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執着的演講稿600字(精選4篇)
關於執着的演講稿600字 篇1
歷史宛若深邃的夜空,在這漆黑的夜空中,無數先人,用生命詮釋了攀登的意義。驀然回首,遙望那一級級先人用雙腳踏過的石階。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他,巍然臨立與泰山之巔,將衆山皆飽覽於眼底。那樣的瀟灑、自信,無人能及。然而,他並沒有狂妄自大,而是轉身,回望那過去坎坷不平的山路,眉頭微皺,凝神思忖了片刻,似是明白了些什麼。復而轉身,繼續向着“最高處”,不斷攀登。他是那樣的自信,那樣的堅毅。他用悲苦,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卻用詩章延續着自己的生命。憂愁、痛苦,把他的人生之路弄得坎坷荊棘,而他,卻不願向命運低頭,繼續在向着文學史上的巔峯攀登。
是你,杜甫,即使承受着命運,或被命運玩弄的結局,你也不願就這樣向命運屈服,在文學史上不斷地攀登。你得到的,是流芳百世的詩魂,以及耀眼的人性光輝。
恍然間,我似乎看見了一箇正在迎着朝陽出發的修長身影。一步一箇腳印,一步一級臺階。歷盡艱辛,嚐盡百草。中華大地無數山川,皆留下了他的足跡。在誤食奇毒之時,他無力地癱倒在地,卻憑藉着心中那一魂不斷攀登的信念,絕處逢生。
是你,李時珍,用了近20xx年的歲月,爲世人編纂了一部驚世鉅作——《百草綱目》。
翻開歷史卷冊,我似乎看見了徐霞客不斷攀登於五湖四海,我似乎看見了李四光不斷攀登於名山高川,我似乎看見了……
他們用心在攀登,用一箇個腳步書寫着不斷攀登,永不放棄的信念!那一箇個執著的身影,始終令我銘記於心。
關於執着的演講稿600字 篇2
俗話說“人有恆心萬事成,人無恆心萬事崩”。人無論天資聰穎還是資質平凡,我們都有機會取得成功,成就非凡的事業。關鍵是面對理想時,我們是否下足了功夫,是否堅持不懈地爲之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研究。
同學們一定知道諾貝爾博士吧!他是瑞典著名的科學家,小時候,由於一場大火,他家裏被燒得一貧如洗,只好四處流浪。有一天,小諾貝爾看到工人們在荒山野嶺裏用鐵錘砸石頭,他想:如果有一種東西能把大山劈開,該有多好呀!
長大以後,他就把興趣放在了對炸藥的研究上,由於一次實驗的失敗,他的研究室在大火中化爲灰燼,他的弟弟也不幸被炸死,父親被炸殘。但他毫不氣餒,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堅持繼續研究,經過一百多次的失敗,他終於發明出了沒有濃煙,卻有很大威力的炸藥——無煙炸藥。
我國著名的音樂人周杰倫,從小就喜愛音樂,三歲時開始刻苦練琴。1997年他擔任了音樂製作助理的工作,工作不但很辛苦,而且薪水也很少,經常幹一些爲別人買盒飯,送合同等繁瑣的小事,可他卻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沒有放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有一天機會終於來了,老闆承諾如果他能寫出五十首歌,就嘗試選出十首爲他個人出張唱片專輯。他廢寢忘食地用了五天時間,就創作出了五十首歌,並且每首都寫得很棒。老闆兌現了他的承諾,一夜間周杰倫就從音樂助理變成了華語樂壇“小天王”。成功後的他接受採訪時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堅持的結果。”
我想說:執着是人們成就偉大夢想的基石,執着是人們踏向成功彼岸的渡船,執着是奇蹟誕生的必備條件,讓我們每個人爲自己的夢想而執着吧!
關於執着的演講稿600字 篇3
縱觀歷史,爲什麼有的人平凡的走過一生,而有些人卻轟轟烈烈名垂千史。執着,偉人成功的利器。信念偉人成功的盔甲。有了這兩者,幫助他們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清掃當路石,排除萬難。
是什麼讓毛澤東主席說出“今日長櫻在手,何時伏住蒼龍”這樣的豪言壯語,是什麼讓愛因斯坦從小時候低能兒變成偉大的科學家。只因爲有了執着與信念。
名人事蹟數不勝數,我們一些普通人事蹟也能體現出來。就比如說我,我曾經也是愛玩,是不專心學習的學生,但我得到老師還有父母的鼓勵,更重要的是憑着自己的執着追求與堅定的信念讓我成爲熱愛學習,專心學習的學生。這其中經歷的困難也有許多,但都被我一一克服。
執着追求是成功的途徑,沒有執着追求則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它不是偉人的專利,它是人人都都能辦到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敢於執着,執着力量是無限的,它可以使鐵杵磨成針。
堅定的信念其力量也是不可小估的。我曾讀到一篇文章,它寫的是一位母親在樓梯上發現有個物體從樓上掉了下去,急忙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樓下接住那個物體。事後,人們讓她再跑一次且以最快的速度,可是比以前的速度差遠了。這件事能充分說明有信念與沒有信唸的結果。之前她的信念是趕緊下去接住那個物體,所以跑的很快,之後由於沒有了信念,導致她不能和之前一樣跑的快。
偉人成功,因爲有了執着與信念。每個人的成功都需要執着的追求和堅定的信念。人生需要執着與信念。
關於執着的演講稿600字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清晨起牀,有鬧鐘喚醒;上班下班,有地鐵公交;遊戲娛樂,有手機電腦。我們在這鋼筋鐵骨的森林,日復一日的面對人海茫茫,在霓虹燈普照下喪失對星空的仰望,我們與自然決裂,與本心分離,淪爲科技的怒。
英國人如是說願意犧牲利益,去換取富足的精神食糧。喬布斯願用難得的成就換的對哲學的無限探索,莫言亦堅定的信仰文學與思考。他們都在這繁華的世界裏,在物慾橫流的時代中執著於內心的風雨茅廬,守護內心的一片淨土。
如今的我們追名逐利,將物質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私且虛榮。各種土豪炫富屢見不鮮。河南某女因爲男友不願結婚,竟開凱迪拉克直撞男友法拉利,因爲感情不順,用兩輛兩百萬名車爲幼稚的感情陪葬。驚呼之餘,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反思,是否時代進步了,物質豐富了,精神的信仰與追求也就不再值得關注了?答案是否定的,在任何的時間、地點我們都不能放棄精神與信仰的追求。一如三毛所說,人需要有一箇夢想,一箇理由去堅持,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在流浪。我們需要堅持自己的本心,纔不會在時代的浪潮中迷失如深海。
隔離塵世的喧囂,迴歸自然的溫暖懷抱,踏鳥語花香,尋隱士竹林,使我們尋找本心的最佳途徑。古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今有安妮寶貝放棄高考,遊歷大江南北。世界那麼大,我們應該去看看。只有在與自然的接觸中,我們才能守住內心的闃靜,與本我對話,發覺那些隱藏在心底的最真實的想法。
此外,暢遊文學之海,也是隔離塵世,迴歸本心的良方。二戰時期的法賽爾,馬克思正是在文學的幫助下,才得以在對猶太人的殘忍迫害下頑強的活下來用希望、善良和真知面對世界。又如張靜初,一日不讀書便痛苦難耐。真是文學擴大了我們內心的空間,哺育和滋潤了我們飢渴的內心,讓我們以人的尊嚴直立於這世上。
執著於內心的風雨茅廬,任物質與冷漠的狂風吹襲;執着於內心的風雨茅廬,能留守自我的淨土;也唯有執著於內心的風雨茅廬,才能待得雲開見日出。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