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清明節的演講稿範文(精選3篇)
宣傳清明節的演講稿範文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題目是:《緬懷先烈,文明祭祀》。
伴隨着濃濃的春意,本週日將迎來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我們聚集在鮮豔的國旗下緬懷革命先烈,凝視着烈士鮮血染紅的國旗,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他們用生命和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
歷史不會忘記,高矗的勝利豐碑是無數先烈用身軀壘就的,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立足今天,放眼未來,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學習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氣概。讓我們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珍惜美好時光,勤奮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掌握報國本領,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優秀品德,鍛鍊強健體魄,努力成爲社會有用之材,準備着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每年清明節,人們總要去掃墓,祭奠家中逝去的’親人。各地因爲掃墓引發森林大火的事件也不在少數。焚燒紙品、燃放炮竹表達哀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有環境保護和公衆安全。
逝者已逝,緬懷先人的意義在於從先人那裏獲取精神力量,讓活着的人活得更好。在全社會崇尚低碳生活的當下,破除陋習,文明祭奠、綠色追思,應成爲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文明環保祭祀形式多樣,如用鮮花、植樹等方式,都能夠寄託對亡者的哀思,沒有必要非得去追求所謂的傳統。當前都在提倡建立節約型社會,我們應該採取更文明、更節約、更健康的方式來祭奠逝者。如在故人墳前或植一棵樹,或放一束鮮花、一杯清茶的方式紀念逝者。這種方式既莊重節儉又文明環保,對逝者也是的紀念和安慰。讓我們與父母一起,告別陋習,倡導文明新風,文明祭祀,科學祭祀,環保祭祀,節儉祭祀。
國旗下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宣傳清明節的演講稿範文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清明時節雨水多,路上行人慾斷魂。”古人的這首詩似乎是清明的真實寫照。溫暖的陽光不再照耀大地。反而是陰雨連綿。小雨滴落在地上,敲打着窗戶,喚起人們對已故親人斷斷續續的悲傷和悲傷的懷念。
我家也在準備清明節,但是意外不斷出現。奶奶做飯讓我給爸媽打電話,他們都不在了。於是我給他們打了電話,一開始沒接,又打了幾次,最後還是接了。我知道他們去了外婆家,舅舅去世三年,但親人的懷念和遺憾依然存在。電話裏我媽的聲音很淒涼,我聽到哭聲。我媽說我們等一會兒,說他們很快就回來,可是我們等了很久,還是沒有回來。過了一會兒,我接到媽媽的`電話,她說他們馬上就來了,讓我們把食物熱一下,等他們。於是我就去找奶奶說話,然後發現奶奶不在了,就去奶奶家找,但是門是鎖着的,然後我就去別的地方找,最後在一箇食堂找到奶奶,她在那裏看別人打麻將。奶奶看到我來了,就問我爸媽回來了沒有。我說他們快來了,讓你把菜熱着等他們回來。然後奶奶回家準備熱飯。然而,當奶奶發現家裏的煤氣用完了,她就把食物打包帶到家裏取暖。然後我爸媽回來了,然後我們家開始燒紙錢,放鞭炮。之後,我去了墳墓。我去墳前燒紙的時候,天上下着小雨,一滴一滴的掉下來。它落在我的臉頰和父親飽經風霜的臉上。
我不喜歡淋雨,不喜歡燒紙錢,不喜歡放鞭炮。於是我做了一件蠢事。我說:“爸媽,我不想燒。毫無意義。我先回去了。我媽先是反對,最後無奈的讓我回去。在最後一刻,我看到了父親充滿無奈和悲傷的臉。心裏突然酸酸的,但還是回家了。回家後,我的第一個想法是給父母送一把傘。但是,想了想,他們並沒有我那麼討厭下雨。也許他們願意在這個傳統節日裏下雨。於是我走到外婆家,幫她撐傘。奶奶手裏拿着一箇裝滿食物的東西。我說奶奶重。你想撐傘嗎?我會幫你的。她說,不用了,我就要了。我覺得幾個菜可能也不是很重,就沒再多說,繼續幫奶奶打傘。到了門口,爸媽纔回來。可能他們看到我給奶奶撐傘,原諒了我。後來他們也沒說什麼。這件事可能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最後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在清明節吃了這頓飯。食物很好喫,但是氣氛不太好。最後爺爺打破沉默,然後他們都在桌子上聊天。氣氛太好了,大家都開心地喫完了,就都走了。父親去了武漢,母親出去了,爺爺奶奶回家了,就剩下我一箇人在家體驗清明節的孤獨。
讓我們從這個春天和這個清明開始珍惜時間和生命。畢竟人生如春光燦爛!
宣傳清明節的演講稿範文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的演講是“保護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始於周朝,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昨天我們愉快地度過了這個法定假日,但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韓國端午祭在20xx年11月25日,成功申請世界遺產的憤慨。
中國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化,竟被他國爭先搶奪,亦或躍躍欲試。從“端午節”的申遺到漢字之爭、中醫之爭,再到最近的“風水之爭”,中韓文化摩擦產生了很多火花。因此,中國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已被韓國成功申報爲世界文化遺產。
當中國人指責韓國人厚顏無恥的剽竊行爲時,是否有理性地看待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遙想當年,中國很弱小,帝國主義佔領了中國的領土。
現在,當韓國的一些政客大規模地佔領中國文化的時候,有一些從洋媚外的人正在風風火火地哈韓,韓國的二流肥皂劇和服裝潮流受到中國人民的高度追捧。
還沒有到12月25日,大型購物中心在大城市,甚至政府投資在準備聖誕夜,聖誕節,許多年輕人不知道的古老而美麗的中國的情人節在中國,卻很早就期待2月14日情人節。
或許現在就不奇怪爲什麼韓國可以一直申遺成功了,不要總是批評政府的.無能,不要責怪韓國,因爲我們的文化是我們自己拋棄的。
因此,我們應該做的不是盲目的憤怒,而是先重視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始終對祖國的文化有高度的熱情。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從小教育中國人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中國人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而不是盲目吸收別人的東西。
政府還應注重傳統文化,注重“精神文明建設”的開端。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和宣傳。
這種高度重視的意識,從政府到人民,從我們這一代到下一代,我們國家的文化會不會丟失?然而,很少有韓國還能公開如此盛氣凌人的做法能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嗎?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努力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