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衝刺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通用4篇)

全力衝刺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 篇1

  新一輪脫貧攻堅以來,廣西凌雲縣緊緊圍繞11360戶50619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和20xx年全縣脫貧摘帽目標,創新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基建保障、移民助力、能力提升工作模式,精準施策,奮力衝刺,全縣脫貧攻堅穩步推進。20xx年以來,全縣累計實現3.82萬貧困人口脫貧,38個貧困村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5.43%降至6.21%,20xx—20xx年連續三年榮獲廣西扶貧開發成效考覈一等獎。20xx年,凌雲縣力爭實現8000人貧困人口脫貧,11個貧困村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2.2%左右,實現高質量整縣脫貧摘帽。

  聚焦黨建引領,築牢脫貧攻堅“戰鬥堡壘”。凌雲縣以脫貧攻堅統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黨建引領,全面實施“脫貧攻堅先鋒行”活動,發揮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示範引領作用。標準化推進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星級化管理基層黨支部,築牢黨組織戰鬥堡壘;全面開展“鄉村振興·五旗爭創”活動,全面助推鄉村振興。全面開展“大學習、大宣傳、大普訪、大督查、大兌現”5大專項工作。項目化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工作隊伍全配強、基礎資產全整合、發展基金全覆蓋、資金監管全過程、發展效果全達標“五全”目標。

  聚焦產業發展,促進貧困羣衆增收致富。凌雲縣不斷做大茶葉、桑蠶、油茶、烏雞“三張葉子一隻雞”產業,20xx年僅“三張葉子”產值就達10.94億元,全縣貧困人口直接受益。充分利用“凌雲白毫”“凌雲牛心李”“凌雲烏雞”3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品牌,加大產業獎補和金融扶貧力度,努力實現鄉鄉有園、村村有點。立足生態資源,全面發展生態產業,打造旅遊扶貧示範點,提升浩坤湖、茶山金字塔、泗城古州府三個AAAA級景區,擦亮城古、茶香、湖秀“三張名片”,助推旅遊扶貧提質增效。20xx年凌雲縣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稱號。

  聚焦公共服務,全力保障民生。統籌推進政策兜底、醫療救助、教育扶貧、就業創業等各項政策落實;加強扶貧資金運行監督,確保真正惠及貧困羣衆。全面實施健康扶貧“五個一行動”,加快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配齊配強家庭醫生,提高簽約服務效率。

  聚焦基建保障,促使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以創建“廣西新型城鎮化示範縣”爲抓手,全力營造宜居宜業宜遊“大美凌雲”。全面打通縣鄉村交通“毛細血管”,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提供更好保障。強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切實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困難。

  聚焦移民搬遷,切實改善貧困羣衆居住條件。在全縣16個安置點3295戶15925人搬入新家的基礎上,營造乾淨、文明、舒適的居住環境。落實產業扶持和促進就業創業計劃,健全完善後續產業扶持政策,通過土地流轉、開辦扶貧車間、鼓勵羣衆自主創業、企業就近務工等方式,確保搬遷羣衆搬得出、能致富。

  聚焦能力提升,增強貧困羣衆脫貧內生動力。堅持扶貧扶智扶志相結合,全面兌現各種教育補貼。以村級脫貧攻堅“八個一”宣傳工作、農家夜校爲載體,全面開展“感恩教育、法紀教育、習慣教育、風氣教育、脫貧光榮自尊教育”五大教育活動。實施“兩後生”職業培訓專項計劃和“雨露計劃”等技能培訓,提高就業技能,完善轉移就業獎補方案,鼓勵貧困戶積極就業。

全力衝刺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 篇2

  “現代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爲的土地、希望的田野。”3月8日,聽到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說的這句話,我的眼淚一下子出來了。作爲村幹部,我們對這句話有着強烈共鳴。

  這幾天,我和王能幹、陳燎原、胡五清等幾位湖北團的基層幹部代表暢談鄉村振興中的酸甜苦辣,大家一致感嘆,我們趕上了農村發展的新時代。從精準扶貧到支持農村創業,從“四好農村路”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土地確權到促進“三產融合”,政策的“大禮包”一箇接一箇,廣袤的農村大地上一派生機勃勃,人們幹勁十足。

  在工作中,我也時刻提醒自己,當代表就要在深入基層的調研履職中關注真問題、提出好建議,當村幹部就要在對政策文件的學習貫徹中尋找農村發展的良方。這一年來,我心心念念的,就是如何推進鄉村振興。爲此,我不僅走遍了大市村的家家戶戶,還在省內多地開展調研。

  在調研中,我發現一些農村常見的慢性病沒有被納入醫保範圍,給脫貧攻堅帶來難題,爲此,我提出進一步擴大慢性病醫保目錄的建議;發現一些返鄉創業項目受困於建設用地少而無法擴大生產,又提出盡快整治鄉村閒置校舍、廠房、廢棄地以支持鄉村產業振興的建議。這幾天的分組審議中,我的調研思考引發了代表們的討論,大家一起出謀劃策,讓我受益匪淺。

  這幾天,我和多位代表一起討論“三農”工作時說:我們覺得棘手的問題,中央都有對策;農民的衣食住行,中央都有安排。鄉村振興的前景令人憧憬。

  記得剛從廣州回鄉當村党支書時,經常有人問我,作爲一名“90後”大學生,來到貧窮落後的山村能幹啥、圖個啥。其實,乾的就是鄉村振興的事!圖的就是村民們的幸福美好生活!

  底氣足了,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鄉村振興必須要有一步一箇腳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的韌勁。但我知道,只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奮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終會實現。

  村裏的老黨員說,新時代在農村工作是件幸福事。確實,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值得盡情揮灑青春。

全力衝刺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 篇3

  如皋市緊扣“五個基本”要求,紮實推進黨支部“標準+示範”建設,牢固樹立“標準決定質量”理念,通過分批推進、分層保障、分類評定,打造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升級版。

  分批推進,突出“硬件”高質配備。加強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做優“黨費暖基層”工程,實施黨羣服務中心規範提升行動,持續鞏固326個達標村(社區)黨建標準化建設成果,投入314萬元配套村(社區)服務設施、規範“一廳三站五室”功能區域設置,確保戰鬥堡壘築優築強;大力推進“兩新”黨建“紅領工程”,培育形成17個“紅領黨務通工作室”,招收“兩新”黨務工作者學員327人,依託工作室開展黨員冬訓工作20餘場次,實現“兩新”組織學習有陣地、活動有場所;各鎮區結合自身特色,個性化打造園區黨羣服務中心,先後成立了新能源汽車、花木商圈等主題黨羣服務中心,衛健委、檢察院、稅務局等機關部門建設了各具特色的政治生活館。

  分層保障,突出“軟件”高效運轉。強化隊伍保障,實施“頭雁工程”,健全基層黨組織書記全員輪訓機制,選派130多名機關年輕幹部到村(社區)任第一書記、聯助書記;創新制度保障,出臺《如皋市黨員領導幹部雙重組織生活制度實施細則》《關於深入推進“書記項目”提高基層黨建質量的通知》等文件,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引領示範作用,對各單位組織生活實行月度點評、季度觀摩,確保組織生活制度有落實、執行不走樣;加大經費保障,落實城市社區每年不低於20萬元爲民服務專項資金和農村每年不低於30萬元村級運轉經費,健全機關黨員每人每年600元黨建活動經費制度,不斷提高黨費返還比例,確保基層黨組織幹事有底氣。

  分類評定,確保“監管”高標執行。強化分類督查評析,抽調人員定期指導督查各鎮區各單位黨建標準化創建工作,常態化開展暗訪巡查、實地覈查和通報分析,及時下發“審覈通報單”和“整改通知書”;推行分類定級評比,依據村(社區)、機關、“兩新”、國企、學校、醫院等領域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項目清單,結合日常督查驗收結果,表彰五星級基層黨組織和明星黨組織書記;做實分類述職考評,落實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制度,開展各級黨組織書記管黨治黨述職評議17場次,評出壓力動力,促進主體責任的有效落實。

全力衝刺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 篇4

  2月13日19點30分,春節後上班第三天,河南新鄉市的15.96萬名農村黨員便通過一根網線集中起來,共同聆聽“改革先鋒”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講黨課。

  怎樣改革創新求發展?怎樣敢於擔當爭一流?鄉鎮黨委書記的榜樣吳金印,通過遠程電視直播向全市黨員傳達了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精神,深情講述了自己40年如一日紮根農村的經歷,暢談了唐莊鎮如何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新跨越的做法。

  由此,“遠程夜校”教育模式在新鄉全面開啓。依託河南省遠程教育“互聯網+智慧黨建”融平臺陣地強、技術新、覆蓋廣的資源優勢,每月固定開講一次,重點突出幫助基層黨員第一時間瞭解熟悉各項政策和精神。新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樂新表示,要圍繞幫助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增強本領和能力方面做文章,把“遠程夜校”打造成新鄉廣大黨員錘鍊黨性的網上熔爐、不斷提升能力的加油站、服務羣衆的動力之源。

  “遠程夜校”把遠程和夜校有機結合,實現全市123個鄉鎮(街道)3642個村(社區)黨員的集中培訓,有效破解了黨員教育培訓的組織難題。

  原陽縣齊街鄉交通閉塞,是資源匱乏的傳統農業鄉鎮。“遠程夜校一不用出村,二不擠佔上班時間,三不影響工作,這種集中培訓方式特別切合農村實際。”齊街鄉黨委書記張傳濤說。

  輝縣市南寨鎮北寨村地處太行山深山區。“這種既集中又靈活的授課方式,非常貼近基層實際,幫助大家解答了許多困惑,也激發了大家幹事創業的激情。”參加過學習後,北寨村黨委書記馬海林興奮不已。

  形式靈活,內容也有吸引力。封丘縣王村鎮小城村黨支部書記郭祖良,在與吳金印視頻互動後,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脫貧攻堅怎麼抓、鄉村振興怎樣搞、基層黨組織怎麼建,吳書記的一堂黨課讓我豁然開朗。”

  除了遠程電視,廣大黨員還可以通過“智慧黨建”手機APP實時收看“遠程夜校”。設在廣東大亞灣的長垣縣東方防腐公司第八黨支部,2月13日也通過在線視頻收看了直播。黨支部書記姚銘凱說:“吳金印書記‘幹好工作沒有止境,要爲人民服務一輩子’的表態,讓我們很受感動。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也要向吳書記學習,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外展現新鄉人形象,展現河南人形象,向先進看齊,爲家鄉爭光!”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