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精選11篇)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1
在中國的領土上,有一段長達八年的戰爭,那就是抗日戰爭。有一支部隊在邯鄲涉縣駐紮了近六年,對涉縣人民充滿了無限的感激之情,他挫敗了敵人大部分的軍隊,他那響亮而有力的名字讓日本正規軍聞風喪膽,他就是八路軍一二九師。
走進一二九師的司令部的大門,路兩旁分別種了一棵樹,一棵是丁香樹,一棵是紫荊樹。正是花開的季節,丁香花一簇簇的掛滿枝頭,像廣寒宮裏的桂花樹一樣美麗動人,而紫荊樹的花朵小的像一顆顆櫻桃香氣撲鼻,站在樹地下深深的吸一口氣香極了。這兩棵樹的樹幹佝僂着,樹皮爆裂開來,就像兩位飽經滄桑的老人。這兩位老人記載着戰場上的硝煙、痛苦和勝利的歡樂。
走進大堂,堂中央放着兩把太師椅,中間是一張紅木做的八仙桌。出了大堂向右拐只見一張長長的紅木的桌子,桌子上放着一臺古老的電話機和一盞老得掉了皮的油燈。牆上掛着兩張作戰圖,準確記載了方位和位置,這便是指揮室了。一二九師的領導人劉伯承就是在這裏靠這兩張地圖和自己智慧打着一箇個漂亮的勝仗。
到了一二九師紀念館,一進門我就被那氣勢宏偉的油畫所吸引,上邊畫着彭德懷、劉伯承和戰友們勘察地形時的情景。裏面擺放着一二九師在百團大戰中繳獲敵人的步槍、大炮、機槍、頭盔等戰利品。聽解說員阿姨介紹,在百團大戰中一二九師破壞敵人一百餘輛坦克,一萬多里的鐵路和電線,擊斃和俘虜日軍兩萬餘人,繳獲日軍武器無數。這場戰役打得日軍落荒而逃,給日軍一箇狠狠的打擊。這場勝利激起了每個戰士的鬥志,鼓舞了大家抗日的決心和士氣。
漫步在展館內看着這一件件歷史的遺物,聽着解說員阿姨的講解,我的心裏湧出了一絲自豪感,我爲百團大戰的勝利而自豪,我爲這些先驅的光榮事蹟而自豪,我爲我是中國人而自豪。革命先輩用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祖國的明天在我們手中,我們難道不應該分發圖強,爲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嗎?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2
經過了七十四年的一二·九運動,早已記入了中國革命的歷史。它的事蹟,它的精神也早已銘刻進了我們在座每一位的心中。我在這裏就不再多作贅述了,因爲它永遠不會退色,在我們心中,它的精神只會越來越崇高,越來越偉大。
今天,站在這裏回眸21世紀,我們發現,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和改變着社會、經濟、文化、觀念——以至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當人告別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矇昧時代,經過了數千年的血雨腥風,艱辛跋涉,終於迎來了一箇新時代。蒸汽機的出現和電的發明,把人類從農業經濟社會帶入工業經濟社會。機器的轟鳴打破了往日的寧靜,燦爛的燈光照亮了千家萬戶,目不暇接的新發現、新發明使人類成就了超越過去數千年創造的文明總和幾百倍的業績。
歷史悠久的中國卻因爲沒有跟上工業革命的步伐而在近代落伍了,並因落伍而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凌辱。爲了重新崛起、雪洗國恥,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奮鬥了100多年,直到新中國的成立爲中華民族點燃了重新崛起的希望。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的先輩們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出了10多億人的大國連續保持10多年的高速增長。 奇蹟啊!
中國站起來了!
但是,籠罩在我們頭上的陰影還遠沒有散去。
就在這個新的世紀來臨之時,我國的駐外使館無端被炸,它國的偵察機公然侵入我國的領空,直接導致了我海軍航空兵王偉同志的犧牲。一箇泱泱大國的主權爲何一再受到挑釁?這,就是國力的差距。
我想,日本人現在已經達到了他們在“二戰”中沒有達到的目的。“二戰”中他們用飛機、用大炮無非是想征服中國人,從中國人那裏掠奪財富。現在,他們可以笑嘻嘻地,把大量的中國財富掠奪到日本去!這,就是技術差距。
這些差距擺在眼前,壓抑在心頭,使我無法心安理得地自稱爲“炎黃子孫”。
我的話可能有些人不愛聽,不願意聽,因爲在座的有些人聽不得帶有任何革命性的語言,容不得帶有任何傳統意義的詞彙。誰使用了這樣的語言和詞彙,就說你是“馬列主義老太太”,說你是在喊“空洞的革命口號”。
我理解這樣的心情。在學業上我們都是不幸的失敗者,都曾落了榜。規律是無情的,我們不能怨天尤人,我們必須向前看,必須面向未來。我們又是幸運的。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我們都是江%26lt;%26lt;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26gt;%26gt;的受益者,都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受益者,被負於了新的使命。我們要肩負起我們國家在21世紀初葉發展高新技術的重任,我們是使我們國家在知識經濟發展道路上趕上發達國家的最關鍵的一代。
同學們,你們可曾感到了肩上的壓力?你們應感到,你要感到。因爲,這,中國的天由你們來撐,中國的地任你們來踏,你們是中國的未來。
和你們一樣作爲大學生,我們必須具有艱苦奮鬥的思想,我們必須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必須提倡愛國敬業,艱苦奮鬥的精神,去重現中華民族新的輝煌。
等到有一天,我們在這裏一跺腳,美國佬伸向轟炸我國駐外使館巡航導彈按鈕的罪惡之手就得縮回去——到了那時,我才能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地對祖國母親,對全世界所有的民族高呼,我是炎黃子孫!
七十四年前,先輩們是爲了“中國崛起而讀書。”他們做到了。今天,即將踏上歷史舞臺的我們,作爲新世紀大學生,我們要爲“中國騰飛而讀書!”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回看歷史,振我中華》。
歷史的風,吹翻起年前的那一頁。在我的眼前,歷歷浮現出,那冰雪覆蓋的1935年,那悲痛歲月裏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國主義大肆張開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華的心臟:華北大地;而此時,卑怯可笑的國民黨政府,卻居然畏於帝國主義的淫威,準備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來滿足一時的苟且偷安。
我感到了賣國者的卑鄙與可恥。
中華民族,你,陷於內憂外困之中,你的尊嚴倍受挑畔,你的軀體將被蹂躪。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總是默默企盼:企盼奇蹟誕生;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總是默默祈禱:祈禱我們的民族,能夠轉危爲安,能夠走出泥濘與困境,驅散開這漫漫的黑雲。而讓我,讓我們所有中國人最感驕傲的事情是:我們從來沒有失望過一次。在倍受屈辱的民族的背後,總有我們中華的優秀兒女挺身而起。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6000憤怒的北平人們走上街頭,高舉着正義的旗幟,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戰,向怯弱的賣國宣戰。
我爲你們感到驕傲,我們優秀的中華兒女,你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我們民族的脊樑;如果,如果我們的民族,沒有你,它的生命將是如何的暗淡,它將會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淵啊!你以你堅毅不撓的行動,告訴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們:中國人是不可辱的,中華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國人將爲國而聲、爲國而戰、甚至爲國而死。
我也知道了,中國因你而精彩。你使我想起了,志在維新、視死如歸的譚嗣同;你使我想起了,拋妻別子、不憚前驅的林覺民;你使我想起了,東渡扶桑、救國救民的秋瑾;你使我想起了,棄醫從文、療救民心的魯迅;你使我想起了所有爲我們中華的獨立崛起,探索着、痛苦着並奉獻着的人們。使我想起了,陳毅元帥如是說,“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從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到中俄戰爭,從《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到《馬關條約》,重若苦海的苦難,漫漫修遠的長路,並沒有使東方巨人從此消亡的緣故,正是因爲在你們啊,我們民族最可愛的人,正是你們這些以天下事爲已任的仁人志士,所組成浴血奮戰洪流,攬起狂瀾,吹響起我們民族的歷史的新的紀元。.
雖然,我們古老的中國像一艘擱淺的大船,儘管沉重,儘管緩慢,但依然還堅挺着前進的風帆。
同學們,爲國而聲、爲國而戰、甚至爲國而死,纔是一箇人最大的驕傲;誰如果在心裏沒有自己的祖國,誰就不屬於人類。
同學們,當你佇足於雄偉蜿蜒的萬里長城之上,當你止步於滾滾東去的黃河之邊,當你靜立在煙波浩渺的渤海之濱,當你注視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之時,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難平,是否熱情奔湧?同學們,切莫以爲只有生在亂世纔好爲國分憂。欲報國何須生於亂世,又何止在沙場上拼殺?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4
12月9日,中國共產黨在北京,也就是當時的北平,領導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學生愛國運動,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運動。
1935年5月,日寇向國民黨政府提出了對華北統治權的無理要求,並以武力相要挾。國民黨政府與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使中國在河北、察哈爾的主權大部喪失。同年10月,日寇策動河北香河等縣的漢奸舉行暴動,由此開始了以漢奸、毒犯爲主體的華北五省自治運動。國民黨政府繼續堅持不抵抗政策,準備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以適應日寇華北政權特殊化的要求。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前,中國共產黨於8月1日發表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的。12月9日,北平學生6000餘人舉行示威遊行,高呼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等口號。反動軍警進行鎮壓,許多學生受傷或被捕。第二天北平各校學生宣佈罷課以示抗議。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不得不延期成立。全國各地學生相繼舉行示威遊行,各界愛國人士也紛紛成立救國會,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實現抗日,形成了全國人民愛國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一二九運動成了抗日救亡運動走向高漲的起點。
1935年10月,紅軍戰士完成了偉大的長征,12月,青年學生又在北平發動了這樣偉大的救亡運動。一二九運動,它是偉大抗日戰爭的準備,這同五四運動是第一次大革命的準備一樣。一二九推動了七七抗戰,準備了七七抗戰。
歷史值得回味,因爲每一段歷史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不會忘記他們,不會忘記那個時代可敬的青年們。那麼,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該用怎樣的行動詮釋青年的含義呢?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所以纔要抓緊這大好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或許,和平年代沒有給我們更多爆發愛國運動的機會,但是,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使青春煥發出光彩。爲自己制定出可行的目標,勇敢而執著地向前走吧。談起來或許很空洞,但真正把這些放到行動中,生活就會變得多彩,青春也就有了意義。
我們是青年,是祖國的希望啊!希望是霞,燦爛無比,讓人心馳神往;希望是火,讓人激情飛揚;希望是風,讓生命揚帆遠航;希望是水,讓生命一片綠色……國家需要我們新世紀的青年,建設祖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現在我們該做什麼呢?我們應繼承一二·九精神,不斷加強自身修養;用現代科學知識提高自己,腳踏實地地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新時代的我們——初升的太陽,祖國的興旺——我們的責任。同學們,努力吧,趁我們還年輕。世界屬於我們,未來屬於我們。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5
前兩天單位組織去參觀邯鄲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舊址,感觸頗深。
一二九師部地處涉縣西的一箇小山村,進村以後,發現除近年爲開發、宣傳紅色旅遊而設立、建設的高大的偉人塑像、雄偉的陳列館外,真正的師部很不起眼。沿着彎彎曲曲的村中小路,走上好一段纔到師部。如果導遊不提醒,我竟不知道那裏便是師部。師部就位於兩戶平常人家,進到園內,看到的是一間間低矮小屋,屋內的設施簡陋得沒法再簡陋:坑、桌子、椅子、油燈,沒有一絲大人物居住過的跡象。想想現在“高級人物”居住的別墅、使用的奢侈品、懷抱的二奶,反差真是太大了。
陳列館中展品豐富,多處文字、圖片講述當地人民多麼擁護、愛戴八路軍指戰員。是啊,那時的黨、那時的隊伍那麼無私、無畏,那麼一心爲民,人民能不擁護、愛戴嗎?想想現在的官員、現在的領導都在想什麼、做什麼,怎能讓人民愛得起?
去一二九師部的途中看了一部影片,講述的是解放戰爭時期沂蒙山區人民配合解放軍伏擊國民黨74師的故事。主人翁一家三個男人全部犧牲在戰場上,其中一位新媳婦從結婚到丈夫犧牲,都沒有見到丈夫一面!爲了讓戰士們在戰場上有飯喫,村民家家戶戶讓出自己的僅有糧食,餓着肚子爲戰士們烙餅。村裏男人都上了戰場,女人們送彈藥、抬擔架也奔向戰場!爲了讓戰士們通過一條河,婦女們竟在大冬天跳進冰冷的河水中,爲戰士們搭起人體浮橋!看着影片我流淚了,是什麼力量支持我們的人民獻出如此大愛?試想,假如今天再起戰爭,人民還能獻出如此之愛嗎?片尾字幕顯示,影片中部分人物至今健在。我便胡思亂想:健在的功臣們看到如今社會種種亂象是何感想?我們對得起這些功臣嗎?見到她們,不臉紅嗎?
一二九師紅色景區內多處陳列着鮮紅的黨旗,黨旗下許多肥頭大耳的官員們煞有介事地舉起拳頭,重溫入黨誓詞,原本莊嚴的場面看起來卻顯得那麼滑稽!
驀然,我想起一句話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6
今天12月9日是偉大的一二九運動81週年。當時中國在風中飄搖不定,而日本帝國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卻加快了侵華步伐,中華民已到最危險的時刻。爲了挽救垂危的民族,勇敢的人民拿起了武器。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建立地第二個僞滿洲國傀儡政權。而當時統治中國的南京國民政府一再妥協退讓,是中國大地籠罩在黑暗當中。
嚴重的民族危機,使北平的學生們感到“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12月9日,六七千名大、中學生不顧國民黨的禁令,衝上街頭同使用水龍、警棍的反動軍警搏鬥,向國民黨當局請願,反對“華北自治”,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一場震驚中外、名垂青史的“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就這樣爆發了。這次運動轟動了全國,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衝破了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恐怖統治,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的戰略決策,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狂瀾。
回故歷史,今天12月9日是偉大的一二九運動81週年。當時中國在風中飄搖不定,而日本帝國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卻加快了侵華步伐,中華民已到最危險的時刻。爲了挽救垂危的民族,勇敢的人民拿起了武器,投入抗戰的洪流中。12月9日,中國人民受盡壓迫,沉默無聲的北平城怒吼了愛國學高舉義旗一聲吶喊,喊出了全國青年和人民的心聲。
21世紀的今天,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同學們,我們現在是幸福的,這幸福是無數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如今,作爲我跨世紀的一代,面對祖國未來前途無限光輝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心,因爲歷史的鐘聲一在激勵我們爲祖國的建設不懈努力。
同學們,讓我們已爲一二九運動做出貢獻的人爲,以剛鐵般的意志,火一樣情,爲祖國做出奉獻,熱愛祖國從現起,好好學習吧!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7
今天是20__年的12月6日,在__年之前,我們的前輩做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沒錯,就是一二九運動,咱們學過歷史都知道,1935年時中國早已被日本侵略,但是就是因爲那些國民黨右派走狗的,“不要抵抗下”中國,被分裂,中國東北的350萬平方千米錦繡河山卻被日本人民踩在其鐵騎之下,國民黨不讓人民抵抗可是人民真的就不會抵抗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爲我們中國人的尊嚴絕不允許侵犯,不允許侮辱,更不允許踐踏所以“還我河山,還我中華!”這樣的呼聲,從一箇個青年的口中喊出,這呼聲傳遍了大街小巷,告訴每一箇中國人的靈魂,站起來吧,爲我們的尊嚴,反抗吧!!將侵略者趕出中國的土地!中國是不可征服,中國人是不可征服的。這些手無寸鐵的學生在真槍實彈的官兵面前沒有退縮,沒有懼怕,他們屹立在寒風之中,他們的鮮血早已染滿了街頭。可是這樣也根本動搖不了他們就國民於水火的決心!改變不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中國人絕不會低頭,也絕對不可能低頭!
往事如煙,過世如塵。過幾天馬上就是12。9運動的__週年了,回首今朝,我們在看看今天的中國,現在的人們追求時尚的,污言穢語的比比皆是,而在1935年時飢寒交迫,憤慨對敵。現在的人們絲毫沒有感覺到原來的忘國恥,亡國恨!
不管多少壯懷慷慨的往事,不管多少憤慨切齒的恥辱,都已成爲歷史。我們要懷念昨天,讀懂昨天所犯下的錯誤。憧憬明天,是原來的悲劇不再重演,努力今天,讓所有的慷慨,悔恨,憤怒,都化爲學習的力量,讓明天更加精彩。
這篇文章獻給我們同學讓同學們知道昨天前輩的英勇,讓同學們知道我們身上肩負着光耀中華,光耀華夏的重大責任!也獻給那些不知追求上進的人們,讓他們知道今天的生活是何等來之不易,是何等艱辛,讓他們趕快醒悟吧,趕快爲祖國,爲中華,奮鬥吧!還獻給那些在12。9運動中的烈士,讓他們知道,我們大多數人民沒有忘掉亡國的恥辱和悔恨,沒有忘掉我們身上的責任,更沒有忘掉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深深烙印!
最後我希望未來的中國更加昌盛,更加繁榮,甚至可以屹立在大陸之巔,屹立在世界之巔!!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鞠躬下臺)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8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一二•九”——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什麼是愛國主義?列寧說:“愛國主義是指人們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正是這種崇高的感情使人們爲祖國的繁榮富強奮鬥終身,當祖國需要時,可以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翻開歷史的書頁,1935年12月9日,那是一箇滴水成冰的早晨,中國北平各大中學校的數千名學生像潮水一般地衝上街頭,高唱救亡歌曲,高呼口號:反對日本人入侵華北,反對國民黨發動內戰。可是,國民黨反動派卻殘酷鎮壓了這次愛國運動。北平學生“12•9”運動的呼聲,迅速響遍全國,喚醒了廣大青年學生,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74年過去了,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愛國主義和歷史教育更應該成爲我們這個時代的強音。20xx年10月,中國首顆人造月球衛星“嫦娥一號”的奔月之旅,圓了我們的千年“奔月夢”;20xx年8月,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使我們圓了百年“奧運夢”。 20xx年9月25日,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的成功發射,翟志剛穿着艙外航天服出艙行走,使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在此刻圓滿……在圓夢的背後,有多少愛國的人們在默默地付出啊!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現在,我國正處於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作爲在校的學生又應該怎樣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呢?我認爲,我們應把愛國主義精神轉化爲愛學校、愛班級、愛學習的熱情。愛學校不僅表現爲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而且表現爲人人維護學校的形象,不做有損學校形象的事,不說有損學校形象的話,努力爲學校爭光添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做大事是愛國,做小事同樣也是愛國,事情雖小,但只要有意義那就是愛國的一種體現。故人云:“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只有一件件小事做好,將來才能做好大事。
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老師的培養下,經過同學們的刻苦學習和積極努力,我們在場的同學都會將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光大,成爲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棟樑之材。
謝謝大家!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初三(2)班的一名學生,我叫魏曉生。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一二九永遠在我們心中》。
大家都知道,在七十二年前的12月9日,北平爆發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學生抗日救亡運動,在這次運動中,數千名學生冒着生命的危險,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發出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吶喊。他們明知道勝算寥寥,但爲了祖國的尊嚴,不惜拋棄自己的生命。
歷史的車輪在緩緩的移動着,在經歷了無數次痛苦與磨難後,祖國兒女依然不屈不撓!我,一箇跨世紀的弄潮兒,深深感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重任!
一二九運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同志們都知道,然而,我們應該進一步瞭解:它是在什麼政治環境下產生的呢?它有什麼政治意義呢?它給中國政治上一個什麼樣的影響呢?明白了這些問題,就會知道現在中國的情況跟過去大大地不同了,現在的事情不是比過去難辦,而是比過去好辦多了。
紅軍經過了萬里長征,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達陝北吳起鎮。當時敵人還在進攻我們,那年的十一月下旬,在富縣我們還打了三個勝仗。在祝捷聲中,在十二月十日,一聽到北平一二九運動的消息,我們心裏好不歡喜!紅軍同志完成了這麼偉大的長征,學生同志在北平發動了這樣偉大的救亡運動,兩者都是爲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鬥爭,其直接意義都是推動抗日戰爭。所以,一二九運動在歷史上講,是抗日戰爭準備的一箇非常重要的方面。
有些人說,一二九運動不如五四運動,就是說,前者不及後者的政治意義偉大。這對不對呢?不對。我們認爲這兩者的意義是同樣偉大的。
秉承着一二九運動的精神。正如一位偉人說的那樣:“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侯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了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也是一代又一代職專人的人生信條,於是,才創造出了一次又一次感動,一次又一次榮耀。
祖國的未來需要每個人去奉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需要每個人身先士卒。也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學子,前仆後繼的投入工作崗位,克盡職守,始終保持職專精神,猶如在祖國大地上播撒的文明花朵,顯得光彩奪目,異樣芬芳!
同學們,讓我們銘記歷史,讓我們爲祖國的明天而努力。相信和諧與我們同在,文明與我們同步!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忘一二·九 共圖中華強》。
歷史的風,吹翻起七十五年前的那一頁。在我的眼前,歷歷浮現出,那冰雪覆蓋的1935年,那悲痛歲月裏的冷嗖嗖的日子。6000憤怒的北平學生走上街頭,高舉着正義的旗幟,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者宣戰,向怯弱的賣國賊宣戰。愛國的洶洶火焰映紅了整個中華大地……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論是古代的屈原,還是近代的秋瑾、魯迅,只要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都深深地懂得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勝過愛戀自己的,是愛自己的故鄉和祖國,這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共同的感情。正是這種感情,激發了中華兒女酷愛自由,堅韌勇敢的個性,使他們爲了救亡圖存,爭取獨立、自由和幸福而頑強地戰鬥,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從強權壓迫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正是這種感情,賦予中華兒女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無窮的創造力,使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
同學們,當你注視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之時,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難平,是否熱情奔湧?今天,我們在這裏緬懷12.9先輩的功績,不禁心潮澎湃,不能自已。而我們,作爲當代中學生,我們又應該做些什麼?當你在課堂上無精打采的聽課時,當你將時間虛耗在無聊的閒談時,當你沉溺於電腦遊戲中無法自拔時,不知你是否想到作爲當代中學生肩頭那重重的使命感。昨天,北平的學生痛切感到,諾大的華北,已容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今天,我們寧靜的校園在和平的陽光下,我們是否關心過中華民族的成長?
“12.9”運動告訴我們,一切愛國者都把祖國的利益看得重於一切!“12.9”運動告訴我們,個人的理想、前途與祖國的命運是緊密相連、休慼相關的。傑出的音樂家拉赫瑪尼諾夫說國:“如果你失去了祖國,你便失去了自己。”“脣亡而齒寒”,作了亡國奴,連人格和自由都得不到,還談什麼個人利益與幸福呢?!“位卑未敢忘國憂”,前人爲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遺產,決不能在我們手中失去!
誠然,我們的祖國還不發達,還處於發展中。然而,愛國是不以祖國富裕爲前提的。“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今天正邁着堅實的步伐不斷前進。從XX年成功舉辦奧運會,抗擊汶川大地震,到今年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到剛剛結束的廣州亞運會,這些都足以證明,我們的國門已經打開,我們的國家正在強大。祖國現代化的發展,正需要大批現代化的專業人才,祖國正期待着我們新一代的建設者,需要我們發揚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改變中國面貌的“青雲之志”, 掌握富國強國的現代化知識和技術。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們的祖國過去哺育了多少傑出人物,如燦爛羣星。今天,她仍將造就無數愛國英才層出不窮。
同學們,讓我們以“12.9”運動的青年學生爲榜樣,“樹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以鋼一般的意志,火一樣的熱情,去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吧,讓它永遠高傲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2025年關於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演講稿 篇11
歷史的車輪緩緩地向前轉動着.當他碾到今天的時候,身爲學生的我們,我相信,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忘記這一天,十二月九日。…..
1935年,十二月九日,寒風凜凜,滴水成冰.一羣愛國書生,就在那樣的日子裏,高呼着保衛華北,收復失地.那日的陽光依然懶懶散散那個冬日依舊寒冷悽清 ,可是空氣中漂浮着血腥的味道,胸腔中翻滾着沸騰的血水.這一天,白雲爲之翻湧,大海爲之咆哮,黃河長江爲之怒吼,中華大地爲之震顫。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五省自治!那聲音是如此的雄壯,再我的耳畔一遍遍的響起;何應親的拒絕,反動者的棍棒,可卻未有一名青年做了逃兵!
我們不會忘記,不會忘記這一天,81年前的這一天;我們更不會忘記,更不會忘記那些在敵人的恐怖下高呼着口號散發着傳單而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的青年,可敬可愛的青年。是他們,在國家存亡的關頭,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動派的妥協。是他們,在民族生死的毫髮間,熱血橫灑,促使了民族的覺醒。他們,可敬可愛的青年,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展示了青年的熱血豪情,以他們大無畏的勇氣,詮釋了青年的含義。
先人們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付出血,流出類,終於在 1949年證明了這些血淚的意義. 他們做到了.
中國站起來了,但是,籠罩在我們頭上的陰影還遠沒有散去。免對日本否認抗日戰爭,面對強國的歧視,我們說:我們要爲中國騰飛而讀書!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宏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愛國情操。12·9運動的爆發是因爲他們都有一顆愛國心,而走到一起,掀起了革命運動的浪潮。所以,只有既定了奮鬥目標,纔可以激起更大的熱情向前前進,向前發展,纔會在征途上不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其次,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在前進的路上,隨時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或是種種誘惑,一不小心,就會陷進泥潭,不能自拔。只有具備了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才能夠所向無敵堅持到底.
最後,要付諸行動,落到實處。12·9運動的成功爆發正是愛國青年們的切實行動,所以目標的實現與否,關鍵是在於行動。
朋友們,新的歷史篇章將由我們這一代青年來描繪撰寫,讓我們發揚一二·九精神,爲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努力!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