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勞動精神勞動節演講稿(精選3篇)
弘揚勞動精神勞動節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勞動是光榮的,勞動是幸福的,勞動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科學家華說:“努力是一種很好的訓練,而努力是一種很好的天賦。”如果你付出努力,你就會收穫果實。古人用一雙勤勞的手創造了許多人類奇蹟。雖然現在人的生活很好,但是勞動的美德總是會流傳下來的。
勤奮是強大的’後盾,不會崩潰。比如巧家縣著名的“唐郎坊”建築,當你走進唐郎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六根帶有龍紋的柱子,看上去高大雄偉。往上走,我好像被什麼東西包圍了。當你看着它的時候,你周圍都是用勤勞的雙手建造的高層建築。每當夜幕降臨,到處都是燈光,廣場上立刻變得擠滿了在這裏玩耍的人。如今,地球上有許多由人們勞動創造的名勝古蹟,如舉世聞名的長城、北京廣場、京杭大運河、西湖。所有這些都顯示了勞動人民的結晶,人民因爲他們的勞動而幸福,人類社會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但勞動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大家一定知道巧家的“奎閣塔”,它有古建築的風格,代表着中國古代文明
古今中外很多人的勞動,讓生活更美好。大城市縱橫交錯的立交橋,如愛因斯坦、愛迪生、高爾基等。一生都因爲努力而取得了成就,我們生活在一箇幸福的時代。難道我們不能爲更美好的明天和更美好的未來做出改變嗎?努力會讓你站得更高,站起來,抬起頭,勇敢積極的面對生活。辛苦就是這樣,好像一直在忙,“勞動節”充滿了人們對勞動的熱愛。跨世紀的孩子,如果你覺得你不愛勞動,請看一看我們幸福的生活吧!多少革命英雄不惜一切代價用勤勞智慧換來的?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勞動使社會迅速發展。美好而良好的開端離不開勞動,勞動記錄着我們的成長,讓我們的成長更快樂。
勞動的故事永遠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勞動創造的奇蹟永遠銘刻在每個人的記憶裏。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共同創造。
弘揚勞動精神勞動節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熱愛勞動。
高爾基曾經說過: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而現在,很多人更是因爲無休止的工作學習而忽略勞動。因爲現代社會的壓迫,許多人廢寢忘食,不用雙手勞動,甚至都已忘瞭如何用雙手進行勞動。熱愛勞動不僅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美德。
從古至今,不計其數的名人作家書寫了很多歌頌勞動人民的詩歌、文章,而又有多少人會認真地去體會呢?現在的小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全然不明白,我們喫的糧食,穿的衣物,哪樣不是勞動人民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勞動換來的?如今社會競爭激烈,大多數人都以爲忙而不能抽出時間勞動。我們現在的一切,可都是古時候的人們一直勞動到現在才能流傳讓我們享受吶。我們要傳承中華文化,以勞動創造生活,而不只是埋頭苦幹。
勞動也對人們有益,它有時能強身健體,如果讓小孩從小就熱愛勞動的話,那他將來一定是一箇勤勞能幹,喫苦耐勞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鍛鍊自己的意志,以至於在以後面臨到挫折的時候能堅持不懈,選擇直面困境。所以說,幫忙做家務活,不僅能減輕父母的負擔,而且還鍛鍊了自己的身體。只有在真正勞動時,才能覺悟到勞動的真諦。當今社會也主張勞逸結合,不能過於“假勤奮”要抽出多餘的時間來勞動,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正面影響。熱愛勞動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小朋友都應該從小養成。
總而言之,勞動有益我們身心,鍛鍊我們意志,充實我們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全方位發展,學會以雙手創造精彩。熱愛勞動,使個人不斷往各方面發展,爲社會與國家注入了新的活力。倘若所有人都熱愛勞動,那麼,每個人都將會勤勞能幹,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助人爲樂的英雄,人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勞動,獲得有意義的財富,使自己豐衣足食,國家將長治久安,穩定有序。這不只是一箇幻想,更是一箇願望。
讓自己熱愛勞動吧,不要將責任推給機器人,我們的智慧與能力,是機器超越不了的!讓大家熱愛勞動吧,不要忘記因勞動帶來的成就,帶動更多的人一起,以勤勞的雙手,創造新一代的奇蹟與輝煌!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弘揚勞動精神勞動節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從小我就知道勞動是偉大的,神奇的。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創造了人類的文明。城市裏的每一箇角落都有勞動者奔波的身影,鄉村田野上到處都留下了辛勞的腳印。滿是繭子的雙手鋼鐵般的厚實有力,撐起了勞動的理想和信念。點點汗滴珍珠般閃爍,光芒與天相輝與地相應。
古今中外人們對勞動的人都是崇敬的,因爲“勞動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創造人類文化幸福的基礎——馬卡連柯。”在國外,不少中小學生就知道勞動的重要性,從小就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所以外國人獨立自主的特點也是從小養成的。然而我們中國對勞動的認知越來越短淺,更有甚者竟會向勞動人民產生鄙夷,蔑視!這實在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勞動法的歧視!
而近期也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說道,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讓我們知道了學生應該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道理,那麼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這段話在師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所有人都紛紛表示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勞動的地位和作用漸漸被忽視、淡忘…甚至出現了輕視、藐視、蔑視勞動的傾向。特別是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分數竟成了教育的指揮棒,學習成了學生的唯一。所以不少學生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肩不能擔、手不能提,甚至反感勞動、厭惡勞動。
多少年來,人們都把勞動看成是最光榮的事情,因爲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物質財富,更多的是精神財富。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勞動感情,養成勞動習慣,珍惜勞動成果,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是爲什麼新一代的我們會變成慵懶的呢,大多是因爲父母的溺愛……
那麼作爲新一代的學生,我們也要付出我們的勞動爲文明的社會作出貢獻。
第一,爲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掃地,做飯,洗衣服,幫父母按摩,幫父母減輕生活的壓力。
第二,參加社區實踐活動,植樹,清掃社區設施和社區宣傳。爲環衛工人減輕工作負擔,讓我們的街道更加乾淨整潔!
第三,在學校時要愛護校園環境,有不乾淨的地方要及時清理,值日時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志願者活動,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閱歷。
第四,平時多創新創意,動手製作小作品,完成腦力的勞動,使腦力和體力充分體現。
第五,看見老人和殘疾人士要幫忙,“義捐災區”、“募集貧困兒童”獻出我們的愛心,付出行動。可以嘗試自己種些農作物,體驗並懂得勞動人民的不易。
第六,積極義務勞動,放假期間去做兼職,打工。讓自己的社會體驗得到提升,鍛鍊自己的交往能力與應變能力。還要積極參加有團隊協作活動。
學生是正在含苞待放的花朵,更是將來建設祖國的棟樑。勞動的身影是最美的身影,而勞動的過程也時刻提醒着我們,只要在學業上苦心耕耘,用汗水澆灌理想,最終一定能開出最美的芬芳。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