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醫德醫風演講稿(精選3篇)
護士醫德醫風演講稿 篇1
醫德是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醫風是指整個醫護行業裏應當具有的良好的行業風氣。醫德醫風的好壞反映了社會風氣好壞的,因此,杜絕行業不正之風也就成爲了各家醫院常抓不懈的問題。做爲醫療戰線上的同行,雖然我們互不相識,但我們彼此熟悉對方的工作內涵,而且,我們的奮鬥目標是相同的,那就是—“使病人康復是我們自身價值的最終體現”。
從參加工作起,我就一直在外科臨牀工作,在平凡而瑣碎的護理中實現着自己的人生價值。20xx年的工作經歷,見證了我的成長過程,也詮釋了最經典的一句話,如果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鑑於特殊的工作性質,在我的崗位上從未發生過“紅包”之說,我所聽到、得到最多的是病人和家屬的親口道謝聲。我曾爲病人送過飯,捐過款,護理病人時盡職盡責。其實,有些工作是別人能看到的,有些工作是別人看不到的。別人對我的工作評價是認真,我就針對認真來說說我的工作。誰都知道,護士崗是一箇蘿蔔一箇坑,每個人都可以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但有時是要分質量的。這時候,工作細節尤爲重要。就比如說,在測完病人的血壓後幫病人把衣袖整理好;在執行靜脈輸液治療時,如果看到病人正在喫飯,我總是讓他先喫飯後輸液或者病人要求先去入廁後輸液,對於這些,我一直持理解的態度,沒有絲毫的怨言或表情上的不愉快。輸液時,我都要徵求病人的意思,是願意輸在左手還是右手;輸完液後,我會及時把輸液架拉到牀頭,以方便病人上下牀活動,病房看上去也整齊。對於術後的病人,除了常規的飲食、活動方面的講解外,必要時協助病人下牀,指導術後第一次排小便。手術科室,手術對於醫護人員來說是司空見慣,而對於病人來說,或許有些病人還是第一次,她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和心理支持。我們知道,生病的日子,是一箇人心理比較敏感、脆弱的時候,如果給一箇微笑,一份指導和關注,相信信任和尊重是相互給予的。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科室,我是護理崗中唯一的女黨員,在言語,行爲方面我要以黨員的標準嚴格約束自己。在工作中,我擔任質控護士,消毒監控方面,如果我自己做不好,我又如何去監督別人的工作。我一直認爲行動勝過所有的語言,也最有說服力。在工作中,彼此瞭解的機會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十多年來,我唯一最值得驕傲的一點是堅持了無菌觀念,無論夏天天氣多熱,值夜班大半夜做治療時,我都沒有忘記隨時戴口罩,因爲它已經成爲了一種習慣。
工作之餘,如果遇到少見的病種,如肝包蟲、蜂窩組織炎等,我都會上網查資料,編寫健康教育計劃,以方便今後工作的需要,對於我來說,也是一次主動學習的機會。另外,我還經常參加醫院舉辦的崗位練兵比賽、演講比賽,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我一直覺得,每一次機會都是一種鍛鍊,不管成功與否。在知識更新方面,我也是不甘落後於年輕人,堅持完成了自學大專課程。
多年來的護理工作,使我已經記不起曾經親手護理過多少危重病人?就讓我來講講年底,我在西部分院工作期間發生過的故事吧!那時侯,科裏收住一名因高血壓突發,引起高血壓腦病的患者陳賀隆,病人嗜睡好幾天,一側肢體癱瘓,口腔護理、皮膚護理都要按時去做,而且病人沒有固定的職業,家裏只有一位上高三的女兒,他們靠政府發放的救濟金生活。護理部人員主動積極捐款獻愛心,我也是帶頭捐助,併爲其提供更爲周到的服務。空閒期間,我都會跑到病房,幫着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陪病人聊天,鼓勵他爲了孩子,爲了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病人出院前,家屬將一面贈給護理部全體人員的錦旗送到了院長辦公室,上面寫着“護理精湛、感恩之情”。至今,這面錦旗懸掛在護辦的正牆上,這是護理部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所獲得的榮譽。在我的崗位上我就是憑着這些點點滴滴獲得過先進工作者、醫院十佳護士、局崗位能手、局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我認爲素質只有通過自身的正確認識和社會實踐,才能形成個人比較穩定的品質。工作中的耐心、細心、嚴謹的工作作風是和工齡、年齡成正比的。因爲。隨着年齡的增長,心智方面更加善於理解別人,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趨與穩定狀態,專科理論知識會更紮實一點,臨牀實踐技能水平在科室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中不斷得以提高。
病牀週轉率﹑病人治癒率﹑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服務滿意率的提高都包含着我們的工作業績。一箇科室中,手術的成功,離不開醫技人員提供的第一手資料,離不開醫生的明確診斷以及護士姐妹們的相互協作。在集體面前,個人的能力顯得微不足道,但在個人思想素質方面,個人的榮辱就代表着集體的形象,企業的形象。我始終都願成爲爲醫院護理事業添磚加瓦的人。
人類對於健康水平的追求,豐富。擴大了護理工作的內涵。如果醫護人員人人自律,擁有“從我做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相信在行業新風尚中,文明優質服務,以病人爲中心的理念將在平凡的小事中一一體現,醫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將會更加完善。
最後,感謝領導的厚愛,同仁們的信任,站在這裏,也許是我此生所獲得的最高榮譽,深深的一鞠躬,代表了我所要表達的一切,祝大家開心、愉快!
護士醫德醫風演講稿 篇2
朋友,當你在與死神短兵相接的搏殺中,看到患者那信任的眼神,對生存的渴望,患者家屬祈求的語言,你是否感受到責任的重大當你聽到人工胰島素的問世,介入手術已廣泛應用於臨牀,你是否感受到祖國的醫療技術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當你感受到醫療衛生逐漸市場化,專家門診遍佈大街小巷。老百姓對名醫的信賴,對庸醫的斥責,你是否感覺到在激烈的競爭中岌岌可危鳳
城市中心醫院有着悠久的歷史,從她誕生的那天起,在相對的歷史階段中,這裏擁有着全市一流的技術力量,一流的醫療設施,高尚的醫德醫風,在全市人民心中樹起了一面旗幟,塑造了一座豐碑,這是我們每個中心醫院的醫務人員應爲之驕傲和自豪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年輕的朋友們,我們選擇了這個神聖的職業。無怨無悔,中心醫院選擇了我們,負於重託。炎黃子孫在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艱苦奮鬥,作爲中心醫院新一代的新主人。我們要爲中心醫院的振興盡職盡責。
在傳染科的每一天,我都感受到醫務人員生命的價值病人身體的強壯,心靈的康寧,笑容的燦爛。以病人爲中心,以服務樹信譽,在競爭中求發展,早會上彭京霞主任慷慨陳辭:院興我榮,院衰我亡。當前我市醫療市場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上爭創一流的成績。傳染科作爲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自己的特色,我們要優化就醫環境,努力爲患者提供溫馨、便捷、優質的服務,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把患者認不人可,高不高興在爲制定措施,開展工作的依據和準則。要把服務工作做靈活,做到患者完全滿意爲止。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星期二是科室的學習日,一箇個疑難問題在熱烈的討論中煙消雲散。科裏經驗最豐富的主治醫師張向陽教會我們及時、準確、規範的書寫病歷,認真履行告知義務,端正服務態度,他的臉上永遠洋溢着燦爛的微笑;趙成福主治醫師不但同情病人,提供親友式服務,而且成爲病人的精神支柱,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盧麗紅護士長告訴我們:病人到醫院的時候是他們最脆弱的時候,如果能幫助他一把,可能會記一輩子,而這個幫助有時候不需要很多,一箇微笑,一句話可能就足夠。在護理員辭職的日子裏,一爲患者家屬卻悄悄告訴我:你們科護理員真能幹,象收拾自己家一樣。我自己看這位護理員打扮的.人,竟然是我們科的趙書萍護士長,在她的精神感召下,科裏的每一位醫護人員甚至患者都積極保持整潔舒適的環境。我真正理解了患者贈送錦旗中赫然書寫的八個大字:關愛病人,溫暖如家。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無私奉獻,依然用溫馨的微笑恪守着那個神聖的誓言,締造着人間愛的真諦。
你是否真正感受到什麼是白衣天使的責任,年輕的朋友們,你是否能感受到沒有硝煙的戰場是何等的慘烈,你是否能感受到成功的欣慰是什麼
我們要弘揚老一輩的醫德醫風,掌握先進的醫療技術,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需人民之所需,敬業愛崗,取信於民,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競爭中求發展,在競爭的激流中劈波斬浪,努力吧,奮鬥吧,成功永遠屬於那些力爭上游的人!讓青春在競爭的激流中閃光!
護士醫德醫風演講稿 篇3
我曾經崇尚教師這一偉大的職業,站立在講臺上,面對着臺下幾十雙求知若渴的眼睛引經據典;我還羨慕銀行職員可以穿着飄逸瀟灑的連衣裙,在乾淨整潔的辦公桌上,熟練地操縱着電腦鍵盤。然而,我卻偏偏穿上了白大褂,當上了一名護士。一襲飄然白衣,一頂別緻的燕帽,給了我們一箇聖潔的稱謂——白衣天使!每一箇白色的衣裙裏,都飄逸着莊嚴和寧靜。恰似縷縷春風,把即將枯萎的生命變得燦爛如花。
我們用燦爛的微笑,融化着患者的傷痛,我們用愛心的絲線,縫合着患者身心的創傷,我們用細心的呵護,溫暖着患者破碎的心靈,我們用堅韌的意志,和死神頑強抗爭。
門診燦爛的微笑,耐心的指;急診室緊張的節奏,爭分奪秒;護士的溫馨護理,病房裏匆忙又輕柔的腳步,輸液瓶中點滴着希望,體溫表裏刻錄着叮嚀;醫生的認真負責,病歷裏密密麻麻的字跡浸透着他們辛勤的汗水;手術室中忙碌的身影;藥房裏藥劑師和藹的態度,檢驗科檢驗醫師的一絲不苟,功能科技師的周到服務。。。。。他們都是我們可親可愛的白衣天使,他們是不可分割的團體,他們雖然在不同的工作崗位,都在用同樣的一顆愛心面對自己的工作,面對患者,共同譜寫着一曲和諧的音符。用樸實聖潔的形象詮釋着職業的內涵。親愛的同事們,你們辛苦了!
哪裏是最危險的地方,哪裏就是我們陣地。大醫精誠,大愛無疆,我們的同行們飽蘸着青春的熱血,再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寫下了一箇又一箇動人的故事!
人們不曾忘記,當非典肆虐橫行的時候,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們的白衣天使毅然挺身而出,穿着厚重的防護服走在死神的最前面。終於,我們一起贏得了這場戰鬥的偉大勝利,讓生命燦爛如花!
再說說這次的汶川大地震,我們的醫生護士更是冒着生命的危險奮不顧身,她們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同救援隊一起用愛心築起鋼鐵長城。四川的馮成慧在“5·12”大地震當天下午1:56分,被推進了成都第一人民醫院的手術室,準備做子宮切除手術,剛剛打開腹腔,劇烈的震動襲來,外面有人在驚慌地喊:“地震來了,快跑!”。守在手術室外面的病人的丈夫和女兒也被醫院的工作人員勸下了樓。病人的女兒一邊哭一邊說:“我媽媽怎麼辦啊”由於怕搖晃的燈掉下傷了病人,更怕病人因爲搖晃而掉到地上,幾位醫護人員不約而同的圍成了一箇圈,將病人圍在他們用身體形成的安全區內。並不時地安慰病人說:“不怕,你很安全,我們用身體保護着你。”據當時在場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當時,他看見幾位同事的臉上都寫滿了恐懼,但從他們眼睛裏卻看到了堅定。待搖晃稍微小一點後,就聽見一箇聲音說:“趕緊手術,不能丟下病人”。時間就是生命,因爲震盪被中斷的手術又繼續做起了起來。手術室裏平靜得和平時做手術一樣,每一箇環節都做得那麼認真、仔細,彷彿此刻並沒有發生地震。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手術終於做完。做完手術後,幾位醫生又將病人推到icu,一直陪伴在病人身邊,直到病人情況穩定後才離開。他們成了這棟樓裏最後逃生的人。
醫者父母心,面對強震,面對危及的生命,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留下。用崇高的醫德情操實踐着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醫訓。用實際行動感動着患者,感動着整個中國。天災,給了我們一箇悲傷的五月,而人間的大愛卻又給了我們一箇溫暖的五月!誰不會爲之而感動呢?他們,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的確,一箇具有高尚醫德的人,才能真的無愧於白衣天使的聖潔稱謂。我們旬陽縣醫院在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方面一直從未停歇過腳步。先是成立了醫德醫風建設監督小組,又不斷地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工作,從自查到整改,讓一切不良的醫療風氣消滅在萌芽狀態。在此關鍵的時刻,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微笑面對每位患者,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業務技術水平。加強學習,做好記錄,爲提升我院品牌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是我們祖國母親多災多難的一年,可是母親並沒有被困難壓倒,她的肩膀因爲團結中華兒女的團結而變得更加結實和堅強。是我們旬陽縣醫院迎接等級複審工作重要的一年,我相信我們旬陽縣醫院每位職工會和醫院一起面對這個嚴峻的考驗順利過關。加油!旬陽縣醫院!
愛,是生命的源泉;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來吧,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讓我們將愛的火種點燃,讓我們一起面對,面對這平凡而又神聖的工作,面對這脆弱而又堅強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燦爛如花!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