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清明節爲主題的演講稿(通用4篇)

2025年以清明節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在國旗下發言的主題是《清明節》。

  有一首詩大家一定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提到了我國一箇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也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又是緬懷已逝生命,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一箇節日。千百年來,每一箇清明節,都寄託着炎黃子孫崇敬先人的民族精神,都延續着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都表達着對先人賜予後人生命的感恩和對先賢道德風範的緬懷。清明節,可以讓活着的人記住他們來自相同的祖先,血管裏流着相同的血。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由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作爲炎黃子孫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明白清明節不只是掃掃墓,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傳承感恩的精神,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身邊的親朋好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們在國旗下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5年以清明節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祭祀祖先、掃墓成爲中華民族固定的風俗。關於祭祀有“早清明,晚十一”之說,前幾天我也回家上墳掃墓了,站在墓前,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奶奶是個特別節儉的人,炒菜的時候用勺子沾一下油,空幹,在鍋裏刷一下,喫的時候能聞到香味;裝饃的籃子掛在房樑上,我站在凳子上也夠不着,因爲我們家人口多,有限的糧食必須計劃着喫;也經常看到奶奶到鄰居家借糧食,秋天隊裏發一些甘蔗,我們孩子是不能多喫的,奶奶把甘蔗放在地窖裏,過年的時候拿出來賣掉換些糧食,所以,再難家裏也從來沒有斷過糧。我是家裏最小的,奶奶對我也最好。一次奶奶和我父親吵了嘴,搬到叔叔家裏去住了,一天放學她在學校門口等我,領我到叔叔家,給我擀了一碗撈麪條,我才記得我該過生日了。“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我還沒掙到錢的時候,奶奶就去世了。一年級一箇學生寫了一篇文章,叫《最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辦公室劉老師把它抄在了大廳的黑板上,趁着我們父母還健在的時候,用心體會父母給我們的愛,多做一點家務,少頂一句嘴,懷着感恩之心,許多困難就成了過眼煙雲。

  清明節也是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天已去,春意盎然,氣清景明,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只有在春天裏精耕細作,秋天裏才能碩果累累。高一的自習課明顯好轉,窗戶旁和我對眼的人越來越少;高二再過一箇多月,按照學校要求,將邁入高三的第一輪複習;高三的五天一輪考試即將開啓,60多天後你們將百鍊成鋼,魚躍龍門。

  同學們,清明節有時和日本的櫻花節一樣,會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匆匆,世事的難料,但只要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就能在艱難中體會到幸福;只要我們每天都在精耕細作,就會有秋天的收穫。

  謝謝大家!

2025年以清明節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3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保定烈士陵園,來祭掃烈士陵園,深情悼念曾經在這裏戰鬥過,爲了民族解放而永遠倒下的革命烈士。藉此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先以先進的科學和燦爛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峯巔。而近百年黑暗與屈辱的歷史,又將她推向深淵。爲了改變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與奮鬥中含恨而去。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烈士們的鮮血才點亮了中國的天空。今天,我們在這裏以革命的名義懷想過去,以現代化建設的飛速發展的現實來告慰先烈英魂。

  憶往昔,先烈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矢志不渝,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爲了祖國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有多少革命烈士獻出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熱血,有多少革命烈士從此長眠於地下。歷史不會忘記你們,共和國不會忘記你們,我們更不會忘記你們——我們敬愛的人民公僕。

  刻在石頭上的歷史可以隨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消失,但刻在人們頭腦的記憶卻永遠清晰;有形的紀念碑可能會垮掉,但人們心裏的紀念碑卻永遠屹立。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怎能忘記?前輩流血犧牲,僅僅是爲了讓我們擁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氣,欣賞這這美麗的鮮花麼?如果說昨天我們還是不懂事的孩子,但今天我們要意識到我們肩上也擔負了歷史沉甸甸的擔子,因爲我們已經熟悉了這段歷史,我們作爲大學生,已經是高素質的人才了。

  爲了崇高的理想,爲了民族的利益,成千上萬的先烈永遠的離去了。他們把美好生活留給了我們,把希望寄託在我們年輕一代的身上。今天,我們擁有着健康與青春,享受着烈士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美好生活。我們理應懂得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理應樹立遠大的理想,用我們日漸成熟的雙肩挑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擔;用我們的雙手托起21世紀希望的太陽。用勤勞和智慧開創明天,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加強自己的公民意識,努力成爲老一代革命家所期望的“四有”新人,時刻準備着爲祖國建設,爲人民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讓我們記住這莊嚴的時刻,讓我們銘記這鄭重的承諾,我們要讓先烈們用鮮血澆灌出的鮮花永遠綻放在祖國大地上!

2025年以清明節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當五星紅旗迎着朝陽冉冉升起的時候,你們可曾想過:五星紅旗爲什麼這麼鮮豔?旗幟上的五星爲什麼如此閃亮?當你們每天迎着朝陽走進美麗的校園時,你們可曾想過:今天的我們爲什麼能擁有如此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千百萬中華兒女爲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爲推翻黑暗的統治勢力,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無數的革命先烈爲了新中國的解放,永遠地長眠於大地之下。但是,他們的英名、他們的精神將與世長存,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今天是一箇特殊的日子,我們全校師生在翁源縣龍仙烈士陵園隆重集會,深情地緬懷爲新中國成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我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音容笑貌,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六十年,整整六十年了,歷史的車輪在不經意間前進,然而半個多世紀前熱血青年們那一聲聲“誓死不做亡國奴”的吶喊,至今仍在我們耳邊迴盪。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道不完我們對美好明天的無限情懷;展未來,我們當信心百信,壯志豪情。在此,我希望我們全體教職工今後能以頑強的毅力堅守工作崗位,以飽滿的熱情爲我們的學生服務,以出色的業績報效學校、報效社會、報效祖國;我們的少先隊員、團員們能進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珍惜美好時光,勤奮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掌握報國本領,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優秀品德,鍛鍊強健體魄……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