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演講稿:愛與奉獻(通用3篇)

教師節演講稿:愛與奉獻 篇1

  各位評委、各位同事:

  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師德師風演講稿愛的奉獻篇》。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與這個學校的一段故事,我也不例外。1990年,我考入武漢二師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校園。從學生到教師,從少年到中年,這裏留下了我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從教的二十年裏,我經常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我身邊的教師用他們的行動告訴我: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

  在我們這所古老而年輕的校園裏,最珍貴的一筆財富便是擁有一大批懷揣理想、肩負使命、極富愛心、甘於奉獻的教師。他們用愛培育一批批學子,他們用愛傳承着百年的精神。

  我很幸運,在學生時代總能遇到好老師。

  記得在二師讀大專班時,教我們現當代文學的是陳振宇老師。他用極有韻味的南方口音讓我們認識了胡適、魯迅,讓我們領略了山藥蛋派、荷花澱派的風情。陳老師對文學的鐘愛以及講課時的那份投入已經讓我們折服,而他對教學的嚴謹與細緻更讓人敬佩。我們的每次作業,他都會批改後在班上進行講評。有一次,因時間倉促,我很快的完成了陳老師的作業,本子因訂書釘的原因有些鬆散也顧不上修補就交了。待到作業本發下來時,我的作業本已經用新的訂書釘釘得整整齊齊,作業紙摺痕、卷邊已經壓平平整整,那紅色的批註中,有表達方式不妥的批改、有錯別字的標註,甚至還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的標明。當時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激與羞愧。現在都記得他那天講評作業時說的話:“當老師的人,做學問、做事情都馬虎不得”。“馬虎不得”, 是陳老師對教師使命的詮釋。

  我很幸福,在從教生涯中總有一羣好同事。

  現在我所在的初等教育學院,每一位老師都在親盡全力教書育人。他們爲了院系和專業的發展,安貧樂道、不知疲倦。能與他們同行,我很幸福,也倍受鼓舞。

  就是這樣的老師,就在這樣的團隊,我們送走了一批批學生。而我們的學生,如今又在教育園地辛勤耕耘、再育新苗。他們有的成爲了教育專家,引領着基礎教育的發展;有的成爲了校長,將教育理想變成每個孩子的未來;有的創辦了教育機構,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多的在教學一線,去呵護每個幼小的生命。這就是師範教育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需要“以靈魂來塑造靈魂,以使命來喚醒使命”。

  有人說,教師的工作是葉的事業。是啊!昨天,是恩師爲我們這些學子垂下了一片綠蔭;今天,我也要爲學生垂下綠蔭;明天,這些未來的教師就會爲更多的孩子垂下綠蔭;這樣,這份愛的事業就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去年教師節前夕,“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

  讓我們都做這樣的好老師,以愛爲根,以德爲本,用我們的熱血,譜寫學生們美好的未來吧!

教師節演講稿:愛與奉獻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有人說,用自己的左手溫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種自憐。而用自己的雙手去溫暖別人的雙手,卻是一種奉獻。作爲一名白衣天使,面對患者渴求的目光,我們義無反顧。面對工作的一貫平凡,我們從容不迫。面對肩負的神聖職責,我們兢兢業業。面對時代的召喚,我們一往無前,因爲我們雙臂撐起的是希望,愛與奉獻是白衣天使無悔的選擇! 在我小的時候,我就非常羨慕這份工作。白衣天使,多麼神聖啊!現在,我已如願以償,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護士的職業看似平凡,但要做好卻很不容易,就想一位老護士說的那樣,職業沒有貴賤高低,平凡與不平凡的差別在與它們的目的是否高尚。

  去年6月,經過考覈,我以不俗的成績進入醫院,被分到六病區工作,在護士長的精心指導下,在各位老師們手把手的幫助下,我已經能單獨勝任工作了。我會盡最大的努力把護理工作做到最好。六病區,它是一箇綜合性病區,集血液腫瘤,內分泌,消化科爲一體。工作量是較大,但我們的工作沒有絲毫鬆懈,我們科室每一位護理人員都本着,想爲病人所想,急爲病人所急,需爲病人所需的服務理念接待每一位病人。我們每天上班都會比較早到,想爲病人提供良好的晨間護理,爲他們營造舒適的環境。在六病區,我第一個學會的就是如

  何微笑的對待病人,我經常暗暗的想,我一定要把微笑放在首位。每天一早走進病房,我會微笑的叫他們一聲:“阿姨,您早。”“奶奶,您喫過了嗎?”“大伯,您昨晚睡的好嗎?”就這些簡短的問候聲,把我們護患之間的關係拉近了,變的更加親切了。現在,許多病人都很喜歡我,經常找我聊天,把我當成他們的朋友,親人,甚至子女一樣,我感到無比的開心,快樂….

  奉上愛心一片,獻出真情滿懷,患者痊癒後的笑臉和真誠的感謝,是我對我們最好的褒獎,把燕尾頂在發稍,把聖潔掛在胸襟,我們帶的燕尾帽啊!雖然沒有皇冠的高貴典雅,也沒有博士帽的瀟灑容光,但卻閃耀它聖潔的風采,我不是演員,但我要在人生的舞臺上展示最優美的白衣神韻,我不是模特,但我要拿出心中最優美的時裝

  記得一箇星期前的週六,科室收救了一箇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的危重病人,來的時候上着呼吸機,情況十分危險。當時,護士長休息,她在接到電話後,立刻趕到了,瞭解那位病人情況後,很快的做出合理的安排。當時我也不在班上,在接到電話後,想都沒想,騎上車子,飛快的趕到病區,迅速換了衣服,開始了特護工作,病人的生命體徵很不穩定,我幾乎沒有離開那間病牀,一直在監測着她的生命體徵,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一點多了,有人在接班了,晚飯在桌上擺着,我們居然忘記了喫晚飯。我是真心的想爲病人把痛苦減少到最低啊!後來,護士長例會上表揚了我們,我想,其實這沒什麼的,這不就是我們那神聖的職責嗎?

  面對患者,我們得失無悔,奉獻無悔,因爲我們的付出換來了一箇個鮮活的生命…因爲我們的付出,換來了千家萬戶的笑聲…因爲我們的汗水和心血時刻與家屬的悲喜融在一起,都在大大的書寫兩個字——親情。

  經過一年多的工作,院領導和護士長也給予了我很大的鼓勵,給了我許多意想不到的榮譽,我想這都是我前進路上的動力,我們只有不斷努力,才無愧於這一神聖的稱號,我們只有把愛化爲動力,才能爲天使插上奮飛的翅膀,我們只有把愛付諸行動,才能用愛心。

  墩闊坦鎮衛生院:

  20xx年3月24日

教師節演講稿:愛與奉獻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這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的奉獻,愛的收穫》。

  有一首歌最爲動聽,那就是關愛;有一種人生最爲平凡,那就是教師。教師,是平凡的,平凡得像洶湧澎湃的大海中的一滴水,平凡得像枝葉繁茂的大樹上的一片葉。然而,教師又是偉大的,教師是一把火,點亮求知者智慧的火花;教師是一盞燈,照亮之後者前行的路。

  人們都說,選取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是選取了“奉獻”;選取了三尺講臺,就是選取了付出。我選取,我熱愛。在那裏我不僅僅感受到爲人師的艱辛和壓力,更感受到無私奉獻的聖潔和秀麗。因爲,有愛的奉獻,就會有愛的收穫。

  今年,第XX個教師節來臨的時候,我的家裏照例又呈現出了節日的歡樂。“苗老師,教師節快樂!”看着一張張幸福的笑臉,聽着一聲聲誠摯的祝福,我不禁淚光盈盈。是阿,十個春秋過去了,一路走來,幾多辛勞,幾多甜蜜。曾爲孩子們的淘氣而大動肝火,曾爲深夜尋找未歸的學生而心焦如焚地奔走在空曠的大街上,也曾爲學生的茁壯成長而笑逐顏開……

  “苗老師,要是沒有你,我早就失學了。”說這話的是一箇剛讀高中的女孩,她叫“姚翠”。那是小學六年級時的事,有一段時間我發現品學兼優的她,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寡言,經常失神地望着窗外。有一天,課外活動時我見她又獨自趴在窗口發呆。於是走過去,輕輕地拍着她的肩膀說:“姚翠,老師明白你有心事,說給老師聽聽,老師會幫忙你的,好嗎?”哪知,她轉過身來,眼裏閃着晶瑩的淚珠,猛地撲到我的懷裏,“哇――”的一聲哭了起來:“老師,奶奶說我們家沒有錢,下個學期我不能來讀書了……”原先,她父親喪失勞動力,母親此刻又病倒,全家人就靠70多歲的奶奶值班的六七十元的收入維持生活。我聽後心如刀絞,動情地緊緊摟住她:“姚翠,別怕,有老師在!”她哭得更悲哀了,把頭深深地埋進我的懷裏,許久,許久……之後,我幫她墊付了新學期的學費;校園得知姚翠家的困難後,也給了她很大的幫忙。懂事的姚翠沒有讓老師失望,在參加箇舊中學的考試時,取得了第8名的好成績!我倍感欣慰,可欣慰之餘,又爲她上中學的費用而着急。我沒有多想,揣上她的考試成績單找到文錫社區、找到箇舊市關工委、找到箇舊市婦聯,最後,爲姚翠爭取到了雲南省婦聯的幫忙。

  轉眼,三年過去了,中考成績出來了,姚翠考了619分!那天,她手裏握着成績單,高興地跑來告訴我:“老師,我得了箇舊三中給我的一萬元的獎學金,高中的學費你不用再擔心了。我會好好學習的,將來,也像你一樣當老師……”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看着這天的姚翠,我彷彿望見昨日把我引入音樂殿堂的鄧麗珍老師,彷彿望見臨分娩的頭一天還在工作的朱麗敏老師,彷彿望見三尺講臺上許許多多無私奉獻的人們……是他們的崇高,折服了我;是他們的偉大,讓我義無返顧的接過“愛心接力棒”,播灑愛的陽光……

  愛,是一汪清泉,能滋潤乾涸的心田;職責,是一種使命,能創造輝煌和奇蹟。用愛心教會學生負職責,用職責喚起教師的愛心。讓愛的陽光,灑滿校園的每個角落;讓愛的雨露,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我堅信:有愛的奉獻,就會有愛的收穫。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