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新時代奮鬥精神範文(通用3篇)

牢牢把握新時代奮鬥精神範文 篇1

  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爲,關鍵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開創新局面。”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明確提出“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這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開創新局面的重要保障。在新時代,只有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才能把我們黨建設成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黨的建設質量怎麼樣,需要經受歷史的檢驗、實踐的檢驗、人民的檢驗。能否使我們黨永葆政治本色、提高執政能力、走在時代前列、增強生機活力,是檢驗黨的建設質量的重要標準。

  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自己鮮明的政治本色。我們黨的政治本色,體現在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組織原則、紀律作風等各個方面。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就要永葆我們黨的政治本色。黨的建設的許多內容,在不同時代條件下有不同要求。比如,黨的任務在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時期,具體內容會有很大變化。但是,無論黨的建設的內容如何變化,我們黨的政治本色永遠不變。永葆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就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也決定黨的建設質量。新時代,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就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準政治方向,堅持黨的政治領導,夯實政治根基,涵養政治生態,防範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爲我們黨不斷髮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重要保證。

  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打鐵必須自身硬。作爲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我們黨肩負着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爲艱鉅、更爲艱苦的努力。這就要求我們黨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只有黨的執政能力不斷提高,黨的各級組織更好發揮自己的作用,我們黨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因此,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要把黨的執政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作爲重要檢驗標準。

  能否走在時代前列、體現時代要求,是衡量一箇政黨先進與否的重要標準。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順應時代潮流、解決時代課題、走在時代前列的歷史。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要領導人民進行新的偉大社會革命。新時代的偉大社會革命涵蓋領域的廣泛性、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艱鉅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同時,隨着時代發展,黨員隊伍的狀況發生了深刻變化,黨的執政環境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就要站在時代高度、順應時代潮流、體現時代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勇立時代潮頭。

  今天,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是長期的、尖銳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複雜的。加強黨的建設,就要同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問題作鬥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新時代,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就要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讓黨在革命性鍛造中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牢牢把握新時代奮鬥精神範文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護理姐妹們:

  大家下午好!

  “換位思考”護士演講稿:假如我是一箇病人

  “假如我是一箇病人”,當這樣的主題切入我的腦海時,不禁啞然失笑,還需要假如嗎,成天與病人打交道,說句不誇張的話,和病人在一起的時刻都超過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時刻了,自己和病人有什麼區別呢,這還需要假如嗎?可轉念一想,是的,我們每一天都在與形形色色、來去匆匆的病人接觸,但是他們給自己留下了什麼深刻的印象了嗎?自己給他們又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腦海裏一片空白,原來他們與我們之間其實很遙遠。

  每一天,當我應對病人時,就像應對一架架需要修理的機器,發藥、量體溫、打針、吊瓶,就象《摩登時代》裏那個看見女生衣服上的鈕釦條件反射般地去擰螺絲的卓別林,重複着日復一日不很複雜卻很繁瑣的的動作,卻不帶有一點感情因素。

  其實,七年前當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我也以前是一箇富有感情的人,也以前正因病人的痛苦而痛苦,也以前正因病人的焦慮而焦慮。但是隨着時刻的流逝,慣性的力量已經讓我們對疾病習以爲常、視而不見了,讓我們的神經都變得麻木了。

  作爲把成爲一名像“南丁格爾”那樣的優秀護士作爲自己人生目標的.年輕醫務工作人員來說,我們更就應站在病人角度來思考我們的工作,來改善我們的工作。

  假如我是一箇病人,我不期望醫院把我們作爲一棵搖錢樹,爲了一點蠅頭小利就大開回扣藥,什麼回扣大就開什麼藥,全不顧病人的經濟承受潛質,一箇小小的感冒就能花上上千元;我不期望醫生把我們作爲試驗品,什麼檢查項目高級就上什麼項目,不提高自己的醫學水平,就指望着先進的科學儀器,不管什麼病首先是一大堆檢查單;更不期望醫生把我們當作一箇沒有人格尊嚴的病軀,一副冷若冰霜的神態,對我們呼來喚去,全然不顧我們的身心痛苦,把我們指使着樓上樓下地奔走。

  假如我是一箇病人,我也知道,身爲一名醫護人員,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也有生活的拖累、事業的壓力、人世的艱辛,也需要社會尤其是病人的明白和關心,可和我們病人所應對的痛苦的折磨、死亡的威脅、經濟的負擔相比,那些又算得了什麼呢?不是我們病人對你們不明白,只是正因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無奈,感受了太多太多的辛酸。

  假如我是一箇病人,我期望看到醫生和護士微笑的臉龐,他們始終耐心地解答我們的疑問,不僅僅看病醫治我身體的疾患,也能撫慰我們痛苦憂鬱的心靈,增強我與疾病鬥爭的信心;我期望儘量簡便我的就醫手續,使我不用加重我的負累去排長隊掛號、就診、付費、取藥,更不用拖着病體輾轉來回於樓層和樓羣之間化驗體檢;我期望有一箇寬敞明亮、整潔優雅的就診環境,有一箇明白信任、溝通和諧的醫患環境,時時刻刻能感受到醫護人員的尊重和關心,體會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濃情。

  其實,我也知道,這樣的假如並不遙遠,人喫五穀,孰能無病,我們誰也免不了一不留意就成爲了一箇病人,上帝也不會正因我們拯救生命就賦予我們不生病的特權。即使我們自己沒有過生病的經歷,但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呢?當我們由一名醫生、護士轉變成一名病人時,我們不是同樣地對醫院的種。種不合理的制度、現象表示過憤憤不平嗎?但是隨着主角的轉換,我們似乎又淡忘了身爲病人時的種。種不滿。

  應對腫瘤這樣一箇世界難題,在目前還不能完全治癒的狀況下,我們並不能給他們改變命運的期望,也許我們所做的更多是一種安慰,讓他們在生命的終點之旅感受到我們真誠的關懷。我只能空洞地說一聲,讓我們一起發奮吧,做一箇無愧於守護人類生命的“提燈女神”天職的護士,爲了他人,也爲了自己。

牢牢把握新時代奮鬥精神範文 篇3

  這頭飄逸的秀髮,全家笑言道:“寧菲她留短髮更美!”

  長時間佩戴目鏡和口罩,她那白嫩的瓜子臉上勒上很深的壓痕。因過敏導致的紅腫等,那張漂亮無瑕的臉幾乎有些變形了。媽媽有些擔心,不知她男朋友小強看到,……這一週以來堆積的牽掛和擔心,再次在老人心裏氾濫開來。

  “媽,這兒全都這樣,全都剪成了短髮。”視頻裏她指着她那張美麗的臉說:“有些比我還嚴重,壓痕紅腫的地方有些疼,我已貼上創可貼,也是避免皮膚潰破發生感染。放心吧,不會變醜的。小強他不會嫌棄我的。”在視頻裏,她邊笑着邊安慰着家人,但聲音已經變得嘶啞,紅腫的兩眼有些淚珠。

  電視裏,媽媽看到武漢疾控醫院那一張張臉上的壓痕的醫務人員,鄧媽媽心裏比誰都清楚,她也是北京空軍醫院退休的外科醫生,而這些印記卻會讓他們皮膚破皮、起水皰、化膿,並增加了他們的痛苦和感染的風險。

  快半月了,鄧媽媽總是打不通女兒電話,急得去組織部找小強,可小強昨日向單位立下請戰書又奔赴了武漢。她又掏出手機打到武漢,可…….

  寧菲畢業於解放軍笫七軍醫科大學,因她能歌善舞,而且嗓聲清脆甜澗,在全軍歌詠會奪得金獎被三軍文工團點名要她,可她不願放棄醫生專業。今天在武漢,她在抗疫前線,雙手被洗手液、滑石粉等浸泡、侵蝕後,已經皸裂、紅腫、變形,傷痕累累,可她…….

  在與母親視頻中,寧菲看到瘦了的老母親,這一刻,回想離開首都時立下“武漢瘟疫未消滅,戰死病房死不歸”的豪情,她硬嚥下了淚。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這場防疫狙擊戰迅速打響了第二槍。寧菲被感染上了新型冠狀肺炎。她所在的醫療隊要接手她的病區。患者目前已達80多人,可她,一箇剛入黨不到兩年,當上這次抗疫先遣連連長,她還死死不下戰場。“這是命令,你在這兒會感染其他戰友!”

  團長向上級彙報,當晚從北京空降了一批密閉性能良好的防護服,爲醫護人員撐起了第一道防線,戰友們穿上後,還不到半個小時就開始憋氣胸悶頭暈,不出一箇小時就大汗淋漓,有的虛脫。再經涼風一吹,那種冷熱交替的痛苦,時刻在考驗着隊員們的體力和意志。

  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有些人甚至在脫下防護服後就會忍不住地嘔吐,連膽汁兒都快吐出來了。面對這些,寧菲的尖刀連個個努力克服困難,堅定信心,在戰情面前義無反顧,決心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凱旋迴京。

  15天后,寧菲再三要求返回醫療隊。團長無法,再次測她體溫進行檢查,同意了她的請求。當她再次穿上了白大褂時,就更堅定地選擇生死兩忘、冷暖不休、而忠孝不能兩全的人生。她把對母親的孝順,對男友的思念就永遠擱淺在了這個春節。

  一箇患者老人,她根椐病情給他使用了呼吸機、升壓藥物及抗病毒、營養支持等搶救治療措施。經過連夜持續的搶救,終於睜開了雙眼,就在她下班前,患者的妻子抱着她大腿哭了。

  晚上十點,正在交班時,手機再次響起。因爲忙,微信沒時間看,電話沒法接。他每天久坐6個多小時,查閱診斷CT一百多份,會診病例30多人次。

  所以這次電話她仍然沒打算接,但鈴聲一遍又一遍固執着。“菲兒,菲兒,她終於接電話了。”電話那頭傳來了爸爸焦急的聲音,一旁的隊員們心裏咯噔一下,埋起了頭。

  “你媽媽昨晚去世了,突發心梗……”接到電話,一向堅強樂觀的寧菲聽到父親這麼一說,突然失控流淚不止。

  這一通電話,不到三句話,卻讓她痛哭不止。

  她擦乾淚後轉過身,咬緊牙拿起筆,在隊友的防護服身上寫下“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幾天後,好幾位患者出院時緊緊抓住她的手追問:“你們是解放軍吧?”她握着那位女教師的雙手點了點頭。一時之間病區裏沸騰了:“是解放軍,是解放軍喲!!”

  那一刻,大家激動的心情瞬間點燃:寧菲帶頭領唱“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歌聲在病院大門外唱響,這種樂觀精神如吹響的抗疫號角,迅速感染到其他病人和所有醫務人員。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