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業給我創造輝煌(精選3篇)
再就業給我創造輝煌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們:
大家好!
眼下,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下崗”了.今無,我就給大家說說我做了一名下崗女工,重新謀職,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
我叫,原是如皋市服裝總廠的一名工人,在廠裏做襠案管理工作,多次被市檔案局評爲檔案管理先進工作者,並取得“助理館員”的職稱.然而,隨着96年9月工廠的破產,我走進了下崗職工的行列.失落和迷惘困擾着我,想想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光靠丈夫一人的工資,今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呀!多少次,我曾含着眼淚試圖找關係調動工作,但失敗了;多少次,我也曾徘徊於市政府門口想靠政府的救濟生活,但周圍那麼多下崗人員,國家的負擔夠重了.面對身臨的形勢,我苦苦的思索着,我決心重新擇業,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創業難,而下崗女工再創業更難.一開始,我到市場推銷乒乓褲,每天天一亮,我就推着車子沿銜叫買,一天下來,累得腰痠背痛,可結果連本錢也沒賺回來.初次創業的失敗使我茫然了——難道我單峯真的`就無路可走了?然而,上天總是厚待熱愛生活的人.一天,我偶然發現市體育場問口有許多小孩拉着大人購買兩元錢一隻的紙風箏.頓時,我覺得眼前一亮.說起風箏,它和我的緣分可不淺哪.我們家是風箏世家,公公郭文和是全國著名的風箏藝人.我從80年代起就利用業餘時間學習“郭氏風箏的扎、糊、放等工藝,歷年來參加北京、香港等十多個地區的風箏比賽都獲了獎.特別是我研製獨創的具有歐美風格的風箏,曾獲“全國十佳鳳箏獎”92年赴香港參加國際風箏會,又獲“最佳風箏技巧”獎.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曾作過專題報道.風箏使我的思路一下子拓寬了!我開始考慮把藝術風箏商品化投放市場的問題.我的這一想法很快得到全家的支持.經過辦理各種手續,“郭氏風箏工藝社”應運而生:通過購買必備的原材料,並招收5名下崗女工,就這樣,工藝社開業了!
一箇多月後,一批形式新穎、色彩鮮豔的風箏生產出來了.但銷路在哪裏呢?經過四處奔波,尋求銷路,我的風箏在南通文峯大世界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商貿公可試銷沒想到,均被搶購一空,產品供不應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郭氏風箏工藝社”在我們凡個下崗女工的努力下終於結出累累頂果,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站住了腳.但這些並沒有讓我陶醉,一箇新的想法又在我的頭腦中形成:那就是,我要把自己的產品成批量地打入國際市場! 96年10月我帶齊了風箏樣品及資料趕到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請求他們將樣品帶往廣州秋季交易會試一試.交易會一結束,省公司就打來電話告訴我:西班牙、日本、美國的三個客戶對“郭氏風箏”很感興趣並簽訂了合問,任務總數是3600只,限定40天交貨.同時還告訴我外貿生產的一些原則:必須保質保量,必須定期交貨.否則不但得不到貨款,反而還要被索賠.我果斷地接下了任務,可擺在面前的困難很多;資金少、廠房小、時間緊.但是這對我來說是一箇多麼好的發展機會,再說既然認準了的事,我是決不會回頭的!我跑東家、走西家很快湊足了資金,還租了間幾十平方米的廠房.爲了贏得時間.我購買了鑽牀等機械設備,又增加了十幾名下崗女工.生產過程中,我每天起早貪黑,夜以繼日,3600只風箏只只都要經過我親手整型、新自試飛.每天,手上扎滿了蔑刺,鑽心的疼.十個手指磨出了血,膠布貼了一層又一層,但我硬是咬着牙關挺了下來.十多位姐妹在我的帶領下,也主動加班加點.經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終於保質保量,提前完成了生產任務,贏得了客戶的信賴,也贏得了市場!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一箇普通的下崗女工終於在再就業的征途上邁開了堅實的步伐!97年“郭氏風箏工藝社”上交國家稅收2.5萬元,爲國家創匯4.2萬美元,職工年工資在6500元左右.同時我也用自己辛勤的勞動贏得了大家的讚譽和認可,現在我是南通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南通市鳳箏協會會員,96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授於我“民間工藝美術家”的榮譽稱號.
朋友們.下崗在當今的經濟改革中,是一種正常現象.關鍵是下崗後如何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航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不怕喫苦,只要我們不怕挫折、不畏艱難,只要我們勇於奮進,我們下崗職工一定能走出團境,再創人生的輝煌!
謝謝大家!
此致
敬禮!
姓名:
日期:x年xx月xx日
再就業給我創造輝煌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們:
眼下,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下崗”了。今無,我就給大家說說我做了一名下崗女工,重新謀職,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
我叫,原是xx市服裝總廠的一名工人,在廠裏做襠案管理工作,多次被市檔案局評爲檔案管理先進工作者,並取得“助理館員”的職稱。然而,隨着xx年x月工廠的破產,我走進了下崗職工的行列。失落和迷惘困擾着我,想想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光靠丈夫一人的工資,今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呀!多少次,我曾含着眼淚試圖找關係調動工作,但失敗了;多少次,我也曾徘徊於市政府門口想靠政府的救濟生活,但周圍那麼多下崗人員,國家的負擔夠重了。面對身臨的形勢,我苦苦的思索着,我決心重新擇業,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創業難,而下崗女工再創業更難。一開始,我到市場推銷乒乓褲,每天天一亮,我就推着車子沿銜叫買,一天下來,累得腰痠背痛,可結果連本錢也沒賺回來。初次創業的失敗使我茫然了――難道我單峯真的就無路可走了?然而,上天總是厚待熱愛生活的人。一天,我偶然發現市體育場問口有許多小孩拉着大人購買兩元錢一隻的紙風箏。頓時,我覺得眼前一亮。說起風箏,它和我的緣分可不淺哪。我們家是風箏世家,公公郭文和是全國著名的風箏藝人。我從80年代起就利用業餘時間學習“郭氏風箏的扎、糊、放等工藝,歷年來參加北京、香港等十多個地區的風箏比賽都獲了獎。特別是我研製獨創的具有歐美風格的風箏,曾獲“全國十佳鳳箏獎”xx年赴香港參加國際風箏會,又獲“最佳風箏技巧”獎。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曾作過專題報道。風箏使我的思路一下子拓寬了!我開始考慮把藝術風箏商品化投放市場的問題。我的這一想法很快得到全家的支持。經過辦理各種手續,“郭氏風箏工藝社”應運而生:通過購買必備的原材料,並招收5名下崗女工,就這樣,工藝社開業了!
一箇多月後,一批形式新穎、色彩鮮豔的風箏生產出來了。但銷路在哪裏呢?經過四處奔波,尋求銷路,我的風箏在南通文峯大世界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商貿公可試銷沒想到,均被搶購一空,產品供不應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郭氏風箏工藝社”在我們凡個下崗女工的努力下終於結出累累頂果,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站住了腳。但這些並沒有讓我陶醉,一箇新的想法又在我的頭腦中形成:那就是,我要把自己的產品成批量地打入國際市場!96年10月我帶齊了風箏樣品及資料趕到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請求他們將樣品帶往廣州秋季交易會試一試。交易會一結束,省公司就打來電話告訴我:西班牙、日本、美國的三個客戶對“郭氏風箏”很感興趣並簽訂了合問,任務總數是3600只,限定40天交貨。同時還告訴我外貿生產的一些原則:必須保質保量,必須定期交貨。否則不但得不到貨款,反而還要被索賠。我果斷地接下了任務,可擺在面前的困難很多;資金少、廠房小、時間緊。但是這對我來說是一箇多麼好的發展機會,再說既然認準了的事,我是決不會回頭的!我跑東家、走西家很快湊足了資金,還租了間幾十平方米的廠房。爲了贏得時間。我購買了鑽牀等機械設備,又增加了十幾名下崗女工。生產過程中,我每天起早貪黑,夜以繼日,3600只風箏只只都要經過我親手整型、新自試飛。每天,手上扎滿了蔑刺,鑽心的疼。十個手指磨出了血,膠布貼了一層又一層,但我硬是咬着牙關挺了下來。十多位姐妹在我的帶領下,也主動加班加點。經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終於保質保量,提前完成了生產任務,贏得了客戶的信賴,也贏得了市場!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一箇普通的下崗女工終於在再就業的征途上邁開了堅實的步伐!97年“郭氏風箏工藝社”上交國家稅收2.5萬元,爲國家創匯4.2萬美元,職工年工資在6500元左右。同時我也用自己辛勤的勞動贏得了大家的讚譽和認可,現在我是南通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南通市鳳箏協會會員,96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授於我“民間工藝美術家”的榮譽稱號。
朋友們。下崗在當今的經濟改革中,是一種正常現象。關鍵是下崗後如何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航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不怕喫苦,只要我們不怕挫折、不畏艱難,只要我們勇於奮進,我們下崗職工一定能走出團境,再創人生的輝煌!
再就業給我創造輝煌 篇3
自主創業勵志演講稿我叫曹際芹。
說實話,站在這高高的講臺上,我非常地緊張和不安!
爲什麼?
因爲我做的還很不夠,取得的一點成績也是剛剛起步。
但領導和同志們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創業的酸甜苦辣,我感到十分高興,更感到萬分的榮幸!
我報告的題目是《勵志照亮人生,創業改變命運》。
我原本在縣印刷廠工作,有一箇相對穩定的工作崗位,也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在XX年,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企業經濟效益急劇下滑,並最終走向了破產!只是一夜之間,我突然就成了一名下崗職工!
說心裏話,剛剛下崗的那段日子裏,我無所適從,整日閉門不出、唉聲嘆氣,害怕遇見熟人,和家人朋友也沒少彆扭。總之好像生活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到底在哪裏?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臨沂“朱老大”朱呈鎔的創業事蹟。她不也是一箇下崗職工嗎?但人家下崗不失志啊!從最不起眼的冰糖葫蘆、水餃、餛飩等小食品做起,艱苦創業,逐步發展到集速凍食品加工、餐飲服務於一體的集團化公司,而且她企業的員工七成都是下崗職工!
我的心被深深地打動和感染了!“不蒸饅頭爭口氣,再創業!爲自己,也爲下崗姐妹們謀一條生存的路,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價值!”
開始我給人打工,到自己開小服裝店,確實沒少費了工夫和心血,但由於“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騖遠、路子不對,最終都一無所獲。後來,我和愛人到外地考察開闊了眼界,加之對莒南市場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分析,決定從最不起眼的事情做起,另闢蹊徑,開辦一家保潔服務公司。
XX年,我自籌資金1萬元創建了“莒南縣春天保潔服務中心”。做的是家庭和單位保潔,這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必須全天候服務;當時人們對保潔服務不認識也不接受。有些人就勸我說“你年紀又輕,幹什麼活不比干這個強,又髒又累的,收益也不怎麼好。”但是我認爲,社會和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有前途的,只要認真去做,用心去做,什麼工作都可以做好。
萬事開頭難,也不記得吃了多少次閉門羹,終於有一家單位表示了合作意向。當時是寒冬臘月,我和幾個姐妹冒着刺骨的北風,忍飢挨餓,不分晝夜,優質完成了該單位的第一次保潔。雖然第一單生意沒有賺到錢,但是我們的優質服務卻贏得了這家單位的認可,並和公司簽下了長期合作協議。“今朝花開勝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紅”。我們乘勢而上,接下來又簽下了幾份大的服務合同。
家庭及單位保潔打開了市場,叫響了“春天保潔”品牌。爲了鞏固品牌,實現多元化發展。今年以來,我們又擴大到了道路保潔。根據縣城各個路段情況不同,加上各商戶環保意識普遍不強,再加上各項創建活動,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工作量又遠遠超出其他保潔服務,我感到壓力很大。於是,我在員工中叫響:“髒了我一人,乾淨千萬家”的口號,提出了“四個一樣”的要求,即:雨天與晴天一箇樣,黑夜與白天一箇樣,節日與平時一箇樣,不檢查與檢查一箇樣,制訂了道路“天天干淨,月月整潔,年年靚麗”的目標。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就是我們保潔員工們的真實寫照。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過硬的保潔質量,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讚譽。同時也帶領着一幫下崗姐妹們走出了一條致富新路。幾年來,我們“春天保潔”公司由起初的5、6名姐妹發展到如今擁有員工300多名,其中下崗職工56名,成爲單位、家庭、道路保潔及家政服務爲一體的保潔服務中心。
“自主創業,情繫弱貧”是我多年來不變的追求。我本着服務社會的理念,時刻不忘和我同一命運的人。從有限的崗位優先錄用下崗職工,使他們重拾自信,實現再就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我們保潔公司姐妹們心中,有這樣一種信念,那就是:我們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但擁有最美好的心靈;我們雖然沒有體面的工作環境,卻始終把自己的勞動看成最高雅的舉止;我們沒有可歌可泣的壯舉,卻在幹事創業的征程中實現着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自主創業中,我之所以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首先要感謝縣婦聯及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爲我提供了良好的創業環境;其次要感謝和我一起風風雨雨、艱苦創業的姐妹們!
我的報告結束了,謝謝大家!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