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弟子規演講稿(精選3篇)

小學四年級弟子規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的演講主題是:學“弟子規”歷行前人教誨

  第一次聽到“弟子規”是在電視劇裏的一段童音朗誦,“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文格像三字經,覺得好奇,上網一看才知道“弟子規”是儒家文化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我卻不知,感覺慚愧,便認真拜讀了全文,頗有啓發。“弟子規”教我們學會感恩、睦鄰、謹行、誠信、泛愛衆而親仁。對古人的教誨學習、力行的越徹底,就越能改變一箇人的命運,進而改變一箇家庭、一箇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

  “入則孝”,一箇人知孝道、會感恩,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就可以溫暖許多人。自幼受到父母的寵愛,力盡孝道,是我們的本份,我們更是企業的一員,是企業給了我們放飛理想的空間、充實的生活,清晨,推開窗戶,放眼綠綠的禾苗,藍藍的天,欲滴的露珠,還有哪厚重的國網公司形象牌,我們感恩上天給我們幸運,使我們在歡快和自豪中度過了美好的一天又一天。入夜,夜幕中的天空繁星點點,街道村莊萬盞燈火,我輕點鼠標,描畫着一天的成就,享受着夜的溫馨與寧靜,我們充滿了感恩,感謝企業、感謝領導給我們提供了一箇施展的舞臺,想着明天要做點什麼,應該做點什麼來回報。

  “出則弟”讓我學會謙恭、知規矩和睦鄰。企業是一箇大家庭,家有衆多父母和兄妹,在不同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着,爲我們的家添磚加瓦,創造着財富,我們沒有理由不互相[本文來自]尊重、謙恭有禮、團結合作,更不應該斤斤計較、相生怨恨。同行的路也許坎坷,讓我們看到互相攙扶的身影,同行的路也許會有失敗,我們才能體會到一句鼓勵的真誠,同行的路也許終有不幸,看到你的身影我才更懂得珍惜幸福,正因爲有了你我在一起,我才心生了依靠和踏實。

  播下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爲,播下一種行爲,收穫一種習慣,學習“弟子規”是在耕耘們的思想,規範我們的行爲,促使我們養成一種好的習慣。要“謹”行、從“信”,特別是我們營銷窗口人員更要在行爲舉止上“衣貴潔、步從容、立端正”,在工作中“事勿忙、勿畏難、勿輕略”,在待人接物中“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要即知即行,使處事更有效率,待人更爲和諧。從“謹”做事,從“信”做人。從我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哪一天起,我總感到一種飽滿的情緒,那是一份激情,更是一種責任,這份責任便是我對企業的承諾,不管多難多重,我都要負責守信到底。古人云:“經營之道在於誠,贏利之道在於信”,誠實守信也是我們企業搏擊市場賴以生存的前提。企業只是一箇概念,它必須由我們這些員工來充實、堅守、和體現,我們要共同承擔起這份責任,使企業形象更爲光輝和偉大。

  泛愛衆而親仁,我們是一箇具有悠久歷史的企業,多年來爲無數人們帶來光明和便利,爲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動力基礎,它的光輝歷史永載史冊。同時我們的家庭也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成員來源複雜、新老觀念時有碰撞、不公現象還很普遍等等。這些問題短時間還難於解決,這就更需要我們大家處處體現出“泛愛衆”的高尚品德,不要因爲父老兄妹中的先天不足就厭惡、嫌棄,也讓我們鄙夷哪些阿諛奉承的行爲,“親仁”而避小人,人人爭做“泛愛衆”的君子,放下滔滔私心,關懷大衆,仁厚待人。

  讀罷這千餘字的文章,感慨萬千,仔細想來,這和分局先後開展的各類讀書學習活動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繼而在工作中把持應有的道德情操,關注細節,完美覆命。“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我們要學到“弟子規”的精髓,併力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工作,回報企業,爲電力事業的發展,爲國家的繁榮富強多做貢獻。

  謝謝大家!

小學四年級弟子規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家人們:

  大家好,我叫陳安懿!

  今天,我先分享一下“親所好,力爲具”這裏談到父母愛喫什麼一些相關的話題,我父母愛喫什麼我一直都不知道,而且父母天天做的飯都是我最愛喫的,如果有時有不愛喫的菜,他們也會多加一道我喜歡的菜,父母是多麼愛我呀!但我呢以前還總是浪費糧食,明知道浪費糧食是不對的我還去做,我是多麼不愛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呀!我在五一那天就發誓要改,從五一到現在父母做的我一次也浪費糧食,都喫光了!但遺憾的是我還是不知道父母愛喫什麼!

  下一自然段又說到父母也關懷我們的健康,這我深有體會,因爲我是一箇病人,我飲食和生活肯定跟很多人不一樣,父母肯定得用心關懷我的身體,希望早點健康。而我以前有時控制不了我自己,而去做違背父母的事情,結果就是因果報應“犯病”,我現在呢?完全變了一箇人,因爲我看了一本書,裏面如何去刻制自己的這種習慣,我還在網上看了很多孔子相關的文章,我在五一之後完全刻制住了自己的這些壞習慣!

  後面又講到肉食的危害,我小時候也是非常喜歡喫肉的,有時還經常去出去喫去,我最愛喫的是牛肉飯,那裏只有肉和飯沒有別的,我能喫一大碗,現在學了傳統文化我才忌的。

  先說這些,後面的下次再說,謝謝大家聆聽!

小學四年級弟子規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弟子規》。

  今天,在老師的指導下又把《弟子規》拿出來認真地讀了一遍,原來《弟子規》是中國傳統聖賢教育的書籍,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使我們懂得了什麼叫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儉節約,寬容大量,什麼是親情,友情等等……

  以前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常常惹父母生氣。有一次,媽媽把飯做好以後放到桌子上,喊我喫飯,我被精彩的電視劇迷住了,沒有答應。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喊我喫飯,我不耐煩的回答:“你們去喫嘛,我一會再來,喊我幹什麼嘛。”媽媽說:“飯快涼了,快點來喫吧!”我還是等電視劇完了之後纔到飯桌上去喫飯。還有一次,媽媽正在廚房裏幹活,叫我幫她把地掃一掃。我根本就沒有理她,只是在電腦上盡情的打遊戲。媽媽過了一會又喊了:“你把地掃了沒有啊?”我還是沒有聽見。媽媽生氣的說:“你這孩子,沒有聽見我叫你嗎!”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的入則孝,我很後悔。尤其是有看見後面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我們,應該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反思我自己的行爲,羞愧之心悠然而生。勇於承認錯誤是一種美德,現在,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箇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