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手勢運用圖解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會運用手勢來加強自己的言語,在演講中更應如此,那麼,演講中手勢有什麼作用呢?下面是第一範文網小編爲你整理收集的演講中手勢的作用,快來第一範文網。

  演講中手勢的作用

  手勢是指人類用語言中樞建立起來的一套用手掌和手指位置、形狀的特定語言系統。

  手勢作爲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肢體語言,有着其獨特性與重要性,其中包括通用的,如聾啞人使用的手語。還有在特定情況下的該種系統,如海軍陸戰隊。當然在特定的場合或是帶有表演性質的時候,手勢更是有講究並且是多種多樣的。

  演講又叫講演或演說,是指在公衆場所,以有聲語言爲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爲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明事理或抒發情感,進行宣傳鼓動的一種語言交際活動。

  上面提到,演講中要有體態語言爲輔助手段,那麼我認爲,手勢在演講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因爲手勢人在演講中使用最多、動作最大的要算手勢了。因爲它可以隨着內容的需要向上、下、左、右、前、側各個方向揮動。而且在同一個方向還可以有手心向上、向下、向內、向外之別。還可以用拳。手勢可單手,可雙手。這些都沒有機械的規定。

  手勢在演講中的重要性

  手勢在演講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它們又有多重要呢?

  1、演講中適當的手勢可以增強言語的可靠性與言語的力度,更有力的表達出自己想說的,使得自己的的演說看起來更加精彩與生動,吸引觀衆的目光和注意力,最終更好地達到演講的效果。

  2、因爲手勢是人類進化歷程中最早使用的交際工具,所以是先於有聲語言的。且手勢語在當時的交際中,使用頻率之高,範圍之廣,非今日可比。

  其重要性猶如早在兩千年前就有一位古羅馬的政治家、雄辯家說過:“一切心理活動都伴隨着指手畫腳等動作。雙目傳神的面部表情尤其豐富,手勢恰如人體的一種語言,這種語言甚至連最野蠻的人都能理解。”一位在華講學的心理學教授與一羣聾啞兒童不期而遇,居然能用歐美流行的手勢語言同他們順利交流。事後,這位教授風趣地說:“用手勢語交流比不懂英文的人用手勢比劃更方便、更省事。”

  3、手是人體敏銳的表情器官之一。手勢是體態語言的主要形式,使用頻率最高。由於雙手活動幅度較大,活動最方便、最靈巧,形態變化也最多,因而,表現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最強,最能表達出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寓意深刻、優美得體的手勢動作,能產生極大的魅力,激發聽衆的熱情,加深聽衆對演講內容的理解,使演講獲得成功。

  4、演講中,自然而安穩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平靜地說明問題;急劇而有力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昇華感情;穩妥而含蓄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表明心跡。

  那麼,綜上所述,演講中手勢所發揮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其重要性也更加不一般。

  演講中手勢的用法

  (1)、一般演講中所運用到的手勢有哪些,又怎樣去運用呢?

  演講的手勢分爲四類:一是指示手勢,二是模擬手勢,三是抒情手勢,四是習慣手勢。

  1、指示手勢。這種手勢是用來指示具體真實形象,又可分爲實指和虛指兩大類。實指是指演講者手勢確指在場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聽衆的視線內。如“我”或“你們”、“這邊”或“上面”、“這些”或“這一個”等。虛指是指演講者和聽衆不能看到的。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地方”。常用虛指可伴“他的”、“那時”、“後面”等詞。指示手勢比較明瞭,不帶感情色彩,比較容易做。

  2、模擬手勢。用手勢描述形狀物,其特點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比如用雙手合抱,把梨子虛擬成一箇大球形,表達出人們的真情實意。模擬手勢信息含量大,昇華了感情,有一定的誇張色彩。

  3、抒情手勢。此手勢在演講中運用頻率最多。比如:興奮時拍手稱快;惱怒時揮舞拳頭;急躁時雙手相搓;果斷時猛力砍下。抒情手勢是一種抽象感情很強的手勢。

  4、習慣手勢。任何一位演講者都有一些只有他自己纔有而別人沒有的習慣性手勢,且手勢的含義不明確不固定,隨着演講內容的不同而體現不同的含義。

  在演講的時候手勢一定要自然,不能做作;須協調,勿脫接;須精簡,勿氾濫;須變化,勿死板;須通盤考慮,勿前緊後松或前松後緊。

  而且在使用手勢時要注意三點:胳膊不要伸得過直,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彎曲,以免拙笨;手勢運用要和它所配合的那句話同始同終,以免分裂.。

  (2)、我們使用手勢時常見的一些問題有哪些,怎樣正確的改正,做到更好呢?

  1、“伸出手掌並持平。”不對。手掌對你一定要自然。

  2、“當你對黑板或圖表做手勢時,站在一邊,側對聽衆,拇指向內,手持平並正對黑板。”又錯了。在觀衆能看見你的情況下儘量用最自然的方法指示。如果站得像上面寫的那樣對你來說很舒服,那就沒有問題。但是你的目的是觀衆能瞭解這些材料,不是看上去像“命運之論”的模型。

  3、“如果你不是在樂隊指揮台,兩手放在身體兩邊(如果你用無繩話筒),或者一隻手方一邊(如果你用話筒)。”我說如果你這樣的面對觀衆,你會發現把手放在兩邊就太正式了。在談話中自然放你的手。

  4、“不要做太多手勢,因爲這樣會分散觀衆注意力。”除非你是在房間裏跳舞,或者不適當地揮舞你的手臂,那麼自然地用你的手臂就可以了。

  5、帶有目的性(去教育、說服、傳播或是娛樂),讓自己顯得自然一點。如果你對你得手和受的動作比較擔心,這就說明你對你的目的不肯定。

  手勢動作只有在與口語表達密切配合時,它的含義才最爲生動具體。演講者的手勢必須隨演講的內容、自己的情感和現場氣氛自然地表現出來。手勢的部位、幅度、方向、力度都應與演講的有聲語言、面部表情、身體姿態密切配合,協調一致,一定不能生搬硬套勉強去湊手勢。如果手勢氾濫,着意表演,會使人感到眼花繚亂,顯得輕佻作態,譁衆取寵。當然,也不可完全不用手勢,那樣會顯得侷促不安,失去活力。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