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分鐘(精選5篇)

端午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分鐘 篇1

  現在的端午節已經作爲我國法定假期了,這充分證明我們要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的重視度增強了許多。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喫糉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洋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據可靠消息說“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爲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

  聽到這種消息,中國人除了驚訝只有尷尬,這不僅僅是一箇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祝活動,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如今,這個擁有__多年曆史的傳統佳節眼瞅着即將成爲他國的國家遺產,我們將有多麼尷尬?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喫。端午節喫糉子,清明節喫青團,元宵節喫湯圓,中秋節喫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喫到不想喫。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喫。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喫,想喫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爲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箇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端午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分鐘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成千上萬的人喫糉子,成千上萬的家庭掛書包,人們掛蒿草,賽龍舟,開詩詞會。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傳說,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流行。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爲他不想看到自己國家毀滅的悲慘景象。農曆五月初五,他抱着石頭跳進了淚流滿面的洛江。從此,每年五月初五,人們自發地划船到河邊悼念屈原。久而久之,賽龍舟的習俗就形成了。

  當我們更加想唸對方的時候,我們將如何度過一箇有意義的傳統節日?

  讓我們輕輕地展開樹葉,擁抱對祖國的愛。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每天都把用五色絲線包着的糉子扔到水裏,以示哀悼。

  讓我們輕輕地展開樹葉,擁抱文明。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液和延續基因。作爲新時期的孩子,我們應該繼承中華文明,發揚光大。

  同學們,在這個延續兩千年的傳統節日裏,讓我們把糉子的葉子輕輕展開,把所有的感激和祝福包裹起來,送給我們偉大的祖國。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端午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分鐘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喜迎端午節,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18日。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__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爲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爲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知道自己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珍惜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珍惜我們學習的機會。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最後祝同學們期末考試取得理想的成績,過一箇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分鐘 篇4

  親愛的媽媽,親愛的老師和可愛的孩子們:

  早上好!我是三班的大三學生。今天,我將在國旗下發表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慶祝端午節,慶祝父親節”。

  以往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孩子們一定是吃了糉子,看了龍舟賽,過了一箇很開心的節日,但是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我來告訴你!

  中國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不忍看到自己的國家被敵人侵略,就用一塊大石頭跳進河裏,用生命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爲了不讓河裏的魚蝦咬屈原的身體,老百姓劃到河邊,有的敲鑼打鼓把魚蝦嚇跑,有的把飯糰扔到河裏喂。此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有划龍舟、喫糉子的習俗,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孩子,我現在就唱幾句,“我家有個酷男,三頭六臂刀槍不入,手掌有點粗,引我學會走路。”孩子們,歌裏的這個男人是誰?對了,是我們的父親。下週日,我們又要過父親節了。爸爸很辛苦。大家一定要做個禮物安慰爸爸,然後大聲說:“爸爸,我愛你!”。

  孩子們,隨着我一天天長大,我們要學會熱愛祖國,關愛家庭,做一箇陽光健康的孩子,快樂的度過我們的童年。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端午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分鐘 篇5

  親愛的老師、可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大三班的_x小朋友,今天由我在國旗下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歡度端午,喜迎父親節”。

  在剛剛過去的傳統佳節——端午節裏,小朋友們一定都吃了糉子,看了划龍舟,度過了一箇非常愉快的假期,但是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來告訴大家吧!

  在我國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字叫屈原,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國家被敵人侵略,就抱着一塊大石頭跳進江裏,用自己的生命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老百姓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咬屈原的身體,就划船到江上,有的敲鼓嚇走魚蝦,有把飯糰丟進江裏餵飽魚蝦。在那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就有了划龍舟和喫糉子的習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小朋友們,我現在唱幾句,“我的家裏有個人很酷,三頭六臂刀槍不入,他的手掌也有一點粗,牽着我學會了走路。”小朋友們,歌聲裏這個人是誰啊?對了,是我們的爸爸。下一個星期天我們又將迎來父親節,爸爸們都很辛苦,大家一定要製作一件禮物慰勞爸爸喲,然後大聲說,“爸爸,我愛你!”。

  小朋友們,隨着我一天天長大,我們要學會熱愛祖國,關愛家人,做一箇心理陽光,身體健康的孩子,開開心心的度過我們的童年。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