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初心教師演講(精選8篇)

勿忘初心教師演講 篇1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覺我已經在尖山小學工作一年多了,回望走過的路,有過歡樂、幸福,也有過抱怨、辛酸,但我從不曾後悔!其實在高考之前,我曾經想做一名特殊教育老師。我很欽佩那些特教老師,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那些生活在黑暗世界裏的孩子,爲他們點亮一盞盞生命的微光。在隨後的高考錄取中,雖然我與特教失之交臂,但是在畢業後的擇業中,我仍選擇成爲一名普通教師。

  在我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小苗,我有一箇心願,就是讓這些苗兒在我的照料下能夠抽出嫩芽,健健康康地長大。你或許是嬌豔的花兒,或許是不起眼的小草,亦或許是參天大樹,但是在我眼中只要你努力了,你都可以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上學期分班後,我遇到了張某。我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和班裏的新生見面時,他坐得端端正正,背挺得直直的,我誇了誇他。他的小臉上充滿了自豪。可是沒過多久我就發現,我的授課對於他來說,似乎總是不在服務區。他那麼認真地在聽,那些知識卻像是左耳進右耳出。後來,我才知道他就是開學時花名冊上的那個特別的孩子。

  一次小測驗中,我發現他手中一直緊握着筆,一會兒皺着眉毛趴在桌上撓頭,一會兒忽然拍拍腦袋,好像懂了什麼,可是遲遲不下筆,似乎在自說自話地表演一場默劇。觀察了很久後,我讓他把試卷拿過來。問他:“剛纔看你好像讀懂題目了,爲什麼不寫呀?”他低着頭,不說話。問了很久才告訴我,那些拼音他拼不出來,看不懂題目。我當即給他一張白紙,讓他默寫一下一年級拼音的三張表,他想了半天,只寫出歪歪扭扭的a,o,e,b,p,d。

  我默默地對自己說,看來我被所謂的表象矇蔽了,他看起來聽得認真,但是真的沒有學會什麼新知識,也難爲他做得那麼端正了,必須得從頭給他補習了。從那天開始,我就開始對他進行晚自習的輔導了。從最基礎的拼音開始,後來的期末測驗中,他偶爾一兩次也會及格了。他的進步我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可是到了期末,他依然沒有達到及格線,雖然也進步了十幾分,但是我心裏依舊有些難過。

  整個寒假我過得不開心,班級學生的考覈不達標,就像我自己不及格一樣,但是我又不能責怪他,畢竟他也取得了進步。後來跟大學同學抱怨時,她對我說:“你還記得大學時我們心理學老師說的那句話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你選擇做一件事情時永遠不要忘記你最初的心願。”是啊,我最初的心願不就是希望每個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嗎?

  決不能放棄他!這學期從開學的那一天開始,我便將他放在身邊,上課時時注意他,簡單的題目給他機會讓他發言,慢慢地,他也偶爾會舉手了。在3月份的漢字月測後,我拿着他的卷子看了又看,後半面幾行空白的,難道都不會嗎?我叫他過來,他不敢看我的眼睛,不好意思地跟我說:“老師我的時間不夠。”我拿出一張新的試卷,讓他重新做,這次他達到了及格線。我當即給了他一箇大大的擁抱,喊道“你太棒了!”他的臉上也露出了靦腆的笑容。

  你看,他做到了,我也做到了。莫忘初心,給自己,也給所有的教育同仁們。

勿忘初心教師演講 篇2

  作家張潔在散文《我的四季》中這樣寫道:“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耕種的土地。”這話告訴我們:一箇人既要有夢想,更要有對夢想堅守到底、永不退縮的信念和勇氣!對我來說,這塊“必得由自己耕種的土地”便是深深紮根在我心裏的“教育夢”。

  我不是山東人,我來自湖北。十八歲報考大學,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師範專業。二十二歲當教師,我來到山東泗水,成爲了一中一名最普通的高中語文教師。我的夢想談不上偉大,我只想用青春在教育的畫卷上繪出最絢麗的色彩,寫下最燦爛的詩句。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誡自己,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責任。

  光陰如梭,轉眼我已經在泗水的教育戰線上度過了十一箇春秋。十一年裏,我從一箇不敢直視學生眼睛的教學新手,歷練成爲如今倍受好評的業務骨幹。我的年齡在變,能力在變,心態在變,唯獨不變的,是我對最初懷抱的教育夢想的執着守望。

  猶記得生命中不堪回首的20xx年,就在那一年,我遠在湖北老家的父親被確診晚期肺癌,而我正帶領學生奔赴高考的戰場。我放不下父親,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讓我心若刀絞;我也放不下學生,肩上的重擔、一百多箇學生的前途,讓我無法在高考即將到來的時候舍他們而去。

  老實說,我也曾經無數次地想要請長假回湖北,可每當我在電話裏說出這想法時,父親總說自己有母親照顧,叫我不要隨便請假,耽誤學生。往往說到最後,他生起氣來,引起一陣猛烈的咳嗽,我不敢多說,只能作罷。最後的最後,父親把“不要耽誤工作”的叮囑帶到了棺材裏——他連最後去世的日子都選在了我的暑假。從頭到尾,我竟然沒有因爲他的離世請過一天的假!

  父親臨終時,留下了一句不是遺言的遺言,他說:“這輩子該做的事,我都做完了。”直到今天,我仍記得當時的情景,記得他說的這句話。我更願意把它當作父親對我最後的鞭策和我此生的座右銘。當我工作得累了倦了的時候,當我被玩劣的學生氣得煩了躁了的時候,當我掙扎在家庭與事業的夾縫中痛了哭了的時候,我總會問問我自己:“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嗎?”要麼桃李天下,要麼誤人子弟,當老師的,從來都是一箇良心活。

  “起始於辛勞,收歸於平淡。”我們所從事的職業從來都不會驚天動地,只能夠潤物無聲;我們所肩負的使命從來都被抬到太陽和靈魂的高度,但絕大多數一輩子辛勤工作的老師卻絕無可能像太陽那樣受到萬人景仰,像靈魂那樣令衆生匍匐。可那又如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爲別人的孩子辛苦操勞,誰又能說這不是另一種偉大呢?

  流年有聲,歲月無痕。我的“教育夢”在山東、在泗水、在一中,經過十一年的沉澱,終於變得更加深沉而厚重、真實而純粹。我承認,剛參加工作的熱情會隨着年歲的日增、家庭的瑣事、生活的重創而漸漸消磨,但夢想的力量就在於,當你歷盡了生活的破碎與絕望後,它還能夠讓你重新抬起頭來,仰望頭頂上那片燦爛的星空!

  我們的國家由每一箇具體的人構成,而我們每個人心中那些或渺小、或偉大的夢想最終匯聚成了整個國家的夢想。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不再錯把慾望當作夢想,當我們每個人都不讓夢想漸漸地被遺忘於青春,當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只有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不忘初心,以夢爲馬,永遠奔馳在尋夢征途上的時候,我們才能夠自豪地說,我有一箇夢想,它叫中國夢!

勿忘初心教師演講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生總有許多岔路口,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去選擇並堅持自己的道路,爲之奮鬥拼搏,永不退縮。

  勿忘初心,信念長存

  在初一初二時老是有人問我:你的理想是什麼或者你長大想要幹什麼,我總是睜着茫然的眼睛搖搖頭,然後他們就語重心長地跟我說”你怎麼能沒有理想呢?這麼大了,總有自己的思想吧,沒有一箇目標哪會有信念,沒有信念哪來的動力呢”我每次都渾渾噩噩地點點頭;直到現在才知道原來信念是多麼重要,她能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更大因爲信念彷彿是心中的信仰,讓我們的心有一箇堅強的後盾,讓我們更加堅定不移的向目標前進。

  勿忘初心,堅持不懈

  再堅定自己的信念如果不堅持也只是幻想。夢想離我們是遙遠的。初一的時候我成績還不錯,可是我這個人比較懶散,總是不能堅持,喜新厭舊,對我自己感興趣的事會幹勁很足,對我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就兩三下完事,還有一種就是憑新鮮感做事,有些事情剛開始我興趣會特別大但是可能過個幾個月我就會失去興趣,中途放棄。比如學習鋼琴,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天天練天天練而且彈琴的時候身心會特別舒暢,但是學了兩三個月後我就開始逃避鋼琴課,每次上課都愁眉苦臉,手機給老師的備註都是“煩人老師”。到了最後,我的鋼琴就荒廢了上面蒙了一層灰。現在想起來真是放棄了一門特長啊!所以說心中不僅要有理想有目標,還要朝着那個方向不斷前進,堅持不懈才能達到夢想的彼岸。

  勿忘初心,腳踏實地

  在追逐夢想的途中,難免會浮躁,浮躁會像蒼蠅一樣纏着你,但你千萬不能被他干擾,妄想一步登天,而要將路一步一步走好否則會一箇“健步”就掉下了懸崖。如果只是心中有想法而行動上慢半拍,那就只是好高騖遠而不是有夢想。我有一箇小學同學,她非常心中的目標非常高,但總是好想懶做。她總是跟我們說她以後要考名牌大學,但是事實上她總是不把學習當回事,整天遊手好閒,上課老是跟別人打鬧,成績自然不好。我當時就在想:就她這樣下去別說考大學了,考高中都有困難。果不其然,這個女孩畢業考試考得特別差。這難道不是好高騖遠嗎?你看,如果你保持一顆浮躁的心,心中有宏偉的理想卻不腳踏實地地去努力整日活在浮躁中,那夢想也只是夢想永遠在遠方,不會成爲現實。

  我們都一樣,都是心中有理想的追夢人,一起向着那閃耀的光芒不斷奔跑,但在奔跑過程中只有睜開你的眼睛勿忘初心才能找到那條通向光明的道路;只有心存信念勿忘初心才能不中途放棄,有一路動力;只有堅持不懈勿忘初心才能直奔夢想;只有腳踏實地勿忘初心才能安心的走到那個光明的世界。勿忘初心,一切從現在開始。

勿忘初心教師演講 篇4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想和您分享個我聽過的故事。

  事情是這樣的:曾經有位老教授對着他的學生們做個測試,老教授問:“如果你去山上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較細,你會砍哪一棵?”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大家一想,紅松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松了,楊樹也不值錢!”

  老教授帶着不變的微笑看着大家,問“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七歪八扭,你們會砍哪一棵”大家覺得有些疑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楊樹,紅松彎彎曲曲的,什麼都做不了!”老教授目光閃爍着,學生們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他說:“楊樹雖然筆直,可由於年頭太多,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

  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大家還是從他所給的條件出發,說:“那還是砍紅松,楊樹都中空了,更沒有用!”老教授緊接着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大家索性也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麼結論,就說:“那就砍楊樹,同樣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幾隻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於,有人問:“教授,您問來問去的,導致我們一會兒砍楊樹,一會兒砍紅松,選擇總是隨着您的條件增多而變化,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測試些什麼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麼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爲什麼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於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着斧頭上山砍樹了!”

  聽了這番話,大家有怎麼的感悟呢?期中考試剛結束不久,不知道大家考的是春風得意呢還是愁容滿面呢?每天我路過很多教室門口,都能看見同學們每天忙碌着學習,一天又一天,時而順利,時而備受挑戰,你可曾問過自己,你每天忙碌的學習,你的目標是什麼呢?參加中考?參加高考?考個好高中?考個好大學?還是以後有個好工作?有個好的收入?還是你有個夢想,你自己的夢想!你是在爲這個夢想——在今天努力而享受的學習着。當我們成績不理想時,當我們學習壓力大時,甚至當我們有時候想放棄,那時的我們如果淡忘了初衷,忘記了夢想和目標,我們會無力前行,如果我們知道我們這輩子想做個怎麼樣的人,有個怎樣的夢想,你就會充滿力量,因爲你知道今天只是過程,明天就在前方。所以今天老師想問問你:這輩子你選擇成爲什麼樣的人?你又有怎樣一箇屬於你的夢想那?不忘初心,奮勇前進。祝福大家。

勿忘初心教師演講 篇5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來自20xx級教育學的柳堯洋,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首先,我想問大家一箇問題:你還記得你當初的夢想嗎?我相信每一個人在小時候都會有自己的夢想。夢想,像一箇老朋友一樣,始終陪伴着我們。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發現我們與這位“朋友”的距離越來越遠。到了最後,它竟然成了一箇陌生人。每當我們談及夢想時,我們都不禁都會笑自己當初的單純和幼稚。但是笑完後,我們不應該思考下我的夢想去哪裏了?

  前兩年北大出了個宣傳片叫《星空日記》,內容是講男主從小的夢想是摘星星,因爲這個夢想,他被所有人嘲笑。高考迫於生計,他不得不選擇了經濟系。但他經常去蹭天文系的課,天文系的老師希望他可以轉到天文系並一起參加活動。但他迫於現實,拒絕了天文系的老師。他是真的熱愛天文,但又不敢作出選擇。這個矛盾一直帶到了畢業。由於他的努力,他獲得了一箇難得的實習機會,但同時天文系老師邀請他一起參加天文系畢業設計,如果通過了,可以獲得保研的機會。他知道,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但還是選擇了放棄。工作後,他無時無刻被這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所困擾,他努力的讓自己去適應一切。在一次去工作的地鐵上,一箇小女孩唱的一首《twinkle star》讓他哭的一塌糊塗,最終,他果斷將實習合同撕成了碎片。最後,他參加了天文系畢業設計,並征服了在場的所有人。

  我非常喜歡這部片子裏中的一句話,叫“不是現實支撐了夢想,而是夢想支撐了現實”。誠然,在現實面前,我們的夢想顯得如此無力。總有人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現實真的如此嗎?你認爲夢想難以實現,是因爲你沒看到被拒絕了1500多次終於獲得成功的史泰龍。你認爲夢想難以實現,那是因爲你沒看到雖遭受苦難但仍窮其一生完成史學鉅著的司馬遷。你認爲夢想難以實現,那是因爲你沒看到歷經解難耗時十數載終獲成功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馬雲,長得並不符合我們所認爲的成功人士的形象,但就是這個其貌不揚的男人用它因爲他的阿里巴巴帝國,讓全世界記住了他。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他的成功不僅僅在於深謀遠慮,更在於那份難得的堅持。淘寶並不是第一家做電商平臺的,在它之前有8848、易趣,甚至包括國際電商平臺Ebay。但這些企業在中國都沒生存下去,因此有人認爲,在中國,電商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但馬雲偏偏不信這個邪,一如既往地堅持着。終於在20xx年後,電子商務的成交量每年都以幾何式增長,最終將馬雲送上了首富的位子。

  最後,我想說,喝十碗雞湯,不如馬上行動。或許年齡、工作等種種藉口,會成爲我們行動的阻礙。但我們要時刻記住,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與動物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今晚就請大家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大膽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吧!!!

勿忘初心教師演講 篇6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想和您分享個我聽過的故事。

  事情是這樣的:曾經有位老教授對着他的學生們做個測試,老教授問:“如果你去山上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較細,你會砍哪一棵?”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大家一想,紅松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松了,楊樹也不值錢!”

  老教授帶着不變的微笑看着大家,問“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七歪八扭,你們會砍哪一棵”大家覺得有些疑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楊樹,紅松彎彎曲曲的,什麼都做不了!”老教授目光閃爍着,學生們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他說:“楊樹雖然筆直,可由於年頭太多,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

  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大家還是從他所給的條件出發,說:“那還是砍紅松,楊樹都中空了,更沒有用!”老教授緊接着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大家索性也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麼結論,就說:“那就砍楊樹,同樣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幾隻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於,有人問:“教授,您問來問去的,導致我們一會兒砍楊樹,一會兒砍紅松,選擇總是隨着您的條件增多而變化,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測試些什麼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麼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爲什麼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於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着斧頭上山砍樹了!”

  聽了這番話,大家有怎麼的感悟呢?期中考試剛結束不久,不知道大家考的是春風得意呢還是愁容滿面呢?每天我路過很多教室門口,都能看見同學們每天忙碌着學習,一天又一天,時而順利,時而備受挑戰,你可曾問過自己,你每天忙碌的學習,你的目標是什麼呢?參加中考?參加高考?考個好高中?考個好大學?還是以後有個好工作?有個好的收入?還是你有個夢想,你自己的夢想!你是在爲這個夢想——在今天努力而享受的學習着。當我們成績不理想時,當我們學習壓力大時,甚至當我們有時候想放棄,那時的我們如果淡忘了初衷,忘記了夢想和目標,我們會無力前行,如果我們知道我們這輩子想做個怎麼樣的人,有個怎樣的夢想,你就會充滿力量,因爲你知道今天只是過程,明天就在前方。所以今天老師想問問你:這輩子你選擇成爲什麼樣的人?你又有怎樣一箇屬於你的夢想那?不忘初心,奮勇前進。祝福大家。

勿忘初心教師演講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在場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能有機會站在這裏和大家交流學習,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忘初心,教書育人》。

  四月的利川,滿目生機。一場以“學黨的章程和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學習教育迅速掀起。“不忘初心,永跟黨走”主題實踐活動相繼開展,全市在職黨員紛紛踏上回鄉走訪的路,我不由得想起在很小的時候就聽到過的一首特別好聽的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永跟黨走,永遠跟着中國共產黨走,是中國人民英勇奮鬥,歷經無數風雨滄桑得出的最正確的結論。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把“爲人民謀利益”作爲黨的宗旨。中國共產黨爲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頑強奮鬥,奮力拼搏,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我想,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永跟黨走”將是我生命之歌中永遠不變的主旋律。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便萌生了做一名教師的想法,那個時候的我最稚氣,就覺得當教師可以管別人,可以管班上二三十個學生呢!多威風啊!隨着年齡的增長,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因爲覺得老師教書育人,爲人師表是多麼的受人尊敬,高中畢業,毫不猶豫選擇了師範院校,決定此生以教師爲業,與學生爲伴。

  人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光輝”這個詞不僅道出了人們對教師職業的尊重,更是傳遞出了教師職業的責任重大。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帶着這樣一份責任和使命,我的教學生涯悄然開啓,站上了三尺講臺。從教之初,沒有工作經驗,教室裏一張張稚氣、無邪,求知的面孔,讓我深感責任的重大。第一次登臺留下的印象極爲深刻,雖然認真備課,也精心製作了課件,在上課時還是不由自主的發抖,腦子裏一片空白,整節課都是手忙腳亂。

  意外的是孩子們很配合,幾個女孩下課後竟跑過來高興地拉着我的手,我木然站在孩子們中間,可那種和諧融洽的氣氛深深地感染着我,這給了我極大的鼓勵。沒過幾天就到了教師節,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教師節,桌子上堆滿了孩子們送來的自制小卡片,琳琅滿目,我驚喜萬分,意識到這是一份專屬於教師的幸福!這個九月讓我感覺到格外的溫暖,我爲自己被孩子們接納,認可和尊重感到幸福,從此一種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湧上了心頭。

  兩個月後的一天中午,校長找到我,讓我做四年級的班主任和全校的語文教研組長,作爲一名剛走上三尺講臺不久的新教師,經驗不足,一些基本規律還沒有徹底摸索清楚,突如其來校長讓我做四年級的班主任和本校的語文教研組長兩個重要職位讓我倍感壓力和責任更加重大,自己當時都有點擔心自己能否把工作幹好,但校長很堅決,一定要讓我做,我硬着頭皮答應下來,接受了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從此一切從頭學起,讀專業書籍、上網查詢、向老教師請教,備課、上課、改作業、管理班級、安排教研活動……超負荷的工作量讓我承認了“一箇崗位,一份責任”的工作理念。

  幸運地是,慢慢地,我理出了一些頭緒,在教導室的指導下,制訂出學校語文工作計劃,班務計劃,並組織實施,居然做到了有條不紊,我擔任的語文教學工作也逐漸進步。但班主任工作最讓我頭疼,在教六年級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叫江銳的同學,家裏條件優越,從小嬌生慣養,養成了我行我素、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家長拿他毫無辦法,起初的表現爲逃學,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爲了糾正他逃學的惡習,我決定採取“管”和“育”兩種辦法。“管”即家長把他送到學校我就悄悄交代任課教師和班幹部上課期間不能以任何理由把他放出去,下課後我假裝無意地站在學校門口防止他出去。

  然後利用課餘時間對他進行“育”,即給他講些寓意深刻的故事,不動聲色地進行說服教育。經過這樣巧妙嚴密的“管”和“育”,終於他答應不再逃學了。可是,他把又精力從逃學轉到了課堂上,做小動作,影響周圍同學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我也想過放棄,但轉念一想,班主任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遇上困難放任自流,那是不稱職的做法,於是我主動和他談心,鼓勵他,表揚他能戰勝自己回到課堂,堅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

  同時,我在生活上關心他,感情上親近他,學習上幫助他,紀律上嚴格要求他方根據法上靈活,行動上作表率的原則,我聯繫他的家長,動員本班其他任課教師,聯手齊抓共管。一箇月後,他的學習態度端正了,對老師和同學的態度溫和了,並且開始努力學習了。在後來的小學畢業考試中,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畢業離開小學那一天,他拉着我的手,爲我當初沒有放棄他說出了感動的話語和激動的眼淚……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已經在建南鎮的教育戰線上度過了4個春秋。四年的時間我始終如一地以黨員教師的要求和標準開展各項工作。我已深深地愛上了教師這份職業,因爲熱愛,所以我的工作有了強大的動力,因爲熱愛,所以我能肩負起責任,我相信愛的陽光能使堅冰融化;我相信愛的雨絲能使枯木逢春,我圓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教書育人。“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年齡在變,能力在變,心態在變,唯獨不變的是我對自己教師夢的執着與守望,不忘初心,攜夢想跟黨前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勿忘初心教師演講 篇8

  親愛的老師們,可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明朝的萬曆十五年,一位叫徐宏祖的普通人在江蘇出生了。在那個年代,要想出人頭地,只有一條路—科舉考試。而徐宏祖極其討厭考試,他就喜歡玩,就愛四處瞎轉悠,遇到山就爬,遇到河就下,人極小,膽子極大。剛開始,他旅遊的範圍,主要是江浙一帶,後來越走越遠。

  在那個年代,要想旅遊也存在一箇最大的問題——錢。旅行是要花錢的,徐家是有錢的,沒有很多錢,按今天的標準大約也就是個中產階級,一年去旅遊一次,也就夠了,但徐宏祖的旅行日程是:一年只休息一次。他除了年底回家照顧父母外,一年到頭都在外面,錢的問題,對他來說也不是問題,比如交通費,他不坐火車、也不坐汽車(關鍵想坐也沒),大部分靠兩條腿;住宿呢,基本不需要,徐宏祖去的地方,當年也沒有如家、七天的經濟型快捷酒店,他就在樹林裏、懸崖上,打個地鋪,也就睡了。餐飲費,當時也沒什麼餐館,每次他出發的時候,都是帶着乾糧,喝水就是喝山裏的礦泉水。門票就更不用說,當年誰要能在徐宏祖同志去的地方收個門票,那隻能說明,他比他還牛,該收。徐宏祖旅行的唯一阻力,是他的父母。他的父親去世較早,只剩他的母親無人照料。古人有一句話叫做說:“父母在,不遠遊。”所以在出發前,徐宏祖總是很猶豫,然而他的母親主動他說:“男兒志在四方,當往天地間一展胸懷!”

  就這樣,家境並不十分富裕的徐宏祖,穿着儉樸的衣服,沒有保險,沒有低保,沒有驢友,獨自一人,遊歷天下二十餘年,前往名山大川,風餐露宿,不怕喫苦,不怕捱餓,一年只回一次家,只爲攀登。按照世俗的角度,這是一箇怪人,這人不考功名,不求做官,不成家立業。在遊歷的過程中,他曾三次遭遇強盜,被劫去財物,身負刀傷,有時還在深山裏迷路,數次斷糧,幾乎餓死。在旅行的過程中,他還開始記筆記,每天的經歷,他都詳細記錄下來,後來就有了大家都知道的他的號,叫做霞客。

  崇禎九年(1636),五十歲的徐霞客決定,再次出遊,這也是他的人生最後一次出遊,他的目的地是雲南雞足山。一箇法號叫做靜聞和尚找到了他。他十分崇敬雞足山迦葉寺的菩薩,想和徐霞客做個伴一起去。這件事對徐霞客來說,也是個無所謂的事,一箇走也是走,兩個走也是走,就答應了他。兩個人一起出發了,但是剛走到湖南時,就出事了,他們遇上了強盜,靜聞在這場風波中受了傷,加上他的體質較弱,剛到廣西,就圓寂了。徐霞客停了下來,辦理靜聞的後事。由於遭遇強盜,此時,徐霞客的路費已經不夠了,如果繼續往前走,後果難以預料。所以當地人勸他,“你別往前走了,你回家吧,”他說,“我要繼續往前走。”當地人問:“你還走什麼走啊?你都沒錢啊?”“我答應了靜聞,要帶他去雞足山。“可是,他已經死了,你怎麼帶啊?”“我帶着他的骨灰去。”徐霞客跟靜聞,說到底,也沒有特別大的交情,就是個伴,但爲了一箇逝者的願望,是爲了一箇心底深處的那份信念和承諾,他繼續出發了。整個旅程非常艱苦,他揹着靜聞的骨灰,沒有路費,沒有資助,住在荒野,靠野菜充飢,還當掉了自己所能當掉的東西。就這樣,他進入四川后,越過峨眉,沿着岷江,渡過金沙江,經過麗江、西雙版納,最後到達雞足山。在迦葉寺裏,他解開了背上的包裹,拿出了靜聞的骨灰,鄭重地把骨灰埋在了迦葉寺裏。

  在這最後一次旅行中,由於長年勞累,徐霞客終究是病倒了,沒能再次出行。崇禎十四年,徐霞客病重逝世,享年五十四歲。他所留下的筆記,總共有兩百多萬字,被後人編成《徐霞客遊記》。在這本書裏,詳細記載了祖國山川、地理、水利、地貌等情況,被譽爲十七世紀最偉大的地理學著作,翻譯成幾十國語言,流傳世界。說到這裏,回想他的一生,可能會有人問,他用一生的代價和時間,放棄外在的一切,去遊歷,值得嗎?爲了什麼啊?(加重語氣)

  上個週末,我們青一講會員出去滑雪時,我正好和我們俱樂部登上珠穆朗瑪峯的楊銘同一趟車,我就很好奇怪的問他“楊銘,珠峯那麼危險,你爲會想要爬呢?”他很淡定說:“你在爬雪山的過程中,你有時就發現先輩的屍體就在旁邊,但是你仍然會繼續往前走,在大自然面前,人實在是太渺小了,那種大山的壯美,吸引着我繼續往前走,我就想往前走!”這個世上很多事,很多不需要理由,也沒有太多的爲什麼,只因爲心底深處裏最純真的那份情感,”我想去,我要去,我願意去!”正如徐霞客臨終前說的那句話:“漢代的張騫,唐代的玄奘,他們都曾遊歷天下,然而,他們都接受的是皇命,奉命前往四方。我只是個平民,穿着布衣,拿着柺杖,穿着草鞋,憑藉自己,遊歷天下,雖死無憾”。

  我們應該想信夢想,讓哪怕此刻我們正無法踏上征途,但至少在紅塵中將我們的初心好好地珍藏,不讓它因歲月的沖刷而斑駁失色;靜靜的等到時機到來的那一刻,帶上我們的夢想出發;我們應該相信人生,相信心底裏始終珍藏那一份與生俱來的善良、真誠、無私、進取、寬容、博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自己想要的人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