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護士節演講稿(精選4篇)
社區護士節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我來自衛生局,是一名從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護士。
朋友們,你知道什麼是精神嗎?從哲學的角度來講精神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力量。從小我們就學習過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無數革命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張思德的爲人民服務精神,還有雷鋒精神,鐵人精神,孟泰精神,女排精神、焦裕祿、鄭培民、牛玉儒的共產主義精神,還有象徵改革開放的深圳精神,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溫州精神,每一種精神都刻着時代的烙印,是一箇時代的豐碑,那麼xx區,這個老工業城區,曾承載着先輩們的奮鬥歷程,承載着當代建設者的豪情壯志,他的精神是什麼?滲透在血液中催人奮進的的東西是什麼?是實現"四區"目標,構建和諧社會的高遠志向,是65萬人喫苦耐勞、與時俱進的澎湃激情,是各行各業藉助xx大的東風,振翅高飛的態勢。是的,是"志存高遠、澎湃馳翔"!
今天,我們在這裏講精神,其實,"志存高遠、澎湃馳翔"的精神早已植根於每個xx人的心裏,在日常工作中,他是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在關鍵時刻,他是舍小家,爲大家的高尚情操;在羣衆中,他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寫照,在黨員隊伍中,他又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輝體現。精神是恢宏的,它團結着全區65萬xx人爲"四區"目標的實現而共同努力,然而,他又是細緻的,細緻到每一箇行業,每一個人的每一天。
有這樣一箇集體,他們被稱作"天使"。當一箇新的生命降生時,她們會細心呵護;當老人臨近暮年,他們悉心照顧、做好臨終關懷;在您健康的時候,他們爲您提供保健知識,爲的是讓您更健康;當您病了,他們會陪伴在您身邊,直到您恢復健康。這個集體把爲您的健康服務作爲職業,恪守着職業道德,他們的工作崗位分佈在每一箇街道,身影出現在每一箇社區,他們能熟知管區內所有居民的健康狀況。他們就是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者,是您健康的守護天使。
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接觸的大多是慢性病患者和放學後的孩子,所以,除了醫療技術要過硬之外,工作人員還要求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細心。
社區衛生服務站就像一箇大家庭,每天都發生着動人的故事,社區的醫務人員除了爲居民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計生指導等六位一體的醫療衛生服務,這種服務是貼心式、無縫式、鏈條式的服務,
是一種精神,他體現在愛崗敬業,體現在職業道德,他像巨大的根系,牢牢地團結着每一個人,他像堅韌的繩索,彙集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那就是植根於人民心中的精神。
"志存高遠、澎湃馳翔"的精神已經滲透到每一箇衛生人的心中,我們沒有豪言壯語,我們是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件事,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計生指導、健康教育。如果您問我們的志向是什麼,我會告訴您:做健康衛士,保障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如果您問我們是怎樣做的,我會告訴您,通過政府的支持,通過衛生局的正確領導,通過我們一千多衛生工作者幾年的共同努力,社區衛生服務已經成爲xx區的一箇品牌,並通過了衛生部的驗收,成爲了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也許您覺得我們的工作瑣碎,但卻承載着千家萬戶的健康安全,也許您覺得我們的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關係到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也許您覺得我們的工作,但卻是黨和政府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爲羣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直是黨和政府關心的頭等大事,
是啊,不以善小而不爲,涓涓細流匯聚成愛的海洋,匯聚成人居環境最佳區的宏偉藍圖,匯聚成健康和諧的社會。
轉變觀念夯實基礎苦練內功確保護理管理工作實現持續健康的快速發展
護理管理是醫療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工作最獨特的功能就是協助病患及健康的人預防疾病、減輕病痛、恢復和促進健康,是科學、倫理與藝術相關聯的一門綜合學科。特別是隨着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護理系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現有水平,如何圍繞我院發展的大方向創新護理模式,真正提供"以病人爲中心"的優質服務,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成爲新形勢下護理工作的一箇難點,也是護理工作適應現狀,取得長足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強化護理管理,創新護理模式,培養高素質的護理人才就顯得尤爲重要。
社區護士節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同事們:
晚上好!
從小,我就有一箇夢想,如果能當上一名美麗的白衣天使,那該有多好啊!十八歲的那一年,我最後圓了自己的夢,帶着完美的憧憬我穿上了潔白的護士服。
當我滿懷喜悅和好奇走進透析中心的時候,天啊!我所看到的不是憧憬、不是白衣輕舞的歡快。卻是一根根透析管道、一張張沒有色彩的面孔、一箇個悲痛無助的生命。我臉上的笑容凝固了。難道,我的工作將是日復一日地,重複那單一的工作程序嗎?難道,今後的時光要在這個毫無生機的空間裏,耗掉嗎?
我的,猶豫和失落沒有逃過護士長的眼睛,她,沒有責備我。只是她的行動,讓我受到了深深的教育:應對煩躁病人無禮的指責,她會微笑地說聲:"對不起,我會發奮到達您的要求!"應對消極的病人,她會耐心開導,直到他們甩掉思想上的包袱。她經常會對我說這樣一句話:"這一根根管道只能維持生命,但是我們能讓他們勇敢地應對生活,我們能夠在他們血液中注入生命的期望。"這句話讓我回味了很久,很久……
記得有一箇患腎衰的小女孩,病房裏經常都能聽到她背誦唐詩稚嫩的童音。治療時,我問她:"小妹妹,你怕不怕?"小女孩調皮地說:"姐姐,有你們,陪着我,我不怕。我喜愛你們、我喜愛看你們笑的樣貌!"我聽了她的話,含着淚笑了。護士的工作不僅僅僅只是用雙手機械地忙碌,更是用心、用情、用愛、用微笑去應對每一位病人。
記得那是一箇春天,科裏來了一位年青的大學生。談判桌上他旁徵博引的談吐征服了周圍的同事;籃球場上,他瀟灑的身影吸引了衆多的目光。胸懷大志的他,正準備在事業上施展才華的時候,卻被無情的病魔把一切期望碾得粉碎。他,完全消沉了。他甚至會絕望地說:"反正我是個廢人了,我活不了幾天,你們不好管我了。"這些話深深地震撼了我。他,是這樣的年青,卻又,這樣的絕望。每當看到他,無助的眼神,我便陷入了深省之中,甚至不安–我在想,除了給予他護理與照料,我還能爲他,做些什麼呢?
爲了與他溝通,我查閱了超多的心理資料,尋找各種機會,耐心開導他!而他,總是默然之至。有時甚至不配合治療。應對這個棘手的問題,我,該怎樣辦?
在課堂上,我能夠認真解答每一箇複雜的護理問題。可應對現實工作中的難題,自己顯得如此渺小。我矛盾了,要放下嗎?我的情感讓我沒有放下;我的工作讓我沒有逃避;我的職責讓我沒有退卻。我不能、不能讓一顆和我一樣年輕的心,在絕望中停止跳動。
我沒有氣餒,一向鼓勵着他,並給他講了這樣的一箇故事:一位百歲老人在社區舉辦的活動中要求表演一箇節目。只見她,拄着柺杖步履艱難地來回走了幾趟,停住了,她發奮地直起身子對周圍的人說:"我的節目表演完了,節目的名字叫'活着',雖然我老了,疾病纏身,但我,仍然活着。這位年青人愣了半晌,嘴裏喃喃地念着:活着、活着、活着……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了,久違的笑容和自信重新浮此刻他的臉上。
不久,他成功地理解了腎移植手術。在康復出院的那一天,他激動地拉着我的手說:"是你給了我活着的勇氣,我永遠不會忘記表演活着的那位可敬的老人!"
是的,精湛的醫術能夠挽救生命,先進的治療儀器能夠延續生命;精神上的生命又該如何救治呢?我意識到心理上的脆弱、痛苦甚至比軀體上的病痛更加可怕。我沒有想到作爲普通護士,我的一箇小小的故事也能給患者生的期望與勇氣。這一切讓我體會到,自己所做的不僅僅僅是奉獻和付出,我的人格同時在對病人的關懷、明白和愛中得到了昇華。
社區護士節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參賽選手:
大家好!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託舉生命的天使》。
曾經有人把教師的職業比作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比作人梯,託舉着別人,挺立着自己。其實,當你用目光注視着匆匆行走在醫院那長長的/靜悄悄的/溫馨的走廊裏的護士們的時候,望着他們堅強而柔弱的背影,你會發現,這兩個經典的比喻用在護士的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她們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但在整個醫療活動中的作用卻是舉足輕重的;她們沒有點石成金的仙術,卻能爲枯萎的生命注入生機;她們用睿智的頭腦、嫺熟的護理技能、先進的管理理念、無私的奉獻精神,創造出了許多輝煌。
一頂潔白的燕尾帽,是護士神聖美麗的標誌,一聲"白衣天使"是人們對護士的尊敬和讚揚,多少個白天,護士們奮戰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爲了救治生命爭分奪秒;多少個夜晚,護士們在病牀旁抗拒着死神的肆虐,當病魔向無辜人們投下黑暗的陰影,白衣天使卻用她們的智慧,真情喚起生命的陽光.個人簡歷版權所有
有人說,護士的胸懷象大海般寬廣,她能容納千百萬患病的父老兄弟;護士的品格象蠟燭般的無私,她燃燒着自己照亮了別人;護士的舉止象春風般的溫暖,她帶走了所有的憂傷和痛苦;護士的心靈象清泉般的純潔,爲遭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帶來生命的春天。所以,人們給予她美麗的名字:白衣天使。
不是嗎?是誰把輸液針準確地輕輕插入病人的血管?是誰爭分奪秒搶救着陌生的生命?是誰像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切撫慰着患者?是誰從子夜的熟睡中,無條件地一躍而起,奔向病人?是誰踏着黎明的曙光獨自行走在回家的路上,默默品味着一夜的辛勞?是誰滿懷欣慰地目送治癒康復的病人出院,剛放下送別的手臂,又轉身走向新的病員?而那嬰兒的第一聲響亮啼哭,首先震響着誰的耳鼓?生命終結的安詳又最後消失在誰的眼前?這就是我們護士生活中最最平常的一幅幅畫面啊!就這樣,演繹成一支支照亮別人生命的蠟燭,把這個世界裝點得絢麗多彩;她們是一張張堅穩的人梯,幫助一箇個生命攀過危難的懸崖,綻放出新的希望!於是,我想到了一箇更加生動形象的比喻:與病魔爭奪生命的勇士。
說到“勇士”這個詞,或許有人會不以爲然。身穿一身潔白的護士服,踏着輕盈的腳步,悄無聲息的穿梭在病房和辦公室、手術室之間。沒有風雨,更沒有炮火硝煙,就連說話都是那樣的輕聲細語,彬彬有禮,暖如春風;不用與人搏鬥,也無須撕殺流血,甚至動一動手臂都好像生怕碰痛了空氣,就這樣的人還能稱爲“勇士”?可是,假如你曾經看到過以下的點點滴滴,你一定會感嘆:白衣天使,你是保衛人類生命的勇士!
讓我們走進一箇普通的護士家庭,走向一箇正在生病的九歲的孩子身邊,瞧!他正舉着病弱的手臂,迎着陽光在仔細看一支體溫計,上面顯示的溫度讓孩子自己也嚇了一跳:39度?!望着空蕩蕩的家,沒有人能幫助自己。於是,孩子拿起了電話:“喂,是媽媽嗎?我給自己量過體溫了,是39度。”電話那邊沉默了片刻,傳來了一箇微微顫抖的聲音:“哦,媽媽知道了,媽媽還知道你是一箇勇敢並且懂事的孩子,一定會照顧好自己,對嗎?因爲你知道現在有病人需要媽媽,是嗎?”“媽媽,我懂!”放下電話的孩子孤獨地走向自己的小牀;放下話筒的媽媽又匆匆走向了病房。這決不是一箇虛幻的畫面,而是發生在我們醫院一位護士家中的真實故事。在每個家庭只有一箇小太陽的今天,我們的護士難道擔當不起“義無反顧”這四個字嗎?同一個病區,另一名護士兩年中有90多天的休息放棄了,這就意味着兩年來她平均每週只能休息半天。你想過沒有,她也同樣是一位母親、妻子和女兒,也同樣有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油鹽醬醋?同樣有自己的父母、子女、人情、義務,她人的身軀是那樣的微弱並不強壯,同樣也是血肉之軀,但是,她們知道,生命之託,重於泰山.
社區護士節演講稿 篇4
當我們不經意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着前人爲我們帶來的一切,這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着我們,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懂得尊重,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尊重。只有懂得了感恩,我們才能學會奉獻。
提到感恩我們就不得不先要感謝我們的父母,因爲如今高速發展的世界是我們的父母用他們的愛構建起來的,他們含辛茹苦的孕育生命,把人類最偉大的愛獻給了我們,父母給我們的一切都是那麼平和自然,甚至平凡的尋找不出一點點浪花,父母爲我們所做的一切彷彿已成爲了一種習慣,幾十年如一日的一貫,我們不曾留意那個曾經年輕健壯,弓着身體,被我們騎在背上的父親,早已滿頭白髮;我們不曾留意那個年輕美麗,爲家庭起早貪黑忙碌的母親,早已滿臉皺紋。曾幾何時,我們還是依偎在父母身邊的一羣不懂事的孩子,而如今,一首《懂你》,讓我們的心裏蕩起多少漣漪,久久無法平靜。父母在我們的成長之路上鋪滿了基石,父母對我們的愛,讓整個世界都充滿了色彩。是我們成長的風吹皺了母親那柔美的面龐,是我們成長的重量壓彎了父親原本挺直的脊樑,現在的我們,是不是要挽着父母那雙歷經滄桑的雙手,在他們的耳邊輕輕地說一句“我愛你”。也許,這樣,對他們來說就已足夠,也許這樣對他們來說,就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刻,也是我們對父母一生的忙碌最好的肯定。他們對我們的要求如此簡單,你,能懂嗎?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在了這個和諧、安定的社會,我們有一箇無憂的生長空間,我們的社會給予了我們太多幫助,我們理應懷有感恩之心,去回報社會。生活在當今時代的人們,有太多的辛酸和無奈,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現實面前,我們兒時的夢好似變得遙不可及,但我們應該懷着感恩的心,去更加深刻的領悟青春,體會青春的酸與甜。有了激烈的社會競爭,才讓我們更加發奮拼搏,不至於蹉跎歲月,碌碌無爲,湮沒在時間這片汪洋之中。所以說,正是社會這些挑戰,才使我們的人生充滿百味,充滿刺激,不至於索然無味,只有我們用帶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我們人生最華美的樂章。
只有我們學會了感恩,才能夠懂得奉獻,作爲這個社會集體的一員,我們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我們每個人只要向前邁出一小步,我們的社會就會向前邁出一大步。有人說,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奉獻會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作爲醫者,我們更加需要敢於奉獻,樂於奉獻。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著《大醫精誠》所云:“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無慾與無求,正是對奉獻一詞更好的闡釋。所謂行大醫者,以解決衆生疾苦爲大,然而,只有具備精誠者,可承大醫之名,“精”於高超的醫術,“誠”於高尚的品德。歷代名醫用他們畢生恪守着這樣的信念,成爲無數後世學者心中的一杆標尺。“人命之重,有責千金,一方濟之,德逾與此。”一千多年前,孫思邈如是說,而一千年後的今天,千千萬萬的醫者是如是行。在那沒有硝煙,卻異常慘烈的非典戰場,我們的同志,無不懷有一顆不懼生死,甘願奉獻的心,與病魔頑強作戰,詮釋醫生的含義。汶川地震中,又有無數“白衣天使”奔走前線,救死扶傷,體現醫生的價值,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着“醫魂”。他們有一箇共同而不朽的稱呼“醫生”。
奉獻,絕不是一箇單純的,冠冕堂皇的口號,它更需要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承擔起作爲一箇中國人,一箇醫者所應有的責任。同志們,讓我們用愛守護我們醫生的榮譽,讓它支撐起我們信仰的殿堂,開啓我們愛的征程,讓我們向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生命宣誓:我們將用我們的真心,回饋社會,回饋人生,我們將用我們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來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社區護士節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大家好:
我叫王巖,工作在區蘆屯鎮平安衛生院。今天我懷偶那個島着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參加弘揚醫德醫風,展示護士風采爲主題的演講活動。當我聽到大家的演講的內容時,不由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從而更深的一次感覺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讓我知道我所做的工作是多麼的神聖。我爲此而深深的自豪。
當我還是一名無知的小女孩的時候,看見穿白大衣的人總會感覺到無比的害怕,並且想永遠也不要接近他們,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在我腦海中護士的形象是那麼的美麗,是那麼的受人尊敬。那時的我是多麼羨慕護士啊!我就是因爲這點而走上護士的崗位。在剛進醫院的時候,我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而驚愕不已,看到的都是些血水膿汁排泄物等等。我簡直不敢相信,那麼美麗純潔的護士平時的工作竟然會是這樣。如果僅僅是肉體上的勞累,我還能忍受,可是有的時候所受的不光是肉體上的痛苦,而且還有心靈上的。個別的患者及家屬對醫院的某些制度和對病情的恐懼焦急而情緒激動,想找人出氣的時候,而我們護士恰恰無辜的成爲了他們的首選對象,當他們用粗俗的言語諷刺我們;謾罵我們甚至動手打我們。我們都要忍氣吞聲,耐心解釋,默默的承受那些本不該讓我們承受的心理痛苦。
記得有一天,我所在的醫院急診來院一箇因爲與家人賭氣而服毒的患者,由於患者情緒激動,所以表現的一心求死,拒絕治療,當時情形緊迫,必須的在第一時間進行洗胃,我迫不得已的與患者家屬一起把患者本人摁到在急救牀上,並想用開口器撬開她的嘴。患者見狀只顧奮力拒絕我所做的工作,在掙扎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用她的拳頭擊打我的手臂及前胸,當他打我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感覺委屈極了,就連我的父母也從未打過我一下。後來經過我們醫護人員及其家屬的共同努力,終於把洗胃管成功的下到了他的胃中,開始洗胃,當我的同事將自動洗胃機上的開動按鈕按下時,他一下子就嘔吐了出來,全部都濺到了正在扶把胃管的我的身上,當時我可能太過緊張,並沒有什麼反應,事後,當我們把患者送回病房時,才發現留在我衣服上的食物殘渣,說實話,我當時聞到那種氣味和看到那種場面,我馬上控制不住了,我也吐了,吐的連眼淚都流了出來,但是第二天看見轉危爲安的患者時,就在那一瞬間,我所有的委屈,所有的難過都一掃而光,在心底有着一種欣慰在緩緩的升起!
我會用我最大的熱忱去對待我的工作,努力成爲一名更加合格的護士,這樣我便會爲此而感到無比的快樂和自豪!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