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演講稿(精選6篇)
“八一”演講稿 篇1
20xx年,一部熱播的電視劇傷害了很多健在的解放軍老戰士的感情,起碼我就不止一次的聽見看見這些親身經歷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老人們聚在一起,義憤填膺的議論:“什麼能夠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難道果真是亮劍嗎?”
在這些老軍人們的眼裏,所謂亮劍精神絕然代表不了軍魂,但是因爲這部電視劇有更加強勢的媒體配合,更加廣泛地傳播開去了,加上一些被劇情感染得狂熱起來的大腦,不假思索,推波助瀾,所謂的亮劍精神竟然開始叫響,並以訛傳訛,居然在一定程度上真要黃袍加身地成爲人民軍隊被強加修飾的“軍魂”了,那些真正經歷過槍林彈雨,九死一生的共和國開國時期的英勇戰士們能不感到憤慨?
亮劍精神似乎可以認爲是杜撰發揮出來的,更似乎還完全到達不了到軍魂的高度。它可以被視爲代表解放軍當中,某些個人,某些戰鬥團體的作戰氣質,但始終到達不了可以到達代表人民解放軍全軍的軍魂的地位,因爲與人民解放軍真正的軍魂相比較,亮劍的行止還實在顯得渺小。中國人民解放軍堅強信條是敢打必勝,他們的軍魂是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引下的一切行動聽指揮,更可以代表這真正軍魂的表徵的是紅旗!紅旗指向哪裏,我們就打到哪裏。紅旗插遍天涯海角、紅旗漫卷西風!
亮劍不是不足以而是根本沒資格代表人民解放軍的軍魂,在人民軍隊的發展史上,我們的紅色戰士選擇過使用梭鏢、長矛、大刀等冷兵器和各種火炮槍械作武器,但從來沒有使用過劍來當做勝器用來打擊敵人;這樣的劍更反而成爲的是人民軍隊的繳獲品。他們打倒國民黨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反動軍隊,在反動軍隊裏的高級將領中間,倒是有人佩劍,那是蔣介石頒發給他那些無能將軍們的中正劍,是用來代表其在反動軍隊中維繫其腐敗統治的權柄,而不是可用來代表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的象徵,偉大的人民軍隊的靈魂象徵。
亮劍精神是把人民軍隊真正軍魂給庸俗化了的偷換概念,其一,是比較隱晦或者是更加無知的忽略掉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對於人民軍隊不可代替的領袖作用。其二是表面化,膚淺化的更改了人民軍隊的作戰信條——敢打必勝。亮劍,說來說去只是片面的強調了敢打,但其浮躁簡短的兩個字又怎能概括對於人民軍隊英勇作戰更重要,更爲關鍵的另外兩字——必勝!只有亮劍的勇氣,而沒有最終獲取勝利的高超戰略智慧,再比劍鋒所指,所向披靡動聽多少倍的語言也是虛浮無力的,這樣的語言雖然華麗,但是無法真正解釋從山溝裏走出來的人民軍隊何以最終奪取全國勝利的全面歷程,更不能越俎代庖,在精神層面的最高層,在軍魂上代表人民解放軍全軍!
人民解放軍輝煌的發展歷程,經歷的是一次次由弱到強,以弱勝強的生死搏鬥。這個發展歷程不是單純的從手榴彈到原子彈,而是用梭鏢打敗漢陽造,小米加步槍打敗飛機大炮,機帆船打沉炮艦,手榴彈掀翻坦克,高射機槍力拼B—26的經典延續傳承,其間不可避免的磨難艱辛,但高超的戰略智慧在人民軍隊的一次次偉大勝利中,發揮首當其衝的作用。這接連不斷的一次次偉大勝利的取得,不僅僅是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樣簡單歸一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得了的。
人民軍隊長久性的習慣了長期在戰爭物質條件不如對手的情況下艱苦作戰,但他們又是以一箇又一箇奇蹟性的偉大勝利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鼓舞。打贏武器條件總是不如對手的情況下每一次決戰性質的戰鬥,這一點,更是人民軍隊更加傳奇的素質和傳統。挽狂瀾於既倒,催寒鋒於正銳。這一點,是力度明顯不夠的亮劍更無法說明和概括得了的。
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重新探討思辨我們人民軍隊的軍魂。那就是紅旗,紅旗永遠不倒,紅旗永不褪色!適時恰當地創造把握戰機,運用超出對手的戰爭智慧,依靠人民,藐視、不畏懼乃至進而打敗任何一箇,哪怕是世界上最爲強大的對手,這纔是人民軍隊在不斷髮展的過程裏最爲重要的宗旨精要。
我總以爲,亮劍只是不恰當的比方,它只能用來形容人民軍隊中少數箇體、少數作戰單位的作戰特點,但絕對上升不到可以代表軍魂的地步。只是,這樣一箇詞,近年來在影視界,文化體育屆和軍事草根中間,一直沒有找到一箇具有相應深度的詞語,於亮劍針鋒相對並且指正出亮劍所不能表述出的,人民軍隊作戰更加註重於戰爭智慧的那一方面精煉總結。
在人民解放軍建軍82週年之際,我想出這個詞語,拋磚引玉——伺鋒。伺機而動,鋒芒礪出,烈撼霹靂,石破天驚!
————軍人的兒子,向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獻禮!
“八一”演講稿 篇2
“位卑未敢忘憂國”。時常在心底默唸這句話,卻始終無法呼之慾出。在這浮躁喧囂的塵世中,我找不到一絲堅強的理由。面對着頭頂燦爛的星空,只能將這種情感壓抑在內心深處。靜靜地坐在旋轉的觀臺上,眼前突兀的是紛飛的戰火。那大氣磅礴的場景,昭顯着松骨峯悲壯的硝煙,生命中不曾有過的槍炮聲離我
如此之近!我伸手相向,緊緊抓住共和國曆史上最壯美、最輝煌的瞬間。
這是獻給偉大的生命的最生動燦爛的畫面——穿越淚水和火光,這些浸潤着悲傷、閃耀着壯烈、掩映着悽美的畫面是如此神聖地感動着我們的情懷——那些值得尊敬的遠去的人,他們留給這個世界上的寶貴名聲和精神財富,是我們更認真更誠實更美好地活下去的真實理由。
“在執行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羨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歷史上上籤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的痛苦。”“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的失望和痛苦,卻是我們告慰英靈的最好的誓言!古希臘的布里克里曾說:“他們貢獻了他們的生命給國家和我們全體,至於他們自己,他們獲得了永遠的常青的讚美,最光輝燦爛的墳墓——不是他們遺體所安葬的墳墓,而是他們的光榮永遠留在人心的地方。他們英名生根在人們的心靈中,而不是雕刻在有形的石碑上。”歲月的流逝,塵封了曾經淚光盈動的雙眼,也淡忘了靈魂深處的記憶。我珍愛和平,希望玫瑰永遠代替槍炮。但我也真想淡忘和平,因爲我們忘記了許多原本不應該忘記的記憶。我不知道央視的感動中國,到底感動了多少國人,當我看到在場人們感動的淚水奔湧而出的時候,才真切感到了人們並未泯滅的良知。
有一種感覺暗暗滋長,那是久違的懷念;有一種衝動漸漸萌生,那是生命的渴望。這種植根於對英雄的懷念和渴望,卻永遠情寓於中,無法言表。瑞士軍事理論家約米尼說:“假設在一箇國家裏,那些犧牲生命、健康和幸福去保衛國家的勇士們,其地位反而不如大腹便便的商人,那麼這個國家的滅亡,就一點都不冤枉。”我越來越無法解讀這僅僅是一撇一捺的“人”,我只知道當人們陷入困境(諸如洪水、火災和地震)的時候,那原本世俗的眼光卻會變得如此的透明、如此的清澈!一句“謝謝親人解放軍!”卻讓我們感到那樣親切卻又那樣遙遠!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我們失去的東西太多了,不該得到的東西也太多了。
又是一年軍旗紅。但願這人世間最美的顏色,能夠喚醒人們心底的那份珍藏的記憶和無聲的感動!
“八一”演講稿 篇3
親愛的戰友們:各人好!
起首,請允許代表戰友對武裝部的列位首長和戰友到來,表現熱烈的歡迎!多年來武裝部的列位首長十分重視、關心我們復轉軍人生存和工作,在此表現衷心的感謝!本日,我們在這裏歡聚一堂,隆重聚會,感到無比的親切和異常地興奮。數載軍旅生涯,讓我們結下今生不解的友情;二十年離別光陰,卻割不斷我們濃厚的交誼!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們的友情,正如這一杯杯醇烈的美酒,韶光越長,其味越香。
憶往昔,我們心境洶湧、萬千感慨!二十年前,我們這些來自黃土高原的百餘名熱血男兒,響應故國的召喚,伴隨時代的步調,乘坐開往大東北的列車,踏上了東北黑地皮,從此開始了我們的綠色軍營生存。
熾熱的軍旅生存鍛鍊了我們的身體,錘鍊了我們的意志,固結了我們的友情,形成了我們恰似勁松般堅忍不拔的軍人作風,也鑄就了我們有如磐石般倔強不屈的硬漢子性格。那段難以忘卻的部隊生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打下了不滅的烙印,在那塊曾浸透着我們青春汗水的熾熱的黑地皮上,留下了我們恍如昨日的永久回憶;在我們曾爲之獻出了青春寶貴韶光的藍天長城上,面前目今了我們投筆當兵的光榮足跡;在我們曾一起經歷風雨,一起摸爬滾打的日子裏,結下了我們終生難忘的深厚交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七飛行學院培養教誨下,我們發展爲在社會各條戰線上有不同貢獻的有用人才。本日,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這樣自豪地說,在人生歷程中,我們爲有這樣一段光榮的經歷而感到無比地驕傲!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當我們揮淚告別軍營,奔赴各地走上不同工作崗位的時候,我們依舊以軍人頑強拼搏的作風,爲國家的各項事業貢獻着青春和熱血。現在,在我們當中,有在國家機關忠於職守的人民公事員,有在革新開縮小潮中發展起來的私企老闆,還有在農村默默耕耘的休息榜樣,儘管,我們的工作崗位不盡相同,但是,我們的戰友之情依然如故。二十多年白駒過隙,二十多年彈指揮間,光陰交替,年輪轉換,流逝的韶光能夠衰老我們曾風華正茂的容顏,但無論怎樣也不能拉遠我們親如兄弟的戰友情緣。部隊各人庭的生存雖然已離我們長遠,可親密無間的戰友交誼卻將永駐我們心間,伴隨我們到永久。
戰友們,人生短暫,交誼無價。我們相識在家鄉,卻把彼此的相知留在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光陰和那具有美麗風情的東北二十多年過去了,本日我們共聚一堂,便是要重敘友情,再話當年。讓我們舉起酒杯,開懷痛飲,暢開心扉,互訴衷腸。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們攜手並肩,以我們曾有的豪情當歌,用我們深厚的交情爲憑,互幫互愛,團結拼搏,同等向前,配合創造屬於我們更加美好的明天!謝謝各人。
“八一”演講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二十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軍旗飄揚下前行》
今天是第20xx年八一,第86個建軍節,同學們,誰能告訴我,我們的軍人是什麼?我們的祖國是什麼?
有人說,祖國是東海碧波上升起的太陽,是帕米爾高原上閃爍的羣星,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遼闊北國,是花開三月、草長鶯飛的春色南疆。有人說,祖國是近百年來的苦難與蹉跎,是屈辱與折磨,是愚昧與不足。我卻說,祖國是一種魂。這魂是擎天巨樹上的落葉飄向大地母親懷抱時的殷殷深情,是使一箇國家雖傷痕累累卻仍煥發出生命光澤的力量支柱,是使自己的兒女無論身處何方都魂牽夢繞的精神召喚,這魂流在每個炎黃子孫血液裏,祖祖輩輩,生生不息。而我們,則是那巍巍國魂下永不褪色的赤誠!
一九三五年,中國在風雨中搖擺,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肆無忌憚地踐踏中國領土,國民黨政府卻懦弱地採取“不抵抗政策”使得東北三省頃刻淪陷,大好河山,支離破碎!蔣家王朝的黑暗統治,再也無法抑制愛國學生們的熱情,他們走出校門,高舉義旗,聲聲吶喊,喊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聲,“還我河山!振興中華!”每一箇有志青年胸中都湧起了一片獻身祖國的凌雲壯志。“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就此拉開序幕。無數青年學生用鮮血和身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是他們,在國家存亡的關頭,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動派的妥協;是他們,在民族生死的毫髮間,熱血橫灑,促使了民族的覺醒;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任何威脅都無法泯滅他們的赤子之心。
拉赫瑪尼諾夫說過:“如果你失去了祖國,你便失去了自己”。從五四運動到一二九運動,終不過是一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終不過是兩個字,“愛國”。無論是屈原、蘇武,還是秋瑾、魯迅,愛戀自己的祖國,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共同的感情。這感情,使他們爲了祖國自由而頑強地戰鬥,一次次把自己從強權壓迫的桎梏中解放出來:這感情,代表着一箇民族的信念,是一箇民族的象徵。它不是與生俱來,卻厚積薄發;它不是神,卻決定一箇國家的興亡;它不是利劍,卻永遠是對外最有利的武器!正是這種感情,賦予中華兒女無窮的精神力量,使中華民族日益強盛。祖國在雄起。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彈指間,抗日先輩的那些崢嶸歲月已被時光珍藏,我們走進新時代。中國兒女不斷接受時代接踵而至的使命。短短半個多世紀,中國就已沐浴在了現代文明的光輝之下。“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車水馬龍不曾停歇,我們亦不曾停歇,時代的馬達正全速運轉。
說到這裏,我便又有一箇問題想問: 在場有多少人在比賽之前就真正瞭解這場運動呢?答案恐怕讓人心寒。我們這是怎麼了?歷史不是一頁書籤,歷史不是已經成爲化石的過去,歷史不是時間長河中一段孤立的截取場景,歷史是祖先的腳印,一行行、一步步的努力才把中華民族發展的道路前仆後繼地鋪到了今天,歷史是一艘擺渡的巨輪,不斷地把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往前擺渡;歷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的樓梯,我們靠着它不斷抵達一箇又一箇高度:歷史是一箇民族曾經精神符號的記憶,它們曾經在竭蹶的背景、風雨交加的時代下彰顯出和平時代所不能目睹的絢爛:歷史是一箇國家、一箇民族的家譜,它記載着民族的光榮和夢想,也滲透着民族的辛酸和血淚。前史不忘、後世之師。魯迅曾說過:“忘卻歷史就是背叛”。沒有歷史的民族,經濟再發達,又可能贏得世界尊重?
今天,我們的身邊再也沒有硝煙和戰火,只有和平的橄欖枝伴我們同行。面對一二九的先輩們“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愛國情操;面對他們“愛祖國高於一切”的愛國熱情;面對他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面對祖國日益光輝燦爛未來風景正好。我們是否更應該銘記“一二九”運動那可歌可泣的英績,“爲中國騰飛而讀書”!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毛主席一語道破天機;“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從此奮發向上。祖逖聞雞起舞、匡衡鑿壁借光、項羽霸王舉鼎,皆正值年少便成就一番豐功偉績,甚至影響了歷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每一箇時期都有英雄,然而終究爭不過歲月,成了歷史,而我們正是中國的未來!時代在迎接我們的到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今天多做一份學問,多養一份元氣,將來就能爲國家多做一份事業,多盡一份責任”。同學們,讓我們多一點努力,多一點奮發,多一點刻苦,樹立遠大理想,牢記血腥歷史。爲實現中國夢而發奮圖強。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在鮮豔的旗幟下,以一片赤膽忠心,向着祖國的繁榮,經濟的騰飛,民族的振興而奮勇前進。一二九的精神照耀着我們進步,鮮血染就的旗幟指引着我們前行!東方的雄師不再沉睡,昨日的東亞病夫已經從變成了今日頂天立地的巨龍!看今朝,我們再也不會彷徨,祖國有我們這一羣意氣風發的少年,一定會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倒!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八一”演講稿 篇5
這之前呢,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坐在臺下聽別人演講的聽衆,但現在,我站在了這個臺上,所以我知道大家最喜歡什麼,最不喜歡什麼,那麼在演講和大家之間我願意做一座友誼的橋樑,我是來自新兵一營一連四班的,爲大家準備的是《我自豪,因爲我是軍人》,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懷揣報國的熱情,從大學的校園一腳邁向部隊,思想情感的煎熬與昇華,念其那段生活,往往希望別人知道我的首先是新兵高明做的怎麼樣,而不是大學生新兵高明表現如何,我深深的爲母校北京師範大學的一切深感驕傲,同時,我用實際行動也深深的想讓母校爲我自豪,然後纔是新兵高明是大學生,就像着名作家餘華師哥那樣。
有人說我傻,好好兒的大學不上,跑來當兵,在時間和文化的交點上不進則退,兩年的時間你將落後與同一起跑線上的同學多少,不瞞大夥說,曾經也彷徨過,迷茫過,兩年後有的同學也許輝煌騰達了,就像來部隊時有位同學就成功晉級百事新星大賽的冠軍,名利雙收是鐵打的事實,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母親驕傲,我也一樣,不來部隊,幾年後也許我過的會很不錯,大學畢業讀對外漢語的研究生,以後去韓國當中文老師,巨大的經濟財富會回報給家人更多,相比現在一箇月二百元的津貼,只相當於以前在北體大附中認教時一天的工資,或者在給韓國學生上課時,半個小時就能換回來,那時候我沉默了,人往往總是站在幸福的盡頭四處不停的張望着別人那頭的快樂與悲傷。
青春是道明媚的傷,我們在丟失的同時也在不停的收穫,歲月就是這樣不饒人的將年齡這頂大帽子扣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頭上,要說在我這個年齡已經不是再去追求什麼刺激,更多是責任心,學業事業,一路走到新兵連的盡頭,我很清楚自己來部隊是爲了什麼是在做什麼,做的怎麼樣,俗話說,文治國,武安邦,我很知足現在擁有的一切,璀璨的文學是我的精神支柱,角色的轉變,我成了一名頭頂國徽的軍人;學生.老師.文人.軍人各個角色的轉變我樂在其中,無怨無悔,嫩寒鎖夢因春冷,英氣襲人是苦香,攜筆從戎,層層歡笑,淋漓盡致,寒冬臘月的天氣裏,冷暖自知,誰能說未來又不是另一番景象呢!誰能說我們這些身披綠裝的男兒是真正的傻,沒有我們的付出有萬家的闌珊燈火嗎?走入軍營後,我們的思想也許在現實面前經受過各方面的鬥爭與痛苦,但是,祖國和人民真正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誰不是滿懷赤子之情有膽有量的想趕在最前面排憂解難。我們的生活並不奢華,可是,我們有無尖不催的抱國之志,弗洛伊德說:“人最怕的失去自己最貼心的朋友,但,更可怕的是沒有精神支柱,了無一事平庸的度完一生,我們奉獻的雖然是青春,是自由,但,我們得到的是崇高,是道德上觀念,價值上的昇華。
軍隊生活是一箇特殊的集體,在這裏成長,相比較社會上許多沒有生活信仰的孩子整天迷戀網絡無惡不做,我們應該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是明智無誤的,在這條道路上,堅定我們的步伐,緊握彼此的雙手,大步向前邁去,征服未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再來相約,我相信,那時的彼此都將是部隊各個崗位上不可或缺的人才,爲更多懷揣綠色夢想的有志男兒鋪橋引路,俯首甘爲儒子牛式的奉獻自己的能量與熱量。
從軍路漫漫,生活也總在一轉眼,短暫的相逢馬上又面臨着分別,意味着我們將在不同的崗位上做出不同的成績,衷心的祝願各位戰友在自己的奮鬥史冊裏能留下最光彩的一頁,當我們有一天老了躺在搖椅上曬着太陽翻着回味着這最美的時刻,能無憾的對自己說,這一輩子我對得起組織的培養,對得起祖國和人民,我是軍人我由衷的感到自豪,在軍旅路上我將走的更遠,做爲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我會牢牢記住校訓:“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在爲人處事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做爲一名軍人,我深深的忠愛着我自己的這份兒事業,在以後的歲月裏我會再度步入高考的考場,去軍校深造,留校當一名老師,爲祖國的國防現代化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分熱,儘自己應有的責任。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八一”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建軍節,語文課沒有學習課文,王老師主要講述人民軍隊的歷史。上個世紀20年代末,周恩來、_等人蔘加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戰鬥——南昌起義。而這個建軍節中的“軍”,則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起初叫“中國工農革命軍”,後又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等。直到一九四五年,工農紅軍與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等部隊合併,才叫“中國人民解放軍”。
今年七月末平主席沙場點兵,大展了我軍的雄威。而那挺拔、威風的背後,又凝聚了多少血汗?六月底,長沙湘江及附近的一些河流因連日暴雨而爆發了百年一遇的洪水,一夜之間幾條主要河流周邊的地區成了“一片大海”,損失不可估量。得到指令後,面對肆虐的洪魔,解放軍戰士們不顧生命危險,來到了抗洪救災第一線,救出了被困羣衆。八月初,電影《戰狼2》上映。影片中的男主角冷風高舉中國國旗,讓汽車安全駛過交戰區的那一幕深深地打動了無數國人。20__年,也門國內局勢危急,嚴重威脅到僑民的安全,解放軍派軍艦停靠在亞丁港,將中國僑民成功接上艦,還將二百五十名他國僑民也接上艦。而當時世界第一的“老大哥”某國卻說:“鑑於也門形勢危急,不可估量,因此不派軍隊撤僑。”多麼鮮明的對比!
此時,世界上仍有許多國家戰爭不斷,而我們卻可以過着安寧的生活,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可敬的解放軍戰士。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將戰爭與黑暗擋在了國門之外,撐起一片和平的天空。他們爲了和平,奉獻青春,奉獻一生,奉獻了子孫,就是爲了維護一方和平。
今天,王老師一改往日溫柔典雅的風格,瞬間變成慷慨激昂的軍中“女漢子”。的確,從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到二萬五千里長征,從太行山的烽火到朱日和的閱兵,從長江抗洪到汶川救災,中國人民解放軍鑄就的就是那永不磨滅的鐵血軍魂。暑假,當我站在西北第一連的營房旁,爸爸說:“再懦弱的人到了這裏,也會成爲錚錚硬漢,再鐵石心腸的人到了這裏,也會感動得熱淚盈眶!”這就是共和國軍人的鐵血軍魂。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