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大課堂第九課觀後感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燈塔大課堂第九課觀後感學習心得體會 篇1

  疫情形勢嚴峻複雜,科學防治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對症下藥、精準防控。疫情防控是一項系統工程,戰勝疫病必須堅持科學防控,各個方面、各個防控主體都要做好協同配合。比如,要密切跟蹤防控形勢變化,及時分析、迅速行動,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完善防控措施。要善於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患者收治等工作,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將重症病例集中到綜合力量強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要有針對性地加強源頭控制,對車站、機場、碼頭等重點場所,以及汽車、火車、飛機等密閉交通工具,採取通風、消毒、體溫監測等必要措施等,讓疫情防控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這是一場全民戰“疫”,科學防治必須提升全社會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質。疫情兇猛,一定程度上源自於人們對於未知的恐懼。疫情防控,必須讓更多的人聽到科學的聲音和的指導,以此科學地自我保護和救助他人;讓更多的人尊崇科學、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讓更多的人形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營造科學防治的社會氛圍,人人靠科學“自衛”,才能真正做到萬衆一心,爲疫情防控凝聚起強大的力量。

  科學防治,是有效防控疫情的必然要求,也是具體方法。高揚科學精神,科學地認識疫情、科學地防治疫情,羣策羣力,羣防羣治,我們一定能把疫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燈塔大課堂第九課觀後感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參加培訓的同仁(全體體育學員)向組織這次骨幹教師培訓的國家教育部表示誠摯的感謝!向落實培訓計劃的“師範大學”表示誠摯的感謝!向這三個半月以來在講臺上嘔心瀝血向我們傳授知識的各位教授、專家表示誠摯的感謝!特別是向培訓期間一直陪伴着我們、兢兢業業管理我們這個班級,和藹可親又平易近人的體育學院李吉慧院長和班主劉宏超老師表示我們由衷的感謝!

  10月11日,我們25名農村小學體育教師來到師大體育學院裏,開始了爲期三個半月的培訓學習。培訓期間,體育學院給我們提供了舒適良好的學習環境,爲我們創造一切可以學習實踐的條件,雖然有一些地方不盡人意,但院領導總是能像朋友一樣爲我們排憂解難、對我們關懷備至。老師們更是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理論聯繫實踐的學習,達到了更新思想觀念、理清工作思路、提高理論水平、增強工作能力的培訓目的和要求。對於本期培訓,我認爲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肯定:

  一、學院領導高度重視

  在培訓實施階段,體育學院的李吉慧院長、王彤副院長及教務科馮瑞科長,和負責協調的班主任劉宏超老師在第一時間深入培訓課堂和學員宿舍,組織召開座談,瞭解學員們對培訓教學的建議、對食宿安排和業餘生活的意見等,從各個方面主動關心學員。爲我們安心進行培訓做好了保障服務工作。

  二、培訓方式有創新,研修形式多樣

  體育學院上至院長下至普通教授都在講授中爲我們平時體育教學的一些教法學法進行現身說法,爲我們體育教學疑難案例進行劈荊斬棘。如李吉慧院長的足球基本素質拓展案例教學;鄭旗教授的《新課改視域下的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樊臨虎教授的《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馮瑞科長的體操教法中的保護與幫助及學生錯誤動作形成的原因及糾正方法;每位專家名師們都親自爲我們做示範,爲我們解疑答難,就像李吉慧院長所說,“我們不因該只關注大的政策,更應該注意教學中的細節問題”。

  三、主題明確,聯繫工作實際需要,研修內容豐富

  按國培辦的要求,學院精心設計了教學實施方案,遴選省內外知名的體育專家、教授,如北京體育大學的魏宏文博士、xx省體育高級教師潘榮慶、鄧建成、柴增溫等知名的一線專家對我們進行了培訓,觀點精深,對目前教學實際中廣泛存在的問題、困惑和誤區進行梳理、分析、點撥,提出並闡述了“上好體育課”的觀點,特別是鄧建成老師就教師最關心的評職稱要進行的說課進行示範表演,激情洋溢,語態親切自然,過程清晰流暢,受到了學員的熱烈歡迎。

  四、學員全身心投入

  學員自培訓開始就對培訓寄予很高的期望,並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配合訓前調研、培訓需求、撰寫學習心得,培訓簡報等。各位同仁主動克服了地域差異帶來的生活上的困難,迅速適應學校的環境,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培訓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作爲主體的作用。在課堂上,認真傾聽,積極互動;在課後,書寫心得總結,分組聚談等。在短暫的戀家後,忘情地依戀在其樂融融的培訓大家庭中。

  通過培訓老師們普遍認爲,學習收穫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開拓了視野,增強了信心

  這次培訓的體育教師人數不多僅25名學員來自全省6市區,都是農村第一線的普通體育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基本沒有外出培訓的機會更不用說這沒高級別的培訓了。加上這次授課的教師都是理論實踐功底深厚的專家、學者。因此老師們不僅開拓了視野,而且更增強了做好一名最基層體育工作者的信心。

  2.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

  小學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教學的核心力量,體育教師隊伍的素質關係着體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成敗。通過理論學習與分組交流、觀摩考察等,老師們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當然同時我們又感到這次培訓,是對我們農村小學體育工作者的肯定,更是對我們工作的激勵。我們既要做一箇認真的學習者,又做一箇真誠的佈道者,把自己取得的真經帶回去,做一箇基層體育工作的培訓者,使自己成爲星星之火。

  3.改善了體育教師知識結構,提升了理論水平,增強了工作能力

  通過理論講授和互動交流,老師們不僅掌握了豐富的理論知識,改變了已有的知識結構,更新了理念,而且從同行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實戰經驗,增強了基層體育工作的能力。

  明天,各位就要帶着平安與收穫回家回校。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幾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第一,積極進取,勇於創新,是我們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改革創新是我們教育工作永遠追求的永無止境的發展方向。各位老師要將自己的所學、所悟、所思化爲行動。

  第二,每位學員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我們的崗位是一箇需要經常反思的充滿挑戰性的工作。培訓班的學習是開端,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努力追求,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是我們終身學習的終極目標。

  第三,保持友誼與聯繫,加強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培訓即將結束,離別的鐘聲已經響起,但我想這不是結束,而是一箇新的開始。此時此刻我想起了李吉慧院長的一句話“教育的發展遠遠滯後於人潛能發展的需要、遠遠滯後於時代發展的需要。抱怨、等待沒有用,唯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才能從每一箇具體的地方打碎傳統教育的桎梏!”

  是的,此次回去,我們要把這次培訓中學到的先進理念與先進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去反思,要向廣大同仁去傳播,讓更多的人能受益。同時我希望我們廣大學員能在今後工作中加強聯繫與互動,也強烈邀請“師大”的領導有機會能到我們學校指導工作,陽泉歡迎你們!長治歡迎你們!大同歡迎你們……所有的學校歡迎你們!

  “已爲人師心不悔,再做學員情更堅;取得真經滿行囊,化作春雨灑杏園”。

  最後,祝各位老師身體健康,節日愉快,一路平安,事業上新臺階!

  祝願師大各位領導和各位教授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燈塔大課堂第九課觀後感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揚起前進的風帆》。

  正所謂“沒有理論的實踐是原始的混亂,沒有良好習慣的學習是一種低效率的混亂學習”。學習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擁有時間少,效率高的效果,才能夠避免學習中的混亂。國內外許多教學研究統計資料表明,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而在信心、習慣、興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習慣又佔有重要地位。一箇學生,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在學業上有所進步。習慣是一種慣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一箇擁有了良好學習習慣的人,將會具有較強的潛在力量,那麼,怎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科學家巴斯德說:“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所以說,預習是良好學習習慣的一箇重要組成部分,預習將一箇人的大腦在課前調整到最佳狀態,是上課變的更加輕鬆,老師稍微的提醒便能在頭腦中擦出靈感的火花。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複習自然是良好學習習慣必不可少的環節,將一天的知識進行15分鐘的總結複習,不僅等於重新將一天的知識重新學習了一遍,還可以把上課的損失降到最低,更有可能悟出新的知識和道理。

  學習的主要戰場是課堂,預習自然是強有力的準備,但是“老師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上課是學習最重要的環節,課堂上是否專心聽講直接決定了學習成績的好壞,如果想只憑着課後的努力就想達到課堂上學習的效果,可能性爲零。課堂上認真學習,省力又高效,何樂而不爲呢?

  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主動學習,在複習預習完後的基礎上在進行其他方面的學習,內容可以包括看書,讀報等多方面涉獵,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將學習效率再次提升一箇層次。

  習慣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需要從現在做起。

  期末考試將至,這無疑於對我們來說是一箇嶄新的挑戰,我們即將邁入對自己實力考驗的關卡,當浪頭洶湧而來時,逃避退縮只能是翻舟落水,接受挑戰才能勇往直前。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沉得住心,浮躁的心將會影響考試的發揮。只有沉着,才能在考試中超常發揮,考出理想的成績。期中考試有人歡喜有人憂,但那已經成爲過去,失敗的同學不要沮喪,逆水行舟才能愈挫愈勇;成功的同學也不要驕傲,平心靜氣才能越行越順。從現在開始,收起浮躁的心,掛上高高的雲帆向勝利駛進!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