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通用7篇)
2025年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大家好!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請讓我們一起來紀念這個讀書人的節日。4月23日是世界文學的象徵日,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等許多世界作家在這一天出生或逝世。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爲“世界讀書日”,鼓勵人們發現讀書的樂趣。
幾年來,“世界讀書日”已成爲許多國家讀者的一箇節日。培根說:“讀書在於造就完全的人格。”正因如此,所有發達國家不論高層還是平民,都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在網絡高度發達的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持卡人數仍高達1.48億,即每兩個美國人就有一人持有讀者證;據統計,美國國民去公共圖書館的人次數是觀看足球、籃球、棒球、曲棍球合計總人次數的5倍多。
俄 國人之酷愛讀書舉世聞名,在莫斯科的地鐵上,隨時可見知識分子模樣的人在專心捧讀。並且,這些捧讀者中讀的都是大部頭的託翁、陀翁等蘇俄大師的名著。
日本人愛讀書也是舉世公認的,在日本的電車、巴士上,無論是衣冠楚楚的上班族還是身穿校服的學子,差不多都在專心看書。
猶太人更愛讀書。在每一箇猶太人家裏,當小孩子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小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個儀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書本是甜的。猶太人的墓地裏常常放有書本,因爲“在夜深人靜時,死者會出來看書的`”。當然,這種做法有一些象徵意義,即生命有結束的時候,求知卻永無止境。猶太人家庭還有一箇世代相傳的傳統,那就是書櫥要放在牀頭,要是放在牀尾,就會被認爲是對書的不敬。
我國是舉世聞名的文化大國,歷代重視教育與讀書。古代有許多刻苦讀書的感人故事,比如“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映雪”的車胤、懸樑刺股的孫敬和蘇秦、歐陽修的“三上”讀書、范仲淹苦讀的佳話等等,他們爲書而生,爲書而死,爲書而樂,爲書而苦,爲書而貧,爲書而瘦,幾千年來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又一箇世界讀書日到來了,讀書日顧名思義就是要引導人們自覺讀書,並養成讀書的習慣。讀書不僅僅是提高個人修養和健全人格的事,而應是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修養的大事。
爲此,我們學校這樣倡議:打開書,讀吧;讀了書,聊吧!希望全校學生積極行動起來,使自己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看成是讀書日。
謝謝大家!
2025年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愛讀書,它似的覽車,領大家,目睹美景的壯麗,領略自然的雄奇。
我愛讀書,它使我閉目聆聽那聲來自遠古的曠達的聲音:夏商周朝三代興衰;春秋戰國五霸七雄;罷黜百家高祖光武;三國戰場風起雲湧;分久必合天下一統;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五代十國_王朝;南北宋朝西夏遼金;成吉思汗橫掃歐洲;高祖洪武成祖朱棣;康熙乾隆慈禧溥儀……
我愛讀書,四大名著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是三國和西遊。桃園三結義,出山第一功;當陽橋前一聲吼,喝退曹軍水倒流;千里走單騎,孤身救幼主;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連營。三國戰場上,鬥智鬥勇,風雲變幻,成爲歷一段不忘的記憶。西遊路上,降妖捉怪,除暴安良,一路上救了多少人,除了多少魔,經了幾次難!
我愛讀書,書籍能破除迷信,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了那些陳腐的一切,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係來思考或觀察事物。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哥白尼的日心說……他們雖然都遭到過質疑,但是歷史證明了他們是對的,不是嗎?
我愛讀書,它使我聽到了四季的呼喚:“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天充滿生機;“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天多麼美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天”,秋天充滿詩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天純潔無比。
我愛讀書,它彷彿帶我回到那風雲突變的時代。“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你陸放翁俠骨柔情,誰人不知!而你,在臨死前,依然心繫宋朝,好一番忠君愛國!“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靖康恥,猶未雪”“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你嶽武穆一心爲國,在金人面前樹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威名,卻被歹人所害,令人扼腕嘆息。
我愛讀書,它帶我遊覽世界奇觀,卻可足不出戶。它帶我到浙江觀潮,到雅魯藏布大峽谷探祕,到“死亡谷”歷險,到金銀島尋寶,到江南水鄉採蓮……
我愛讀書,因爲它豐富了我的生活,增長了我的知識,所以,我愛它。
謝謝大家!
2025年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的暖風已吹遍全球各地。我校爲期一箇月的讀書月活動已拉開序幕。其中晨讀就是我校一直堅持的一項教學和讀書活動。常言道:一生之計在於勤,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空氣清新,大腦清醒,精力充沛,此時最適合晨讀。
晨讀是學習的前奏曲。它能激發人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中。每當吟誦自己心愛已久的唐詩宋詞,朗讀自己鍾情的美文小說時,你也許能感受到春的柔美,夏的熱情,秋的成熟,冬的純美。在書海中愉悅着身心,在晨讀中領悟着百味生活,吸取着人生智慧,啓迪着自己的理性思維。
親愛的同學們,晨讀就像迎着朝陽走路。早晨誦讀得越多,書籍就會讓我們跟現實世界越接近,我們的生活也將更有意義。
古住今來,凡求學者必重晨讀。晨讀可以讓我們明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道理。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所以利用晨讀可以增長學識,可以更好探索大自然的奧祕。讓我們的晨讀就如春天的幼苗,雖不見其增,卻日有所長。
晨讀中朗朗的書聲可以喚醒我們還在犯困的大腦,可以更好地強化記憶,更好地放鬆身心。晨讀中朗朗的書聲利於練習口語表述,可以更好地規範自己語言的邏輯性,增強思辯能力,讓自己變得伶牙俐齒,能說善談。晨讀讓你擁有快樂,因爲只有熟讀,方可精思。冰心老人曾說:“年輕人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對於我們高中生而言,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時代的發展要求每位高中生都要在腦海中記憶一些自然科學的概念,公式和定理,記憶一些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名人故事和經典妙語。這是讓自己的知識向寬領域、深盡次拓展的基礎,利用晨讀熟記的東西可能暫不能完全明白徹底理解,但只要不斷琢磨,堅持思考,一生品讀,那麼它的育人德行,催人向上之意就會歷久彌新。
今天,作爲__中的學子,我們要珍惜每天30分鐘的晨讀時間。讀好書,壯膽魄,使自己的朗讀和說話由羞怯緊張變得更加自信大膽,由大膽自信變得更加恢宏大氣,讓自己的生命大有所爲。讓我們有朗朗書聲中陶冶情操,綜合提高,真正成爲志存高遠、知書明禮的奮中人。
讓美麗的__中成爲莘莘學子書聲朗朗的樂土,成爲才藝雙馨的殿堂。願同學們通過三年不懈的堅持晨讀、練就自主學習的本領,養成終身樂學、善學、熟讀精思的好習慣,迎着朝陽,讓晨讀奏響我們校園的每一箇角落。
謝謝大家!
2025年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每年的四月是學校的讀書活動月,讀書是一箇古老的話題,古今中外的哲學家、思想家給我們留下來許多關於爲什麼要讀書,怎樣讀書的至理名言。今天我想就讀書這個話題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我向大家介紹一箇有關人認知方面的知識——漏斗理論:
漏斗理論認爲:人的“認知”好似一箇巨大的天坑,呈漏斗形排布,越下面,視野越小,所見越少,如井底之蛙;越上面,視野越大,所見越多,如高瞻遠矚。
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箇從漏斗的底端一步步向上攀行的過程。每行進一步,每上升一層,相比於原有的視野都會有豁然開朗的通達感。
人與人的差別,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世界認知程度的差別上,人的認知高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樣的。就如同你從山頂往下看,看到的是一片森林和壯麗的山川,全是美景;如果你從二樓往下看,看到的可能只是幾棵樹或是一片裸露着地皮小草坪,甚至可能只是看到路面上的樹葉或紙屑。人若是沒有高度,看到的全是問題,人若沒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雞毛蒜皮!
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高度呢?聰明的你們一定已經知道答案了,是的,就是讀書,通過讀書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他還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論讀書》(或《論學問》))
我國唐代文學家韓愈在《答李翊書》一文中也說到:“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意思是:樹木有了茂密的樹根,纔會有豐碩的果實;油燈有了充足的燈油,纔會有明亮的燈光。比喻凡事從根基上下工夫。
毛竹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最開始毛竹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釐米,但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釐米的速度生長,僅用6周就可以長到15米。其實,在前面4年,毛竹將根在土壤裏延伸了幾十米,向地下深紮了五六米。讀書對於人生亦是如此,讀書就是一箇人打基礎的階段。
這也就是積小流成江海的道理:一本好書就如一股涓涓細流,每日不斷匯入,使我們的知識變得更豐富,最終形成我們思想的江海。
是的,根深才能葉茂。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根是基礎,葉是延伸,想要取得更大的成績就要往下扎更深的根。
成功人士都有一箇鮮明的特點,就是喜歡讀書,他們善於通過讀書來提高、完善自己,最終取得傲人的成就。
牛頓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爲有史以來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他在許多領域都富有建樹:在天文學領域,他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這種技術在今天的天文觀測中依然發揮着作用;在數學領域,他發現了二項式定理,以及他發明了微積分這一現代數學發展中的最重要的成就;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更大,他發現了著名的力學第二運動規律和第三運動規律,以及最爲有名的萬有引力定律。他能取得這些成就與他熱愛讀書、勤于思考是分不開的,也與他在劍橋大學的求學經歷分不開的,因爲劍橋大學爲他提供了良好的讀書平臺。
說到平臺,它對於一箇人的成長也是十分重要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構成了一箇人成長的大平臺,學校爲大家提供了良好的讀書環境。這不僅包括環境優美的校園,窗明几淨的教室、實驗室,還包括藏書豐富、設施齊備的圖書館。今天我只簡單說說寧外圖書館這個小平臺。
每年根據需要學校不斷購進新書,圖書館現有藏書數量已達到6.2萬冊。學校現有圖書館的面積有1500平方米,人均超過1平方米。爲進一步改善大家的讀書條件,學校已將報告廳二樓改造爲佔地600平方米的圖書館新書庫,正在進行設備安裝,今年將投入使用。另外,學校圖書館還爲大家開闢了電子閱覽室、精品圖書閱覽室等專用讀書角,爲大家借閱圖書提供了方便。圖書館的老師還放棄休息時間、延長開館時間爲大家服務。作爲圖書館的延伸,學校還在教學樓的每一層都設有圖書漂流角,爲大家提供了更方便的閱讀空間。
我們寧外有良好的讀書氛圍,每當看到大家在圖書館靜靜地閱讀的場景,在校園樹蔭下、濯纓湖邊聽到大家的朗朗讀書聲,我感到十分的欣慰。
我希望“讓讀書成爲一種習慣”,透過書這扇門去遇見更好的自己,透過書這扇門去認識外面的美好世界。
2025年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書香溢滿人生》。大家都知道,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世紀老人冰心曾教導我們要“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明辨是非,行爲舉止文明得體。世界著名文學家高爾基就曾藉着月光讀書,在樓頂讀書,在老闆的皮鞭下讀書。對讀書的癡迷,終於把他造就爲世界文學巨匠。正如高爾基自己所說:“書籍使我變成了一箇幸福的人。”
讀書帶給我們最雋永的樂趣,最恆久的動力;讀書帶給我們心態的平和,精神的慰籍。經典詩句,讓我們充滿智慧;童話故事,讓我們浮想聯翩;歷史鉅著,讓我們博古知今;科普書籍,讓我們思維縝密……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讀書、求知的黃金階段。大家知道應該選擇哪些書來讀,利用哪種方式讀書最科學嗎?首先,要精讀課堂上的書,尤其是文化課課本,比如語文書,仔細品味文章的妙詞佳句,認真揣摩文章蘊涵的道理,感同身受文章表達的感情。其次,要泛讀課外書。從文學類到科技類,從中國作品到外國作品,從學校圖書室到校外書店,在擴充自己知識面的同時,去用文學藝術去感染我們所學的音樂藝術……只要是有圖書的地方,就要有我們的身影。
讀書本身是一種習慣;讀書過程中,也伴隨着其它習慣的養成。那麼,應該培養什麼樣的閱讀習慣呢?比如,要愛護圖書,要持之以恆,要做好讀書筆記,要保持環境的安靜……
培根曾說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和書籍交朋友吧,讀書立志,讓書籍成爲我們成長的基石,讓書香溢滿我們的人生!
謝謝大家!
2025年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的生活中,書是我不可缺少的一箇親密夥伴。
有時候,書是一盞明亮的燈,照亮我心中的黑暗,讓我明白了世間的善惡美醜;有時候,書是一對潔白的翅膀,帶我飛到雲海深處,一覽山河的壯麗美景;有時候,書是一葉堅固的小舟,帶我駛向成功的彼岸,任憑風吹浪打也不回頭。
小時候,因爲年齡的關係,在我空閒的時候,我的手裏都會捧着幼兒類的連環畫刊,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看起了文學作品。現在,我迷戀上了一些世界名著,四大名著也成了我愛不釋手的書籍。就這樣,書成了我親密無間的好夥伴。
我愛讀書,書中的故事情節常常讓我忘記一切。當書中的主人公勝利時,我會高興得手舞足蹈;當書中的勇士犧牲時,我會哭的一塌糊塗;當書中邪惡的一方沒有受到懲罰時,我會氣憤的直跺腳。
我愛讀書,因爲書是無窮的寶藏,爲我增添了豐富的知識;書是快樂的天堂,讓我忘記了所有的憂傷。書,陪伴我走過了無數風雨,它見證了我的快樂成長。
謝謝大家!
2025年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7
親愛的同學們:
伴隨着春天的腳步,伴隨着4月23日世界讀書節的臨近,我校“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第三屆讀書絕也隆重地拉開了帷幕。
一本書就像一艘船,帶領着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一箇人不讀書,他會變得無知,一箇民族不讀書,她會落後。美麗的三月飄來了溫馨的書香,我校的讀書月也在今天翩然而至。爲了讓我們的校園更加充滿書香。我們在此倡議全校師生:
讀書吧!
我們倡導讀書,是因爲中華民族從來就是熱愛學習、勤奮讀書的民族。讀書是我們民族精神不竭的源泉。
我們倡導讀書,是因爲讀書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樂趣。在知識的大海中遨遊,將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才智,並充分享受着快樂與愉悅。讀書將使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更加健康。
我們倡導讀書,是因爲開卷有益,學無止境。我們只有孜孜不倦、手不釋卷,才能在不斷吸納精神營養中更新知識,與時俱進。
希望我們新區二小的每一箇小朋友都能博覽羣書。讓我們人人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獲得成功。
最後我們一起呼出讀書月的口號:“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