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領導慰問殘疾兒童講話稿(通用7篇)
關於領導慰問殘疾兒童講話稿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我是604班的楊樹,今天我國旗下的主題是關愛殘疾人。
同學們,本週有一箇特殊且重要的節日,就是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對殘疾人來說,肢體上的殘缺既成事實,無法改變,可是卻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擋他們擁有美麗的夢想,併爲了這份夢想而努力拼搏。
當我們每天迎着朝陽,走向光明的人生的時,你可曾想到在我們周圍有一羣人確實需要依靠冰冷的輪椅度過人生的每一箇臺階;當我們和家人齊聚電視機旁,共同欣賞每一箇精彩節目,對劇中的情節津津樂道時,你可曾想起周圍還有一羣人卻連聆聽鳥語、觀看藍天也是一種奢望。這些殘疾人的生活,較之我們,是那樣的`艱苦!面對命運的不公平,他們,更需要家人的親情和世人的溫情。
由於生理、法律和社會方面的障礙,殘疾人往往不能和正常人一樣平等地享受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權利,這種現象長期以來一直未能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1976年,爲喚起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注,聯合國大會宣佈1981年爲“國際殘疾人年”,並確定了“全面參與和平等”的主題。1982年12月,聯大通過了《關於殘疾人的世界行動綱領》,宣佈1983年至1992年爲“聯合國殘疾人十年”,同時呼籲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積極開展活動,增進人們對殘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狀況,使他們享有參與社會的平等機會。
當然,他們畢竟不如我們行動自如,所以我們也應該給予他們一些關愛:給殘疾人一箇攙扶只需你付出一隻手的力量,給他們讓一箇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理解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更多關愛和幫助,讓他們與我們共享美好生活!
同學們,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第18個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再次關注殘疾人的生活。從挪開盲道上的障礙物,到學習一句表達問候的手語,再到耐心聽完智障人的艱難表述……讓我們用溫暖的手握起殘疾朋友的手,將真誠的心貼近殘疾朋友的心,讓和諧之音迴響得更深遠。
關於領導慰問殘疾兒童講話稿 篇2
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明天是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關愛殘疾人,做文明使者》。
孩子們,全球共有6.5億殘疾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當我們每天迎着朝陽走在上學路上的時候,你可曾看到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人是依靠冰冷的輪椅、沉重的柺杖艱難前行?當我們欣賞着五彩斑斕的世界,聆聽着悅耳動聽的歌曲的時侯,你可曾發覺在你的周圍還有一羣人卻連看一眼藍天,聽一聲鳥鳴都是他們一生最大的奢望?和正常人相比,殘疾人飽受生活的艱辛,他們更需要關心和幫助!
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殘疾人自學成才,自強不息,他們身殘志不殘,如酷愛音樂的阿炳雖然是一箇雙目失明的盲人,但譜寫出了響譽中外的名曲《二泉映月》;張海迪是當代身殘志不殘的`典範,她坐在輪椅上寫下許多著名作品,指引着少年兒童自強不息,拼搏奮進!
但殘疾人在學習和生活中還是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多數殘疾人尚未得到基本的康復服務。因此,關心幫助殘疾人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學們,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溫暖。給殘疾人一箇攙扶只需你付出一隻手的力量,給他們一箇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不只是在一時,讓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獻出愛心,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給殘疾人更多關愛和幫助,做一箇文明的使者吧!
關於領導慰問殘疾兒童講話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了自己獨特的人生歷程,體驗着生活的五彩斑斕。愛,就像一箇跳動的音符,與我們一路同行。當我們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時,你可知道,這個世界,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熱情。他們就是——殘疾人。
殘疾人在人們的眼裏是一些低賤的人。人們見到殘疾人,不但不幫助他們,反而對他們指指點點,拿他們取樂。你可知道你一些微不足道的動作,對他們的心靈上,尊嚴上有多大的傷害嗎?殘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種種原因,他們現在能這樣? 海倫凱勒說過:“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們是必須用心靈去體會的。”的確是這樣,殘疾人雖然身體上出現了一點缺陷,但他們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生活也有快樂。 貝多芬出生貧寒,從小隨父親學音樂,8歲開始演奏,50歲耳朵失聰了,可他有偉大的理想,克服種種困難。經過他的努力,他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他的成就對同時代及以後歐洲音樂藝術發展都有巨大的影響。 張海迪5歲就癱瘓了。可她並沒有放棄過活着,她不斷進取,學習了日語、德語、英語和世界語。她還盡力幫助周圍的青年,鼓勵他們熱愛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學習爲人民服務,爲祖國的興旺發達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不少青年在她的鼓勵下考取了大學。張海迪在輪椅上唱出了生命之歌:一箇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爲祖國的富強,爲人民的幸福而勇敢開拓,無私奉獻。這種種都說明殘疾人並不比我們弱。
同學們,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給殘疾人一箇攙扶只需你付出一隻手的力量,給他們一箇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關愛殘疾人,讓他們在黑暗的世界裏看到美麗的世界和無限的光明;關愛殘疾人,讓他們在無聲的世界裏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和表達自己內心的願望;關愛殘疾人,讓他們殘缺的身體變得完整,心靈的創傷漸漸癒合。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只是在今天,而且是在每一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獻出愛心,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給殘疾人以更多關愛。
關於領導慰問殘疾兒童講話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孩子們,我們是幸福的,我們能夠唱歌,能夠欣賞音樂,能夠聽見樹葉嘩嘩作響,能夠領略小鳥歡快的歌聲,還能幸福的在美麗的校園裏讀書、活動……然而,你們知道嗎?在我國,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的殘疾人他們的痛苦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他們中一些人可能永遠都看不見花兒的笑容;永遠都聽不到鳥兒的歌聲;甚至永遠都沒有“站起來”的權力。他們帶着殘缺的身體在這個世界上艱難地活着,忍受着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經歷過無數的磨難,他們哪怕要取得一點點成績,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但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用自己的意志去搏擊、去創造,不僅爲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而且實現了自己壯麗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大家知道劉偉嗎?他是《達人秀》總冠軍。10歲時因觸電意外失去雙臂,12歲學習游泳,14歲獲得全國游泳亞軍,16歲學習打字,19歲自學鋼琴,你可知道他是用雙腳來學習打字、彈琴的.啊!僅用一年時間他就用雙腳彈奏出相當於手彈鋼琴7級水平的鋼琴曲《夢中的婚禮》。
同學們,5月是一箇充滿愛心的月份,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就是全國助殘日,我們每個人尤其是每個健全的人,都應該牢牢地記住這個關愛殘疾人的日子。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只是在助殘日那天,而是在今後的每一天。我們要多獻出一份愛心,多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多一點溫馨友善的目光,去理解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更多關愛和幫助,讓他們與我們共享同一片藍天。讓溫暖的陽光充滿在這些朋友的周圍,讓每一箇朋友都能感受到愛、讓每一個人都能擁有愛!
在我們同學中,有一些人害怕困難、害怕喫苦,不肯迎難而上。可是我們遇到的困難和那些殘疾人比起來算得了什麼呢?希望孩子們要學習他們堅強、勇敢、自立的;學習他們在與不幸和困難作鬥爭中表現出來的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崇高的境界、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頑強拼搏的。希珍惜現有的條件,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件事,長大做一箇有用之才。
關於領導慰問殘疾兒童講話稿 篇5
大家上午好!
我叫,來自xx省xx市xx縣,就職於xx鎮城西社區殘疾專委。同時,自主經營着建材門市已達二十年,已取得了“管業”和“申鷺達”潔具兩大品牌的代理權。
回想我一位半歲就患“兒麻”的殘疾人,從一箇偏僻山村一路走到現在,我自豪,我驕傲!健全人的孩子可以上大學,我的兩個兒子一箇已經拿到學士學位,一箇正在南京就讀;健全人的.孩子結婚有新房,我兒子也有;健全人能擁有私家車,我也能自駕出遊!我不是炫耀,只想掏心窩的對朋友們說:我們不比別人低一等,矮三分,我們需要的只是比他們多一點自尊、自信、自強。當然這一路的艱辛必然會多於健全人許多倍,可是,殘聯就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父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位父母會歧視自己的孩子。我們一定要發揚“三有四自”,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得自己尊重自己,賞識自己,不能自暴自棄,自甘墮落。
現在,我要做自己夢寐以求的事,就是爲殘疾人事業添磚加瓦。我現在想得最多的是殘疾朋友,同病相憐嘛!但不是可憐,而是心疼,是關心,是牽掛。所以我努力考取了殘疾專委,我也明白個人能力有限,也積極融入到市肢殘協會中去,帶動殘疾朋友一起陽光出行,一起聯歡,一起學薩克斯,希都能有一顆陽光明媚的心去拼搏。也許我們腳不能跑,但心可以跳躍;手不能動,但語言可以傳遞;口不能言,但手語可以交流。我只想說:他行,你行,我也行!我們不想做人上人,也不願做人下人,我們就做人中人,好嗎?
今天,我一箇偏遠縣城的殘疾人能到首都北京培訓,是做夢都不敢奢望的事情,我代表xx市的殘疾朋友,真誠感謝殘聯給予我們這難得的機會,我一定認真學習,抓住這寶貴的時間虛心向老師們請教,一定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回到家鄉帶動其他殘疾朋友一起築幸福夢,尋成功夢,圓小康夢,爲共同實現偉大夢而努力工作!
關於領導慰問殘疾兒童講話稿 篇6
親愛的殘疾人朋友及其親屬們:
值此第xx個“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我們向您致以真摯的問候和親切的慰問。
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每年5月第三個星期日,爲全國助殘日”。
1991年5月10日是我國第一個法定“全國助殘日”,是第一次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行動的助殘活動。今年5月15日是第15次法定“全國助殘日”,其主題是:平等共享,促進殘疾人就業。
這次助殘日,XX區委、區政府都表現了高度的關心和重視,區殘聯也組織了一系列的助殘活動,來關愛和幫助廣大殘疾人。同時我們希望全區的殘疾人和殘疾人親屬今後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心,勇於奮進,努力做到自尊、自愛、自強、自立,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以百折不撓、努力拼搏的鬥志創造人生,共同將XX區的殘疾人事業推向新的臺階!
關於領導慰問殘疾兒童講話稿 篇7
同學們、老師們: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1982年,聯合國做出決定,在全世界開展聯合國殘疾人十年活動,呼籲各國政府關注殘疾人問題,爲殘疾人必要的社會環境和條件,促進殘疾人與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共享社會文明的物質成果。10年以後的1992年,在聯合國大會上,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提出繼續開展聯合國十年活動,以繼續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經過大會討論決定,每年的12月3日,爲國際殘疾人日,提醒各國人關注殘疾人問題,呼籲社會繼續不斷地爲殘疾人良好的生活和參與社會的環境和條件。
據統計,我國有6000多萬殘疾人。有的殘疾兒童,他們一出生便處於一箇無聲的世界,有的至今無緣看到這陽光燦爛的春天,甚至永遠都沒有“站起來”的權力。他們帶着殘缺的’身體在這個世界上艱難地活着,忍受着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經歷過無數的磨難,他們哪怕要取得一點點成績,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有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給殘疾人一箇攙扶只需你付出一隻手的力量,給他們一箇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
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理解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更多關愛和幫助,讓他們與我們共享同一片藍天。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