敬愛的黨組織:
井岡山斗爭時期,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革命條件異常艱苦。面對暫時的挫折,一些人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毛澤東同志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思想問題,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爲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這兩篇光輝著作,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結合井岡山革命鬥爭實際,詳細分析了中國革命的特點,科學論證了中國的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原因以及工農武裝割據思想,他大膽地預見:“不但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沒有疑義,而且這些紅色區域將繼續發展,日漸接近於全國政權的取得。”由此,中國共產黨人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引導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今天,我們肩負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性任務,要解決好新常態下思想觀念如何突破、發展方式如何轉變、利益格局如何調整、體制機制如何創新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正需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在實事求是中敢闖新路,在敢闖新路中推進改革發展事業順利向前。
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敢闖新路的前提,它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發展真理。當年,在武裝起義遭遇挫折時,我們黨擯棄了以城市爲中心的錯誤鬥爭道路,開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偉大實踐;在危急關頭,我們黨及時召開遵義會議,把黨的路線轉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軌道上來,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回顧歷史,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什麼時候堅持實事求是,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取得勝利,反之就會遭受損失甚至是嚴重挫折。今天,我們深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既不是閉門造車的主觀想象,也不是毫無章法的莽撞蠻幹,而是正視經濟轉軌、社會轉型、觀念轉變的現實,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有機統一,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巨輪駛向勝利的彼岸。
實事求是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解放思想、敢闖新路。從農村根據地的建設,到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建設;從打破“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到鄧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談話推動改革……我們黨之所以能在各個歷史時期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變革,就是因爲中國共產黨人擁有解放思想、敢闖新路的寶貴精神品格。鄧小平同志指出:“一箇黨,一箇國家,一箇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正是因爲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敢闖新路,才能衝破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禁錮,不斷開創新局面。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國航船破浪前行的動力引擎。以什麼樣的勇氣啃硬骨頭、涉險灘,以什麼樣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什麼樣的方法破解改革難題,決定着我們能不能向歷史交出一份優秀答卷。面對艱鉅的使命,因循守舊、抱殘守缺不行,滿足現狀、故步自封不行,畏首畏尾、瞻前顧後不行,喫以往改革成果的老本、躺在前人功勞簿上睡大覺更不行。
要“在弘揚井岡山精神上走在前列”,廣大黨員幹部就得把握實事求是闖新路的思想精髓,爭做思想的解放者,自覺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爭做改革的先行者,敢於打破條條框框、探索新的路徑,尤其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敢於自我革命、作出犧牲;爭做創新的促進者,大膽地支持創新創業,立足崗位當好創新發展的標兵,真正使自己成爲知行合一、走在前列的共產黨員。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5
敬愛的黨組織: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里,排除萬難,勝利到達陝北。
光陰荏苒,一晃80年過去了。80年前的長征,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副無比壯麗的歷史畫卷,是人類軍事史上一個空前的奇蹟,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壯舉。是一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
茫茫長征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雲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在7天內走過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長征》讀起來總是那麼令人振奮,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敵人的圍剿算得了什麼?湍急的金沙江,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麼?只剩幾根鐵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瀘定橋又能算得了什麼?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和杳無人煙的黑草地,這些被人們視爲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險”,不是都被我們這些堅強的紅軍戰士征服了嗎?
雖然曾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戰士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但紅軍前輩們留給我們的豐碩的精神財富是永存的。他們在那種艱難困苦中對革命理想和對革命事業鍥而不捨的追求和無比忠誠。英勇頑強,勇於拼搏,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憧憬未來,充滿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歷史使命。他們高尚的品格永遠是一劑催人奮進的催化劑,永遠激勵着我們。
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語錄:“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沒錯,長征是宣言書,它不僅宣告了共產黨的勝利,更是宣告了我們建設祖國的決心。長征是宣傳隊,它既向人民宣佈共產黨是解放他們的隊伍,還向我們宣傳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長征是播種機,它播下了無數革命的火種,也播下了我們這些還未發芽的種子,總有一天我們會結出累累碩果報答祖國。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主人,在這莊嚴的歷史時刻,老一輩革命家點燃的革命火炬,無疑要靠我們擎起,祖國燦爛的明天也都要靠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去開創。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應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要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讓我們發揚長征精神,好好學習,努力奮鬥,迎接新的長征。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6
敬愛的黨組織: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里,排除萬難,勝利到達陝北。
時光飛逝,如今長征的勝利已經週年了,在週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隊伍在革命史上寫上了光榮的一筆。它好似一副畫卷畫着氣壯山河的英雄畫面:在冰天雪地裏,風似刀般割在英雄們的臉上,但他們卻宛如一條巨龍,蠕動着、蜿蜒着它龐大的身軀,穿越着那二萬五千里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長征中的艱險是我們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們頑強不屈,抵禦自然災害,長途漫漫和糧食短缺問題。前輩們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澤中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我們要把他們身上堅持不懈地優良美德傳承下去。當我們碰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想想這些在長征中的英雄是怎樣克服困難,他們在那麼艱難的時候都能挺過來了,我們這些小困難爲什麼就不能解決呢?
現在的學生認爲中國的經濟已經很發達了,所以在喫飯的時候,覺得這個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這是多麼不應該的阿!有句名言說過:“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或許這個還不夠,那我們應該會想到在紅軍長征的時候,那些英雄們在面對糧食短缺的時候,竟然還用草皮,樹皮來做糧食填飽肚子,而現在我們有足夠的糧食卻不好好珍惜。我們應該好好像那些紅軍叔叔們學習啊!
但在社會上也有像紅軍叔叔面對困難從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們,他們在一箇溫度達到40度以上的空間裏面工作,而且在炎熱的夏天,外面的溫度已經夠高的了,可以想象他們裏面的溫度會讓人受不了。甚至有時他們在切割金屬的時候與火接觸,更是火上澆油。當他們的頭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時,他們卻從不喊苦,他們爲了自己的事業和那份準備爲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還堅持着自己的崗位,他們是偉大的,是無私的。
最近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各項創新,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人民羣衆的事業,也只有人民羣衆的廣泛參與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羣衆路線,真正做到“執政爲民”。尊重羣衆的首創精神,將人民羣衆中蘊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護好、發揮好。國家的領導人也繼承了長征奮鬥的精神,爲我國人民考慮周到,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才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正是共產黨人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
我們進行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征。走在新長征路上,我們應繼承和發揚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征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新長征的路會更艱苦、更漫長。因此,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衆一心、艱苦奮鬥,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長征”的勝利。
兩萬五千里長征,不管時間流逝的多長,我們都會時刻緊記在心,將紅軍長征的優良美德傳承下去。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7
敬愛的黨組織: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那堅毅執着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後的笑容。81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
今天,我們重溫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途,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面對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去傳承去發揚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進而培育我們爲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的新時代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着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着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着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着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爲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樣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作爲有着鴻鵠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征中,我們肩上負載着怎樣全新的責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爲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爲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同學們,爲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 年 月 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8
敬愛的黨組織:
在這個世界上,我喜歡的東西有很多。我喜歡音樂,因爲它能給人一種輕鬆的感覺;我喜歡體育運動,因爲運動可以鍛鍊身體;我喜歡電腦,因爲它能查出我所不知道的中國奧祕;但是我喜歡的經典作品還非《長征》莫屬了。
《長征》這本書主要講的內容是:我們的紅軍是可愛的,是英勇的,是不可戰勝的。在這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戰士既要對付蔣*石的圍剿,又要面對雪山,草地這種惡劣的環境,有時紅軍一天就要行走一百多公里啊,而且都是山路,還有敵人的阻擋,這在現在是不可想象的。
可是呢我們可愛的紅軍做到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紅軍飛奪過盧定橋啦,紅軍爬在幾根光光的鐵鏈上,你看那橋底下的江水,奔騰洶湧,如果一不小心掉下去,那性命沒有啦。要是我們站在上面腳肯定發抖,站都站不穩。可我們英勇的紅軍確要與對面那討厭的敵人勇敢的戰鬥着,並且勝利的打敗了他們。創造了人類歷史上一箇偉大的奇蹟!
這本書上的英勇故事讓我感動不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誰給我們的?不錯!當然是我們那可敬可愛的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你們看一箇個紅軍在這長征路上遇上的千隻攔路虎,他們遇到困難時總能做到不慌不忙,沉着冷靜,機智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樣的軍隊,紅軍不能戰勝的的啊!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我們要學習紅軍長征的這種精神,那就是面對困難要勇於戰鬥,無堅不摧,重於求實,獨力自主,樂於喫苦,不懼困難,團結一致。
以前,我沒讀過這本書的時候,是一箇非常不喜歡動腦筋的孩子,遇到困難,要不就不動腦筋,要不就去問媽媽,一點腦筋都不願意動,父母常說我的腦袋會生鏽了。遇到了攔路虎就只會退縮,不像紅軍那樣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我只要一遇到困難,腦袋裏就浮出一箇畫面:就是經軍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怎麼去克服困難的,每當這時我就會認真地思考怎樣找到更好的方法破解難題。
我喜歡《長征》這本經典作品,因爲有了它,我才知道要克服困難,要不怕困難,讓長征精神發揚在我們的身上,陪伴着我們一起成長。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9
敬愛的黨組織:
我懷着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色之旅>>這本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毛澤東爺爺就出生在這裏,他從小,熱愛勞動關心別人,他的同學因家中貧困,所以經常喫不上飯,毛澤東知道後,就經常送飯給他喫,那個人非常感謝毛澤東。
我讀到這裏,心裏不禁慚愧起來–有一次,我們發現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可是我們並沒有去扶起老奶奶來,而是在一旁幸災樂禍,現在想起來真有點後悔呀。
在長征路上,紅軍們忍飢挨餓,艱難跋涉,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而我呢,做事總是半途而廢,不堅持到底,前幾次到公園去玩,看見大哥哥,大姐姐們滑旱冰的那英姿颯爽的樣子,我佩服的五體投地,第二天就讓媽媽給我買了一雙旱冰鞋,可是滑旱冰哪有那麼好學,剛一滑就摔了好幾次骨碌。我沒有勇氣再學了,在爸爸的耐心勸說和指導下,我才堅持學了下來。和紅軍叔叔的堅強意志相比,我簡直太渺小了。
楊靖宇爲了活下去,經常喫一些棉絮,樹跟和樹皮,生活十分艱苦。敵人不讓家屬送喫的,想存心餓死他。可是過了好多天了,楊靖宇依然頑強的活着,敵人很奇怪,就剖開他的身體,發現有許多棉絮之類的東西。楊靖宇這種戰鬥到最後一刻的精神,使敵人地爲之敬畏。
我們現在的生活和革命年代相比,簡直就是一箇天上,一箇地下;可我們的意志和英雄們相比,卻是一箇矮子,一箇巨人。他們在我們心目中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我們從這些先烈身上汲取精神養料,從小勵志發奮圖強,成爲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10
敬愛的黨組織:
2019年是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9週年。7月10日—19日,爲紀念這一重大革命歷史事件,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團隊40人,耗時10天,跨越江西、貴州、陝西三省,以親近實地的方式走進那一段歷史,身體力行感受長征的雄魂,體驗長征路途的艱辛。
重走長征路在長江第一渡開啓
“沒有喫苦,就沒有成長!重走長征路讓我在喫苦中磨練意志,學習成長。我特別開心能參與其中。”深職長征團隊成員之一,來自藝設學院視傳3班的張釋如在前往長征第一渡的路上堅定地表示,別看她個頭不高,喫苦的決心卻不小。
7月11日上午,40名團隊成員沿着于都河畔,冒着中雨,一路徒步,來到聳立在河畔東門渡口邊的紀念碑前——“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我宣佈,深職院重走長征路正式出征。”隨着校團委書記的一聲令下,重走長征路活動在紀念碑前正式開啓。“我們保證完成任務,請學校放心!”30名學生堅定響亮的口號不但爲重走長征路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而且也激發了每位同學的鬥志,爲接下來的徒步打下基礎。
“領誓哥”把重走長征路當作人生財富
因爲兩年的入伍經歷,“領誓哥”王一楠對紅軍的感情特別深厚。退伍回校後,他便開始關注參加過抗戰的紅軍老戰士,並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志願者活動爲軍人送溫暖。在這次重走長征路活動中,他不但入選,而且還十分有幸成爲出征儀式上帶領隊友們宣誓並表態的“領誓哥”。
“能夠和小夥伴們親身體驗紅軍80年前走過的路,這份經歷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站在紀念碑前的王一楠自豪地說,“希望通過重走長征路活動,讓我們特區大學生真正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我們平凡的生活裏,革命的精神同樣可以閃耀出不平凡的光彩。”
據悉,深職院紀念長征勝利會師89週年暨重走長征路活動爲期10天,以重走長征路,觀紅色舊址,唱紅色歌曲,緬懷革命先烈,感受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文化,扶貧希望小學,開發紅色微課堂等爲主要內容。40名參與師生途經瑞金、遵義、延安三地,每天徒步3小時、10公里以上的路程,並在紅軍山、婁山關、寶塔山、吳起等紅軍長征最具歷史代表性的地方開展專題微課。“讓特區大學生重走長征路,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同學們在感受紅色歷史的過程中也懂得了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長征精神。同時讓同學們在與延安棗園中學結對子,搭建愛心書屋中,爲革命老區傳播青春正能量。”隨隊老師如是說。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11
敬愛的黨組織:
80多年前,一支爲了正義,爲了解放窮苦人民的革命隊伍——中國工農紅軍,讓人們見證了這漫漫征程。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艱難前進;在敵人的圍追堵截、狂轟亂炸中忘死拚搏。血戰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奪取臘子口、翻越夾金山、跨越大草地……這一件件,這一幕幕刻骨銘心、催人淚下的悲壯的情景,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裏。紅軍戰士們硬是靠着自己的雙腿,歷時一年餘,轉戰十一箇省,縱橫兩萬五千里,最終走完了漫漫長征路。
是什麼使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呢?難道有神仙相助嗎?還是老天刻意的安排呢?不!都不是!完全是靠他們那種堅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艱難險阻、不怕犧牲、堅韌不拔和革命樂觀主義的長征精神!
如今,80多年過去了,我們特別懷念那些浴血奮戰、爲國捐軀的先烈們,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革命遺志,接過革命的火把一代一代傳下去,弘揚長征精神,繼續新長征。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絆腳石,攔路虎,我們難道要退縮嗎?不,當然不。我們不但不退縮,還要用長征精神克服困難,打敗挫折。當個人的利益和集體利益放生矛盾時,自覺地做出自我犧牲來維護集體的利益;當碰到各種困難的時候,勇往直前;當遭受挫折和失敗時,不氣餒,要有爲達到目標而產生的鍥而不捨的恆心、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奮鬥不息的精神。
我們沒有忘記長征,更沒有忘記創造這個神話的偉大功臣——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12
敬愛的黨組織:
在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歷史上,曾經創造出了多箇世界奇蹟。2萬5千里長征,就是其中最爲出彩的精彩華章!一羣衣衫襤褸、意志如鋼的共產黨人,在後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崇山峻嶺、荒原戈壁,硬是靠着一種永不屈服、革命到底的堅定信念,艱難跋涉、戰天鬥地,硬生生靠着自己的雙腳,走出了革命鬥爭的最低谷,走向了抗戰勝利、全國解放、新中國成立的新的輝煌!
我不禁要問: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是一種怎樣的鋼鐵意志?這又是一羣什麼樣的人呢?在他們中間,有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也有土生土長的老師、學生,而更多的,卻是長期受壓迫、受剝削、再無活路的底層農民!他們,幾乎都抱定了一箇信念,那就是:要謀求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爲普天下所有受壓迫、受剝削的勞苦大衆謀福利、謀未來,讓他們,真正當上我們這個偉大國度的真正主人!
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理想;這,就是每一箇共產黨人的鋼鐵意志;這,就是每一箇革命者的最高追求!喫草根、剝樹皮,穿草鞋、餓肚子,爬雪山、過草地,他們卻能甘之若飴、笑對生死!因爲在他們心裏,懷揣着一團火,懷揣着一團革命的火種,懷揣着一團爲普天下勞苦大衆打天下、謀福祉的革命聖火!
新中國剛剛成立,毛澤東同志就以政治偉人的敏銳眼光,適時提出了兩個“務必”的總要求,並及時作出“萬里長征,才走完了第一步!”的重要指示,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眼光?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胸懷?
在21世紀初葉的今天,黨的xx大以來,我們的黨,又團結並帶領中華民族、全國人民,走上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中國成立66年了,66年,彈指一揮間。我們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萬里征程上,邁了幾步?而這,也不能不引起我們大家的深度思考。
如果說:當年我們黨所領導的2萬5千里長征,是中華民族走上偉大復興道路的第一步,那麼,我們66年來的建設發展,就是朝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方向所邁出的第二步!而今天,我們的第三步,也是這個偉大征程中最最關鍵的一步,纔剛剛起步!
毛主席曾經教導我們:前途是光明,但是道路,卻總是曲折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前進道路上,也註定不會是一路坦途、一帆風順,也仍然需要我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繼續繼承和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長征精神,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一步一箇腳印地朝着正確方向、朝着最終目標大踏步前進!
古人云:思路決定出路。今天我們重溫長征精神,仍然具有歷史意義、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要必須繼承和發揚2萬5千里長征中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長征精神。在任何困難和挑戰面前,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笑對困難和挑戰,必須具備敢於把任何困難與挑戰踩在腳下、甩在身後的無畏勇氣!
二、要必須繼承和發揚2萬5千里長征中一步一箇腳印的革命實幹精神。古人云:空談誤國、實幹興邦。2萬5千里長征,是一步一箇腳印走出來的。同樣道理,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長征路上,也沒有任何近路可走,更不能投機取巧,也必須要踏踏實實、一步一箇腳印的走下去!無論是外交、軍事、經濟、社會,也不管你是哪個級別的黨員還是幹部,都必須要腳踏實地、一步一箇腳印的走!既不能看不到光明,又不能被前面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所嚇倒,而要像當年的紅軍長征那樣,輕裝上陣、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甩開膀子幹工作、一步一箇腳印朝前邁!沒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沒有喫苦耐勞的精神、沒有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又怎能輕易創造出民族輝煌、民族奇蹟、人間奇蹟?
三、要必須汲取2萬5千里長征中的智慧和力量。2萬5千里長征,靠的是智慧、靠的是能力和實力!在每一位曾經經歷過長征的紅軍戰士身上,都有着中華兒女的超人智慧、堅韌不拔的頑強毅力和精神抖擻、敢打敢拼的無窮力量!他們,就好像是一顆顆萬能螺絲釘,無論是在什麼崗位、也無論是黨和人民交給他們什麼樣的任務,他們,都會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發揮到了極致,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好,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分的答卷!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等着我們去實現。中華民族的輝煌未來,在等着我們來創造!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從前輩們手裏接過這副沉甸甸的擔子,擔在我們肩上,就像紅軍長征那樣,爲中華民族的後世子孫,開闢出一箇更加美好的未來、更加廣闊的天地!
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關於長征勝利89週年思想彙報 篇13
敬愛的黨組織:
茫茫長征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雲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在7天內走過了600多里的黑草地……“紅軍不怕遠
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澤東的《長征》讀起來總是那麼令人振奮,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敵人的圍剿算得了什麼?湍急的金沙江,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麼?只剩幾根鐵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瀘定橋又能算得了什麼?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和杳無人煙的黑草地,這些被人們視爲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險”,不是都被我們這些堅強的紅軍戰士征服了嗎?
雖然曾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戰士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但紅軍前輩們留給我們的豐碩的精神財富是永存的。他們在那種艱難困苦中對革命理想和對革命事業鍥而不捨的追求和無比忠誠。英勇頑強,勇於拼搏,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憧憬未來,充滿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歷史使命。他們高尚的品格永遠是一劑催人奮進的催化劑,永遠激勵着我們。
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語錄:“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沒錯,長征是宣言書,它不僅宣告了共產黨的勝利,更是宣告了我們建設祖國的決心。長征是宣傳隊,它既向人民宣佈共產黨是解放他們的隊伍,還向我們宣傳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長征是播種機,它播下了無數革命的火種,也播下了我們這些還未發芽的種子,總有一天我們會結出累累碩果報答祖國。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主人,在這莊嚴的歷史時刻,老一輩革命家點燃的革命火炬,無疑要靠我們擎起,祖國燦爛的明天也都要靠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去開創。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應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要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讓我們發揚長征精神,好好學習,努力奮鬥,迎接新的長征。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