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入公司後我的成長與進步的演講稿(精選3篇)

關於加入公司後我的成長與進步的演講稿 篇1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服務中建無怨無悔。

  20xx年9月我被組織選派到濰坊中建地產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在未進入房地產板塊之前,我一直在施工企業從事財務工作。雖然還是同一份職業,但是主業內容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於房地產行業屬於資金、智力密集型行業與施工企業有很大的差異,具體工作也從以前的覈算會計變爲現在的管理會計,因爲缺乏業內工作經驗,我懷着忐忑的心情來到了濰坊。

  初來濰坊時,公司處於初立階段,部門設定未齊全,人員尚未全部到位,內部管理制度也在建立中。經過這短短一年的時間,隨着公司各業務部門的建立和人員到位,各項管控文件陸續出臺,在公司全員的努力下,開發工作逐步展開,啓動區圖紙到位後,開發手續迅速辦理,短短几個月內,數十棟住宅樓在這片荒地上拔地而起,同時公司取得驕人銷售業績,創造了濰坊房地產市場的多項第一,中建大觀天下成爲了濰坊高品質住宅的代名詞。

  在公司發展壯大,取得各項成績的同時,我個人也逐步走向成熟。我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稅務管理、綜合統計、會計稽覈等。作爲一名老員工,面對新業務,我並沒有退縮,因爲在我們中建大家庭裏,只要你端正心態,真學習,勤奮工作,虛心請教,領導和同事們就會幫助你提高。

  我清晰記得剛到濰坊時,公司安排我拿出20xx年公司管理費用預算,我一下就矇住了。但是當我看到《公司預算管理辦法》和各部門費用預算草案後,我就有了信心,通過認真學習文件和細緻梳理各部門預算,終於順利完成工作,加上後續對該預算的執行監督、過程分析、結果考覈兌現,終於瞭解了整個工作流程和管控內容,爲公司20xx年費用預算工作打好了基礎。

  通過對房地產開發業務流程的學習,在各部門的配合下,我編制的20xx年現金流量預算受到了總部主管領導的表揚。接着我參與了公司投資預算的編制,並以此爲基礎編制了整個項目的資金使用計劃,通過反覆修訂,最終確立了項目的最佳融資方式,並順利通過總部領導審批。在我個人的努力下,通過一年多的運行,對預算工作從一竅不通變成了熟悉運用。公司也利用全面預算管理這一科學管理手段提升企業管理。

  未接觸房地產業務之前,我比較瞭解施工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入職房地產板塊後,發現房地產業務涉稅事項更多。在公司領導和總部稅務顧問的指導下,通過認真學習稅法,我以文化藝術中心讓利補償款爲切入點,編制了公司的土地增值稅籌劃方案,按各種補償情況分析公司的稅負,尋找最利於項目開發的土增稅清算方案,並得到了總部領導的批准。同時我也爲公司爭取到了代扣代繳手續費的政策,預計整個項目可取得數百萬的手續費收入。

  受中建地產大觀天下在濰坊房地產市場的品牌度影響,公司引起了濰坊市各級稅務機關的高度關注。在公司領導的支持下,我按時申報,保證稅款足額入庫,與主管的國稅、地稅保持密切接觸,公司稅務管理工作受到稅務機關好評,成爲濰坊房地產企業誠信納稅的標杆。

  20xx年是公司的“管理年”, 作爲房地產財務,我們在做好會計覈算、收付款等基礎業務的同時,更多的是如何防範企業財務風險,提高企業效益,爲提升企業管理做好參謀。我真誠祝願公司在20xx年銷售業績再創輝煌!各項經濟指標再創新高!

  一路走來,一路感動,是中國建築的企業文化氛圍,是領導的民主科學管理,是同事之間的真心幫助讓我覺得選擇了在中建工作,就是選擇了一片廣闊的天地。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企業我做主,把握自己,珍惜崗位,腳踏實地,勤懇做事,努力學習,做一名樂於奉獻的地產人,服務中建我無怨無悔。讓我們以澎湃的激情,編織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以真摯的情感,和企業共同見證彼此的成長!

關於加入公司後我的成長與進步的演講稿 篇2

  一種職業,它四通八達,讓世界無限聯通;有一種職業,它情繫萬家,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靠得更近;有一種職業,它知識無限,哺育了我們這一代代的網絡人。它就是我爲之自豪、爲之奮鬥的電信事業!

  20xx年大學畢業後,我有倖進入了電信數據中心工作,由於在大學裏所學的大多爲理論知識,如何有效地與工作實踐結合起來成了當時的重中之重。慶幸的是,在我的周圍有那麼多的良師益友,他們總是耐心地指導我、幫助我,把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傳授於我,使我很快就掌握了網站製作、寬帶網絡的建設與調測等方面的知識,成爲了能獨擋一面的技術能手。時光飛逝,我漸漸地融入了這份夢想的工作,同時也讓自己在工作實踐中慢慢地成長。

  由於工作需要,我非常榮幸地調入了中國通信服務溫州分公司工程部,擔任綜合辦主任一職,工作崗位的變更,勢必改變原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維方式,原先從事技術工種只須埋頭苦幹,刻苦鑽研就能勝任工作,但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面很廣,管人、管事、管物,還要處理各種關係,需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需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財務基礎。這些對於我來說都是新的知識、新的挑戰,企業的發展帶給我們提高的機遇,於是,我迅速調整了心態,虛心向老同志學習管理經驗,工作之餘翻看管理書籍,盡己所能,勝任本職工作。

  20xx年中國通信服務成功在香港上市,這標誌着中國通信服務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里程碑,我爲之無比的驕傲與興奮。公司的上市,給我們分公司的利潤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勢必要求我們開源節支,做好“量、本、利”分析,提高財務管控要求,提升行政管理水平。通過公司上市前各種準備工作的付諸實施,使我充分瞭解了公司上市的相關流程,增強了財務知識和管理水平。企業的命運就是我們每一箇員工的命運,企業的發展與富強離不開我們每一箇員工的貢獻與奮鬥,同時我們員工也享受着企業成長所帶來的發展機遇。

  目前中國電信處在企業轉型的關鍵時刻,隨着聯通C網的劃入,給中國電信的發展迎來了難得的契機,而我作爲中國電信集團下面的一名員工,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創新精神,要有開放合作的心態,務實進取、誠實守信的企業家精神,才能開闢更廣闊的空間。世界著名企業家、美國通用電器公司前任董事長傑克?韋爾奇曾在自傳中提出,“企業家與客戶、企業、員工、股東和社會要成爲相互信任的共同體”,“大家都在爲共同體而工作”。 中國電信轉型過程中,正需要實現這樣的共同體目標。

  通過這幾年的工作實踐,我深深體會到企業中的每一箇崗位都很重要,它就像一臺機器中的每個螺絲,只有將每一箇螺絲擰緊,這臺機器才能穩定、快速的運轉。人人努力工作,企業才能興旺發達,企業發展的好,個人纔能有發展的空間和豐厚的回報,我們依靠公司,公司需要我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爲企業的發展、興旺添磚加瓦,最終實現“共提高、同發展”!

關於加入公司後我的成長與進步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百花”精神激勵我成長。

  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還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我說:不。

  作爲老師的我,其實並不想要那麼多的光環,我只要我的學生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助學生成長是我最大的責任。

  思考怎樣更好地助學生成長,是我終身思考和實踐的命題。毫無疑問,教師自我的成長,是助學生成長的前提。“百花獎”就是這樣的一種途徑,一種能助我成長,讓我有能力助學生成長的途徑。

  作爲一名教師,都曾上過“百花獎”公開課。作爲一名和興小學的青年教師,上公開課更是家常便飯。而公開課的錘鍊,無疑是促使自己前進的助跑器!

  還記得第一次參加“百花獎”是20xx年,經過學校的初試和評委老師當場打分的賽課,我很榮幸以學校第一名的身份參加數學“百花獎”.提前一週抽課,積極準備,緊張備課,多次試講改課,可謂興奮與緊張並存。上課的那一天,我站上講臺的情形:青春年少的我站在三尺講臺上,面對二年級孩子那幾十雙清澈的眼睛,我的心有些忐忑不安;面對時不時舉起的一隻只小手,我的眼睛有些應接不暇;面對課堂上突發的各種狀況,我更是不知所措。頃刻間,我明白了,錘鍊就一種駕御課堂的真功夫,是我作爲教師的一項必備本領。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已經多次參加“百花獎”,上課時我理論聯繫實際的一遍又一遍的研究教材,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教案,把學生可能出現的多種情況一一進行了預設,每一箇教學環節都圍繞重難點展開,並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了各種有趣的活動,由於預設周全,目標明確,引導得當,教學效果自然也就優化了很多。尤其是孩子們那出乎我意料的創新之舉更是令我倍受鼓舞,欣喜萬分。二年級《數學廣角》這節課我也獲得了一等獎。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讓他們學懂,而且要會用;不但要能快速地用,而且要能在生活中主動去運用。在一次一次的磨課中,我痛並快樂着,與孩子們一起遊弋在知識的海洋。

  事實上,每一次“百花獎”真的都對我幫助很大。從資料的收集,教具的準備,課件的應用,課堂語言的規範,課堂氣氛的調節,知識點的講解,實例的列舉等等方面,老師們都給了我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使我受益匪淺。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越來越感覺到“百花獎”對於一箇教師的成長意義重大,是其他教研活動所不能代替的。

  現在,我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在腦海中將第二天要講授的新課像放電影似的放映,在這樣的操練中,我發現自己的教學流程越來越流暢,教學思路越來越清晰,連教學語言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由“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變成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由“你講得真好”變成了“生活中,你真是位細心觀察的同學。”課堂語言更加豐富而有藝術。

  雖然,今天的我再也不會出現面對幾十雙眼睛而手足無措的情形,但我知道,前進的路還有很長很長。也更相信,伴隨着“百花獎”一路前行,我一定會成長得更快!

  “百花獎”的開展,使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百花獎”的開展,使我更好地把握節奏,掌控課堂;“百花獎”的開展,使我更加尊重學生,尊重教學規律;“百花獎”的開展,使我具備更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最後,請允許我用竇桂梅老師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演講,“老師需要成長,需要在實踐的土壤中紮下根,長出苗,開出花。”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