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慶“七一”建黨節演講稿(精選9篇)
2024年慶“七一”建黨節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振奮人心的歌聲時常在我耳畔響起,小時侯的我並不懂得其中的意義,只是知道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解放、走向自由,而五星紅旗就是黨和人民的心血,我們應該服從黨的領導。而今日再聽這首歌時,我又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感觸。
中國近百年來的滄桑鉅變。孕育了中國共產黨,使我們黨成爲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他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這不僅反映了我們當在過去領導中國革命的建設的歷史事實,而且反映了我們黨今天在國家建設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黨的領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社會主義實現了改革開放,香港、澳門迴歸了。正因爲有黨的領導,我們中華民族已經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發展成爲初步繁榮昌盛的“新中國”。是黨!帶領我們走向新世紀的道路;是黨!用生命換來了現在和平安康的社會。黨的偉大功績將雕刻在中國歷史的豐碑上,將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中國人民的心中。
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誠心誠意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是工人階級政黨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區別於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標誌。中國共產黨字成立起就將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作爲自始自終的根本宗旨和行爲的根本出發點與歸宿。中國共產黨90多年來的奮鬥史充分證明我們黨的全部史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歷史,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黨的本質特徵。20xx年的雪災,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廢墟里溫·家寶因擔憂人民安全滄桑卻仍顯和藹親切的臉,至今使我記憶猶新,還有發生在我家鄉切身體會的海南水災,黨的領導人都首要強調以救人爲主,第一時間安頓好了受災的居民,決不放棄每一箇生命,將損失降到最低,這使我深得體會。於是我覺得黨是太陽,人民是向日葵,哺育我們成長,展現我們風姿,有了太陽的呵護,我們就不再害怕風雨的侵襲,因爲無論何時何地,黨始終和我們共患難,共成長。
2024年慶“七一”建黨節演講稿 篇2
95年曆史滄桑、風雲激盪;95年英雄輩出、情深意長。您是燈塔,照耀着我們前進的道路。您是旗幟,指引着我們勝利的方向。這燈塔、這旗幟,就是我們偉大的中國。沒有任何一種文字或語言,能像黨旗那樣酣暢淋漓地表達着我們心中對黨的敬意。數十年的悠悠歲月,早已把黨鑄成了我們胸中的一首神聖長詩,黨旗就是這長詩裏的“詩眼”,八十載的斗轉星移,黨成了我們用無數豐功偉績撰寫的歷史長卷,黨旗就是這長卷中的"文魂"!近一箇世紀以來,面對着黨旗,有多少滿懷着理想信唸的仁人志士們莊嚴地宣誓着:"……爲了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終身!"樸素的語言闡明瞭讓人終身奮鬥的目標,也蘊藏了一箇民族最熾熱的情感。一箇人的生命可以在歲月中消失,但一箇人的拳拳之心卻能永世長存。"
首先,我想請各位閉上眼睛,讓思緒回到自己在莊嚴的黨旗下宣誓的那一刻……。想必很多人都會感慨萬千。因爲從那一刻起,我們就與普通羣衆不一樣了,我們成了光榮的員。那麼,究竟怎樣纔算得上真正的員,什麼纔是員最彌足珍貴的品質呢?今天我想用大家耳熟能詳的幾句話並結合身邊的先進事蹟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我的第一句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如果說,我們的黨現在是一箇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的話,那麼人民羣衆就是我們的生身父母。“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拋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還是當今爲我黨事業鞠躬盡瘁的先進人物,作爲一名員,他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兒女對父母那份熾熱的愛。
王澎濤臺長,被人們親切的稱爲“務實"的領導。對待身外之物,他從來都是鐵石心腸,而對待工作,卻總是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在廣播事業遭遇艱難和壓力時期,王臺長千方百計的帶領大家想辦法找對策,前年非典期間,在他的牽頭指揮下,我臺錄製了5500盤防非典農村科普知識磁帶,這一事件被人民日報"三講一樹"欄目頭條刊出.去年,王臺長在考察了南方各電臺的發展情況之後,又與連通公司,yesok網站達成協議,建立了電臺短信互動平臺.收聽率大大提高.其實這樣工作的員不乏其人.也許,他們的事業算不上轟轟烈烈,但正是因爲他們,老百姓的日子才過得踏踏實實、紅紅火火. 我的第二句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問君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如果說,我們黨的事業如那滾滾而來的一江春水,那麼永無止息的學習便是這一江春水的源泉。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在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高速增長中,知識份額已經由20世紀的5上升到今天的80—90。在西方現代管理學中有這樣一箇公式:l〈c=d。l即learning學習,c即change改變,d即die死亡,也就是說,學習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就只有死路一條,必然被時代所淘汰。我們員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列,才能將我黨的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談傳旭老師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自小喜愛評書表演和詩詞歌賦,剛進入工作崗位時的談傳旭並不是一帆風順,但他能喫苦,善於學習。白天跟着熟悉業務的老同志學,晚上回家自己練習,還多次去拜訪全國著名的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功夫不負有心人,談老師對評書的酷愛終於感動了袁老,並收他爲弟子。談老師練功時非常專注,有時候甚至顧不上喝一口水,喫一碗飯。天道酬勤,評書的大門終於慢慢地向他敞開了,談傳旭很快從一名愛好者成長爲一名非常優秀的評書演員。在評書表演生涯中,他收穫了累累碩果,先後榮獲過全國廣播文藝獎,…… 我的第三句話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但魚兒善遊它離不開水,鳥兒能飛它離不開天。同樣,員的先進性也只有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才能發揮出來。英國曾經有一箇人閱盡了大英圖書館的所有藏書,但一生卻無半本書問世,因爲他始終沒有拿起那隻筆。因此,一名員要實現自身的價值,就必須投身到實踐中去。在這裏,我想給大家講講另外一箇人,他就是王振國主任。
從技術科長到臺長助理,他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所負責的工作無不遊刃有餘.除了協助臺長處理大事小情,還擔任節目的導播以及廣告創收的任務.就是這樣一箇身兼數職的領導,爲了不耽誤導播,在上黨校進修期間他每天請假回來完成導播任務.爲了吸引廣告客戶,王主任騎着他的破自行車已經走遍衡水的大街小巷,歷盡千辛萬苦,風雨無阻.憑着一種對工作的熱情和責任,贏得了一箇又一箇客戶的信任,爲局裏年創收入12萬元.王振國主任熱情服務、誠信主動、恪盡職守、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贏得了領導和同志們的交口稱讚。
說完了大家,再來說說我們播音組這個小家。因爲我們的家園美好而溫馨。所以我的第四句話是“融洽的關係來源於真誠,信任,理解。”看,辦公室裏香氣襲人的茉莉,典雅高貴的米蘭,這是樊成才、袁桂蘭給我們帶來的好心情。我胸前別的這個鮮豔的胸針,是王豔欣回保定老家時帶給我們的禮物。有幾個主持人家在外地,每次一回家,辦公桌上就擺滿了茶葉、板栗、松子……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飽含着我們同事間濃濃的情誼。我們臺人手少,但我們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心中有煩惱、有不快,辦公室是我們傾吐衷腸的好地方,有喜事、有快樂,這裏也是我們共同分享的好場所。因爲這裏有我們的好同事,好朋友,這裏是我們溫暖的第二家園。在這個充滿關愛、充滿友情的環境中工作,再苦再累心裏也是甜的。
每天我們都會收到大量的短信和電話,有一箇聽友在短信平臺上訴說自己對生命的絕望與無奈,準備結束寶貴的生命。主持人郭軍城憑着一箇員特有的敏感和責任心立刻撥打了他的手機,可是關機,他在節目中不斷的呼籲勸阻,希望她不要衝動,後來又給110撥打了電話,這位處於人生低谷中的聽衆在民警和主持人的幫助下,終於脫離了危險,他曾對我們說:“原來要想心裏充滿陽光和溫暖,自己心裏得有個太陽,你們就是我的太陽。”是的,我們是聽衆的朋友,不能把大家的信任等閒置之,主持人的作用可能微不足道,但我們依然要認真的對待每一封信,每一通電話,因爲對聽衆來說,收音機不是他們生命中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不可缺少的陽光和空氣,那是一種美麗的期待。
模範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每一箇在自己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身上。面對着黨旗,我感到,作爲一箇年輕的生命,我是多麼的幸福–沐浴在黨無處不在的溫暖和光明之中,側耳諦聽着黨的淙淙教誨,任由詩情如旭日噴薄。作爲一名普通羣衆,我又多麼由衷地渴望我們的黨能以從不褪減的鮮豔橫穿火光橫溢、塵土紛濺的世紀早晨,駕馭太陽的風輪奔馳在七月那灑滿陽光的坦途。當新世紀的鐘聲已經敲響、新世紀的曙光照亮窗欞時,同志們,讓我們挽起人民羣衆智慧的雙手,共同續寫二十一世紀中國燦爛和輝煌吧!
2024年慶“七一”建黨節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七月,藍天如洗,鴿哨嘹亮;七月,江山如畫,鮮花怒放;七月,彩旗飄揚,笑語歡唱。在美好的七月,我們偉大的黨即將迎來她95歲的生日。今天,很榮幸我能站在這裏和大家一起回顧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從1921年建黨至今,她已走過了95個艱辛而不乏光彩的春夏秋冬。
就像人的成長一樣,她從步履蹣跚開始走出了堅實的步伐。她開創了自己歷史的一頁。這一頁,與所有的歷史創造過程一樣,都浸潤着開拓者、經營者的心血與汗水、勤勞與智慧,都展示着所走道路的曲折與不平、奮鬥與前行,也同時預示着應該有的美好未來和前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爲自己的行動指南。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爲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憶往昔崢嶸歲月,近百年的歷史浸滿多少屈辱的淚水!九十年風雨兼程,說不盡的坎坷滄桑;九十年風雲鉅變,道不完的偉業輝煌!九十年,風雨滄桑。回首眺望所走過的歷程,卻是那樣的曲折。還記得盧溝橋事件嗎?還記得皖南事變嗎?還記得南京大屠殺嗎?還有秋收起義、遵義會議、延安窯洞……在那血雨腥風的年代裏,無數的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才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安寧。誰說紅旗不是用英雄的鮮血染紅的,誰說共產黨員不是站在歷史的尖端救民於水火之中。九十年,豐功偉績。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舉起了明燈,照亮了中國的出路,指引中華兒女,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天安門城樓上的一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響徹寰宇,震驚世界。新興的共產主義國家,滿目瘡痍,百業俱廢,又是我們的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始了國家重建和民族復興之路。改革的春風吹綠了大江南北,各行各業朝氣蓬勃,全國各地欣欣向榮。三峽水電工程,高原出平湖;青藏鐵路,天塹變通途;香港、澳門迴歸,血洗了百年恥辱;載人航天成功,國人倍感驕傲。九十年,彈指一揮間。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我們黨經歷了只有短短的九十年。九十年裏,有過風雨,有過挫折,有過求索,也有過喜悅。如今,我們黨的隊伍還在不斷的發展壯大,我懂得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我懂得了我們的黨是真正代表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九十年,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凱歌嘹亮。在無數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黨旗上,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怒濤,流淌着的是爲保衛祖國而澎湃的血浪。九十年,是黨帶領我們斬關奪隘,歷盡風險奪取勝利;九十年,是黨帶領我們艱苦奮鬥,建設家園,奔向小康。九十年代的改革風景線,引來了八方惠風,四海春光。我們的祖國從未有過今天的發達興旺,繁榮富強。當我們品嚐到改革的果實時,忘不了抗日的小米加步槍;當我們欣賞開放的風景圖畫時,忘不了舊中國的貧窮落後,遍體鱗傷。我,生在紅旗下,沐浴着黨的雨露,度過幸福的童年,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走進知識的海洋,成長爲一箇有思想有文化的新時代大學生。是黨的光輝歷史讓我明白,我們要團結在黨的旗幟下,發揚傳統,艱苦奮鬥。認真學習三個代表,緊跟黨的步伐,學習與時俱進,熱愛祖國,心繫人民,用生命和熱血,爲黨旗爭光。爲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和人民幸福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彈指一揮間,悠悠九十載。每當站在鮮紅的黨旗下,我的血管中彷彿流淌着革命前輩的鮮血;我的胸膛中燃燒着對祖國的熱愛。仰望着飄揚的黨旗,我讀懂了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從容與堅決;讀懂了徐特立“救亡曾斷指,入黨在危時”的崇高信念;也讀懂了孔繁森“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撒高原”的豪邁誓言。儘管我沒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魄;沒有“我以我血濺軒轅”的颯姿;更沒有“大江歌罷掉頭東”豪邁。但是,此時此刻,在黨的九十華誕來臨之際,請允許年輕的我以青春的名義立下莊嚴的誓言:如果我是一塊磚,我要去構築祖國繁榮昌盛的大廈;如果我是一顆螺絲釘,我要去鋪設民族走向輝煌的路軌;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爲祖國的春天奉獻自己生命的綠色。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在你94歲生日,我們該拿什麼奉獻給你,我親愛的黨?九十年的風風雨雨,鑄就了您的信念,九十年的坎坎坷坷,使我們跟隨你的步伐邁得更加堅定。我們在探索中找到了閃光的目標。
2024年慶“七一”建黨節演講稿 篇4
今年是我們敬愛的中國共產黨95歲的生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爲自己的行動指南。無產階級政黨的羣衆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羣衆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這一基本原理的根本要求,也是由黨的性質、宗旨所決定的。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羣衆聯繫的決定》,也恰恰說明了黨對廣大人民羣衆的高度重視。還曾記得“非典”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人民抗擊“非典”偉大斗爭中顯示了非凡的執政魄力,其主要表現爲:黨中央、國務院運籌帷幄,應對有力;各級黨組織踐行“三個代表”,發揮作用;普通黨員幹部不畏艱險,衝鋒陷陣。黨在防治“非典”鬥爭中所採取的建立危機管理機制、完善警戒防範機制、改進依法執政方式等重大舉措,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卓越的領導能力和高超的執政水平。
我們的黨,歷經95年的風風雨雨,始終不變的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她的旗幟下,湧現出許許多多優秀的中華兒女,前赴後繼,爲中華之強盛而奉獻青春和生命。今天的和平與安寧來之不易,當我們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怎能不對英雄們肅然起敬;當我們翻開革命先輩用熱血和生命譜寫的愛國華章時,又怎能不熱愛他們。深思往昔崢嶸歲月,我們更應用實際的奉獻精神,回報養育自己的這塊熱土。青春短暫,時間難返,任何個人的奮鬥,都應與國家的興衰息息相關,把自己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維繫在一起,才能折射出異彩光芒。
作爲一名國企的新職工,愛黨,跟黨走,更應表現在愛崗敬業上。我們企業作爲一箇關係到千千萬萬民生問題的大事業,時時刻刻應將我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貫徹到實際工作中,我記得雷鋒日記中的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這段話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無論做着什麼樣的工作,都要愛自己的崗位,都要發揮最大的作用,都要做出最大的貢獻。
愛崗,首先要敬業。所謂敬業就是用一種嚴肅、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於職守,盡職盡責。我國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業精神,孔子稱之爲“執事敬”,朱熹解釋敬業爲“專心致志,以事其業”。我想,崗位就意味着責任。我們要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工作,必須要有強烈的職責意識,必須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都承擔着平凡而又責任重大的工作,沒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工作責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職工作。“不愛崗就會下崗,不敬業就會失業”!作爲一名國企職工,我們唯有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以廠爲家,敏思好學,愛崗敬業,纔對得起自己的工作,才保得住自己的崗位!
愛崗,其次要精業。所謂精業就是要“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成爲本專業精通業務的行家裏手。只有精業,工作纔有底氣,事業纔有生氣。一箇人,人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崗位,就有不同的業務。我們要成爲本專業的行家裏手,就必須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因爲主動向書本學,才使我對生產原理和各項工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爲虛心向師傅們學,才使我對實際操作和應急處理有了進一步的掌握。要帶着問題用心學,邊幹邊學,邊學邊幹,以幹促學,以學促幹,才能越來越勝任自己的崗位。
愛崗,還要奉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這就是對奉獻的最好註解。企業給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空間舞臺,因此我們珍惜她,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來回報企業。因爲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纔不會乾涸,一箇人,只有將個人的價值與單位的利益結合起來,聰明才智纔會充分發揮,生命價值才得以完美展現。所以,講大氣、講奉獻,這應該成爲我們所有人的精神追求!作爲我們青年人,更加需要將自己的熱情投入到我們的工作中,努力學習業務,做好本職工作,奉獻我們的青春。
朋友們,讓我們以黨組織爲指路明燈,緊緊跟隨黨的步伐,愛崗敬業,在我們平凡又不平凡的崗位上奉獻我們的青春,爲祖國,爲敬愛的黨的生日獻禮。
2024年慶“七一”建黨節演講稿 篇5
記得一位哲人曾說過:一箇人,一箇民族,他所信仰的不應該是束縛自己手腳的桎梏,更不應該是絞殺自己的繩索,而應當是一面催你挺進、催你跋涉、催你奮鬥的旗幟。
回顧歷史的長河,我們這個擁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幾度興衰。從“九.一八”的戰火,到盧溝橋事變,從南京大屠殺,到皇姑屯事件,“夜漫漫,路漫漫,長夜難明赤縣天”。在這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是中國共產黨揮動着民族興亡匹夫有責的大旗,領導着千百萬革命志士,喚醒了四萬萬中國的勞苦大衆,拯救了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曾記否,南湖紅船的星星之火,點燃了中國革命的燎原之勢;雪山草地的鋼鐵之師,鍛造出人民軍隊的威武之氣。曾記否,天安門城樓上那雄渾的湘音響徹雲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南海邊那神奇的大手畫了一箇圈,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曾記否,“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迎來港澳迴歸;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贏得全球稱道。曾記否亞洲金融風暴中,我們魁然不動,西部大開發讓世人側目;曾記否三峽建設讓神女驚愕,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我們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儘管我們也曾經歷九八洪水的無情和SARS病毒的侵襲,但是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共產黨就是中國的一面鮮紅的旗幟,古老的中國在這面旗幟的輝映下由積貧積弱逐步走向繁榮富強,神州大地滄桑鉅變,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彈指一揮間,悠悠八十二載。每當站在鮮紅的黨旗下,我的血管中彷彿流淌着革命前輩的鮮血;我的胸膛中燃燒着對祖國的熱愛。仰望着飄揚的黨旗,我讀懂了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從容與堅決;讀懂了徐特立“救亡曾斷指,入黨在危時”的崇高信念;也讀懂了孔繁森“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撒高原”的豪邁誓言。也深深地的體會到“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人只有一次。一箇人的生命應當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的真正含義。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先驅已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黯淡與輝煌伴隨着不朽的豪情,貫穿於我們黨堅韌的求索過程。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這一切仍貫穿於我們的創業之中。
任何國家只有不斷髮展先進生產力,才能富強;只有建設先進文化,並且不斷前進,才能成爲文明、民主的國家。而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無一不是爲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爲出發點和歸宿的。回顧我們黨和人民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奮鬥歷程和輝煌成就,我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展望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壯麗前景,我們充滿必勝的信心和力量。在這面黨旗的輝映下,黨的xx大指明我們勝利前進的方向,開啓了新的偉大進軍的征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今中國的新境界,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國共產黨新世紀的宣言書。
在xx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正當我們爲自己所處的盛世感到自豪和興奮的時候,正當我們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奮發努力的時候,突如其來的SARS病毒給我們帶來了一場巨大的災難。我們沒有慌張,也沒有自亂陣腳,更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手防治非典,一手抓住經濟不動搖,在最快的時間裏克服了最大的困難,用奉獻的精神譜寫出一曲麴生命的讚歌。我看到了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護士長葉欣挺身而出,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看到了軍隊醫學專家姜素椿教授在救治病人時身染惡疾,勇鬥病魔的感人事蹟……他們是戰勝災難的楷模,是優秀的共產黨員,也是傳乘至今的偉大民族精神又一迸放出絢爛的光彩。
青春是美麗的,一箇人的青春可以平庸無奇,也可以放射出英雄的火光;可以因虛而懊悔,也可能用結結實實的步子,走向輝煌壯麗的成年。黨是我心中的一箇夢,也是我心中一面永遠飄揚的旗幟。從兒時的少先隊員到校園時代的共青團員,在這條屬於青春的道路上,我不斷地向前,不斷地努力,爲的是那面心中的旗幟,那個20多年的夢。從第一次遞交入黨申請書,到每一篇思想彙報的形成,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思想也隨之昇華,當我終於站在黨旗的面前莊嚴宣誓的時候,當我面對着黨旗高唱着《國際歌》的時候,當我意識到那面飄揚的旗幟,那個20多年的夢終於變成現實的時候,我告訴自己,我不僅是一名從事文稿工作的普通工作者更是一名年輕的黨員。儘管我沒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魄;沒有“我以我血濺軒轅”的颯姿,更沒有“大江歌罷掉頭東”豪邁,但是在此時此刻年輕的我立下莊嚴的誓言――如果我是一塊磚,我要去構築祖國繁榮昌盛的大廈;如果我是一顆螺絲釘,我要去鋪設民族走向輝煌的路軌;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爲祖國的春天奉獻自己生命的綠色。面對新的世紀、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我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識層次、自身素質、專業技能都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速度,思想觀念難以適應改革創新的要求。但是有挑戰纔能有激情,有競爭纔能有飛躍。社會的競爭是激烈的,面對的機遇也是平等的,不進則退,慢進亦退,在踐行“三個代表”的進程中,在理論聯繫實際的過程中,去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專業技能,從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中走出來,樹立富而思進、奮勇爭先的進取意識,紮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也只有這樣,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這面旗幟所賦予我們的使命。
當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天空,看見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會神情肅穆,目光凝聚;此情此景,我們熱血沸騰,斷難忘記。爲什麼,是因爲我們中華民族不再懦弱,是因爲我們爲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天天的強大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今天,我們正奮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肩負的不僅僅是歷史使命,更多的是無限的希望。在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她82歲生日的時候,我們再一次面對着黨旗莊嚴宣誓――我們將把所有的才智、所有的膽識、所有的激情、所有的風發意氣、所有的凌雲壯志,都奉獻給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黨,讓鮮紅黨旗在我們的心中永遠高高飄揚!
2024年慶“七一”建黨節演講稿 篇6
我愛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獻給黨的XX週年誕辰
(一)
伴隨着十月革命的巨響
您悄燃的降臨神奇的東方
彷彿是一團生命的陽光
把黑夜擦亮
讓雙雙迷惘期待的眼睛看到黎明前的曙光
使柔弱的心
鍛打成鋼鐵般勇敢堅強
是您用甘甜的乳汁撫育了飢餓的生靈
是您用強有力的臂膀,推翻欺壓人民的三座大山
是您
把長年的戰火平息
使中國走向自主獨立
(二)
和平與發展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您又悄悄地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方
像一輪火紅的太陽
把前路照亮
把各族人民嚮往幸福和平的希望點燃
激發着我們開拓創造
是您用勤勞的雙手把我們貧窮落後的面貌改觀
是您用超人的智慧,把中國推向繁榮富強
是您
把中國雕琢成一顆璀璨的明珠
讓中國光芒四射地矗立在世界的東方
(三)
我愛你,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雖然,歲月的塵埃,曾使您步履蹣跚
雖然,歷史的滄桑,曾讓您歷經風霜
可這又怎能掩蓋您的光芒
又有誰能與你的功勞相當
我愛你,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我要爲您大聲的歌唱
我要爲您的功勳寫絢麗的詩章
我要沿着您前進的方向,創造美麗的輝煌
2024年慶“七一”建黨節演講稿 篇7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黨員戰友們:
大家好!
面對高山,你一定會感慨她的氣勢磅礴;放眼大海,你一定會驚歎她的洶湧澎湃;仰望青松,你一定會讚美她的高大蒼翠……因爲,在她們身上,孕育着中華民族幾千年不屈的精神!在她們身上,隱含着我們偉大的黨騰飛向上的意志!年輕的黨員朋友們,面對我們黨如今更加嶄新、更加雄壯的姿態,你準備好了嗎?準備好爲我們偉大的黨飛翔了嗎?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年輕的翅膀想飛翔》!
在這個比心智、比創造力的時代裏,力量的大小不在於脖子以下占身體%的體力,而在於脖子以上占身體10%的智力.智力是最基礎的競爭力。我們要想驕傲的飛翔是需要強大力量的支撐的,這個支撐就是學習力!
我——一箇普通的教師,一箇普通的黨員,也許只是一滴水、一粒塵埃,我的生命沒有耀眼的光華,但在黨的指引下,我願意是一顆星、一箇火種,與我的同胞們匯聚成燦爛的星空,燃燒出美麗的圖景。
我想飛翔,飛向課改的前沿。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比喻不學無術的教師是無雨之雲、無源之水、無光之燈。然而,課改教人深思,實驗催人奮進。深夜孤燈下,我端坐書桌前認真研讀教學理論書籍,口中唸唸有詞,手中筆耕不輟,哪裏知道夜已深沉,東方已亮出曉白;白天工作縫隙裏,我網上瀏覽最新教育資訊,向名師學習,和同行交流,一段段、一篇篇教育心得梳理下我深深淺淺的思緒;“歡迎領導和老師來我班聽課”是我的口頭禪,爲的就是讓自己的實踐在批評指正中得到一點點的進步,一本本、一摞摞教學案例凝結下我行走的足跡。
感謝學習——給了我自信,激發了我無窮的工作熱情和靈感;
感謝學習——給了我責任感,讓我學會用廣博、寬厚的師愛包容所有的孩子;
感謝學習——給了我快樂和幸福,讓我由衷的生髮出對生活更深層的熱愛;
感謝學習——給了我更深重的使命感,讓我不知疲倦的引知識之泉澆其心骨,點智慧之火亮其旅程,豎靈魂之峯壯其行色,讓我知道我的事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我想飛翔,飛向先進的行列。作爲一箇黨員,我一次又一次警醒我自己:不要做時代的淘汰者。俗話說:“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爲了樹立起黨員的先進性,在朋友圈裏,我沒辦法做他們“三缺一”時的那個“一”,但我是學生眼中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那個“一”;爲了樹立起黨員的先進性,那在講臺上每一句精雕細琢的談吐;那在學生作業上每一次恰切的批註;那方格紙上每一次耕耘;那走出去、請進來中每一次不懈追求的腳步;那在思索中緊蹙的眉頭;那手中蒼勁的筆觸……這些都是我在踐行“學中思、思中行、行中悟”的串串鏡頭。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飛向先進的行列、飛向課改的前沿、飛進創新的領地,年輕的翅膀承負着一份份厚重與博大,因爲年輕的翅膀只有飛翔才能尋求平衡的支撐,不飛,翅膀就會退化,不飛,生命就會枯萎。
翅膀不能停止飛翔,生命更不能停止飛翔。教育的領空爲我們這些年輕的教師提供了廣闊的天空。讓我們飛出藍天白雲的空間,飛出海闊天空的舞臺,我們的生命將永遠年輕而美麗!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2024年慶“七一”建黨節演講稿 篇8
中國共產黨,人民心中的太陽: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的題目是:《中國共產黨—人民心中的太陽》。
我們中國,是古老的文明古國,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裏,我們曾經遠遠的走在世界的前列。“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世”,這是杜甫對唐朝開元盛世的描繪;“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是宋代浙江杭州呈現的繁榮美景。明朝的鄭和七下西洋,顯示了中國人民博大的胸懷與氣度;元朝成吉思汗的鐵騎,曾橫跨歐亞大陸……我們的祖先,以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繁榮的經濟和燦爛的文化;以勇武和膽略,開疆固土,使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爲我們民族贏得了衆多輝煌與榮光!
然而,在近代由於封建制度的日趨腐朽,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華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屈辱。中國從《南京條約》到《辛丑條約》,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土地被蠶食鯨吞,文化魂寶被掠奪,人民倍受剝削與壓迫……曾雄踞東方的泱泱大國,已是滿日瘡痍。
爲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無數志士仁人,在黑暗裏苦鬥,在迷茫中探索。從“太平天國”運動到“義和團”運動,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歷史證明:農民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問蒼茫大地,路在何方?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誕生了,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魯迅寫道:“它是遠方地平線上已經看得見桅杆的那一輪航船,是掙脫母腹的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是林中的響箭,是報春的驚雷!”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二十八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又領導人民,開闢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發生在身邊的變化。
我們的錢包鼓起來了:XX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686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2366元;我們的住房寬敞起來了:農村居民住房面積已由5年前的 8.8平方米增加到25平方米;我們的通訊方式便捷起來了:截止XX年7月底,我國的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8億戶,躍居世界第一……
有外界評價:“中國只用一代人的時間,取得了其它國家用了幾個世紀才取得的成就。”
在中華民族解放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人民緊跟中國共產黨,革命事業就從勝利走向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議時期,中國人民緊跟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事業就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老師們、同學們,請我們思考這樣幾個問題: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由一箇成立初期只有幾十名黨員的政黨,發展成爲領導十幾億人民的執政黨?爲什麼能由小至大、由弱到強?她的不竭動力是什麼?她的力量源泉在哪裏?答案也許複雜而深刻,也許又像泥土一樣簡單而樸素。
首先我認爲,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人民的利益,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立黨爲公,執政爲民;始終與人民羣衆心心相連,因而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廣泛認同和擁戴。這是答案的第一點。
“平民”親臨抗災第一線,向受災羣衆噓寒問暖。走進農民兄弟家中,同他們拉家常,商量脫貧致富的路子,在“抗非”期間,多次到北京的一些醫院、學校視察指導“抗非”工作……
2024年慶“七一”建黨節演講稿 篇9
值此建黨XX週年之際,我向黨組織傾訴心聲的同時,再一次莊嚴承諾:時刻不忘*員的責任,把自己無悔的青春全部獻給黨!
首先,作爲一名*員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更是*人應該努力達到的崇高道德境界。“愛的境界就是愛人民”的孔繁森、“喫人民飯就得服人民管”的吳天祥、“萬事民爲先”的鄭培民、紮根基層帶領羣衆致富的優秀村幹部沈浩等等,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員的人生真諦。
其次,作爲一名*員要對共產主義事業無限忠誠,樂於喫苦在前,衝鋒在前,樂於承擔艱鉅任務,樂於發揮骨幹帶頭作用。我始終堅信,作爲一名黨員只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常用黨的宗旨、入黨誓詞、先烈精神和英模事蹟對照自己的言行,才能進入角色,明其所想,知其所爲,做出成效;才能秉公持正,坦蕩磊落;才能見賢思齊,不以物惑,不以情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住誘惑,保得住氣節。
再次,作爲一名*員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用更多的熱情和更好的務實精神支持黨的偉大事業,要坦率真誠,相信黨組織、相信羣衆。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強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鍛鍊,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用黨的思想來武裝自己,深刻理解裏面的精髓,用於指導實際行動。
這不僅是對黨員的要求,也是層次的人生境界。恩格斯曾說過:我們在批判社會的時候,往往忘記了自己的責任。我們應當學會善於用一把尺子來衡量自己。青春短暫,猶如一場一場的煙火表演,絢麗迷離,耀眼短暫,在來不及嘆息的時候便已走得遙遠,所以像雷鋒同志一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纔是我惟一的信仰,在今後前行的道路上我將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言行來實踐我的信仰,譜寫一曲壯美的青春之歌。讓我們的青春不留下空白,讓我們的青春不留下遺憾!讓我們的青春發出永遠美麗的光環!
對照其他同志,我深知自己還存在許多差距和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繼續虛心學習,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默默無聞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員。
我把青春獻給黨!這是響亮的宣言,更是我永遠不悔的選擇!
一箇誕生於艱難困苦中的政黨的生日,往往是在不經意的日子。險惡的環境使她無法從容地擇取“良辰吉日”,但卻更顯露出其應勢而生的意義。
作爲一箇偉大的政黨,中國的準確生日是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出來的。1938年5月,中央領導第一次提出黨的生日時,根據的是當時在延安的兩位參加過一大的同志——*和董必武的回憶。他們只記得一箇夏天,天氣很熱,大概在7月。因爲無法準確考證,於是就把7月1日定爲黨的生日——一箇似乎比不經意還不經意的日子。
許多日子因爲某位偉人的誕生被歷史重重地寫上了一筆,日曆上憑添一頁亮色,七月一日,也因爲一箇偉大的政黨而變得不同凡響,熠熠生輝。
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他的生日也是一箇值得紀念的日子。那一刻,人們爲他而聚,歌爲他而唱。家人、朋友的禮物、祝福,證明所擁有的親情、友情,贏得的喜愛和尊重。一箇權爲民用、情爲民系、利爲民謀的政黨,她的生日的慶祝是她贏得人民衷心愛戴的證明。黨的領導人發表的節日賀詞總要對黨的未來加以展望。那雖不同於燭前的許願,但卻是一箇政黨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標誌。
每個人的生日都過得差不多,但會過生日的人,會使生日過得更有意義,成爲人生的“加油站”。他能使自己的生日變成總結過去、計劃未來的節點,從中汲取激發自身努力進取的動力。而一箇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的政黨,在節日氛圍中總結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更多的也是對黨的未來的理性思考,及時思考應對時代呼喚,增強自身活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新方略。近年來,中央領導幾次在“七·一”期間發表重要講話,謀劃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和發展的新路線,使黨的生日意義變得更加非同尋常。
實際上,每名黨員都有兩個“生日”。一箇生日賦予自然的生命,一箇生日是找到了終身奮鬥的信仰。從某種角度講,後者比前者更有意義。自然出生無可選擇,而理想和信仰的抉擇,卻出自個人的意願和理性,這一個生日才完全屬於自己。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