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國旗下演講標題(精選8篇)

中秋節國旗下演講標題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喜迎中秋國慶,祖國在我心中。

  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從遠古流傳至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與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一脈相承,不僅構築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 ,是我們華夏民族珍貴的精神文化遺產。然而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文化的侵襲,這些節日的魅力正逐漸被掩沒。

  雖然,中秋佳節意喻着闔家團圓、幸福美好,但確少了當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韻味,在大多人心中他們只是一箇可以放鬆娛樂或加緊充電的好機會,節日文化的內涵越來越枯萎,人們尤其是年輕人蔘與的熱情也與日劇減。然而,一些舶來的“洋節”卻是越過越紅火。我們青少年積極體驗並接受新鮮事物的確是件很好的事。但決不能忘本。

  我們應珍惜、傳承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含蓄、深沉特點的中國節日,凝結着深厚的民族情結:端午思賢臣,中秋念家人,重陽尊老者,清明懷故親……這些載譽千年的美德,歷久彌新,永不褪色。其實,我們在慶祝傳統節日之時,也就是在弘揚民族文化精神!一方水土養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薰陶一方人。如果我們崇“洋”輕“土”,就是盲目媚外;如果我們崇“洋”重“土”,則是兼容並收,取長補短,自我完善。因此在“洋節”與“土節”之間,我們應該把握適宜的尺度。對於西方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絕不全盤西化,更不能墨守成規,才能使我們的民族文化走向美好的明天!

  讓團聚的歡樂盡情地迸發,讓千古的月光灑下每一縷幸福,讓喜慶的禮花響徹神州,照亮世界——這就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63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3年,中華大地滄桑鉅變。送走中秋的皓月,祖國63歲生日就要來臨!

  國慶,總給人們帶來喜慶,帶來遐想,帶來憧憬,更帶來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尋常。在這美好的季節裏,萬里晴空中,忽然飄來了一片烏雲,他企圖掩蓋中國的光芒。但是,他錯了,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的歷史已一去不復返,我們全國十多億人民會同祖國一道,再次向世界證明,烏雲是遮不住太陽的!是的,遮不住的!

  朋友們,迎着太陽,沐着金風,讓我們站在祖國的土地上以一種深情,以一種豪邁,以一種莊嚴的儀式,共同祝福我們華夏兒女佳節幸福,祝福我們親愛的祖國國泰民安,繁榮富強。

中秋節國旗下演講標題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新舟鎮新伍小學的老師,尹明江。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節——忠孝兩全,以孝爲先”。 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一箇傳統節日。因爲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被稱爲中秋節。在這一天裏,我們可以喫月餅、賞月亮。

  中秋節和新年一樣,是一箇家人團圓的節日。中秋的夜晚,月亮最圓、最亮,我們小朋友們可以好好欣賞一下。還可以請爸爸媽媽給我們說一說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在這裏:我們祝福天下的父母、長輩、老師、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幸福健康。

  同學們,中秋節不僅僅是一箇傳統的節日,它更是一箇符號,這符號背後傳承着中華民族文化的“道”。

  大家知道,世界歷史上曾經有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除中國以外的其他三大文明古國都已消亡,只有中國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如今變得更加強大。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文化的生命力。自古以來中國就以“忠孝傳天下”爲大“道”,中秋節就是這文化的一箇符號。

  中國文化將“春、夏、秋、冬”配之以“生、長、收、藏”。秋季是收穫的季節,親人們在皎潔的月光下聚在一起,共同品嚐豐收後的五穀、瓜果、月餅,“舉杯邀明月”。

  我們中國人向來有詩意,在物質文明基礎上,精神文明的格調是用詩詞來昇華的。我們對月亮更是情有獨鍾,所以纔有許多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疑惑;“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憂愁;“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時空感慨。大家不是爲歡聚而歡聚,這樣的歡聚是爲了和親人團

  聚,感受家庭的和睦。而維繫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是晚輩對長輩的禮節、尊重、愛戴,是一種建立在秩序之上的行爲規範。父慈子孝、母愛兒賢、兄弟和睦是真正的中國家文明。

  相信大家都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孝順的媳婦在忙碌了一天後,還爲婆婆打好洗腳水,爲婆婆洗腳,當年幼的孩子看見媽媽正在爲奶奶洗腳時,自己也打好了洗腳水,一簸一簸的端到媽媽的面前說:“媽媽我也爲你洗腳”。這一場景確實很令人感動,也讓人深省,我們長這麼大到底爲父母都做過些什麼?我們有幾個人能記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歡喫的東西是什麼?這些看似微不足到的事,卻表現出我們是否對父母有一份——孝心。

  說起來也真夠慚愧的,以上的問題,我基本上都不能回答。其實現在像我一樣的人還真不少,母親節,父親節,父母的生日早已被各種各樣的洋節,衆多同學的生日所掩蓋了。爸爸媽媽每天在外忙碌的工作,已經很累了,回到家難道不想休息嗎?想,但是下班後還要絞盡腦汁的爲我們着想,做着我們喜歡喫的飯菜,每年的生日爸爸媽媽都爲我們過,但是我們長這麼大有幾次是爲父母過生日。更可悲的是,有的老人養育了一輩子的兒女,到頭來只是孤零零的一箇人,每個週末,兒女都會因爲各種各樣的應酬不回家探望,每個生日都會因爲事業繁忙禮物到而人不到。那些自作聰明的兒女們以爲給父母買套大的房子,裝上最好的家用電器,那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然而,父母們對那些高檔的產品毫無興趣,面對那些物質上的孝敬,父母們只能長嘆:“都忙啊!”對於老年人來說,物質上的需求都是次要的,而精神上的滿足纔是最重要的。爲什麼那些忙碌的兒女們就不能抽空陪陪父母?工作固然重要,但養育了我們的父母更重要,他們年輕時爲我們能有好的生活奔波勞碌,而到老來,一箇電話讓他們守着預備好的一桌飯菜無奈的嘆氣。

  中國古代有忠孝兩難全的說法,但不是也有許多像岳飛,花木蘭一樣的傑出

  代表做到了忠孝兩全嗎?

  試問他們沒有對父母的孝心爲前提,又何來對國家的忠誠,又怎麼會成爲一代愛國志士,巾幗英雄呢?以孝爲一切道德的根本與總和,以孝統帥一切道德。孝不只是個人行爲和治理家庭的準繩,也是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綱領,是天經地義、永恆普遍的基本原則。與如今科技進步發達的社會相比,似乎古代人們對“孝”的理解更爲深刻。爲了增強現代學生的孝道觀,一間大學的老師特意爲學生準備了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那就是讓同學們回家爲父母洗腳,但是能完成“作業”的同學卻很少,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奇怪,有些不好意思,覺得似乎太形式化了。不錯,它的確是一種形式,但它是種可以衡量我們給予父母的愛是不是也像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那麼多的一種形式。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爲父母洗腳,那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我們可以爲他們過生日,即使沒有任何禮物;我們可以陪他們好好的喫一頓飯,即使沒有大魚大肉;我們也可以瞭解父母的鞋碼,爲他們買雙鞋,即使它不是名牌。這些平凡的事,當我們真正用心去做了以後就能體驗到它的不平凡了。

  忠孝兩全,以孝爲先。現在的人們總是對國家有着這樣那樣的抱負,但是卻很少對父母盡孝,對父母之孝是對國家之忠的根本,沒有實現對父母的孝道就很難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負。我們也會有爲人父母的一天,我們不希望自己孤度終老,那麼從現在起,關心自己的父母,儘可能的爲他們多做些事。

  大家都知道,有了一箇和睦的家庭,纔有和諧的社會、穩定的國家。最後,我希望大家的這個中秋節不僅僅是快樂的,更是有意義的、有的,這便是傳承。傳承“忠孝傳天下”的思想。

中秋節國旗下演講標題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中秋節剛過,大家還沉浸在過節的氣氛當中,那麼中秋節告訴我們什麼呢?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

  中秋節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文化已發展成表達美滿、和諧、富饒和安康的美好願望,也成爲團結、團圓、慶豐收的象徵,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中秋節強調的是團圓,他符閤中華民族的倫理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義一箇節日。如果把它的文化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傳統中秋節是這麼有意思。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動。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八月十五月兒明啊,爺爺爲我打月餅啊,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片月餅一片情啊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兒童電影《啊!搖籃》中小朋友們一起唱的歌謠,每當聽到這首歌都會令人心潮澎湃,爲了那與圓月相映生輝的片片月餅,更爲了我們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濃濃親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輪圓月如金輪玉盤,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喫着甜絲絲的月餅,喫茶、飲酒,傾訴着團圓的喜悅,遙祝着遠方的親人。

  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傳統節日應該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是來自歷史深處不可磨滅的記憶。傳統文化在節日的承載下薪火流傳,生生不息。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載體,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載體。只有當我們明白我們從哪裏來,也才能回答我們朝哪裏去。應該說,中秋節在幾個傳統節日中,頗具民族特色和文化。

  中秋節源初逝代勞動人民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節日,其時既是賞月的季節,也是慶祝豐收的時節,其蘊含的文化意義是人們對團圓、和諧的情感訴求以及人類對自然的尊重,這種情懷是跨越國界的,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認同,所以它既實通心靈的紐帶,又是文化的橋樑,正所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寄託了中國人多重的情感和審美情趣。人大校長紀寶成說:花好月圓是中國人一種非常美好的願望,中秋明月被賦予很深的文化,既象徵着團圓合滿,也給人一種恬靜、溫和、安定的美感。幾千年來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通過中秋佳節的形式得以大衆化地傳承下來,在當今時代有助於倡導重視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識,這對於構建和諧社會而言具有積極意義。

  通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可以說,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着中華文明的特點,千百年來發揮了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傳統節日對於華人而言,除了傳承文化,還起到了文化紐帶和精神橋樑的作用,這種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載體所難以實現的。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時,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幾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適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爲有了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中秋時,每當看到一輪圓月掛上了天空,不由的就會想到遠方的親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獨在異鄉爲異客而變得感傷。此時家鄉親友的問候最是暖人心懷,遙在他鄉的你也該連線父母,道聲平安,一訴鄉思。

  當然中秋節也是東亞民間的一箇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等國的傳統節日。

  春華秋實:春因繁花而美麗,秋因收穫而充實,花好月圓:則映射出人們對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師們、同學們:在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讓我們爲創建和諧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健

中秋節國旗下演講標題 篇4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於20xx級“3+4”模具班的劉嘉駿。今天我要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金色的中秋月光》。

  中秋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固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傳說,給這個節日又增添了美麗神祕的色彩,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懷一顆感恩的心。秋濃了,月圓了,又一箇中秋!農曆的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秋節,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爲“中秋”,它僅僅次於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爲“團圓節”。在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爲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同學們,一定能背誦出許多關於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歷史的時空流傳至今,不正是因爲我們人類有着的共同信念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着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箇微笑,給親友一箇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纔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在此,真心祝願學校全體老師和同學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秋節國旗下演講標題 篇5

  大家早上好!

  秋天,註定是一箇充滿思念與感恩的季節。轉眼間,中秋佳節翩然而至,明天我們將回家與親人團聚並歡度佳節。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羈旅遊子賦予中秋節濃濃的詩情畫意。“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我們吟誦着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時,腦海中浮現出來一幅幅畫面,總在不經意間觸碰着我們心間最柔軟的地方。家,讓人魂牽夢縈;親人,讓人無限掛念。想家、念家,更多的時候,我們將這種思念化作無形的動力來自我激勵,爲的是在回家的那一刻,更加自信與自豪。

  中秋最美是感恩——感恩撫育你成長的父母,感恩陪伴你學習進步的老師同學,感恩生活中所有你遇到過的人。帶着感恩的心去生活,會讓我們覺得幸福無比。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的蓬勃;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豐登;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一切。母愛情深似海,父愛恩重如山。值此“千里共嬋娟”的美妙時刻,感恩親人,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從細微處做起。各位同學請記住:當你回到家裏與親人相處時,請少看幾分鐘電視,少玩一會兒手機,少打幾次遊戲,多花點時間與家中的長輩和諧相處。一箇由衷的微笑,傳遞舒心的情愫;一句貼心的問候,體現濃郁的親情;一聲真摯的祝福,溫暖長輩的心房;一杯淡淡的清茶,更足以讓親人們喜出望外。長輩會因你的孝順而倍感幸福,家人會因爲你的懂事而更加開心!

  在江漢這個大家庭裏,感恩不需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更不需要經常掛在嘴邊。知道老師之所想、之所憂、之所需,落實在我們平時的每一箇細節中,用我們的擔當來證明自己的成長,用我們的行動來抒寫自己的感恩。舉止文明,談吐優雅,愛惜糧食,節約資源,珍惜自己,尊重他人,積極踐行自主管理,踊躍參與課堂討論和質疑展示,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不要認爲事情太小,這些細小的珍珠會串成你人生成長的坦途,助你一步步走向成功。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何等愜意的情景,何等美妙的時刻!當我們共沐月光、同賞月色之時,我們要同時祝願學校所有領導、老師、同學節日快樂!祝願我們的親人多一份健康,少一份牽掛,多一絲微笑,少一分擔憂。讓我們時刻銘記那些關注我們成長的人,讓我們用真情回報那些爲我們默默付出的人!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

中秋節國旗下演講標題 篇6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晚上好!

  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喜獲豐收的季節,當人們還沉浸在舉國歡騰的“國慶”氛圍之時,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兩節同輝,九州共慶!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是閤家團聚、把酒邀明月的喜慶節日;關於中秋,自古就流傳着許多美麗的傳說,“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僅給人以無窮的遐想,而且將中秋之夜點綴得浪漫、溫馨,更加迷人。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盡情抒發自己情懷,留下許多不朽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中國人歷來把團圓看得彌足珍貴,月圓人有緣,相聚在,此時此刻,員工朋友們!你們放棄了與家人、與親人共祝佳節美好時光,仍然堅守崗位、辛勤工作在銷售第一線,我代表公司向你們表示感謝!員工朋友們,你們辛苦了!

  三年,時光飛逝,我們一起共同走過,正因爲有你和你們這些可敬、可愛員工的不懈努力,纔會如旭日東昇,銷售業績年年攀升,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與成就。的發展需要靠你、靠我、靠大家!靠員工朋友們的共同的努力,纔會做強、做大,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一範文網

  員工朋友們,你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用飽滿的熱情、辛勤的汗水和優質的服務,正在譜寫壯麗的詩篇;你們如同一滴滴雨露,滋潤着這片沃土。如今,銷售旺季已經到來,願員工朋友們抓住商機,再創佳績,再立新功。努力吧!員工朋友們,我爲你們喝彩!我爲你們加油!我相信,在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下,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最後,祝員工朋友們擁有更多快樂和更大的收穫!

  祝願員工朋友們中秋佳節愉快、闔家幸福!

中秋節國旗下演講標題 篇7

  師們,同學們: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箇中秋到了!明天,農曆的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爲“中秋”,它僅僅次於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爲“團圓節”。

  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日裏,人們賞月、喫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麼形式,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是中華瑰寶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特別珍視團圓,中秋節尤爲甚。中秋,是一箇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箇瀰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爲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同學們,一定能背誦出許多關於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歷史的時空流傳至今,不正是因爲我們人類有着的共同信念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着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最高,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唸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箇微笑,給親友一箇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纔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學校,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中秋節國旗下演講標題 篇8

  大家上午好!

  秋濃了,月圓了,再過幾天,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快到了!在此,我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學習進步、工作如意!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爲“團圓節”。

  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日裏,人們賞月、喫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麼形式,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秋是中華瑰寶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特別珍視團圓,中秋節尤爲甚。

  中秋,是一箇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箇瀰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爲人們生活的主旋律。同學們,一定能背誦出許多關於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歷史的時空流傳至今,不正是因爲我們人類有着的共同信念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着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唸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箇微笑,給親友一箇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

  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纔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