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通用3篇)
九九重陽節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由我來爲大家作國旗下講話,我講話的主題是《重陽敬老?話說美德》。
明天,是農曆的九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重陽節,也叫老年節。在唐詩宋詞中,有許多的有關重陽節的詩詞佳作。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說的就是王維在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 “避災”,插茱萸、賞菊花。
作爲一名小學生,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關心老人, 多爲他們着想。
在此,我向大家發起倡議:在家裏,對待老人要有禮貌,多陪陪老人,多跟老人說說話,散散步,給老人盛飯、夾菜、倒茶,讓老人在晚年不會感到孤獨。在外,我們要學會禮讓老人,給老人讓座,排隊時遇到老人,也應讓他們先排,看到老人迎面而來,我們要讓出路讓他們先走,給老人們最大的方便。
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同學們,雖然重陽節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僅僅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更應該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是社會的責任。讓我們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做到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父慈子孝,子孝父心寬,家庭才和諧安寧。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他們爲我們撐起的這片藍天,讓我們爲爭做一箇知禮明禮的好孩子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謝謝大家!
九九重陽節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2
重陽節,一箇孝敬老人、孝敬父母的節日,也是我喜歡的節日。
今天是重陽節,我一大早就起了牀,一縷溫暖的陽光從窗外射了進來,多麼美麗啊!爸爸媽媽已經去上班了,我疊好了被子,看了看鬧鐘,還有些時間。覺得地板太髒,我決定拖地板。我先把拖把浸溼,然後打算擰乾,可是,拖把實在太重了,我怎麼擰也擰不幹,想到媽媽經常拖地板一定很辛苦,我就使出全身的力氣,終於擰乾了。哎呀!7點了,我抓起書包,急匆匆地上學去。
中午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鄰居石爺爺提着菜籃,籃子裏裝滿了新鮮的蔬菜,天氣炎熱,石爺爺特別累。我趕緊跑過去對石爺爺說:“石爺爺,我幫您吧!”石爺爺微笑着說:“謝謝你,好孩子!”我幫石爺爺把菜送到了他家裏說:“爺爺再見!”就回家了。
媽媽還沒回來,我拿起話筒剛想給媽媽打電話,轉念一想:我不應該打擾媽媽的工作,今天是重陽節我要給媽媽一箇驚喜。我開始行動,先煮飯,再炒菜,炒了媽媽最愛喫的西紅柿炒蛋,噢,味道不錯。媽媽回來了,我做了一箇優美的手勢“請坐。”給媽媽倒了一杯茶說,“您辛苦了,先用茶,再用餐。”笑容在媽媽的臉上綻開了:“我的女兒真的長大了!”
媽媽告訴我,晚上要到外婆家喫飯,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放晚學後我來到了外婆家,表弟正在睡覺,舅父、舅母正在做飯,外婆還沒有回來,父母在上班,表妹在寫作業。我給表妹做輔導,然後幫舅父、舅母擺碗筷,快擺完時,表弟突然醒了,可舅父、舅母忙得實在脫不開身,我趕緊跑過去哄表弟說:“不準哭啊!再哭以後就不帶你出去玩,不給你糖吃了啊!”表弟不哭了,我給了他一顆糖,讓他自己玩着,我擺完碗筷後,爸爸、媽媽、外婆都回來了,飯菜也做好了。大家一起喫飯,說說笑笑,其樂融融。
我舉起杯子對大家說:“慶祝重陽節,乾杯!”
“乾杯!……”
“不對。”表妹說,“應該是慶祝全天下老人們重陽節快樂啊!”
大家一塊說:“對!乾杯!”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箇快樂而難忘的節日。重陽節,一箇讓長輩綻開笑臉的節日,一箇讓我們孝敬父母的節日。我希望所有的老人、父母都能夠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演講稿4
今天是重陽節,我很早就起來了。
媽媽問我:“你知道重陽節的習俗嗎?”
“知道一些。”我回答。
“你能說說都有那些嗎?”媽媽驚奇地問。
“登高、佩戴茱萸、飲菊花酒、喫重陽糕、賞菊等等。其中喫重陽糕的風俗比較普遍,對嗎?媽媽。”
“我兒子真棒。關於重陽糕的知識你瞭解嗎?”
“這個不太清楚,給我講一講吧媽媽。”
媽媽說:“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爲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八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箇小紅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喫糕”代替“等高”的意思,用小紅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喫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爲重陽糕。”
“兒子,你還想瞭解重陽節的傳說嗎?”
“當然想知道,媽媽。”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爲病差點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害。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土,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箇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再(在)仙鶴的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爲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交(教)給他降妖的劍術,還贈給他一把想要(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的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辟邪的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吩咐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倒上)一蠱菊花酒,做好了降妖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香味和菊花酒氣,便嘠染(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侯(,)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衝下山來,幾個回合酒吧(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等高(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裏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爲老人節。”
喫中午飯時我問媽媽:“那個像蛋糕一樣的東西就是重陽糕吧”。媽媽說:“是的。”我喫完飯,就去玩了。
這個重陽節我過的很有意義。
九九重陽節敬老優秀演講稿範文 篇3
“唉——”老人望瞭望窗外,搖搖頭,嘆了口氣。窗外,一片樹葉依依不捨地脫離了樹媽媽的懷抱,投進了一片金色的海洋,成爲一朵小小的浪花。秋,一箇多愁善感的季節,老人的心也如這秋天,充滿了孤獨。
夕陽西下,天邊的火燒雲分外耀眼。老人有些坐不住了,心裏漾起了一絲漣漪。今天是重陽節呀,他們答應我早點回來的呀!會不會路上出事了?剛一冒出這個念頭,老人就打斷了自己的思緒。
窗外,一隻烏鴉飛過,在葉間找着蟲子,找到了,卻不急着喫,而是叼着蟲子飛上了樹,是在孝敬父母呢。老人會心一笑,烏鴉的孝心難能可貴呀!老人緊盯着窗外小烏鴉的一舉一動,心裏卻希望那隻烏鴉就是自己的孩兒。
良久,老人摸了摸桌上的飯菜,“涼了”語氣中透着無奈與掩飾不住的孤單。
窗外一片漆黑,只有啓明星閃爍着微弱的光芒,“重陽節,重陽節……”老人唸叨着,思緒卻飛回了以前:
“來,孩子們,喫飯囉!”以爲人父的他快樂地吆喝着。一箇大男孩牽着小女孩的手蹦上飯桌,撒嬌着要母親給他們夾菜,母親笑着答應了,一家人其樂融融。
如今,老伴去了。“唉——”老人又一次地嘆息。
“叮鈴鈴”電話歡快地唱起歌。老人顫抖地拿起話筒,那頭傳來兒子洪亮的聲音。
“爸爸,今天晚上要在公司加班,脫不開身,不能回家過重陽了,您老要保重啊!”老人應了一聲,便放下話筒,偷偷試去了眼角的淚花。
還有女兒呢,老人在心裏安慰道。
緊接着,便是死一般地沉寂。
“叮鈴鈴”電話鈴打破了這般沉寂,老人哆哆嗦嗦地拿起話筒。
“喂——”
女兒,是女兒的聲音,老人的眼睛在黑暗中閃着興奮的光芒,隨即又消逝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是溫暖的。
“爸爸——”
老人的心快跳出胸膛。
“今天,我帶女兒去喫飯,就不回來吃了,祝您——”
後面的話,老人沒聽清,但他感覺有無數箇雪球向他砸來,把他的心打的生疼、凍得冰涼。
黑暗中,老人摸索着拿起飯碗,可口的菜到了他的嘴裏,卻很苦澀,一滴渾濁的老淚滴入飯碗。
老人坐着,如一尊雕像般的坐着,天黑了,老人的心裏也一片黑暗,唯一能給他帶來光明的兒女卻沒有來。
周圍的黑暗裹挾着老人,老人彷彿掉入一箇無底洞,唯一能把他拉上來的力量—“愛”卻沒有來。
桌上的團圓飯涼了。窗外傳來烏鴉的叫聲,那聲音是多麼的歡暢快樂,而此時卻像針一般刺扎着老人的心。
這一夜,老人該如何度過?
唉,重陽節呀重陽節,這就是“老人節”?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