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員工愛崗敬業主題演講比賽稿——挑戰風雨,走向輝煌

  企業員工愛崗敬業主題演講比賽稿–挑戰風雨,走向輝煌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在我演講之前,請同志們先聽一聽我親眼目睹過的一件小事:農曆*月是*鄉*莊的廟會。在今年的廟會上,我看到了一位賣唱的瞎眼盲人,他雙手熟練地拉着二胡,唱着一首又一首歌曲,他前面的瓷盆裏放着趕會的人們施捨給他的零錢。同志們,看到這樣的情景,你別以爲這只是爲了賺錢,他那麼動情地唱,就是爲了把他心中的歌唱給大家聽,他的眼前雖然一片漆黑,但他心裏明白,美妙的歌聲是任何人都嚮往的,就像任何人都嚮往光明一樣。今天我來演講的目的就是爲了把我心中的歌唱給大家聽,這支歌的名字就叫《挑戰風雨,走向輝煌》。

  我是在五年前來到,成爲鹽工後所遇到的第一次拉塑料就給我留下過深刻的印象:在暴風驟雨中,鹽工們拖着沉重的鋼絲繩,腳深深地陷在泥濘的鹽道上。當拉塑料的過程中出現故障的時候,他們便大聲喊着,指揮着,那聲音穿透風雨,讓人感到一種男子漢所特有的粗獷與雄壯,鹽工們拉上幾十次這樣的塑料才能完成一年的生產任務。在拉塑料的過程中,鹽工們跌倒了再爬起來,爬起來再跌倒……手常常被鋒利的鹽劃破,傷口一浸上滷水就要潰爛,很長時間也好不了,日積月累,他們的手上就留下了很多傷疤。鹽工師傅們就是用這樣一雙長滿傷疤的手抵抗着風雨,在荒涼的鹽鹼灘上書寫着輝煌。從這雙手上,我們看到一種堅強的品格,也看到一種神聖的人生態度。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都是平坦大道,伴隨我們的還有困難和挫折。流水因爲受阻才形成美麗的浪花,人生因爲受挫才顯得更加壯麗多采。沒有經歷過飢餓歷史的人就不知道填飽肚子的幸福,沒有受過寒冷侵襲的人就永遠也不知道溫暖的真正含義。遇到困難我們要像風雨中的鹽工一樣,跌倒了再爬起來,用傷疤來記載自己走過的路程,這纔是真正的英雄。

  鹽工們言語雖然憨厚,但他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鹽工們工作雖然艱苦,但他們生活得同樣充實快樂;鹽工們臉上雖然滿是皺紋,但他們不會蒼老,因爲他們心存理想,只要信念堅定,人就永遠年輕。鹽場裏的鹽是從泥土上長出來的,就像鹽工那樸素的言行;鹽場裏的水是清澈的,就像鹽工那襟懷坦白的心胸;產鹽所用的滷水是取之不盡的,就像鹽工那永不枯竭的豪情;坨臺上的鹽是不斷更換的,但潔白卻總那麼鮮明,就像鹽工那無瑕的人生。

  在我的記憶中,有一部電視劇曾深深地烙在我的內心深處,那就是《雍正王朝》,劇中的雍正皇帝即位後便開始艱難地推行新政。爲了挽救千百萬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爲了挽救整個走向衰亡的大清朝,他失去了悠閒舒適的生活,失去了德高望重的名聲,失去了誠摯可親的朋友,失去了溫柔甜美的愛情。他忍受着人際關係的複雜和險惡,忍受着世間感情的冷酷和刻薄,忍受着流言蜚語的打擊和恐嚇,忍受着自己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他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經過他的努力,國庫充盈了,百姓負擔減輕了,而他的政敵卻遍佈朝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深夜,積勞成疾的雍正皇帝靜靜地趴在了御案上,而這一趴就再也沒有起來,第二天,人們才發現他身體下壓的竟是他沒有批閱完的厚厚一摞奏摺,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就是這樣去世的,他的一生得到的只是當時人們評價他“殘酷無道”的罵名。在這之後,是中國歷史上持續60年的乾隆盛世!在乾隆盛世,中國疆域廣大,人民富裕,百姓樂業,成千古奇觀。感謝作家二月河,他用作品的形式告訴了我們這樣一箇道理:人,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黎民百姓,都是在負着一種責任生活的,做人要對自己的品格負責,做事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2頁,當前第112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