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護環境和小動物的講話稿(精選3篇)
關於愛護環境和小動物的講話稿 篇1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蔚藍的星球上,除了我們人類,還有許許多多美麗神奇的物種。我們喜愛忠誠的狗,乖巧的貓,而當提到毒蛇猛虎時我們又唯恐避之不及。這是這些生靈,和我們人類一同構成了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然而,我們又必須面對一箇殘酷的現實:隨着人類可續技術的發展和自身生活的需要,絕大多數的野生動物數量在急劇減少。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保護野生動物》
我們都看過海豚表演,也聽說過海豚救人的故事。海豚是一種既聰明又敏感的動物。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海洋館中的海豚有許多都死於音樂、掌聲等聲音造成的壓力過大?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捕鯨國。直至20__年,世界鯨總量爲7000多頭,而日本一年的捕鯨量就高達3000頭。海豚作爲鯨魚的近親,也同樣難逃厄運。在日本,每年平均有2.3萬條海豚被圍殺。
日本的太地町,表面上處處展示出對鯨類動物的喜愛。可實際上,這裏也是日本獵殺海豚最集中的地區。每年秋天,當地漁民會把前來覓食的海豚用噪音趕到一處隱蔽的海灣。其中一些海豚會被各地海洋館挑去訓練,而剩下的只能等待死神的降臨。在影片《海豚灣》中,屠殺海豚的一幕被真實地記錄下來。一些海豚眼看着自己的親人被殺害,而原本藍綠色的海水也在瞬間被染成紅色。影片的一位攝影師也曾看到一隻身受重傷的海豚逃出包圍,但因爲失血過多隻能在水中一沉一浮的掙扎着遊着,直至完全浸入水中。
這些被捕殺的海豚,最終會貼着鯨魚肉的標籤,銷往日本各地。
再來說說我們的國家。中國自古講究“民以食爲天”,被國人喫少喫沒的動物同樣不在少數。
鯊魚是海洋之王,但他們的鰭同樣是一道價格不菲的菜餚,美其名曰“魚翅”。而爲了魚翅交易堪比走私毒品的巨大利潤,人們開始大肆捕獵鯊魚。一條鯊魚成熟需要30年,而使它窒息只要短短3分鐘。網住的鯊魚被拖上岸,割掉魚鰭,再扔回海里,整個過程連一分鐘都不到。而被扔回海里的鯊魚有很多甚至還活着,卻因爲無法游泳而在很短時間內死亡。每年有近億條慘遭捕殺,鯊魚的數量也在50年內下降了80%。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東北虎因爲其骨和皮毛而在我國境內已經絕跡。近幾年已無人看到集羣數量超過20__的藏羚羊羣。在我們盤錦,也會看到很多野味館,而食材則是溼地中的各種鳥類和遼河中的魚。
棲息地被破壞和各種環境污染則是除捕獵外動物數量銳減的另一大原因。
朱䴉在我國古代被視爲瑞鳥,但因爲農藥的污染,使得鳥類蛋殼變軟,孵化率急速下降。上世紀70年代,我國最後找到的野生朱䴉數量只有7只。前兩天有一則新聞。有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在洞庭湖水域40天就死去了12頭。這對該水域原本就不到百隻的種羣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現在整個長江流域的江豚不過1200條,而這個數字也在以每年6.4%的速度下降。
我今天的演講,在坐的各位可能會覺得很枯燥。可事實上,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再也聽不到夏日微風中的蟬鳴,如果我們再也看不見天空飛翔的雁羣,如果昔日森林只剩下荒蕪的土地和森森白骨,那麼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將會變成怎樣一箇昏暗無聲的悲哀世界。
我們並不一定要像動物保護主義者那樣,傾盡財力心力,只專注於動物保護事業。對於一箇人來說,一生能爲一項必須的事業奮鬥已然不易,更何況動物保護這條路非常難走。但我們也有我們能做到的,就像一則公益廣告說的那樣,“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拒絕購買野生動物製品,不要爲了自己的口腹之慾或虛榮心而使動物們遭到滅頂之災。儘管我們能做到的很少,但即使是節約小小的一張紙,也是對森林的保護,對動物棲息地的一點小小貢獻。
人類是萬物之靈,我們應當懂得與自然和平相處,與世界萬物共生。
關於愛護環境和小動物的講話稿2
保護動物,是我們人人都要做到的,許多人任意去獵殺動物,雖然現在的人都說要保護動物,但是還有很多頑固的人不聽,繼續獵殺動物,人類拿動物來觀賞、賣錢,用獸皮做大衣……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是一隻動物,卻遭到了人類的獵殺,你會怎麼想,你願意嗎,你願意被獵殺嗎?你絕對不願意,有些人說:“我又不是動物。”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動物們會怎麼想嗎?現在人類大量捕殺動物,動物會甘心嗎?不,不會,永遠不會。它們不願意死在人類手裏。它們願意被你們獵殺嗎?不,它們有一千個不願意,一萬個不願意,一億個不願意……
保護小動物,從現在做起吧!讓我們開始行動!地球是人類、動物、植物的共同家園,目前已知地球上現存的有記載的生物種類有200多萬種,我們的世界因爲有這些生物而豐富多彩,妙趣橫生。
生物學家指出,在自然狀態下,物種滅絕的種數與新物種出現的種數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隨着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這種平衡已經受到破壞。據專家們估計,從恐龍滅絕以來,當前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損失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快,鳥類和哺乳動物現在的滅絕速度或許是它們在未受干擾的自然界中的100倍甚至1000倍。從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種鳥;從1871年到1970年,獸類滅絕了43種。地球上自有生命以來,共出現過25億種動植物,其中有將近1/2是在最近3個世紀內消失的。
我們的周圍有美麗的樹木,芬芳的花朵,飛翔的小鳥,歡叫的青蛙,暢遊的魚兒……它們讓我們感覺到這個世界多美好。但是人類卻惡意地去破壞一些原本美麗的事物,濫捕狂喫動物,糟蹋砍伐植物……難道僅是因爲強者獨尊?既然是大自然賜予了我們一切,可是我們卻又爲何去破壞大自然呢?曾看過一箇笑話:如果北京人抓住了一箇外星人,會把其送到博物館展出,這是文化氛圍使然;如果上海人抓住了外星人,他們會琢磨怎麼賣個好價錢,這叫有商業頭腦;如果廣東人抓住了外星人,他們會把其洗剝乾淨,煲一鍋靚湯,並稱之爲“太空鳥粥”!笑過之後,反思一下,非典的流行是不是大自然對人類濫捕狂喫動物的嚴厲懲罰呢?亦或是大自然對破壞生態平衡的人類敲響了沉重的警鐘?長久以來,人類就把動物定位於“人類最真摯的朋友”。但是,說歸說,做歸做,爲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有些人還要去用野生動物“調劑口味”,於是他們幹着焚琴煮鶴暴殄天物的事情。此時的人類已被這妖嬈的物質條件所吸引,早已忘卻了動物存在的重要,許許多多珍稀的、美麗的、可愛的動物下了油鍋上了餐桌,被老饕們喫進肚中,或者被殘忍地剝去珍貴的皮毛,挖去內臟。如果這樣說,那麼大象不該長有兩支價值不菲的象牙;藏羚羊不該長有一身保暖的絨毛;孔雀不該長有一副美麗尾屏。正因它們身上長有這些值錢的異寶,便引來了殺身之禍。與其這樣,還不如沒有這些所謂的異寶,這樣活得興許還能平穩些。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單獨生存,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它們是相互聯繫、共同生活的。爲了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樣性,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1988年我國頒佈了《野生動物保護-法》。截止到20__年8月,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303個,其中,在東營市,墾利區和河口區建立了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國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制定了《環境法》,現在它已經迅速發展,趨於成熟。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我們是不是應該爲它而做些什麼嗎?們都是凡人,我們沒有拯救世界的力量,但是我們固守着愛與善良,愛護動物是人類的美德,愛護環境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爲此,一些城市還建設了流浪動物收容所,讓那些無家可歸的動物有個溫暖的家;建立了關愛動物救基金,讓那些失去愛的動物有了生活保障;各種關愛動物的網站也紛紛出臺,讓更多的人加入關愛動物的大家庭。
大自然是我們的家,善待大自然,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少用膠袋,節約用水,收取廢電池,廢品再利用都是大家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勿以事小而不爲。
關於愛護環境和小動物的講話稿 篇2
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保護環境》。
每天清晨,當我們走進校園,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她的美麗、整潔。瞧:校門口兩棵粗壯挺拔的榕樹像兩位忠於職守的衛士,日夜不停地守衛着校園;操場東西兩邊高大結實的鳳凰樹像朝氣蓬勃的小孩,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校雕下一株株嬌嫩的小草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着,歡快地向我們招手;平整舒適的塑膠跑道更是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樣整潔優雅的校園環境中,我們沐浴着陽光,吸取着營養。我們滿懷激情,暢想未來。
同學們,學校爲我們創造了這麼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你想過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嗎?不妨回憶一下自己平時的一舉一動。你有過隨意踏入草坪的行爲嗎?你有過胡亂打掃教室、環境區衛生而不去想這是不對的情況嗎?你有過隨手扔下一張廢紙、一箇零食袋嗎?你有過打開學校的自來水龍頭,而沒有及時關上嗎?你有過在雪白的牆壁上留下你骯髒的腳印、手印嗎?你有過不把痰吐在紙上包起來扔進垃圾桶,而是吐在打掃得乾淨的.地板上嗎?
學校是我們的家,我們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環境的美化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保護我們的校園就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參與環保活動,培養環保素養,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不要把它想象成很難的事情,其實環保就在我們身邊。當你撿起別人掉下的一張紙時;當你記得及時關燈,不浪費用電時;當你用好水龍頭能及時關掉,而不是讓水白白流掉;當你下課、集會時能做到有秩序、有禮貌,而不是高聲喧譁、嬉鬧;當你不亂塗亂畫,不踐踏草坪,不攀折樹枝;你就已經在做着環保衛士應該做的事情了。諸如此類的太多太多小事,我們其實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潔身自愛,個個遵守公德,我們的校園一定會更加乾淨、整潔、美麗!
同學們,校園是我家,環保靠大家!
爲了大家能有一箇更優美、更舒適的學習環境,爲了我們能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讓我們攜起手來,爲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謝謝大家!
關於愛護環境和小動物的講話稿 篇3
全體少先隊員們:
我們的地球已經傷痕累累,我們應該行動起來,保護地球。如今:大氣污染、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土地沙漠化、水污染、海洋生態危機、物種瀕危、垃圾難題、人口增長等各種難題讓我們困繞。所以我們應該保護環境。我提出以下意見:
一、學習有關環境保護知識,收聽、收看廣播保護節目,閱讀環境知識讀物、報紙,與同學、朋友和家長討論環境保護知識,與破壞環境的現象作鬥爭。
二、不浪費紙張,不浪費糧食,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燃料。共同節約我們有限的資源。
三、把損壞的物品修理好再用,延長使用期,多用可循環再利用的物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紙製品和木製品。
四、購買有“環境標誌”和“綠色標誌”的物品,不吸菸,不隨地吐痰,不使用還有破壞臭氧層的物品(如髮膠)
五、不向下水道排放污油、丟垃圾,不向海洋、湖泊、河,分類處理垃圾,把舊書本、報紙、飲料罐賣給廢品回收部門,少用塑料包裝袋。
六、保護野生動物,不摘採花草,不砍伐樹木,不踏草坪。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創造一箇美好的家園吧!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