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課堂5分鐘演講稿(精選7篇)
中學生課堂5分鐘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感恩老師》。
老師,大家都說您培養着祖國的棟樑;我卻要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樑。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您像一支紅燭,爲後輩獻出了所有的熱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兩個字就是–燃燒!不停的燃燒!您講的課,是那樣豐富多采,每一箇章節都彷彿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了一箇斑斕的新世界……
如果沒有您思想的滋潤,怎麼會綻開那麼多美好的靈魂之花?啊,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誰不在將您讚揚!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希望,播種幸福。老師,您就是這希望與幸福的播種人!
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您爲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葉的綠蔭!啊,老師,您的精神,永記我心!您多像那默默無聞的樹根,使小樹茁壯成長,又使樹枝上掛滿豐碩的果實,卻並不要求任何報酬。您工作在今朝,卻建設着祖國的明天;您教學在課堂,成就卻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老師,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學生便是蚌裏的砂粒;您用愛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經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您的教師生涯,有無數驕傲和幸福的回憶,但您把它們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視着一待開拓的園地。假如我是詩人,我將以滿腔的熱情寫下詩篇,讚美大海的遼闊和深遠。並把它獻給您–我的胸懷博大,知識精深的老師。
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着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您給了我們一杆生活的尺,讓我們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給了我們一面模範行爲的鏡子,讓我們處處有學習的榜樣。您是大橋,爲我們連接被割斷的山巒,讓我們走向收穫的峯巔;您是青藤,堅韌而修長,指引我們採擷到崖頂的靈芝和人蔘。
春蠶一生沒說過自詡的話,那吐出的銀絲就是丈量生命價值的尺子。敬愛的老師,您從未在別人面前炫耀過,但那盛開的桃李,就是對您最高的評價。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螢火蟲的可貴,在於用那盞掛在後尾的燈,專照別人;您的可敬,則在於總是給別人提供方便。是誰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誰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師,您是一位偉大的園丁!看這遍地怒放的鮮花,哪一朵上沒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沒有您的笑影!您講的課,是那樣豐富多采,每一箇章節都彷彿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了一箇斑斕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園才這般豔麗,大地才充滿春意!老師,快推開窗子看吧,這滿園春色,這滿園桃李,都在向您敬禮!如果沒有您思想的滋潤,怎麼會綻開那麼多美好的靈魂之花?啊,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誰不在將您讚揚!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希望,播種幸福。老師,您就是這希望與幸福的播種人!
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假如我是詩人,我將以滿腔的熱情寫下詩篇,讚美大海的遼闊和深遠。並把它獻給您–我的胸懷博大,知識精深的老師。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着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您像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這無私的奉獻,令人永誌不忘。
中學生課堂5分鐘演講稿 篇2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千百年前,文人們就通過朗朗上口的詩歌告誡後人,對待事物要站在正確的角度,切不可讓其它因素干擾了你對真相的審識。
宋人的牆爲雨淋壞,兒子與鄰翁對他作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牆,以防盜。”盜賊果真光顧後,宋人稱讚起兒子的先知先覺,卻懷疑鄰翁的手腳是否乾淨。同樣的提醒,爲何招來截然不同的態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親疏矇蔽了雙眼吧!
自古以來,人們就頗爲重視感情因素對事件成功與否的影響。“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誠然,感情上的親密對事業的成功也許會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然而,在認知事物本質上,感情上的親疏有時也會給人帶來錯覺以及誤導。國外科學家曾作過試驗,讓試驗者在一組照片中選出長像最符合審美標準的一張,結果受測者選出的容貌多與自己親友相近。排除個人審美觀念不談,生活的耳濡日染對人的影響可見一斑。
視覺的評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質的洞察更何以堪?自古以來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矇蔽。西晉王室廣封王,欲使天下盡歸司馬氏之手,殊不知諸工之中良莠不齊,終於導致八王之亂,五胡亂中原的下場。三國中孔明因對馬謖偏愛有加,忘卻先主對馬華而不實“的評價,委以重任,終使《出師表》空有”真名世“,也不免”長使英雄淚滿襟“。如今,不也有領導幹部任人唯親,從而禍起蕭牆的事例嗎?可見,認知事物,爲人處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鏡,危害大矣!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惡的雲霧矇蔽,身在高處,眼觀四方不失爲好的方法。岳家軍威震四海,正由於岳飛超越親情偏好,以軍規處罰岳雲,軍風大肅,纔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美談。孔明事後揮淚斬馬謖,以肅軍紀,纔沒有因感情親疏而再誤軍國大事。一箇公正的決斷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觀察和思索基礎上的。而擺脫感情上的干擾則是作出正確理性評價的先決因素。
也許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決定難以作出,然而,三思而後行,從多箇角度思考還是可以儘量避免感情上的誤導。現今我國法規制度中的“迴避”和“協商”原則不正是對理性處事的指導和提倡嗎?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從各個方面的理性觀察,將幫助?我們邁過感情的誤區,真正認識到事物的複雜與多變性。而在一覽無餘的最高層,擺脫情感羈絆的我們,或許可以長吟:“莫讓浮雲遮望眼!”
中學生課堂5分鐘演講稿 篇3
在《西遊記》中,悟空在如來面前與玉皇大帝爭高下,悟空聽得如來講訴玉皇大帝自幼修行,歷千難萬劫方成正果之事,之後仍欲與其爭高下,結果被如來一巴掌拍在五指山下。如來何意?僅是希望悟空知難而返嗎?恐怕不是。我想如來是給悟空“世俗何以難成神聖”一箇答案。
世俗與神聖之間的區別,不僅是兩者人多人少這樣表面的問題,而是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成本覈算”問題。
“成本覈算”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一把尺,我們做事之前,總是會用它去衡量。在很多方面,世俗的尺與神聖的尺大有不同,拿當下最流行的稱號“學霸”來說再好不過了,我們稱呼那些極強的“學霸”叫“大神”,“大神”平時幹什麼呢?讀課本,寫教輔。“世俗”的“學民”“學渣”幹什麼?讀課本,寫教輔,等假期,看帥哥,看美女……我們可能會認爲把青春消耗在青燈白卷之下太虧了,但大神們認爲好的成績纔是日後美好前程的王道。不消問爲何國家領導人,商海精英皆出身名牌大學,單看今日之“成本覈算”,人人心中尺的大小就已使日後的我們有了“世俗”與“神聖”之分。
“成本覈算”絕不僅是一把尺。因爲很多時候它實在高昂,足以讓絕大多數人膽寒。巴基斯坦有一女孩爲該國長期以來女性得不到教育,地位之低下之事奔走呼號,國內剛有反響即被槍殺,所以整個國家都保持了緘默,儘管很多人都清楚這些長大後會成爲母親的女孩將成爲整個民族的災難。巴國力不強,巴國力何以強!世俗之心亦大哉!世俗的我們羨慕曼德拉“彩虹國聖人”的美名,但我們踐行不了“我願爲理想獻身”的話語;世俗的我們景仰笛卡爾的博學,但我們接受不了被整個社會迫害的事實。世俗難成神聖,正因爲如此,每一箇神聖身後都傷痕累累,他們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方成世人仰望的神聖。這一種代價,非神聖之人誰與承擔焉!
我們更願去成爲世俗,因爲我們已經這麼做了,但身爲世俗,我們難成神聖,可我們仍然可以行神聖之事,那些美好品德,正是神聖啊!我們不能濟世救民,但我們可以扶貧濟困,我們不能顯於後世,但我們也不妨憑藉仁孝之名立足鄉里。世俗難成神聖,但世俗之人亦可成神聖之事。
中學生課堂5分鐘演講稿 篇4
一直固執地認爲:夢是記憶的出口。在夜深人靜,半夢半醒間,記憶便慢慢地走出來。我們都以爲那隻是夢,所以心安理得的回味。其實,它是被遺棄的記憶,只不過經過夢的裝飾後再捲土重來而已。
是的,它是被遺棄的。父母的責罵,老師的批評,別人的訕笑,朋友的背叛,戀人的離開……這所有一切不如意的記憶被遺棄在心底最陰暗的角落,不想被提起,不想被揭開。但是,不甘寂寞的它會趁人們最脆弱的時候來襲。而深夜,是最佳的戰場。
是誰說過:記憶短得像最後一夜,等不到天亮就要被毀滅。其實,不是記憶太短暫,而是打碎後的碎片太過短小,不足以支撐整個黑夜。於是,便羽化作黎明前的夢魘。是第一個也好,最後一箇也罷,在夢魘深處,誰都會微笑,誰都會流淚。
清晨,透過迷茫的雙眼凝視自己。看見的是朦朧一片。迷茫已浸透全身。
其實,記憶最可怕的不是被遺棄,而是被懷疑。
當記憶被懷疑時,心裏的那種彷徨無措是無法用言語去表述的。不知道它是什麼,屬於誰,甚至不知道它是真實還是虛幻。可這種種又無法去證實,因爲,我們都回不到過去。回不去。於是,帶着懷疑繼續製造記憶。在昏黃色燈前默然徘徊,等待黑夜,妄想着穿越夢境,去那些或是晶瑩剔透的碎片裏,或是淡淡澀澀的灰燼中尋求一絲安慰。
在不知是真實還是虛幻的記憶中,我們慢慢妥協了。是的,懷疑毀於妥協,在喧囂與是非中遺忘,在快樂和悲傷中游走。
或許,只有記住纔是對待記憶最好的方式。
讓它完整地存在於腦海中,當需要記憶去趕走必然的寂寞時,陌生卻熟悉的畫面便會如電影般一箇接一箇地被放映。或許是黑白,或許有雪花,可它卻是真實的。笑,真實;痛,也真實。
但,如易安般鎮日思鴻雁飛過,嘆黃昏寂苦也只是對自己身體的折磨,靈魂的摧殘。記憶是該記住,而不是沉浸。沉浸於流逝的過去,只會徒增傷感,於事無補。
生命的長河不停地流淌,快樂,痛苦,幸福,悲傷終會流逝,何必去在乎流逝的是什麼,有多少。逝者如斯,珍惜並把握住每一箇流逝的瞬間纔是亙古不變的人生態度。
中學生課堂5分鐘演講稿 篇5
夢想,是信念,是追求,是力量,是“誰主沉浮”的豪邁!
小溪入海,因爲夢想而固然執着,追求大海的浩瀚;大雁南歸,因爲夢想而無所畏懼,追求寒冷的溫暖;我們的黨百折不撓,改天換地,因爲夢想追求光明。夢想,會讓我們產生一種巨大的推動力,使得人生因夢想而飛翔。只要有生命存在,每個人心中的夢想就不會停息。
夢想是一種無上的快樂。如果心中有個美好的夢想,那麼當你全身心投入時,你會感到一種無與倫比的快樂。譚嗣同追求天下爲公的大同社會,他雖將身死敵手,卻仍有“快哉”、“快哉”的坦然與豪壯;共產黨追求人類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雖出生入死,歷盡千辛萬苦,但依然無限歡喜,無畏不懼。因爲心中有夢想,我們才銘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因爲心中有夢想,我們才擁有遠大志向。
一箇人不能沒有夢想,沒有夢想人生就沒有光彩。夸父追日,追出的是與日月同輝的永恆;屈原上下求索,留下的是世人無盡的感慨。毛主席一生探索,流不去的是一代偉人無限的輝煌。夢想使生命的價值得以體現,使短暫的一生成爲永恆。
要有夢想就不能沒有目標。愚者的夢想是在夢中追求,他們的夢想永遠只是一箇夢。愚者的夢低級庸俗,他們有的人追求外在的美麗和灑脫,夢想變得十分膚淺;他們有的人一生嚮往窮奢極欲的物質享受,夢想又是多麼庸俗。智者的夢想是高雅而偉大的。劉禹錫追求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恬靜與溫馨;林則徐追求的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坦蕩與淡泊;周追求的是中華之崛起的夢想。我們的夢想因追求而擁有,要使夢想得以實現,就須擁有堅定的信念和偉大的目標,智者在現實中跋涉,他們的夢想無論能否實現,都無怨無悔!
人生其實就像一箇逗號,總有未完的續音,這樣纔不會終結,纔會充滿希望。於是,當我們迷失時,纔不會讓衰草撫慰傷痕,讓微風撫平記憶,我們要百折不撓,爲夢想而奔跑。是的,要靠自己,靠自己寫完逗號後的下文。漸漸地,我懂得了“逗號”真正的內涵。
當夢想站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會自豪地選擇這個夢想,我們會努力地爲一箇夢想而努力,我們會大聲且有力,甚至驕傲地向世人宣佈我們的夢想。朋友,不要猶豫,腳踏實地,勇敢地追求夢想吧!
把心放空,放低,守住夢想。讓執着的追求如一灣綠色,在心底,在人生,開出美,到那時,你就會聽到天籟般的綠色盛開的聲音。
中學生課堂5分鐘演講稿 篇6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高大的駿馬也同馬上的主人一樣低下了高貴的頭,寂寞的啼聲響徹在背井離鄉的小徑上。兩旁的垂柳知趣的安靜着,任憑着柔和的春風吹拂着它的枝條,以及你飄起的頭髮。你無語,剛剛試着張望來時的路,峯迴路轉,喧鬧宏偉的長安已隱匿在天邊的浮雲後面,那個曾是你讓高力士爲你脫靴,楊貴妃爲你研磨,人生無盡快意的地方。如今你遠離了,帶着天子的暴怒,和一紙同召你入京同樣的榜文。你無奈的苦笑着,你身旁的史欽也只能無奈的搖頭。
“前面就是黃鶴樓了!”一語驚醒了深思的你,你遠遠望着夕陽下寂靜的樓,心中一陣苦悶,淚水充滿了你的眼眶,“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你亦要遠去,黃鶴樓卻早已空餘!
起風了,沙沙的風聲中夾雜着淒涼的笛聲,你側耳傾聽,聲音愈加清晰,是《梅花三弄》啊!你眼中的淚水再也含不住了!一曲道盡了你心中的所有事,那一種悽清,失落侵襲着你的心,也讓歷史在這一刻爲你落淚。李白啊,李的,你一世放蕩不羈,仗劍雲遊千山萬水,名山聖地是你馳騁的天地,爽朗的笑聲響徹天際,一片片飄過的白雲記錄着你雲遊的喜悅,豁達的胸懷讓你遠離了塵世的煩惱,爲何偏偏要以功名爲追求,自願走進世俗的圈套?你本仙人,天下唯我獨尊,爲何要屈膝於皇帝之下?縱是真龍,又憑何讓你卸下傲骨,任其擺佈?召之即來,揮之即雲,你的霸氣也被塵世的風吹盡了嗎?也罷了,也罷了!人生漂泊如浮萍,大起亦大落,醉酒時你無拘束,酒醒時你亦孤獨。李白啊!你亦是凡世之人啊!世俗之事亦能打動你的凡心,此刻,你正行走在遠離你理想的道路上!你後悔嗎,爲你的不羈破壞你仕途的升遷?你失落嗎,爲你的放蕩隔絕你與奢侈的關聯?不,那不是你!你應該慶幸,你作爲詩人又有了起飛的天堂,你再也不會受限於人,你可以用你詩人的筆寫你詩人的心了!但你必須獨忍寂寞!
冷顫,使你清醒,愁苦的曲中,你望見江城的五月裏滿天灑落的梅花,你感受到你即將感受的寒,但你亦嗅到詩情綻放的花香,這漫天飄落的花雨,是你的傲骨盛開的花季!
中學生課堂5分鐘演講稿 篇7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蓮花開落的季節,青石板的街道上,他打江南走過。然而“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她的心卻是小小的窗扉緊掩。他終究,只是個過客。然而正是這樣的錯過,讓一分朦朧的美麗飄散在漸行漸遠的江南,在每個煙花三月,當身着旗袍的女子與步履瀟灑的書生擦肩而過時,終於明白,因爲錯過,所以懂得那分美麗。
梁祝化蝶,錯過今生,卻擁有了生死不離的永遠;
羅密歐與朱麗葉,錯過今生,卻擁有了天地爲證的諾言。
林徽因徐志摩,錯過愛情,卻留卻了不可磨滅的文壇佳話,卻擁有超脫的柏拉圖式愛戀。
因爲錯過,所以在那有愛有淚的日子裏,懂得美麗。
“有時,一出精彩的悲劇要勝過情節寡淡的正劇。當一箇靈魂負擔不起另一箇靈魂的時候,就讓一切沉寂。”當和曾經年少時的夢想並肩走在平行道上,當夢想的光芒變得愈發慘淡時,忽然明白與它們註定要錯過了。因爲錯過,所以懂得放棄。
李白罷官,錯過浮華,卻擁有對酒吟詩的豪爽;
陶潛隱居,錯過抱負,卻擁有采菊東籬的悠閒。
風有風的自由,吹過了便不再擁有;雲有云的飄渺,飄散了夢幻便不再存留。然而因爲錯過,風輕雲淡時去擁抱陽光和彩虹,也能去尋求另一種美好。
因爲錯過,所以在那有夢有痛的日子裏,懂得放棄。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
歌唱:我們都在懷念過去,失去才懂得珍惜……
“你我曾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然而,如果註定要錯過的話,那麼我願意在陽光普照的日子裏,好好珍惜……
邰麗華錯過聆聽的美妙,卻珍惜靈動的身姿,走進更爲美輪美奐的舞蹈世界;
張海迪錯過站立的生命,卻珍惜智慧的頭腦,塑造更爲完美的人生。
因爲錯過,所以在那有得有失的日子裏,學會珍惜。
席慕蓉說:“生命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我們都是那過河的人,我們永遠不知道在隨着河水奔湧的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又會錯過什麼。然而錯過終究是錯過了,不要想着怎麼回到過去。因爲即便回去了,該哭還是會哭,該笑還是會笑,該面對的幸福和苦難還是要面對。何況時光如水無情流逝,我們終要銘記:
因爲錯過,所以懂得美麗;
因爲錯過,所以懂得放棄;
因爲錯過,所以懂得珍惜。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