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代代傳演講稿(精選8篇)

雷鋒精神代代傳演講稿 篇1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雷鋒精神代代傳》。

  雷鋒,一生雖然沒有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把他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熱、每一分光都無私地奉獻給了人民,以對人民的真誠與火熱的赤子之心,譜寫出壯麗而輝煌的人生樂章。還記得最美路人“託舉哥“嗎?那是在20xx年的6月3日,廣州4歲女童琪琪懸掛在4樓陽臺,一名男子徒手爬上3樓防盜窗,足足將被卡住頭顱的女童託舉了十餘分鐘。在救出女童後,他卻低頭走出了小區,消失於車水馬龍中。後來經過多方打聽,人們終於找到了這名救人不留姓名的男子,他就是從湖北孝感老家來廣州找工作的打工仔周衝。他的善行,博得了一箇“託舉哥”的美譽。在世人看來,“託舉哥”托起的不僅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更是一種善良的品質。周衝,不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時代的雷鋒嗎?所以,雷鋒精神非但沒有淪落,而是得到了很好地傳承。

雷鋒精神代代傳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四十三年前的昨天,毛澤東主席揮筆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很塊雷鋒的名字和精神傳遍了神州大地,全國人民一致響應,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

  雷鋒,1940年10月18日生於湖南長沙望城縣,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工殉職,年僅22歲。生前,雷鋒在學校,他是個好學生;在工廠,他是個好工人;在部隊,他是個好戰士。他最偉大的特點正好他在日記中寫道的:“對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像夏天一樣的火熱”,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在學習上他發揚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在部隊他是一名駕駛員哪怕是停車的短暫時間他都會用來學習。學校的英模銅像可以看到這一點。

  雷鋒離別我們已經四十多年了,但他的精神沒有離去,在建設精神文明的今天,我們更需要雷鋒這種精神。作爲學生我們要學習他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助人爲樂、先人後已的“傻子”精神;學習他鍥而不捨、刻苦鑽研。學好知識,練好本領的“釘子”精神;學習他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從我做起,幫助弱小,愛護公物,爭分奪秒刻苦學習,不要讓雷鋒的精神,像有人所說的那樣“三月來,四月走”,而要讓雷鋒的精神在我們的校園永放光芒!

雷鋒精神代代傳演講稿 篇3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在我們的生活中,身邊就有這樣一箇人,他已經逝世四十多年了,但是沒有一箇人忘記他,借用臧克家的一句話:“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着。”他就是這樣一箇人,這個人就是“雷鋒”,他雖然死了,我們不願太過悲痛,這還不是我們悲痛的時候,我們只有踏着他的足印,把雷鋒精神繼續傳揚下去。

  雷鋒叔叔走後,有無數“活雷鋒”站了起來,來到我們的身邊,留下了一件件感人的故事。

  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箇人,他就是我們院裏熱心的王叔叔。他經常幫我們院裏人的忙,看見院裏的老人買了米或面後,他經常幫着扛上樓去,抱孩子的阿姨買了菜後,他也幫着把菜提上樓去,有誰家水管壞了之類的,都愛找他修。院子裏的人都稱他爲“活雷鋒”。

  記得在冬季的一箇雪天,路很滑,我放學剛走到院子門口,就看見有一位老人坐在地上,掙扎了好幾次想站起來卻沒站起來,旁邊站了好幾個大人,都沒有伸手去扶,有一箇人還說:“現在的老人不能扶呀……”這時,買菜回來的王叔叔看見了,二話不說,把菜往地上一扔,上去就把老人扶了起來,並關心的問:“大爺,怎麼樣,有事沒事,需要上醫院嗎?”老人在王叔叔的攙扶下走了一圈,說:“我沒事,小夥子,謝謝你呀!”王叔叔說:“不用謝,這是應該的。”說完便回頭去找他扔到地上的菜,才發現菜已經被看熱鬧的人踩得亂七八糟,王叔叔無奈的笑了笑,撿起剩下的菜回家了。

  雖然王叔叔做的都是小事,可在別人看來卻是一件大事,同樣,雷鋒叔叔做的都是小事,可它對大家來說卻是一件大事。雷鋒叔叔的形象不禁在我心目中更加高大了起來。

  雷鋒精神將永遠刻在我們心裏。

雷鋒精神代代傳演講稿 篇4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還是讓我在默默獻身的陰影裏做葉的事業吧!”這句話是泰戈爾說的,我覺得這句話完全可以形容雷鋒。因爲他無私奉獻;因爲他爲人民服務;因爲它是中華兒女的好英雄、好戰士、好榜樣!

  在五零年代雷鋒時期,雷鋒總是把積少成多的錢捐給貧困兒童。而在當今社會上也有許多的“活雷鋒”,例如在圖書館,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一些社工哥哥姐姐們在整理圖書,他們就是因爲有一種樂觀向上的人生觀。就像普希金說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煩惱,在陰鬱的日子裏要心平氣和。相信吧,那快樂的日子將會來到。”普希金說的就是這種用金錢買不到的樂觀向上是的人生觀。如果人的一生沒有自己的人生觀和艱苦奮鬥的意志,那祖國就會衰退。即使人生有再多的困難坎坷,我們也要笑着面對,有一句俗話叫“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持之以恆,沒有什麼解不開的難題!

  父是黨,母是國。只有熱愛黨,熱愛祖國,才能把自己的優秀才華展示出去。而我們現在以學爲主,應該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加強自己的奮鬥意志。做一箇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讓“民族精神代代傳——學雷鋒儉樸爲榮”爲我們的座右銘。做一名“小小活雷鋒”。把這種雷鋒精神一代一代的傳揚下去!

雷鋒精神代代傳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寒假過後,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同時也迎來了全國上下學習雷鋒新高潮。雷鋒的名字伴隨着我們度過了四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每到三月,伴着徐徐的春風一次又一次的吹進了全體雷鋒人的心靈。三月是溫馨的,因爲它是希望的生長;三月也是激昂的,因爲它是生命萌發前的搏擊;三月更是長久的.,因爲它見證了一箇平凡卻又一生無時無刻不爲人民着想的偉大共產主義戰士——雷鋒。雷鋒的點點滴滴,使他永遠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史冊,牢牢的印在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中,成爲我們的永恆的榜樣。

  自從20xx年我校被命名爲雷鋒學校之後,爲了弘揚雷鋒,讓我們雷鋒學校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崇尚雷鋒、走進雷鋒、傳唱雷鋒、實踐雷鋒,學校開展了叫響我是雷鋒學校人、創建雷鋒式班級等活動。爲了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人幫起,我們高二一班全體同學開展了手拉手互幫互助活動。努力把學雷鋒活動落實到實處。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得到了鍛鍊,在鍛鍊中得到了成長。雷鋒像春風一樣拂過了同學們的心靈,播下了樂於奉獻樂於助人的種子。我們以雷鋒爲主題製作了黑板報,時時提醒同學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發揚雷鋒。我們舉行了勤儉節約和文明禮貌的評比,做文明事、當文明人,尋找身邊“道德榜樣”,班級活雷鋒不斷湧現。我們也利用了雷鋒的釘子,倡導同學們在學習上互助、勇於專研、刻苦努力,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作爲奮鬥口號。勤奮學習、虛心求教、不恥下問的同學也越來越多了。現在,我們班級裏助人爲樂的事情多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少了;同學間的關心多了,隔閡少了,同學們正在悄悄地發生着變化。爲此我們班在上一學年度被學校評爲雷鋒式班級——團結友愛班。

  在我們校園裏,也湧現着許許多多的雷鋒,同學們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事例數不勝數;爲學校、班級做好事的身影隨處可見……。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雷鋒的身影;在他們的身上,我們體會到了耐心和意志。無私奉獻的雷鋒正在我們的校園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代代傳。斗轉星移,移不走雷鋒的魂靈;歲月流逝,逝不去我們的熱忱。同學們,新學期已到來,你們感受到那股溫馨而祥和的春意了嗎?讓我們時時以雷鋒爲榜樣,處處留下當代活雷鋒的足跡。也許你不經意一句善意的話語就能打開一箇人的心靈,也許你一箇不起眼的動作,就能爲他人帶來一片和諧!“……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的崗位上?”這段話曾作爲雷鋒的生活準則而廣爲傳頌,在這裏,我衷心地希望全體同學將雷鋒的這段話作爲奮鬥目標,我相信,只要我們充滿愛心和奉獻,雷鋒必將在我們身上延續!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用自己的滿腔熱忱共唱一首雷鋒的讚歌,讓雷鋒的永駐我們的校園!

雷鋒精神代代傳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雷鋒代代傳》。今年是毛澤東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46週年,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讓我們隨着春天的旋律頌揚、學習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

  雷鋒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是中華民族瑰寶,是人類文明寶庫中的明珠。雷鋒並不是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巨匠,但他同樣被人們譽爲“偉大”,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並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爲人民所做的一切,同樣具有不朽的價值和永不褪色的魅力!雷鋒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無私奉獻給了祖國,奉獻給了人民,也正是這種閃光的共產主義思想,這種無私的奉獻,使“雷鋒”的名字成爲衆人心中一盞不滅的明燈,使平凡的事蹟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今天,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雷鋒的身影,他們學習雷鋒,實踐雷鋒,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貢獻,雷鋒的生命在億萬人民身上延續,雷鋒的代代相傳,他的在學習中體驗出來了,在生活中體驗出來了,在任何一箇崗位中都體驗出來了,雷鋒已成爲人們完善人格,淨化靈魂的楷模。

  我校長期以來,一直把學習雷鋒融入到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中去。特別是近年來,隨着我校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將每年的寒暑假活動、少先隊的“志願者活動”與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同弘揚雷鋒聯繫起來。多年來,全校師生以實際行動,大力弘揚雷鋒,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師生積極參加社會公益勞動,開展敬老助殘、扶危濟困,獻愛心,送溫暖及手拉手活動,揀到現金存摺及時找到失主。去年,我校全體師生爲x災區人民捐款四萬餘元,爲生病教師楊潔捐款三萬六千元。另外,學校黨員教師還積極幫助我校的特困生,幫扶物品和現金約合人民幣四千餘元,少先隊員們深入街道、社區居委會,軍烈屬和孤寡老人家中,積極開展衛生清掃,幫困、走訪等活動,深受社區羣衆和有關單位的讚揚。我校許多教師還放棄休息時間,到社區開展黨員義務勞動;到濱河大道參加義務植樹勞動,整修綠化帶、撿垃圾,從不叫苦叫累;還有許多教師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還關心學生的生活起居各方面,這一切都是雷鋒具體體現。

  同學們,讓我們把雷鋒化爲實際行動,讓雷鋒代代傳,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雷鋒偉大,但並非高不可攀;平凡,但並非瑣碎;神聖,但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當國家利益遭到損失時,我們可以挺身而出;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傾力相助;當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不能統一時,我們要可以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的利益。同學們,請允許我以雷鋒的一句話作爲這次講話的結束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同學們,讓我們像雷鋒那樣,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業,讓雷鋒永遠成爲我們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標!

雷鋒精神代代傳演講稿 篇7

  老師們、同學們:

  四十三年前的昨天,毛澤東主席揮筆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很塊雷鋒的名字和傳遍了神州大地,全國人民一致響應,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

  雷鋒,1940年10月18日生於望城縣,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工殉職,年僅22歲。生前,雷鋒在學校,他是個好學生;在工廠,他是個好工人;在部隊,他是個好戰士。他最偉大的特點正好他在日記中寫道的:“對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像夏天一樣的火熱”,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在學習上他發揚釘子,善於“擠”和“鑽”,在部隊他是一名駕駛員哪怕是停車的短暫時間他都會用來學習。學校的英模銅像可以看到這一點。

  雷鋒離別我們已經四十多年了,但他的沒有離去,在建設文明的今天,我們更需要雷鋒這種。作爲學生我們要學習他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助人爲樂、先人後已的“傻子”;學習他鍥而不捨、刻苦鑽研。學好知識,練好本領的“釘子”;學習他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奉獻。從我做起,幫助弱小,愛護公物,爭分奪秒刻苦學習,不要讓雷鋒的,像有人所說的那樣“三月來,四月走”,而要讓雷鋒的在我們的校園永放光芒!

雷鋒精神代代傳演講稿 篇8

  老師們、同學們:

  有一位青年,他乘火車出差,在車上,他看到一位老人沒有座位,就主動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了那位老人;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主動幫他們打掃車廂、拖地、擦玻璃;還給旅客倒水,幫婦女抱孩子,幫老人找座位。”

  這個青年是誰呢?對了,他就是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雷鋒叔叔。

  雷鋒叔叔一生非常節儉,一雙襪子補了又補,穿了又穿,可他卻用自己每月僅有的6元津貼,爲全班戰友購買了許多書籍。他不僅自己認真學習,而且還經常幫助戰友,共同提高。

  無數次,雷鋒叔叔路過工地,都主動地參加起那裏的義務勞動來;雷雨來臨之際,他還用自己的被子去蓋水泥……

  雷鋒叔叔的事蹟多得數不勝數,作爲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一定要學習雷鋒精神。學習雷鋒叔叔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雷鋒叔叔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讓我們攜起手來,做新世紀的活雷鋒,爲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吧!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