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手勢和站姿
演講是指在公衆場所,以有聲語言爲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爲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下面是第一範文網小編分享的演講的手勢和站姿,一起來看看吧。
演講的手勢和站姿介紹
一、演講者站姿規範
(1)脊椎、後背挺直,胸略向前上方挺起。
(2)兩肩放鬆,重心主要支撐腳掌腳弓上。
(3)挺胸,收腹,精神飽滿,氣息下沉。
(4)腳應繃直,穩定重心位置。
二、演講站姿分類
(1)前進式
這種姿勢是演講者用得最多,使用最靈活的一種站姿。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前腳腳尖指向正前方或稍向外側斜,兩腳延長線的夾角成45度左右,腳跟距離在15釐米左右。這種姿勢重心沒有固定,可以隨着上身前傾與後移的變化而分別定在前腳跟與後腳上,不會因時間長而身體無變化不美觀。另外,前進式能使手勢動作靈活多變,由於上身可前可後,可左可右,還可轉動,這樣能保證手做出不同的姿勢,表達出不同的感情。
(2)稍息式
一腳自然站立,另一隻腳向前邁出半步,兩腳跟之間相距約12釐米左右,兩腳之間形成75度夾角。運用這種姿勢,形象比較單一,重心總是落在後腳上。一般適應於長時間站着穿叮扁顧壯該憋雙鉑晶演講中的短期更換姿勢,使身體在短時間裏鬆弛,得到休息,一般不長時間單獨使用,因爲它給人一種不嚴肅之感。
(3)自然式
兩腳自然分開,平行相距與肩同寬,約20釐米爲宜,太平會影響呼吸聲音的表達,太迂則顯得拘束。
演講手的擺放位置
在演講中,手放哪裏很讓我們頭疼。
1.如果你在講臺後面,你可以雙手自然放在講臺兩側。
2.如果沒有的話,雙手自然垂在身體兩側,也可以用手來操作媒體、握住提示卡、筆或是做手勢等。
3.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該把雙手置於褲子口袋內,或是不自然地手臂交叉。
演講中常用的11種手勢介紹
(1)伸手(手心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伸)——表示請求、交流、許諾、謙遜、承認、讚美、希望、歡迎、誠實等意思。
伸手訓練:“人活在世上,誰不希望自己的一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一些呢?”
“自己活着,就是爲了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
(2)抬手(手心向上,手臂微曲,手掌與肩齊高)——表示號召、喚起、祈求、激動、憤怒、強調等。
抬手訓練:“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給人民當牛做馬的人,人民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3)舉手(五指朝天,前臂垂直,手掌舉至頭部)——表示行動、肯定、激昂、動情、歌頌等
舉手訓練:“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生命的真諦在於創造!”
“經驗證明,能使大多數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幸福的。”
(4)揮手(手臂向前,手掌向上揮動)——表示激勵、鼓動、號召、呼籲、前進、致意等。
揮手訓練:“努力吧!奮鬥吧!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同志們,朋友們:讓我們在愛國主義的旗幟指引下奮勇前進吧!”
(5)推手(手心向前,前臂直伸)——表示堅決、制止,果斷、拒絕、排斥、勢不可擋等意。
推手訓練:“不!不能這樣!這不是我們的邏輯!”
“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於人類。”
(6)壓手(手心向下,前臂下壓至下區)——表示要安靜、停止、反對、壓抑、悲觀或氣憤等。
壓手訓練:“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浪費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誰若把金錢看得比榮譽還尊貴,誰就會從高貴降到低賤。”
(7)擺手(手心對外,前臂上舉至中區上部)——表示反感、蔑視、否認、失望、不屑一顧等。
擺手訓練:“一箇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凡在小事上對真理持輕率態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8)心手(五指併攏、彎曲,自然放在胸前)——表示自己、祝願、願望、希望、心情、心態等。
心手訓練:“愛國魂是最純潔的靈魂,愛國心是最美好的心靈”
“錢學森永遠是中國人民心中的英雄。”
(9)側手(手掌放在身體一側,手心朝前)——表示憎恨、鄙視、神祕、氣憤,指示人物和事物等。
側手訓練:“知識決定命運,學習成就未來!”
“你要想獲得幸福,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10)合手(兩手在胸前由分而合,雙手合一)——表示親密、團結、聯合、歡迎、好感、接洽、積極、同意等。
合手訓練:“軍人的責任就是舍小家爲大家,維護社會的安寧。”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
(11)分手(兩手在胸前由合而分,雙手打開,做另一手勢狀)——根據打開後手勢的區域不同分別表示空虛、沉思、消極(下區),贊同、樂觀、積極(中區),興奮、讚美、向上(上區)等。
分手訓練:“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