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廣州青年學堂第三期觀後感800字(精選4篇)

2025廣州青年學堂第三期觀後感800字 篇1

  疾風知勁草,大浪現英雄。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白衣天使們衆志成城,逆向而行,奔馳前線,只爲讓人們安心地與家人團聚。而他們,成爲了生命道路上最美的逆行者。

  當所有人都想逃出武漢這個是非之地時,來自五湖四海的醫生們,卻反其道而行,他們不顧家人的勸阻,毅然組建成一支支醫療隊,火速前往病區。

  在此期間,84歲的鐘南山院士,本該退休,盡享天倫之樂的他,也在國家最需要他的時候,再次“掛帥出征”,與病毒較量。他在接受採訪時,堅定的目光和言語,讓大家多了一份安穩,少了一份恐慌。

  爲了救治更多患者,政府安排工程隊,在短短十多天的時間裏修築了“火神山”“雷神山”兩座臨時醫院,解決了病人們的醫療需求。夜以繼日,不眠不休的工人們,默默無聞的身影也成了逆行道路上最美的風景。

  寒風凜冽,神州大地黯然失色,大街小巷中,只剩下星星點點的“小黃人”和“小藍人”,這些外賣員逆風騎行的背影,宛若一位位英勇的騎士。只爲了給不能出門的人送去一份溫暖!

  還有一羣逆行者,是新聞報道的書寫者,圖片影像的記錄者,我們看不到他們的真實面目,但是他們爲了給人們提供最新的消息,急急奔走。爲國家的發展鼓勁吶喊,只爲穩定軍心。

  在病毒面前,這些最美的“逆行者”並不比普通人多一份幸運,他們不是超人,只是社會中的平民英雄。他們也有溫馨的小家,因“大家庭”需要,他們勇挑重擔,成爲社會的守護者。

  一封封“請戰書”體現了中華人民必勝的決心,一次次無私捐助,彰顯了中華人民的團結一心。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抱怨堵車了,因爲那纔是繁華大道!再也不嫌人山人海,因爲那纔是國泰民安!

  讓我們共同致敬最美的逆行者,祈禱他們凱旋而歸!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2025廣州青年學堂第三期觀後感800字 篇2

  您好!我是今年的高考考生。高考前夕,疫情毫無徵兆地爆發,新聞聯播日日播報着新增確診人數,特效藥尚未研製成功,此病傳染性又極強,且恰逢春運,疾病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飛往全國。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祈禱着能渡過難關。您站出來,告訴大家不要害怕,提醒大家勿要前往武漢,而八十四歲高齡的您,卻坐在了前往武漢的餐車上。我想說,國士無雙,您是最美的逆行者,我們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

  然而,這樣的逆行卻不是說說而已的。經歷過非典的您一定知道,前往武漢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春節無法和家人團聚,意味着放棄休息時間,意味着最近距離地接觸病毒,甚至可能意味着一去不返。可是,您還是去了,爲什麼呢?

  我知道的,因爲您是醫生,有着救天下蒼生於水火的責任感。因爲您穿上了一身白大褂,便擔起用生命去履行肩上的責任。您在成爲一名醫生時曾宣誓“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爲人類服務。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病人的健康應爲我的首要顧念。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幾十年來,從未忘記。只要一息尚存,便絕不辱使命。

  我知道的,因爲您不忍,您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之心。看到躺在病牀上孤獨無助的孩子,那樣不安,緊緊抓住醫生的手,不確定地詢問還能否活下去。看到與親人隔離後躺在病牀上的老人,呼吸困難,奄奄一息,夕陽下的影子那樣孤寂。您終究不忍,醫生就職宣言中,您曾說“我對人類的生命,自受胎時起,即始終寄予最高的尊敬……”您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那無數鮮活的生命。武漢,曾經多麼繁榮的武漢,如今成爲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空城。空蕩蕩的街道、緊閉的商鋪,以及隔窗的鄰里交談。武漢就像一箇生病的孩子,蜷縮在病毒的夾攻中。您終究是不忍,您說,祖國的可愛的孩子病了,他哭着喊着需要我,我要去救他。

  我知道的,因爲您勇敢,有着正視困難的決心。羅斯福曾說:“我們所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縱使前方是前所未見之強敵,縱使病毒的信息未知,縱使可能會死,那又如何?生命是強悍的,是堅韌的,不是死亡可以打倒的!

  作爲20__屆考生,我們已經成年。我們雖不能馳援武漢,但鍾爺爺,十七年前的非典您挺身而出,今年的疫情面前您再次出征,請您相信,以後的中國,由我們去扛!無論此後的我們將身處何方,無論我們將從事何種職業,都永不忘記您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永不忘記您那重情重義的仁愛之心以及強敵面前無所畏懼的精神,這樣的中國精神必護佑我中華民族繁榮昌盛!薪火代代相承,請您保重,我們向您致敬,也會在後方堅定地支持您和您所有的戰友,加油!

2025廣州青年學堂第三期觀後感800字 篇3

  你們好!作爲20__年的高考生,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聽聞新型冠狀病毒的噩耗,我不覺恐慌。每天醒來看到手機最新的新聞總是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多少、某地又增加了多少、疑似病例多少等令人驚駭的消息。21世紀以來SARS、MERS以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你們一直在前線戰鬥,從未退縮。“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軍事家孫子這樣描述一支強大的軍隊。疾和病組成疾病。疾,在漢語中也有快的意思,用“疾如風”“侵掠如火”來形容一場烈性傳染病的傳播擴散是毫不誇張的。而你們,不懼艱難竭蹶,不畏艱辛苦楚,在前線爲國家爭分奪秒,在醫學的戰場上浴血奮戰。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任何經歷過非典的醫護人員都十分清楚這次的病毒感染有多麼嚴重,可是你們依然沒有退縮。武漢的15名前線醫護人員已經被感染,於1月28日上午十一時出院。協和醫院西院胡醫生表示,出院後,希望能儘快回到抗擊疫情的一線。“做好科學防護,相信黨和國家,相信一起奮戰的白衣戰士,一定會守護好我們的城,一定能打贏這場硬戰!”你們感染治癒後立刻迴歸崗位的時候,是最美的;你們治癒一箇一箇的感染病人的時候,是世界的逆行者,是我們的照明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國的醫護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第一線,湧現出一批敢於鬥爭、敢於擔當的先進典型。

  放棄假期,首個請纓,奮戰在抗擊第一線的中心辦公室主任羅黎,下班回家後,一直關注新冠肺炎感染新聞,敏感地意識到了防疫事態的嚴峻,立刻向中心領導表示,取消春節期間外出計劃,留守待命,隨時聽從中心的統一調度及安排。1月24日羅黎接到中心副主任佘毅的電話,轄區有一名密切接觸者,需要立即轉運到指定觀察點。接到命令後羅黎立刻出發到中心,在中心守到凌晨收到任務取消的消息後,才返回家中。回到家中已是11點過,看着家人端上來的湯圓,沒顧上喫晚飯的羅黎纔想起今天是正月初一。“面對疫情,我選擇迎難而上,衝鋒在前,兌現一名共產黨員莊嚴的承諾。”羅黎說。羅黎是家人的寶貝,更是祖國的堅守者。

  中心醫務科科長羅娟堅守崗位,大愛無疆,連續工作近10天。戴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穿隔離防護服,是羅娟在發熱門診每天開始接診前的首要工作。“這套防護裝備的防護性雖好,但透氣性確實不佳,常常會發現自己的髮絲、眉毛上都沾滿水汽。”羅娟說,“穿起這套防護裝備,就不能像往常一樣自由的轉動頭部,坐診時間又基本在6小時以上,等離開診室脫下厚重的防護服時,會覺得如釋重負。但是爲了患者和保護自己,我們必須堅持住。”羅娟是醫護人員,更是抗擊病毒的逆行者,國家的堅守者。

  衆志成城,在不經意的細節中展現,大愛無疆,是你們的職業品格。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你們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將廣大人民羣衆的健康放在心頭、護在身後。你們是疫情來襲時最美的逆行者!是國家淪陷時最偉大的堅守者!

2025廣州青年學堂第三期觀後感800字 篇4

  20__年註定不平凡,註定讓人難以遺忘,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着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肺炎的重災區是武漢,多少人想逃離這個肺炎之地,而有這麼一羣人放棄休假時間,放棄與親人團聚時刻,毅然決然的踏上離鄉之旅,與別人背道而行,來到疫情的最前線,他們不爲功名利祿,不計生死,不畏辛勞,只爲心中的那一份責任與擔當,爲我們守衛着一方淨土。他們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年三十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但醫務人員、官兵等很多逆行者坐上離鄉的車,他們有的還來不及跟家裏人告別,甚至有的都沒見家裏人一面踏上抗“疫”征程,他們給我們留下的背影是堅毅,是無悔,是抗“疫”勝利的信念!

  八十三歲的鐘南山先生,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十七年前,他曾堅定的說:“把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這斬釘截鐵的話語,帶給全世界無比的震撼。十七年後,這顆爲人民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爲人民安全的志,始終未變。他的出現安撫了很多人的心。

  除了鍾南山先生還有很多醫護人員,爲了方便穿戴防護服,她們剪下了長頭髮;重症隔離病房的護士平均年齡只有25歲,最小的剛滿20歲,即使因長時間穿戴防護服出了一身汗,悶到不行,累到低血糖,也要堅持爲患者治療;即使他們明白自己可能會被傳染,也要用盡自己全力爲患者治療,因爲他們知道他們是病毒與人民羣衆之間的最後一道防線。當看到這些穿着防護服,戴着防護口罩的護士們走出隔離病房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臉上被勒出的一道道印痕,手上的一道道疤痕,感動之餘更多的是心疼!

  平安中的我們,與逆行在前線的他們,雖然我們在不同處,但我們的心要團結一致,我們在遠方,儘自己所能,可以爲他們做到的,儘量去做到,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盡微薄之力!

  敬畏自然,守護生命;衆志成城,共抗疫情!致敬所有逆行者!中國加油,武漢加油,讓我們一起把病毒戰勝之後,再一起開始新的生活!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