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惡小而爲之演講稿600字2025(通用6篇)

勿以惡小而爲之演講稿600字2025 篇1

  同學們,老師們,早上好,今天又是一箇好天,風和日麗。非常有利於我們同學學習,老師工作。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勿以善小而不爲》。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箇人不要因爲這件好事很小很小而不去做。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只注意那些大事情,而忽略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物。老師這裏有一箇有趣的故事,說在西方,兩個國家發生戰爭。當時,打仗時雙方都要騎馬作戰。結果,由於鐵匠的疏忽,失了一枚鐵釘,丟了一箇馬蹄鐵;丟了一箇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將軍;損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箇帝國。

  老師還聽說一箇真實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中國。曾經有一次長征系列火箭的發射,就是因爲在組裝時,工作人員不小心丟了一箇固定儀器的小螺絲,試圖尋找,但是沒有找到,重新換了一箇螺絲,結果火箭發射失敗。後來檢查事故時,就是由於這個丟失了的小小的螺絲。從那次事故後,我們中國的火箭發射再也沒有失敗過。

  其實,和上面兩個故事一樣,決定一箇人成功和失敗的,也是那一件件日常小事。就說我們大家的學習成績吧,爲什麼,一年級時,大家都差不多,大多數同學都能考到九十幾分,而越往後班級裏同學之間的成績差距越大呢?那是因爲,我們大家,在每一天的學習中,大家都在進步,當然這個進步很小,我們幾乎感覺不到,但差距就在這每天小小的進步中,你進步大一點,他進步小一點,這樣一箇月,一箇學期,一箇學年,六年的小學,累積起來就大了,你就比他來的聰明,成績好,能力強。

  也有同學會說,我希望將來乾的是大事業,應該幹大事。這讓我們不由得想到了一箇人——雷鋒,他沒有偉大的發明,不是科學家,只是一箇普通的戰士,爲什麼我們都要向雷鋒學習呢?其實,很簡單,雷鋒的偉大,就是在於他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時時處處,年復一年,堅持做一件件微小的好事。很清楚,任何偉大的業績,都是由無數細小的、瑣碎的小事累積而成的。道理就是這樣簡單。例如,倘若沒有微不足道的一滴水,哪來浩瀚無邊的大海?倘若沒有一塊磚、一片瓦,哪來巍峨壯觀的高樓大廈?

  因此,王老師建議大家,學雷鋒應該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

  首先在校園生活中,做一箇文明學生。當遇到老師時,給予一聲親切的問候;遇到同學時,抱以一箇友好的招呼;同學需要幫助時,舉手之勞,熱情伸手;同學犯了錯,給予一箇寬容的微笑;同學灰心時,給予一箇鼓勵眼神。

  教室裏,桌子歪了,順手排一排,東西掉地上了,隨手揀一揀,認真做好每一次值日,同學之間和睦相處。

  操場上,做好每一次操;同學破壞綠化,給予一箇善意的提醒。

勿以惡小而爲之演講稿600字2025 篇2

  古德雲:“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可以服人.”賢德的人,不但具有知善知惡的良知良能,而且不輕忽小善之德、小惡之害,能夠真正斷惡修善,所以令人心悅誠服.而諸佛菩薩在因上修行,也是“斷一切惡,無惡不斷;修一切善,無善不修.”不計事情的大小,都能對事以真,竭盡心力廣修菩薩行,最後才能成就佛道.

  一己之善,不但能爲自己積功累德,也能利益他人;絲毫之惡,非唯損害自己的品格,也會危害到他人.如此輾轉影響,如同在湖中投下一塊小石頭,漣漪不斷地擴大,導致整個湖面水紋的波動,其影響層面絕非自己所能事先預料.因此,對世間人而言,起一箇善念、說一句好話、一箇善意的回應,乃至露出一箇微笑,不但能夠讓內心越來越光明,也可以拉近親子間的關係、提高公司的業績、促進國家社會的和諧,甚至可以消弭種.種人爲的災難.對修行人而言,身口意三業若能持戒清淨,微小的過患都能遠離,微細的善行都不捨棄,則自性慈悲與智慧就能顯發,也就更有能力去幫助一切衆生.

  這種由小因而成大果的例子,俯拾皆是.舉例來說,當世界某個角落髮生災難需要援助時,大衆盡己之力,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的善款、救援物資、救援人力,即可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興建道場也是同樣的道理.道場的設立不僅可以圓滿佛、法、僧三寶住世的因緣,還能讓更多人得到佛法的利益,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質,遠離身心的痛苦,確確實實是件大功德.所以大衆如果能夠貢獻心力,即使是微小的佈施,乃至勸發他人發心,或者隨喜讚歎,都能聚沙成塔,成就人類宗教、文化、歷史、藝術、精神生活的無價堡壘,其利益是遍及法界一切衆生,其功德是廣蔭千秋萬代子孫.

  佛經中也有記載,一名高僧知道他的小沙彌徒弟只剩七日的壽命,於是慈悲地讓他回家探親.途中,正好遇到一場大雨,小沙彌發現一羣螞蟻正努力地從積水的地方爬出,但卻不斷的被雨水衝回去.於是小沙彌心生憐憫,先將它們一一救出,確定安全無虞後,才繼續他的旅程.七日後,小沙彌又回到寺院,師父感到非常驚訝,於是入定觀察,發現原來是小沙彌的一念慈悲心,不但救了螞蟻,也增加了自己的壽命.

  除了自己廣發善心外,更進一步,對於他人的善行也要真心讚歎,如此可增進其信心,令發廣大心量而行大善;面對自己的惡行要有所覺悟,趕快懺悔改進,千萬不可積小過患而成大罪.如《四十二章經》雲:“人有衆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就是的訓誡.《梵網經》亦云:“勿輕小罪,以爲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墮無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也是提醒世人要處事老實,行善造惡自有因緣果報,不可不慎!

  “修善如春日之草,未見其長而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未見其滅而有所損.”修善斷惡一定要在高處著眼、小處著手.如果我們能夠一步一腳印,紮紮實實地走下去,不僅能成爲世間的賢人,家業、學業、事業、志業,事事如意;更進一步,也能成爲出世間的聖人,斷惑、證真、度衆、成佛,樣樣成就!

勿以惡小而爲之演講稿600字2025 篇3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朋友們,我是來自城區四中的老師——馬念鳳。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首先,我想請大家閉上眼睛,冥想這樣兩幅畫面:一位瀟灑哥蘭花指輕輕一彈,冒着黑煙的菸頭地"嗖"地一下就飛臥在了人行道上……而另一箇畫面是,一位雙鬂斑白的老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時,手指被碎玻璃劃得鮮血直流……

  朋友們,這位瀟灑哥瀟灑嗎?看似瀟灑,實則會被我們厭惡,因爲我們會問,您的素質在哪?而這位環衛工作的鮮血,也讓我們心裏隱隱作痛,他們冒風雨,犯寒暑,不容易啊!

  咱們邵東人憑着一身闖勁、幹勁,走遍大江南北,卻也感慨萬千,爲什麼我們邵東的大街小巷總不如人家的乾淨整潔?是因爲綠化面積少,還是因爲外來人員多?是因爲氣候乾燥還是人口擁擠?都不是,是因爲我們的衛生習慣不好,是我們思想意識太差!看吧,一場演出過後的體育廣場,狼藉滿地,垃圾橫飛;一場大雨過後的勝利街,污水橫流,髒亂不堪;短短几百米的文體路,夜市過後,清理的生活的垃圾足足三大車!習慣啊!素質啊!

  我們都有一箇理想,我們渴望呼吸着新鮮的空氣,倘佯於清潔美麗的街上,相處着謙和禮讓的人們,我們也希望我們邵東是最美宜居城市,這些能實現嗎?這些真那麼可望而不可及嗎?不,只要我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提升自己的衛生素養,一切的美好馬上就會來臨。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這不僅僅是一句口頭禪,這更重要的是一種行動,朋友,今天您的垃圾入箱了嗎?你在公衆場所抽菸了嗎?家長老師們,今天你教育孩子嗎?與孩子一起義務做保潔員了麼?廠礦企業,今天你的工業生活三廢任意排放了嗎?監督部門,您嚴格監督落實了嗎?

  現在全縣上下一條心,正在開展創文創衛活動,我們就應拿出十分的熱情參與,十分的真心踐行,十分的恆心堅持起來,"邵東是我家,衛生靠大家。"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讓我們大力宣傳,積極行動,讓衛生文明的理念,就像空氣一樣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觀念根深蒂固,深入人心,那麼習慣就成自然,一切就能水到渠成。

  是的,我已看到了興禾大道上的鮮花和濃蔭,看到了勝利街的煥然一新,我已看到了藍天下變化的邵東;是的,我已聞到了吊蘭的幽香,聞到了桂花的襲人,我已聞到了我們家園的芬芳。衆志必成城,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身體力行,爲邵東的美麗而獻出自己的光和熱。

勿以惡小而爲之演講稿600字2025 篇4

  青島是一箇位於海邊的美麗城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有“海上仙山”之稱的——嶗山。

  清早,我們坐上車,前往嶗山。嶗山腳下就是一片金色的沙灘。沙子又松又軟,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貝殼散落在沙灘上。蔚藍的大海中,人們有的游泳,有的劃橡皮艇,非常悠閒。那五顏六色的太陽傘和救生圈也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來到了嶗山仰口風景區。在山腳下抬頭仰望,嶗山非常雄偉。我迫不及待地坐上索道,欣賞沿途的風景。一路上,只見一塊塊巨石千姿百態。瞧,那邊的壽字峯上刻滿了大大小小,不同字體的“壽”字,其中最大的一箇“壽”字,據說,直徑有18米呢!山頂上的幾塊巨石,猶如一箇老人仰着頭,張着嘴,望着天……彷彿在感嘆着什麼,從這塊巨石上,我明白了“仰天長嘆”的意思。

  很快,索道把我帶到了半山腰,最後的路程非常艱難,只能靠我的雙手雙腳自己探索了。沿着長長的石階,我們來到了“覓天洞”。覓天洞裏黑漆漆,溼漉漉的,一不小心就會撞到頭頂上堅硬的岩石。我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

  伴隨着假期的流逝,科技館的小達人的活動也要接近尾聲。在這段時間裏,我不但體會了管理遊客的不易,而且還收穫了幫助別人的快樂,結識了天南海北的朋友;理解了之前從來不懂的科學奧祕。

  但最讓我心酸的,是部分遊客對科技館的工作人員和其他遊客的不理解,甚至辱罵。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些事,但我能從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口中,聽出他們對此類事件的強烈不滿。

  記得有一次,和我一樣身爲小達人的馬同學去小賣部買了一桶爆米花放在桌上,準備工作結束後慢慢品嚐。有一箇遊客看見了,竟然一本正經地抓了一把就往嘴裏塞!馬同學就問:“這是我買的,你怎麼可以喫呢?”那個遊客居然說:“抓一把不行嗎?!”態度還很囂張!你說,這種沒素質的遊客配不配來參觀?!我知道這個事情後就很氣憤,“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當然,大多數遊客都很遵守規章制度。有的一不小心做錯了,提醒一下也就ok。還有的遊客甚至會主動幫助工作人員管理。上次看到一名1.2米以上的同學因爲受到了“沒素質家長”的慫恿,試圖進入寶船、海洋球展區,卻在一位阿姨的阻止下悻悻離開。這位阿姨和“沒素質家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一箇人的成功與失敗,往往就會因爲細節而改變。

  說了那麼多,我其實只想傳達一箇意思: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這就是我在科技館待了這麼多天最大的收穫。

  最後,感謝科技館爲我們提供暑假實踐的機會;感謝三樓的芳芳老師這十幾天來對我們認真的輔導。祝科技館的活動越辦越好!

  拿着手電,一會兒貓着腰,一會兒側着身子,手腳並用艱難地爬出了覓天洞。

  終於,我們站在了山頂的大石頭上,眺望着山下壯闊的海景,我心想:這就是大自然對我付出努力的回報吧!

勿以惡小而爲之演講稿600字2025 篇5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每天做着平凡的小事。可正是這些小小的事情:一箇眼神,一箇微笑,一舉手,一投足……串聯成了大大的世界。

  劉備臨終前對兒子說“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讓劉禪不要輕視小事,“小”中有大。“小”水滴可穿石,“小”火星足以燎原,“小”不忍則足以亂大謀。我認爲,不要以爲事小就不屑去做,於滴水可見太陽,於小草可見春天。很多小事都是“舉手之勞”,但不一定人人都願“舉手”,或者有人能偶爾爲之卻不能持之以恆。可見,“舉手之勞”可以折射出人的崇高與卑微。

  就拿我們身邊的事來說吧,前段時間,我和幾個同學一塊兒到書店去買練習冊,在結賬時,大家都習慣性地看了一下找回來的零錢,結果發現,收銀員多找了一位同學五毛錢。“不好意思,你是不是多找了我五毛錢?”那位同學問。收銀員一算,真的錯了,趕緊把錢換了回來,又笑着說:“同學,謝謝你們。”那位同學的笑容如花般自信地綻放,並盪漾開來,我覺得空氣中都瀰漫着淡淡的芳香。雖然只是區區的五毛錢,也許對書店沒有太大的影響,可是,生活中簡簡單單的事情往往散發出我們生命的氣息;舉手投足之間,顯現的卻是一箇人的品格。

  還有一次,我生病了,到家對面的小診所看病掛吊瓶。在那無聊的兩三個小時中,卻發生了一件令我難以忘懷的事:一位面無血色的姐姐被同伴攙着上洗手間,沒走兩步,就整個人軟塌下去,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有的人視若無睹,依然自顧聊天。可是一位白髮蒼蒼的奶奶卻毫不猶豫地上前一把攙住姐姐,一直細心地照顧她。老奶奶溫和慈祥的笑容深深地震撼了我。“舉手之勞”折射出了人的崇高與卑微。是啊,在別人有困難之時,我們就應該儘自己的力量,伸出援手去幫助他人。俗話說得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受助者會因爲有你的幫助而感到快樂與幸福,而你自己的心靈也會得到一種強烈的滿足感。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裏面。叔叔接過錢,對我把頭點。我高興地說了聲:‘叔叔,再見!’”這首歌曲唱遍了大街小巷,唱出了一箇孩子美好的心靈以及優秀的道德品質。有人說:“只不過是一分錢,用得着這樣嗎?”答案是—用得着!做一箇文明的公民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舉手投足之間,展現出的是我們爲人處世的人生態度,展現出的是我們的責任意識,展現出的是一份公民道德。

  不積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必須從小事做起,從小處着手,在舉手投足之間,本着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來經營人生。

勿以惡小而爲之演講稿600字2025 篇6

  在我眼中,許多古人之言都是有很深的學問,就拿“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這句話來講,就寓意深刻.

  “勿以善小而不爲”我的理解是凡事應從小事做起,一件善事,一件善意的小事,也許對你而言只是一箇不經意,一箇微不足道,也許對他人而言就可能起到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許是你的一句善意的鼓勵,將使一箇對學業失去勇氣的孩子成爲發憤圖強,積極向上的好學生;也許是你的一箇溫暖的微笑,使一箇準備輕生之人停下了走向死亡的步劃,體會到人世間的溫情;也許是你的一箇習慣性的動作,撿起了地上的一張紙屑,讓我們的外國朋友瞭解到中國人民的好習慣,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又也許是你的一箇友善的舉動,把陰井蓋蓋好,使路人避免了受傷的危險。

  的確,很多的“善小”能使他人受益非淺,但相反許多的“惡小”卻使人失去了太多。或許有些人最後成爲無惡不作的強盜,只是因爲兒時的一絲貪念,小偷小摸圖的是那一時的快感,而正是這樣的“惡小”的累積導致了一箇個的悲劇發生。所以,“勿以惡小而爲之”。

  而有的時候,一件小事的作用你卻不能忽視,它也許能阻止一件悲劇的發生。記得曾經吳王要攻打楚國,警告他的大臣們“如有勸阻者斬”,吳王有個年輕的門客憂心忡忡,強行諫言不是辦法,於是就懷揣着彈弓,徹夜站立在後花園,露水沾溼了他的衣衫,他依然堅定地站立着,三天三夜過去了,吳王來到他的跟前說:“你是我的得意門生,何苦這樣呢?”年輕人回答:“請您看看那棵樹,樹上有隻蟬,蟬高高在上,哀怨地叫着,卻不知有隻螳螂在它的身後,螳螂把身子貼在隱蔽的地方,一心只想捉蟬,卻不知有一隻黃雀躲在一旁,黃雀伸長脖子一心想啄螳螂,卻不知我正拿着彈弓瞄準它,您看,它們都只求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及身後隱伏的禍患啊!”吳王聽後大悟,立即下令停止攻打計劃。這位吳國的謀士通過一件很小的比喻就輕而易舉地阻止了一場血雨腥風,挽救了吳國可能的滅頂之災!一件小事的功力可別小瞧!

  “善小”、 “惡小” 、“小善”、“小惡”其實往往就在你的一念之間,把握身邊的每一次的機會,Try you best!盡力爲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做善事,你將擁有更多的朋友!

  最後提醒大家―――“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共勉之!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