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愛老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精選9篇)
重陽節愛老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敬老愛親,傳承文明》。
上週六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五經之首的《周易》將九定爲陽數,兩陽相重稱“重陽”。1989年,我國正式把農曆九月初九定爲老人節,寓意老年人健康長久,所以重陽節又可稱爲敬老節。
我們熱衷於過洋節,比如有的同學在父親節、母親節還興致勃勃地給父母送上祝福,敬愛父母形式多樣固然不錯,可是我們對自己身邊的傳統節日往往不在意、不重視、甚至忘懷。
一方面,說明我們追求時尚和新潮,對所有“洋氣”的節日都津津樂道、樂此不疲。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欣賞能力在下降。大家想想看,敬老節裏我們不僅對養育自己的父母給以祝福,更多的是對長期以來關注自己成長的老年人給以關愛、關心,這其實比洋節涵蓋的內容更廣泛、意義更深遠。顯而易見的理由之一就是,沒有爺爺奶奶,自然不會有爸爸媽媽!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就是說要像尊敬自家的老人一樣尊敬所有的老人,把敬老的美德推己及人。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把傳統的重陽節賦予敬老愛親的新含義,正是從多箇方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結合。
我認爲,對身邊的老人都不能夠尊敬、關懷的人,是不值得做朋友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該不僅把關懷老人當做自己日常自然之舉,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自己敬老愛親的文明之舉,使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文明風尚薪火相傳。
同學們,大家誰能說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一切關心我們的師長爲我們付出了多少辛苦?也許大家可以找個機會靜下來悄悄端詳一下,他們臉上的皺紋和鬢邊的白髮,那正是爲了我們的成長而付出的代價。他們的付出從來沒有要求過回報,因爲孩子永遠是他們在夜闌人靜時無盡的牽掛。而我們對老人們的需要卻因常常沉浸在理所當然之中變得視而不見。因此我要大聲號召同學們永遠記住:滴水之恩要湧泉相報!
“又是一年重陽時,人生易老天難老”讓我們更懂得敬老愛親的含義。用溫馨的呼喚,質樸的微笑,真誠地問候,簡約的禮物……給老人們以幸福和快樂。
還要用耐心學會聆聽,聽老人們嘮家常,談瑣事;用愛心學會關心,細心照料老人的生活,不怕繁難;用真心學會奉獻,對老人的付出給予尊重並嘗試爲老人們做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學們,在這天高雲淡的季節,讓我們戮力同心,以取得的豐碩成果來回報關心我們的老人們。讓他們放心、開心。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以及我們摯愛的親人幸福、安康!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重陽節愛老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2
尊敬的各位老領導、老幹部、老同志們: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今天我們在這裏歡聚一堂,喜慶佳節,首先我代表學校黨政領導和全體在職教工向尊敬的老前輩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
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回首昨天,你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彈奏了不平凡的樂章!把自己的青春和事業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爲學校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學校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有你們辛勤的汗水與足跡。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飲水思源,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教育事業領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作爲老領導,是你們帶領廣大教職員工,艱苦創業爲今天的教育事業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作爲老教師,是您們誨人不倦,無私奉獻,培養了無數的優秀人才,作爲老職工,是您們立足崗位,勤勤懇懇,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推進了教育的快速發展。
您們是教育界的功臣。
如今我已從一名學生成爲了老師,剛剛走出校園的我還太過年輕稚嫩。
今天我不僅要叫您們一聲老師,更要稱您們一聲前輩,您們更是我從事教師職業一輩子的榜樣。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發揮年輕的優勢,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自己的能力之內主動承擔一些工作,爲領導和同事分憂。
虛心的向每一位老教師學習,戒驕戒躁。
勤于思考,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擴展自己的事業道路。
最重要的是:愛孩子,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幼兒,盡我的能力去教導他們,給他們一箇溫暖,快樂的幼兒時期。
我要向在座的老教師們一樣,兢兢業業的學習,勤勤懇懇的工作,在幼兒事業上奉獻自己的一生。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
再一次向各位尊敬的長輩敬賀節日快樂,祝各位離退休老前體輩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快樂生活,知足常樂!願你們如山間不老的青松,園中傲霜的晚菊,湖畔爭豔的古楓,珍惜夕陽般的暮年,用不老的腳步去丈量生命中的第二個春天!
重陽節愛老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3
親愛的各位朋友們:
早上好!
有誰知道重陽節是什麼節日嗎?
誰對重陽節有所瞭解,請來給我們大家說說。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爲“重九”。每年的重陽節,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正是秋高氣爽、山青雲淡的時節。此時登高遠眺,使人心曠神怡,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許多地方都在這期間舉行登山會。和登高相聯繫的有喫重陽糕的.風俗習慣。“高”和“糕”諧音,作爲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纔有了登高喫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黃蟹肥時。菊花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千姿百態,非常逗人喜愛。人們喜愛的不僅僅是她美麗的容顏,更值得稱讚的還是菊花剛強的氣質。在深秋的冷風中,唯有菊花爭奇鬥豔,使秋日多了生氣,多了豔麗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賞菊的風俗一直保留下來。在蕭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園裏還舉辦菊花會、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情景,吸引着衆多的遊客。
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因此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我希望朋友們都能夠尊重長輩,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在生活中自己的事自己做,要多體諒爺爺奶奶的辛苦,幫他們做些事。
重陽節愛老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好:
我是__級__班的___,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敬老,從我們做起》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在數字中又是,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加之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便顯得更加深遠。
《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爲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過此節日。而今天的重陽節又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重陽節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超過了__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__億,佔全國人口的1/4。現在的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發揚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顯得尤爲重要。因爲一箇國家對老人的態度,反映了一箇國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箇國家、一箇民族的文化素養。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敬老、愛老、助老的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後輩們怎能妄加踐踏,肆意改動呢?再者,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尊重老人是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表現。君不知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一做人的一箇準則?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爲老人。作爲___中學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昨天,他們爲社會的發展揮灑汗水;今天,我們要爲他們勞累的身心擦汗送溫。重陽節是人們向父母、長輩和身邊的老年人送上祝福、傳遞愛心、表達感恩的日子。重陽節這天,作爲當代中學生更應該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爲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時也向社會上其他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老年人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雙手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社會就應該關心、幫助、尊敬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
當然,敬老愛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靈上的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爲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爲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喫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讓他們開開心心生活,愉愉快快度餘生。“授人玫瑰,手留餘香”,當我們奉出一顆顆愛心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也會感到陣陣溫暖。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敬老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生活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爲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和諧的環境,優越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重陽節愛老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5
小朋友們:
早上好!
有誰知道這個星期_是什麼節日嗎?(重陽節)誰對重陽節有所瞭解,請來給我們大家說說。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爲“重九”。每年的重陽節,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正是秋高氣爽、山青雲淡的時節。此時登高遠眺,使人心曠神怡,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許多地方都在這期間舉行登山會。和登高相聯繫的有喫重陽糕的風俗習慣。“高”和“糕”諧音,作爲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纔有了登高喫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黃蟹肥時。菊花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千姿百態,非常逗人喜愛。人們喜愛的不僅僅是她美麗的容顏,更值得稱讚的還是菊花剛強的氣質。在深秋的冷風中,唯有菊花爭奇鬥豔,使秋日多了生氣,多了豔麗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賞菊的風俗一直保留下來。在蕭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園裏還舉辦菊花會、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情景,吸引着衆多的遊客。
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因此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我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夠尊重長輩,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在生活中自己的事自己做,要多體諒爺爺奶奶的辛苦,幫他們做些事。
重陽節愛老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6
老師們、同學們: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也就是上星期三)是重陽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日子。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曆來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的詩詞佳作。
我國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爲先”等格言就充分體現了我們民族的這一傳統美德。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這一天才做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每一位少先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向長輩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爲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忙做家務,多爲他們着想,把好喫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在家裏,孝敬自己的老人,在外面,好好的對待所有的老人。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分心意!
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重陽節愛老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7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再過幾天,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曆來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於老年人的節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祝願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爲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爲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共青團員和青少年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爲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爲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喫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
重陽節愛老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姐妹們:
感謝各位領導給了我這份榮譽,作爲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能作爲孝老愛親的代表,在此發言,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人常說“家庭是船,事業是帆, 帆兒推動船行,船兒揚起風帆。”我在四十年的風雨歷程中,一直在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爲準則,勤奮工作,愛崗敬業。經營家庭,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工作上,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得到了家長和同事好評,也得到了領導的一致認可。
在生活中,我同樣以一顆積極進取心對待生活。我從一箇只會讀書不會理家的人轉變成爲一箇工作能力強,生活能力強的好媳婦。我在家中父母較爲疼愛,加上自己一直忙於學業,對家務事一竅不通。1998年我與丈夫結婚後,從來不會做家務的我認真向婆婆等長輩請教、學習。通過鍛鍊,我不僅能把家裏收拾得窗明几亮、乾淨整潔,而且還能做好幾個拿手的菜,成了婆婆的好助手。
結婚後,工作性質特殊,整天忙於工作,顧不上家。工作之餘,我總要擠時間爲公婆洗衣、做飯,陪伴老人說話、娛樂,而公婆見我工作繁忙,也主動爲我帶孩子,做好飯菜等着我下班,大家你敬我愛,和睦相處。
中國傳統是百事“孝”爲先,作爲一箇傳統的中國人,我平日非常注重對公婆的孝道。逢年過節或是公婆的生日,我總要爲公婆準備禮物,雖不是貴重的東西,但卻是十分適用。每次收到禮物,公公、婆婆都非常開心。婆婆總說:“兒媳比兒子強多了”,公公對人對事要求非常嚴格,也常對人說我是個懂事的孩子。就是這樣,家裏有什麼好喫的、好喝的,公公、婆婆一定要留着等我,我有什麼頭疼腦熱的,公公、婆婆比我還急。爲此,丈夫還非常嫉妒我,常笑言我比他地位高多了。
我不僅與公公、婆婆的關係相處得好,與婆家的親友的關係也相處得十分融洽,誰家有個大務小事,我一定盡力幫助,因爲我是一名教師,我就主動承擔家中小孩子的學習輔導任務。我的真誠得以回報,家中無論大人、小孩,有什麼事都願意找我訴說,聽聽我的意見,並且也真心的關心着我,我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家人也及時爲我排憂解難。
由於我十分注重家庭關係的協調,我的父母與我的公婆關係也非常和諧,兩親家經常相互往來,增加感情聯繫。
作爲媳婦,我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蹟,但我會用心做一箇好媳婦、好女兒。凡事“老”字爲先,事事以“家庭和睦”爲主,本着“家和萬事興”的原則,處理好家庭關係。
朋友們,構建和諧社會,創建和諧家庭。我們女性不僅撐起了半邊天,甚至比男人還要辛苦。我們中年女性,有老人需要伺侯,兄弟姐妹需要照顧,還要教育好子女。我們要工作,還要承擔家務。因爲我們是女性,我們心中善良,我們心中有愛。我驕傲我們是女人,我們是婆婆心中的好媳婦,我們是媽媽心中的好女兒,我們是愛人心中的好妻子,我們是孩子心中的好母親,我們是鄰居眼中的好閨女,我們是朋友們的大姐姐。
姐妹們,我們是女性,我們不依靠別人,我們一樣堅強。我們要自信、自立、自強,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爲豫靈教育的發展,創造新的輝煌。 最後,祝願姐妹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開心快樂每一天!
重陽節愛老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9
各位老同志、朋友們:
大家好!我首先想起了毛澤東的一首《重陽》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確人生易老,轉瞬間不知不覺就快到了退休年齡了。在這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豐收季節裏,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今天我們在這裏歡聚一堂,隆重聚會,提前慶祝我們中華民族的又一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人的一生總要經歷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時期,今天是我們的節日,明天就是你們的到來,這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阻擋。過去我們大家以滿腔的熱血、無私的奉獻、勤奮的工作,爲國家工作和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也爲國家的改革和發展付出了辛勤勞動,有的同志還在主動把自己心愛的崗位讓給年輕的同志,犧牲了自己的利益,使國家減輕了負擔,達到了改革的目的,今天我們能座在這裏座談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也是大家年青時奉獻的回報。
沒有我們這些老同志就沒有國家的今天,這些老同志功不可沒,尊重老同志就是尊重歷史,愛護老同志就是愛護寶貴財富。現在黨中央號召要構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爲本,解決民生問題,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胡最近指出:“解決和改善民生,解決好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人民羣衆生活得更幸福,安全,更有尊嚴”,“國民共富”與列入規劃之中,我們老同志爲之而高興,這是社會進步發展的體現。也是改革開放富裕的成果。
夕陽無限好,九九重陽歡,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十月金秋,果實飄香。在這重陽節到來之際,我祝願大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明年再相會。謝謝大家!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