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紀念五四的演講稿(精選6篇)
2024紀念五四的演講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選手:
大家好!
在參賽之前,我對我今天到底要講些什麼糾結了很久。我不知道是該講一些我想說的,還是講一些符合比賽論調的。09年剛來學校的時候參加了一場演講比賽,相同的的主題。我記得當時我得了第二名,回想起那年我演講的內容,說實話,今天的我真的羞於出口。這主要歸功於我們學校的優良教育,我是在這裏、在孫院長、在曾老師、在辜老師教導下,知道了什麼是真善美。所以,今天想用我自身的的方式,闡述什麼是愛國。
在高中的時候,每週一都有升旗儀式,相信大家高中也都如此。升旗儀式學生隊伍比較密集,老師管理不便。所以學生隊伍中的大論調是談天論地,打打鬧鬧。一次我特地留心了一下,升旗儀式一開始,總有個別同學會很專注的看着國旗緩緩升旗,唱國歌時也專心的唱,他們不因周圍同學在玩鬧而跟着隨波逐流。
5年前我聽說過這樣一箇人。他在火車上買了一瓶1.5元的水,然後他問列車員要發票,列車員樂了,說我們火車上自古就沒有發票。這個人就把鐵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說人們在強大的力量面前總是選擇服從,但是今天假如我們放棄了1.5元的發票,明天我們就可能被迫放棄我們的土地權、財產權和生命的安全。權利假如不用來爭取的話,權利就只是一張紙。他後來贏了一場官司,我以爲他會和鐵道部結下“樑子”,結果他上了火車之後,在餐車要了一份飯,列車長親自把這個飯菜端到他面前說,“您是現在要發票還是喫完以後我再給您送過來”?別人問他,你靠什麼贏得尊重?他說我靠爲我的權利所做的鬥爭。這個人叫郝勁松。
去年暑假我在回家的火車上遇到過一箇中年人。穿特別樸實的衣服,路上一直寫寫畫畫。我特別好奇,就問他在寫些什麼,他饒有興趣的把自身的筆記本讓我看,我看見上邊用紅色的圓珠筆畫着各類難以分辨的畫。他給我解釋說這個是他畫的天安門、這個是去大西北畫的沙丘,等等。他說他二十歲至今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也是從二十歲那年開始做這種記錄。他把自身的所看所遇的事都記錄下來。至今已經記錄了30多本。他沒有任何背景,他也知道這些東西根本無法發表。他說他只想一百年以後有人看見這些,知道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什麼。他叫王家強,香港人。
最近我聽過一位記者講起過這樣一件事。有位老人對他說,有個民工小學要被拆遷了,所有的孩子趴在牆頭哭。說道這,這位老人也動感情了,從褲兜裏掏出一塊皺皺巴巴的手絹,也哭了起來。這個老人十八歲的時候當大隊的出納,後來當教授,當官員。他說他所做這些事情的目的,只是想爲農民做一點事。他在採訪中說道,徵地問題給農民的不是價格只是補償,這個分配機制極不合理。這個問題的根源不僅出在土地管理法,還出在1982年的土地修正案。審節目的時候領導說了一句話:這個人說的問題再尖銳,我們也能播,因爲這個人特別真誠,他叫陳錫文。
我們班有這樣一位同學,別人的事情他都很用心的幫忙,爲班裏的事情鞠躬盡瘁,對於同學的們要求也儘量滿足,每次捐款都很積極。接觸久以後,你的心底會發出這樣一種聲音,他是一箇很善良的人。這個人的名字我就不講了,我想他會知道我在講他。
一箇國家是由一箇個具體的人構成的,它由這個人創造並且決定,那些能夠獨立思考的人,那些能夠去捍衛自身憲法權利的人,那些能夠記錄真實的人,那些知道這個世界並不完美卻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那些能夠不計利害爲別人付出的人,纔是真正愛國的人。假如一箇國家能夠珍重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有信心,讓明天更好。
謝謝大家!
2024紀念五四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歷史長河大浪淘沙,送走過多少歲月;時代畫卷波瀾壯闊,記載了無數英傑。回首過去,按卷沉思,難忘那羣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所譜寫的壯麗之歌,繪就的青春之圖。我們有幸生活在一箇和平幸福的年代。在這裏我們擁有最美麗的青春。青春是美好的,青春亦是短暫的。只有把握我們現在最美好的時光,我們的青春纔不會有遺憾!
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我們立足崗位,埋頭苦幹,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所在,去很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們每天的工作都很簡單,有些只是簡單的重複,但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都做好、做精,就是不簡單!青年人不要好高騖遠。機會是均等的,每個人面前都有一條路,一箇機會,一箇展示自己的空間。空間是充足的,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把握,願意不願意去走。“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喫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有時我們的工作可能相對來說是很辛苦的,但無論如何請記住:我們走過的每一步都是有意義的,對我們而言每一步也都是財富!
“生活中佈滿了問號,生活永遠是個逗號,生活要永遠追求感嘆號”,作爲青年就需要有這種精神,要珍惜當前我們擁有的東西,把工作視爲實現人生價值,展示自我的舞臺,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把工作做好、做精,在現有環境條件下塑造出一箇最優秀、最完美的自我,只要在心中堅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我們一定會做到更好。
對於我們青年來說,進單位時間都不長,不要因爲畢業時的那一紙文憑而阻斷了學習的動力。要知道人生處處是學問,那一紙文憑只能代表過去,現在和將來需要求索的東西還有很多。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有“不恥下問”的膽識和勇氣,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在單位要向同事學,向先進學;在田間地頭要多向羣衆學。經驗是可以借鑑別人的,但千萬不要忽視自己的實踐,只有自己經歷之後總結出的經驗才最可靠、最深刻、最牢固。最後再說明一點,無論是書本上、言語間的、工作中的、崗位上的,還是社會上的,只要留意觀察,並認真思考,一切就都是學問。所以我們青年人一定要培養和保持持久、旺盛的學習力,不斷從工作、生活中汲取營養,才能緊跟時代的腳步,找準工作的節拍。
有多少昨日已過去,明日遙不可及,唯有抓住今天才能從容的回望過去,自信的展望未來。我們不是英雄,但我們要做青春枝頭最嬌豔的花蕊!我們要做大浪潮頭最驍勇的弄潮兒!我們要做一隻海燕,在暴風雨中搏擊蒼穹!薪火相傳、亙古而今,將“五四”鑄成一枚赤誠的徽章,讓我們驕傲的戴在胸前。即使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四季的雨飛雪飛,讓我憔悴,我也不會後悔!
銘記五四,把握今日,只有這樣,我們的青春纔會無悔!謝謝!
2024紀念五四的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下午好!
小時候,我覺得老師很偉大,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開始,我的老師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隨着年齡的增長,這顆種子在老師愛的雨露和關懷的陽光下,漸漸地在我心中,生了根,發芽了,長大了。今天,它終於結出了果實——我也成了一位老師。夢想的實現,參加讓我一度有種飄飄然的感覺,我覺得我彷彿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一樣,然而,當我一天天成熟,在教師崗位上一天天成長的時候,我才真正體會到“春蠶”、“紅燭”、“園丁”、“靈魂的工程師”這一串串字眼所包含的真實道理。
我們,高舉“五四”旗幟,追溯“五四”精神,現在我們應當把這種精神體現在學習上,在科技高速發展的21世紀,知識才是最後的本錢,要愛國要爲祖國的建立出一份力,就離不開寒窗苦讀。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見一些困難,我們就應該具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不屈不撓精神,認定了自己的目標就勇敢地向前,正如不畏犧牲的五四運動中的青年學生一樣。
雖然,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已過去了89週年,但它的精神在任何時候都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
現在五四青年節快到了,92年前那一聲發自內心的吶喊,那一羣充滿正義與智慧的青年,使得我心潮澎湃。
五四魂永遠激勵着我們青少年,乃至所有的中國人奮發向上,勇往直前,不畏艱難去開拓更美好的明天。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永遠是五四運動不變的口號與靈魂。
毛主席對青年人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他還說:你們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青年人是朝氣蓬勃的正如初升的太陽。讓我們學習多方面的知識,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才能不辱時代所賦予的使命。這是一場影響深遠的偉大的愛國運動,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我們的先輩用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激情譜寫了一曲壯烈的樂章,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天,被定爲五四青年節。又是一箇五四青年節,我們站在這裏,慶祝我們的青春。我們有幸,生活在一箇和平的年代,一箇幸福的時代。在這裏我們擁有最美麗的青春。青春是美好的,青春亦是短暫的。她也許只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但即使她如轉瞬即逝的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她成爲一次輝煌的閃現,照亮我們的一生。不畏艱難險阻,敢於拼搏,志比雲天。青春不容後悔,曾經在一本書上讀到一首描繪故事發生在青春的歲月裏,又有多少人在彷徨迷茫
讓我們肩負起歷史的使命,讓身體裏流淌的血液迸發出無限的激情!我堅信:流星雖然短暫,但在它劃過夜空的那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
我們,就是夜空下流星中那最閃亮的一顆!謝謝!
2024紀念五四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與夢想》。
青春是傲雪凌霜的冬梅,用它那吐蕾的芳枝孕育明天的希望;青春是奼紫嫣紅的桃李,用它那嫵媚的容顏構造着希望的藍圖;青春是勃勃生機的小草,用它那茵茵綠色鑲嵌着夢想的藍圖金邊。
青春無疑是令人豔羨的資本,擁有了它,你就可以在神州大地上拼血拼淚拼出屬於自己的天空;擁有了它,你就敢在日月星辰間盡情哭盡情笑,盡情享受生活的味道;擁有了他你就大膽去愛去恨去打造,此生無悔。
青春是瑰麗的,因爲我們擁有夢想,青春人令體魄強健,青春令人精力充沛,羣山有崩塌的時候,江河有乾涸的時候,山石有腐爛的時候,生靈有滅絕的時候,唯有青春之水源遠流長,唯有夢想之河永駐心間。
同學們,作爲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風華正茂,有着充沛的精力去學習知識。雷鋒曾說:“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那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把握青春,努力學習,才能成就夢想。
在我們的求學路上,我們應以學習爲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做個有知識的人。在社交方面,我們要真誠待人,友好交友,多多參與社會活動或文藝活動,鍛鍊自己的綜合素質。要保持謙遜的心態,腳踏實地。讓我們的初中生活充實豐富,爲以後成就夢想奠定夯實的基礎。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同學們,請不要做無聊的訴說者,認爲“我們什麼也沒有,我們只有青春”,當你擁有青春的同時卻在浪費青春,而沒有把握好青春,那麼,你仍然一無所有。讓我們漫步在青春的大道上,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去澆灌人生;讓我們用行動去珍惜青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行動的.支持,就無法真正把握住青春,所有的夢想都將成爲泡影!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這一代是國家的希望,更是祖國的脊樑!我們必須把握住青春,才能成就夢想!
讓我們用行動作爲青春的號角,向着夢想,跟着共產黨,前進——
謝謝!
2024紀念五四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下午好!
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湧動的春潮,伴着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裏,我們迎來了又一箇“五四青年節”。
青春,這個甜美而又令人嚮往的字眼,總是帶給人們無盡的遐想和勇往直前、拼搏進取的動力。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機,展現着盛夏的熱烈,暗藏着金秋的碩實,昭示着寒冬的希望,充滿着詩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時尚浪漫而又飽含着奮鬥的艱辛,當一箇人的青春融匯到一箇時代,一份事業中,這樣的青春就不會遠去,而這份事業也必將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恆,讓生命閃電劃過天邊,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烈火青春》中的這段話,時刻激勵着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因此作爲青年一代的我們更要把這有限的青春和自身的事業緊緊相連。作爲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如何適應現在的工作,如何把所知所學運用到日常的工作中,是我們現階段的重要任務。
首先、我們今天能夠有機會坐在這裏,就應該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各級領導對我們青年同志的重視與關愛,併爲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讓我們這些年輕人能夠有表現的舞臺,發展的空間。我們這些年輕人擁有這麼好的成長環境,並且肩負着組織寄予的厚望,我們只有把感恩的心轉化成工作的動力,才能不負組織的培養和重望。
其次、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要把學習放在首位,要立足長遠,提高文化,學以致用,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有多少付出,纔有多少回報。工作本領在於日積月累,嫺熟才能生巧,刻苦纔能有所作爲。
最後、作爲一名社保工作人員,每天面對許許多多的參保羣衆,我們不僅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更需要注重錘煉品德,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綜合素質,完善人格品質,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通過自身的切實行動,贏得人民羣衆的尊重。以慎獨來律已,以美德來待人,以正直來處事。讓青春,在事業的發展中放出奪目的光彩。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就該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就該用生命來點燃未來。
昨天,屬於瀝血的名流;今天,屬於拼搏的勇士;明天,屬於一顆顆進取的心靈!我們踏上人生的旅程還不久,前方還會有無數的挫折需要我們去克服,有無數的難題需要我們去面對,風雨也好,豔陽也好,挫折也罷,讓我們充分珍惜和利用青春年華,見證生命天空中一道道亮麗的彩虹。謝謝大家!
2024紀念五四的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夏瑜。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尋藥華夏,不枉年少”。
曾經的我,是一箇爲家園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我在黑暗的時代踽踽獨行,只爲求一丁點光,一丁點微茫的中國的希望,並不惜一切,飛蛾撲火般地爲那渺茫的希望披荊斬棘。而現在,我看到如今的神州大地萬象更新,生機勃勃,不由地心生感慨——當初,我們用鮮血寫給中華的藥方,到底還是起了些作用的,我爲我的戰友們感到驕傲與滿足。
看着如今這個在世界上繁華富強,屹立於東方的泱泱大國,我不得不說我深深地羨慕着你們,中華民族新一代少年,你們的這個中國,站起來了,富起來了,強大起來了,你們的時代豐富多彩,衣食住行樣樣都再不同於我們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你們甚至還擁有了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等等,這些都是我那個時代想都不敢想,也根本就想不到的。但你們的時代也有你們的挑戰,你們面對的是更加變幻莫測的未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
時代的征程在多條航路上展開,你們要面臨的戰爭,雖不用流血,但卻更考驗人的多方面能力:你們要面對強國在政治經濟上的,要面對鄰國貪婪地將我國文化遺產“鳩佔鵲巢”的不公,要面對即將打響的科技創新革命……你們也要尋藥,尋一濟讓中國更爲強大的民族復興之藥。
你們的擔子仍然很重,你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是,尋藥之人又怎能怕苦?我在你們的時代看到了許多尋藥人,他們是你我學習的榜樣。我看到北京地鐵司機王凱華,一天喝掉十包咖啡保險乘客安全,他尋的藥,是恪盡職守,爲人民服務;我看到基層教師於漪,“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她尋的藥,是爲祖國培養棟樑之才,不負時代;我看到守在敦煌幾十年的李東方,在風沙中用珂羅版保存中國文化明珠,她尋的藥,是初心不改,永不放棄……
你們的時代,也有於千萬萬的人,想用自己的星星之火,讓中華之火代代相傳,永不熄滅,我想,我們與你們,都是應用年華求藥、無怨無悔之人,畢竟年少之人,怎能酣於蜜糖,耽於幻想?何不趁青春,起芳華,奮鬥正當時?
我是從革命之火中走來的人,你們是從新時代成長起來的新少年,我們的使命不盡相同,但初衷不改:爲中華之藥方而奉獻青春!莫藏爪牙同如虎,好召風雷起臥龍!我們的時代,正向未來邁進!正向更美好的明天出發!
年輕人,你怎麼樣,中國就怎麼樣。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