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精選13篇)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感恩節,說起來我對感恩節還真是情有獨鍾,能有機會站在這裏作爲受助學生代表發言,我感到無比的高興和激動!

  我是來自一箇農村山區的少數民族家庭,地區偏遠,那裏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家裏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父母一直是靠務農來維持家庭經濟,收入很微薄,我在大學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對我家來說都是一筆很大的數字。而父母總是說:孩子,沒事,只要你好好讀書,我們累點無所謂。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心裏真的很不好受,於是便默默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我也知道,也只有通過好好學習來將來才能報答他們。來到大學後,我們這些家庭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受到了來自學校和社會的關愛,特別是區統一戰線愛心助學活動,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讓我們重新拾取對生活的熱情,爲我們的理想插上翅膀。

  今年我是第二次獲得愛心資助,在過去的一年裏,我時時會感受到這份資助凝聚着許多人的關愛和期盼,這激勵我勤奮努力,從不敢懈怠,在學習上我勤奮認真,一絲不苟,獲得了學習優秀獎。在生活中,我艱苦樸素,從不奢侈浪費,同時儘自己的能力幫助同學,獲得精神文明獎。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你們無私的幫助如雪中送炭解決了我們的經濟困難;你們的關心更似春風化雨滌除了我們心頭的灰暗;你們的撫慰像大海中的航標,指引着我們在生活的海洋裏遠航!你們不僅幫助我們解決了生活、學習上的困難,也深深地慰藉了我們的心靈。

  這份愛心資助,不僅是物質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鼓勵和鞭策,因爲我們深知它所承載着很多關心我們的人的期望,在它幫助我們實現大學夢的同時也將一份厚重的責任交到我們的肩上,那就是將愛如火炬傳遞一樣接力下去,去用心感恩,去回饋社會。我們在這裏鄭重承諾,今後將積極參加社區志願者活動,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傳遞愛心。

  請你們相信我們,明天,我們一定會做得更好,爭取做一箇對社會有用的人。那時,我們不但永遠感恩你們,而且也會學習你們,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關心愛護身邊每個需要溫暖的人。

  我的感恩節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2

  今年的11月24日是感恩節,在感恩節來臨之際,我們學校進行了一次“感恩-我們要行動”別開生面的演講報告——要求家長、老師陪同學生一起聽。演講老師激昂而動情的演講,讓全校師生及陪同家長泣不成聲,“熱淚灑操潮。一向冷靜的我這種氛圍裏,也忍不住流下眼淚,百感交集,我的右邊是班主任老師,左邊是我的媽媽,此時此刻很想對她們說點什麼,然而靦腆的我又不好意思開口。當演講老師語重心長地講述着諄(zhun)諄教誨和悉心關懷我們的老師的故事。我不由想起我的啓蒙老師,腦子裏浮現出剛進入小學的鏡頭,我在心底輕輕呼喚:我親愛的易老師,謝謝您!

  XX年9月,4歲多的我,被媽媽領去小學報名。小時候夜貓子的我,早晨起不了牀,上午幾乎是去不了幼兒園,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幼兒園生活就這樣被媽媽掐然結束了。識字不到20個,啥也不會的我,要進入小學了。進了校門,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學校,一切都那麼陌生……我膽戰心驚,緊緊地拽住媽媽的手。在報名處見到了班主任易老師,媽媽叫我向老師問好,我卻躲在媽媽身後,不敢露面,就像羚羊見了獵人,驚恐不已。老師緩緩起身走進我身邊,拉住我的手,溫柔地問我叫什麼名字,幾歲了,並且誇我是一箇漂亮的小女孩。老師溫和的話語透入出濃濃的愛意,我的心一下踏實起來,原來老師是那麼的和藹可親!老師講得每一堂課都是那樣的生動,那樣的豐富多彩,滔滔不絕的口才令人折服,每次上您的課是那麼地期待。課堂上同學們對於您的提問總是積極響應,爭先恐後地要回答。你注意到內向的我”與衆不同”向我投來鼓勵的眼神,我站起來小聲回答,您誇張地當着全班表揚着我,輕描淡寫地指出缺點:郭果兒聲音大一點就更完美了!在你巧妙的引導下,我變得熱愛思考,善於思考,課堂上聽課效力很高,要記要背的東西,在課堂上基本消化掉,寫功課的速度也很快!老師這都是您的功勞,是您把懵懂的我,領進了知識的海洋,讓我看到五彩斑斕的世界……

  老師,感謝您!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就像小鳥離不開藍天,魚兒離不開大海,蝴蝶離不開花朵。今天我要感謝我的啓蒙老師,是您開啓了我智慧的大門,是您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是您幫助我在知識的海洋裏揚起了風帆,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首先我要感謝老師、感謝同學們,給我這麼好的機會來鍛鍊我自己,來挑戰我自己。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感恩”。我的演講,與其說是演講,不如說是我個人對人對事的一點心靈體會和看一些相關書籍的感想感悟吧。

  對“感恩“這個詞,我還特意去查了字典,是一箇動詞,意思是說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但我覺得,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它也應該發展來滿足人們對它的需要了。

  我的題目是心懷感恩,這是個動賓短語,感恩是個名詞,它所表示的是,不僅要感恩別人的幫助,還要感恩你的親人,你的朋友,你的同學,你身邊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甚至於你的敵人,你身邊的一草一木,這世界上的一切。只有時時心懷感恩,煩惱的魔鬼纔不敢向你靠近;只有時時心懷感恩,你才發現這世界如此廣闊,如此可愛;只有時時心懷感恩,幸福、快樂纔會永遠伴你左右!以下,我分三點來談感恩。

  一、缺乏感恩,是一種罪過,更是各種悲劇的根源。

  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就是婆媳關係緊張的問題了。兒子長大了,娶媳婦了,就會嫌棄老子老了,不中用了,還礙手礙腳的,特別是多兄弟的家底更是你推我推的,都不願去負起贍養老人的責任,輕則頂嘴,鬧矛盾,鬱鬱寡歡;重則兄弟之間還大動干戈,氣死老子。顯明,這就是不孝,是罪過,是缺乏感恩之心的結果。

  同學們,相信你們也有聽說或看過有關拿破崙與她妻子依愛情尼·迪芭的故事吧。拿破崙曾爲迪芭小姐的優雅、青春、美麗而感到幸福;爲了要取這位相貌傾國傾城,沉魚落雁的女子爲妻,而不顧羣臣們的反對。本來他們擁有健康、權力、聲望、美貌、愛情等,完全是人們所羨慕所嫉妒的一樁美滿婚姻。但好景不長,迪芭時時爲嫉妒所困擾,遭疑懼所折磨,因痛苦而咆哮;她侮慢拿破崙的命令,肆無忌憚地闖進他的辦公室,搗亂他的重大會議,闖進他的書房,暴跳如雷,惡語謾罵。

  拿破崙身爲國王的及愛情的力量卻無法制止她對他無理的喋喋不休;他有許多富麗的宮殿卻找不到一間能使他安靜的小屋子。迪芭的吵鬧,不但沒得到她想要的,而她日夜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拿破崙時常在晚間從宮殿的一扇小門潛出,用軟帽遮住眼,由一箇親信侍從陪他去與正期待着他的一箇美麗女人幽會。”

  我們不得不嘆息——悲劇啊!試想,如果迪芭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丈夫對自己的寵愛,對自己的讚美,感謝上帝賜她擁有國王的丈夫,美滿的家庭,而好好珍惜,對內做個溫柔體貼的賢妻良母,對外做一箇受萬民愛戴的皇后,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了。

  二、善於感恩,化干戈爲玉帛。

  我們知道,當我們去埋怨,去指責,去挑剔,甚至去仇恨,去詆譭一箇人的時候,也許當時你會很痛快,但過後你再次遇見他時,你是那麼地不自在,那麼地尷尬,或許你又發現這樣做根本消除不了你心頭上的怒火,反而越來越火,進而妨礙我們的睡眠,我們的胃口,我們的血壓,我們的健康和我們的快樂。要知道高血壓,心臟病的禍源就是憤怒呀。相反,如果仇人知道我們如何擔心,如何苦惱,肯定會高興得躒起舞來。我們的恨意根本傷害不到他們,卻使我們的生活地獄一般。

  莎士比亞說:“不要因爲你的敵人而燃起一把火,熱得燒傷自己。”

  耶穌說:“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恨你們的人,詛咒你的,要爲他祝福,欺辱你的,要爲他禱告。”如果說做一件事對你有非常非常大的好處,而又起碼不會傷害到別人,我想我們都會義不容辭地去做吧。而面對我們的仇人時,我們是否也應該去寬恕他呢?我們不必去指望他也來感恩和道歉,但是我們至少能夠善待自己,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吧。因爲善待仇敵也能使我們在逆境中學習寬恕的品質!所以我們應該懷着感恩的心去“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爲他助長了你的智慧;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爲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爲他教導了你應該自立;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爲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爲他磨鍊了你的心志……”

  三、學會感恩,擁抱幸福與快樂。

  學會感恩,感恩我們的親人,朋友,老師,同學,感恩所有愛你的和你愛的人,沒有了他們的關愛,支持,鼓勵與幫助,失去了親情,友情,愛情的呵護與滋潤,你會變得如此孤單,寂寞,無助,軟弱。所以因着這份感恩之情,我們要學會讚美我們身邊一切鎖事;曾有一箇小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天牡丹說,玫瑰的香讓人斷腸;玫瑰說,康乃馨的香可以慰撫心傷;康乃馨說,臘梅的香讓人意志堅強;臘梅說,菊花的香可以使人神清氣爽;菊花說,蓮花的香讓人不禁吟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蓮花卻認爲:牡丹的香讓人無畏艱難。

  同學們,連花兒,連植物都會感恩,都會讚美,難道我們人類連植物都比不上嗎?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別人不可比及的獨特的優點,都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只要我們善於用美的眼光去發現它,去讚賞它,去學習它,來彌補自己的瑕疵,我們就會變得更加完善,更好美好,更加快樂,更加幸福。

  所以,學會讚美,不要吝嗇你的掌聲和鮮花;學會關愛,常常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學會感恩,化解矛盾,驅趕煩惱,充滿喜樂,還生命一箇笑臉。

  心懷感恩,無需高調宣揚,心懷感恩,無需山盟海誓,心懷感恩,無需甜言蜜語;有時一箇真誠的微笑,一句簡單的問候,一次舉手之勞……都會給人帶來溫暖,給人帶來希望。那就是感恩,我們在感恩別人的同時,也要學會感恩自己,感恩自己給別人帶來了快樂,給自己帶來了幸福。

  同學們,可見,感恩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能使我們增長智慧,實現夢想;感恩是一種心靈良知,它彰顯了我們心靈的真善美;感恩是一種營養液,能滋潤我們的生命,昇華我們的靈魂。啊——感恩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是我們的感情依託,是我們心中的玫瑰!

  讓我們細心去栽培,用心去呵護!讓我們時時心懷感恩,感恩生活的贈予,感恩生命的多彩,感恩自然的恩賜,感恩一切的一切,讓幸福和快樂趕快過來把我們擁抱!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4

  各位領導,同學: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感恩節懷想》。

  在美國,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在那天,美國家庭要舉行豐盛的感恩宴,天南地北的孩子無論多遠,都要趕回家團聚。在那天,窮人,孤兒,流浪者,這些不幸的人們在感恩節裏也會得到一份人間的溫暖。

  感恩節是美國的,但感恩卻不分國度。中國是一箇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古人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自古就有“施恩不圖報”的美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銜環結草,以恩報德”、“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中國傳承千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感恩。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承擔起報答恩惠的責任。“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感恩父母,你就會承歡膝下,讓他們安享晚年;“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感恩朋友,你纔會肝膽相照,患難與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感恩生活,你纔會熱愛生命,回報社會。這樣的感恩,不是壓力,不是桎梏,更不是債務負擔,而是一種催促我們向上的動力。

  “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永久固定在輪椅上的偉大科學家霍金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的寫出了這樣的一句話: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大腦還能思維,我有自己的理想,我有愛我的人和我愛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之心。隻字片語間,處處都體現他的感恩之心。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更體會到自己的職責和責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少一些指責和推諉;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多一些和諧與溫暖,少一些爭吵與冷漠;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多一些真誠與團結,少一些欺騙與渙散。

  英國戲劇家蕭伯納曾經說過:“生活不是一根蠟燭,而是一把火炬。我們要把他點燃,並努力的傳遞給下一代。”一箇人會因感恩而感到快樂,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箇和平的種子,感恩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因子。學會感恩,將自己的愛心傳遞下去,讓社會充滿愛心與良知,更加美好!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感謝大家讓我能再次站在這裏帶給大家一段新的演講。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讓感恩成爲一種習慣》。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飲水思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古人用生動的語言將感恩的思想深深植根於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心中。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懂得感恩,才能體味人生。“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我們也應對一些我們認爲是理所當然的事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們囿於這種“不如意”之中,終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會索然無趣。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隨地生長的雜草應及時清除;感恩則猶如玫瑰,需要細心栽培和愛心的滋潤。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都是淺顯易懂的道理,所以生活中的我們在理所當然地享受着這一切的同時,也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並將感恩之心付諸行動。

  感恩是一種生活覺悟。學會感恩,才能擁抱幸福。心存感恩,我們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感恩之心足以稀釋我們心中狹隘和蠻橫,幫助我們度過最大的痛苦和災難。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爲改變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

  心存感恩,我們就可以逐漸原諒那此曾經和你有過結怨甚至傷痛的人,使我們自己所擁有的人生資源變得更加深厚,使我們的心胸更加寬闊宏遠,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歡樂。英國作家薩克雷曾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因此在爲人處事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做到感恩爲先,這樣,人生纔會充滿希望,充滿歡樂,充滿溫暖和感動。

  最後讓我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詮釋命運的方略,洋溢生命的氣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作爲當代大學生,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之心,讓感恩成爲一種習慣,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擔當起時代賦予我們使命吧!

  我今天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時間過得很快,不經意間我們就要小學畢業了。在六年級小升初的特殊階段,常常聽到周圍同學們的抱怨聲:累死了,學習真沒意思,上學也沒意思,活着真沒意思……我也時常向媽媽抱怨:“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真沒勁!”媽媽總是說:“不要抱怨,因爲你的努力你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再想一想貧困山區的孩子你就應該知足了!”

  在前一段時間,我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書的主人公海倫從小又盲、又聾、又啞,但是她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沒有抱怨父母沒讓她成爲一箇健全的人,她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給了她生命,用頑強的毅力與病魔做鬥爭,學會了多種外語,最後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她用筆寫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學作品回報社會和父母。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相信大家都聽過《感恩的心》這首歌吧。論及感恩,大家都會想起感恩父母,感恩老師,但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感恩,明白了感恩呢?

  我來給大家講一箇故事:從前,一片森林裏住着烏鴉一家。從小烏鴉出生起,烏鴉夫婦就每日起早貪黑,給小烏鴉捉最新鮮的蟲,陪小烏鴉玩耍,叫小烏鴉玩耍的祕訣。在愛的環境下,小烏鴉長大了,可以飛向它嚮往的藍天,可以自己獨立生活了。可是,他的父母卻老了,飛不動了,再也不能給小烏鴉可口的食物了。小烏鴉一步一回頭,但一想到父母曾今對它的愛與關懷,就邁不開步。在最後一次回頭時,小烏鴉忽然飛向了它老眼昏花的父母——它還是不忍心離開。於是小烏鴉就像父母當初照顧它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父母,陪父母一直走下去。

  小烏鴉爲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留了下來,可是現在的我們,現在的社會,還是有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最近,我在網絡上看到一箇新聞:一箇老太太因爲其兒女不給她飯喫,導致老太太就像一箇骷髏,骨瘦如柴,後來還是老太太的鄰居幫助老太太脫離困境。看到了這則新聞,我不禁疑惑:既然是兒女,又何必這樣對她?也深感憤怒:既然是兒女,又何必這樣對她!難道兒女連鄰里都不如了嗎?最簡單的回報都不會了嗎?更別說感恩了。我們之中有些同學經常與父母鬥嘴,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對你的養育之恩?你的父母對你的愛應當是以感恩來回報,而不是惹他們生氣。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父母,還有老師值得我們感恩。從小到大,我們的學習生涯中是少不了老師的陪伴,老師的教導。老師就像是一位園丁,辛勤地教導着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我們難道能辜負老師辛勤的教導嗎?應當好好學習纔是,可是有一些同學犯了錯誤不但不服從老師管教,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故意搗亂課堂。對於這種現象,我們應該好好反省,老師是爲了我們好,可我們的調皮搗蛋,心累的老師只會心碎。

  感恩,只是一件小事,觸手可及;感恩,無非是一種特殊的感謝,又怎麼會感到麻煩?感恩,是一座橋樑,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感恩,是一箇聽筒,讓你我之間的心靈相通。感恩,我們攜手共進!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着它笑,它也對着你笑;你對着它哭,它也對着你哭。

  仔細想來,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感恩就是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對生活感恩,其實就是善待自我,學會生活。

  有這樣一箇故事: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爲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箇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一些不停埋怨的人。高興的事被拋在了腦後,不順心的事卻總掛在嘴邊。每時每刻,他們都有許多不開心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煩躁,把別人搞得很不安。其實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目前應該做的事情。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學會感恩吧!在感恩中活着,感恩於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感恩於給我們知識的老師,感恩於他人的幫助,關心和愛護我們的那些人,感恩於我們的祖國,感恩於大自然……我們常懷感恩之心,自然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我們的校園也會因此變得更加文明,友善與和諧。學會了感恩,我們會發覺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學會了感恩,我們會體會到更多的快樂與幸福。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9

  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我叫,我演講的題目是“濃情11月,感恩父母”。

  我來自一箇偏遠的山村,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說心裏話,真沒有什麼可以和那些富家子弟想對比的,但是在今天這個感恩節中我最先想到也是必須要感謝的就是我最偉大的父母!

  我父母的一生雖然是平凡的,平凡得讓我無法在別人面前談起;我父母的一生雖然是清貧的,清貧得讓我們不願在衆人面前誇讚炫耀;我父母的一生雖然是普通的,普通的就像一塊隨處可見的鵝卵石。

  但就是這樣的父母,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不慎跌倒時,是他們用那雙厚實溫暖的大手將我扶起;當我取得一次小小的成功時,父母用那滿足的笑臉給我無限欣慰;當我生病時,父母焦急的跑前跑後,端湯送藥,恨不得替我承受痛苦;當我學習疲憊時是父母爲我端上熱騰騰的牛奶和削好的水果,是啊!這就是生我養我的父母啊!

  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二十幾年的成長道路上,這樣的場面太多了,真是數都數不清。我們每個人正是在這濃濃的、無怨無悔的恩情中感受幸福,收穫成長的。是的,若言感恩,最先感的就是父母的恩;若言幸福,那父母便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同學們,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對父母的掛念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呢?當我們用很酷、很拽的方式把抽剩的菸頭彈出時,當我們用很輕鬆的口吻說自己蹉跎時光時,當我們用很浪漫的心情與戀人閒逛時,當我們用很自豪的態度逃課上網時,而我們的父母呢?總是以很富裕的方式給我們掏錢,總是以很輕鬆的口氣對我們說上班不累,總是以一種很幸福的口吻對我們說擁有我們這樣的孩子,他們高興。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爲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着我們的,還是我們的父母。

  而我們呢?有沒有騰出一箇空間給我們的父母呢,難道我們只是在當我們需要停泊靠岸時,纔會想起他們嘛!

  其實我們的父母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過得好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天冷了提醒他們添衣服、戴手套,身體不舒服了爲他們倒杯熱水,揉揉肩、捶捶背,這些簡單的事情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父母的恩情作爲子女來說我們無以爲報,只能把我們真真的感激,濃濃的關愛流淌在自己每天的行爲中,讓辛勞的父母感到幸福和驕傲。

  同學們,讓我說不盡、報不完的父母恩啊,是人世間最難報的.恩情,所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以反哺之心孝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那麼,我希望在坐的同學以後能將你們大量用在貪戀愛、玩遊戲、刷微博、聊QQ、看電影等時間抽出一些來給你們遠方的父母打一箇電話,對父母說一句“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好嗎?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10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感恩父母。

  斯托夫人說過:“母親是天生的哲學家,父親則是天生的教育家。”他們教會我成長,教我立志成才,教會我什麼是愛。

  天空的愛,寬闊無邊,所以,飛鳥盤旋,雄鷹翱翔。大地的愛,堅實深厚,所以花瓣凋零,落葉歸土。而父母的愛,默默無聞,所以我們長大,我們感恩。

  我們從出生到長大,父母從年輕生了白髮。在爸爸肩膀上開懷大笑,拉着媽媽的手學會走路,穿上爸爸買的新衣服……記憶中,數不盡的愛。

  我們很少去想父母的難處。

  我們總是瀟灑的在學校裏逃課,上網,或者揮霍,而我們的父母呢?總說自己不累,總是給你最好的,總是用幸福的表情告訴我們,有我們這樣的孩子,他們很自豪。

  同樣的世界裏,盧家德能爲不能走的母親蹬六天六夜的三輪車,去看天安門;田世國就能瞞着尿毒症晚期的母親,不顧自己的虛弱多病的身體,毅然爲母親捐了自己的腎臟;劉芳豔就可以一打工一邊上學,照顧自己有病的母親,而數年如一日。

  我們應該在感恩中成長爲有用之才。而感恩,要從現在做起。我們應給他們最真誠的關心,每一箇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幸福。一箇關心,一聲問候也已是父母最開心的時候!

  哀哀生母,生我劬勞!

  我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時代的呼喚》。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隨着改革開放後西方意識形態的進入。“感恩”這一詞彙正從我們的視野了逐漸消失,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開展“感恩教育”已被提到相當的高度來重視,尤其是在學校教育中,“感恩教育”就是要讓我們每一位學生學會感恩—學會感恩教師,感恩學校,感恩父母,感恩社會。在西方有“感恩節”,而中國的傳統教育中有“施恩不圖報”的觀念。教育專家曹華這樣說道:“感恩也是一種品德。”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爲,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所以,要讓我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我們學業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讓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着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生活。

  教育專家郭建國教授說:“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世界將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是,我們常常缺少一種感恩的思想和心理。尤其是我們的青少年一代。他們常常忘記了,無論生活還是生命,都需要感恩。他們總認爲許多事情都是理所當然應該擁有的,包括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老師嘔心瀝血的教導,旁人義不容辭的幫助……因此,開展“感恩教育”,是對學生內心深處的洗滌,讓我們在不經意間的觀察中,體會到母愛似海,父愛如山;在三言兩語中,感覺到師愛如燈;在與同學的交往中,體驗到友誼的縷縷春風。一箇人的一生,需要太多的支撐。心存感激,才能深入體會,纔會加倍珍惜。

  “懷抱一顆感恩的心,爭做一箇成功的人”。感謝他人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母親節時做心意卡,每天回家幫做一件家務,記住父母的生日,得到他人幫助後說聲謝謝等,通過這些水事來學會感恩,每天心存感恩,生活起來也快樂。這樣家庭、班級、學校及至整個社會也更加和諧。同學們“感恩”並不遙遠,作爲新一代的學生,應該學會感恩,使學校充滿愛的生機。

  父母養育我們很辛苦,我們應該對父母感恩,同學不求回報地幫助我們,我們應該對同學感恩,老師辛勤教育我們,我們應對老師感恩,願同學們在感恩教育的薰陶下,知道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有許許多多人爲我們付出,我們生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感謝這個世界,感謝父母、老師、同學,感謝愛着我們的親人和朋友。願“感恩”滲透到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裏,使我們在這種良好的學習環境中茁壯成長。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懂得去孝敬父母。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懂得去尊敬師長。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孝心無價》。

  我們沐浴着愛的陽光長大,我們滋潤着人間的真情成長,多少次帶着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多少回含着感動的淚花暢想未來。有一箇詞語最親切,有一聲呼喚最動聽,有一箇人最要感謝,有一箇人最應感恩,它就是——“媽媽”。

  媽媽的皺紋深了,她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媽媽的手粗了,她把溫暖的陽光給了我,媽媽的腰彎了,她把挺直的脊樑給了我,媽媽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面對媽媽深沉的感情,聆聽媽媽殷切的心願,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應該學會感激。

  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憂慮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如果說母愛是船,載着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那麼父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箇幸福的港灣。如果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那麼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拿什麼來感謝你,我的父母!父母的愛說不完、道不盡,所有的恩情我們銘記於心。

  相信每一箇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父母走了,帶着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爲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箇口信;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父母健在的時候,盡一份你的孝心。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感恩節的演講稿 篇13

  此時此刻我能站在這裏,我想先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因爲身體髮膚取之父母,是他們給予我生命;接着我要感謝我的師長,因爲他們授予我知識,讓我認識到了大千世界的精彩;還有我要感謝我敬愛的祖國,因爲它賦予了我生存的權利,我也要感謝明媚的陽光,感謝廣闊的大地,感謝所有的動植物,因爲沒有父母的精心養育,沒有師長的’諄諄教導,沒有國家時刻的愛護,沒有大衆的助益,沒有陽光和動植物,我何能喘息生存於天地之間?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只有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你纔會覺得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是充滿希望,充滿愛的。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就是在動物界尚且知道感恩,更何況我們作爲萬物之靈的人類呢?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念那些有恩於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爲他們的存在,我們纔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爲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賞。學會感恩是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的前提。感恩不僅僅是美德,感恩是一箇人之所以爲人的基本條件!我敢說,一箇不會感恩,不會心懷感恩的人,一定不是一箇健全的人!每次自己陷入困境,都會有一雙手來拉自己一把。手多了我也模糊了,只記的人們的臉上都有一箇共性,那就是無私和博大。感恩是生活中的智慧,時常擁有感恩之情,我們便會時刻有報恩之心。有了報恩之心,就會把成就歸功於大家,失誤歸過於自己;就會把組織的優點告訴大家,把組織的不足告訴領導。而犧牲精神便會凝聚在我們體內,當需要捨棄個人英雄主義時,甘願正直而坦然地面對;組織困難的時候,甘願做出自我利益的犧牲;當他人困難的時候,甘願不講利益提供幫助。有了生命,我們纔有可能擁有一切;心存感恩,方能感知生活施予我們的恩澤,方能感知這個世界充滿愛心。

  學會感恩,這是社會對我們的要求,這也是將有助於我們好的品格的形成,學會感恩,將會使我們一生受益。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