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新校長到任講話材料(精選3篇)
歡迎新校長到任講話材料 篇1
老師們、同志們:
大家好!
今天的這個會議,是我到xx中學後參加的首次全體教職工會議。很高興能在這樣的場合與大家見面。我們常講“相見就是緣”,今生今世,能和在座的熟悉的和即將熟悉的老師們成爲同事。我想,這更是緣。
今天,我站在這裏,面對的是成就輝煌的創業者們,面對的是今後將與我一路同行、甘苦與共的朋友們,面對的是已經創造教育奇蹟而將來更會一再創造教育神話的夥伴們,我必須敞開心扉,向各位袒露真實的自己。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1964年4月生人,1982年到1986年在山東師範大學學習,畢業後在鄒縣工作一年,1987年9月調入濟寧一中,從教師、班主任、教務處副主任、主任、副校長、副書記崗位上一路走來,整整20xx年。
xx中學從1995年開始起步,短短十五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荒蕪到崇高,先後成爲山東省省級規範化學校、山東省首批高中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高考第一名培養學校。建校十五年來,培養了十二屆兩萬多名合格畢業生,爲高校輸送優秀人才一萬餘名。尤其是考出了恢復高考後濟寧地區的第一個省狀元,創造了濟寧教育史上的奇蹟。如此的業績,該如何續寫光大?這樣的速度,該如何提升?這些日子,我常常這樣思索,有時也不禁有些惶然。
xx中學羣英薈萃,人才濟濟。建校20xx年來,打造了素質精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我們的第一任校長邵明生,克服了無數的困難,帶領大家,苦心經營,硬生生撐起一片教育的藍天;我們的第二任校長馬利傑,內斂深沉,深諳教學規律,嘔心瀝血,推動了健康發展。他們帶領班子成員爲學校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全校師生員工的尊重和愛戴,也爲我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感謝兩位老校長及領導團隊,希望能夠經常得到他們的指導,今天站到這裏,倍感壓力。
來前,市領導對我言之諄諄:“帶領提高教學質量,要進入全市前幾名,讓全市人民滿意。”我想這只是其中一箇方面,我們應在全省或全國這個座標系中找位置,不僅僅是與某幾個學校較量就可以的。我有一箇夢想,就是把xx中學建設成爲中國卓越的學術性高中。作爲校長,有責任和義務將帶到更高的層次,我發誓要讓我們xx中學的3509名學生、345名職工都更幸福,都有充分的發展和提升,讓每個在xx中學工作過和學習過的人都在心中刻上這個信條。
我是9月16日到任的,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們對工作的飽滿熱情和敬業樂業的奉獻精神,學校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安全、學生、實驗、圖書、衛生、宿舍、食堂、治安等管理到位。十幾天來,我一直想找個適當的場合,和各位老師交流一下我對如何辦好想法。這段時間,我多次和馬書記及班子成員交換意見,同時也不斷聽取老師們的好建議、好想法。上月28號召開了中層幹部會議,提出了一些要求。今天,願藉此機會,將我個人的一些思考,報告給大家,有些還需要進一步的論證。
首先,我認爲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應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立足於四個方面,即細化管理,提高質量;凝心聚力,打造品牌;立足本職,彰顯特色;抓住機遇,跨越發展。
根據這個指導思想,我思考了我們發展思路可以概括爲八個主題詞:定位、質量、特色、教研、文化、服務、創新、發展。今天重點講前六個主題詞
第一個主題詞是“定位”。
辦好xx中學,固然要有許多宏觀的系統的決策與思考,也需要許多微觀上的艱辛努力,還要調動多方面的積極因素。我想,首先是辦學思想的正確定位,要有一些長期堅守和秉持的原則和理念。蘇霍姆林斯基說:“校長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纔是行政上的領導。”我們學校是公立學校,首先要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規律去辦學,讓教育迴歸教育本質,引領社會進步,守護社會良知,服務全市人民。具體來說,xx中學應該爲每一位師生的卓越成長與發展提供可能的教育,使教師與學生的生命個體都得到激揚。
其次,發展目標的定位。總的目標應是辦令全社會尊重的學校。分解來看,就是要辦讓黨和政府放心的學校,讓家長滿意的教育,讓學生喜歡的校園,實施讓教師留戀的管理,發展讓同行尊重的內涵。具體來說,應成爲先進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理唸的聚集地,教育教學質量的領跑者,教師成長與發展的人才庫,學生素質提升和未來多元發展的基地,基於網絡平臺的現代教育技術的示範等等。
根據市政府規劃,市政府明年將爲我校開發南部化纖廠(48畝),到那時,我們學校佔地就達近200畝。這將爲我校的跨越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我們將把校園裝扮的更有品位,成爲濟寧市教育的一大景點。
第二個主題詞是“質量”。
新課程明確提出,高中教育“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這是對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同時,重點高中還要承擔向高校輸送優秀人才的重要任務。不論教育發展到什麼程度,升學率永遠是重要的評價指標之一。牢固樹立“以加強教學管理促發展,靠提高教學質量求生存”的觀念,我們提出追求符合素質教育的高升學率――也可以叫做“綠色升學率”,把教學質量放在首要地位,把教學投入放在優先地位;以教師、學生、教學的需要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全校上下爲教學工作服務的意識,這是學校追求的永恆主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沒有止境的,這是一篇永遠寫不完的煌煌鉅著。所以我們要旗幟鮮明抓質量,理直氣壯抓升學,一心一意抓教學,凝心聚力抓課堂。我們不要因生源不理想,有定局論的思想,我們要積極主動把握機遇,更重要的是要全校上下心正氣順。高三要想方設法爲學生的升學服務,除了抓好平時教學外,還要在尖子生、特長生、自主招生、體育單招等方面,做認真的研究。要到高校爭取自主招生指標;要經常不斷地給學生鼓勁:只要努力,高考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難。同時,基礎年級要抓好習慣養成教育。這次會議後,每個年級要認真研究如何提高質量、如何抓好尖子生的具體措施。
第三個主題詞是“特色”。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高中教育這一部分,明確提出來有幾個關鍵詞。第一,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第二,特色發展;第三,全面發展和有個性的發展。高中階段的特色發展、多元發展都是非常迫切的任務,高中教育的工作重心已經從規模發展轉移到質量充實上。如果瀏覽一下最近報刊,你就會發現特色學校是出現頻率非常高的詞。這個特色是什麼?特色就是不可替代性、獨有性和不可模仿性。特色就是優勢,優勢所在,競爭力所在,也就是個性所在。每一所學校只有彰顯特色,纔有生命力。比如北大的特色就是學術自由、兼容幷包,而清華的特色是嚴謹治學。
可能有人問:xx中學的辦學特色是什麼? 每一箇xx人都必須認真地思考,我們的特色是什麼?我們的特色應該是什麼?我們還能創造出怎樣的特色?
我想,xx中學應有“辦規範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人才”的思路,努力建設成爲辦學有特色、教學有特點、人纔有特長的優質創新型高級中學。就此,我們可從以下六個維度思考:
第一,構建獨特的核心文化;
第二,建設學校課程體系,開設儒家文化、運河文化等區域文化的校本課程,形成xx中學的特色課程;
第三,創建獨特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第四,形成學生系列主題教育體系;
第五,成立衆多的學生社團、學生自治組織;
第六,我們還將構建“藝術、體育、奧賽、少數民族學生培養、國際教育”的特長生培養模式。我們只關注普文普理是短視的,明年開始,我們要招收藝術特長生,高一、高二也要動員部分學生學藝術、亞藝術,不管按什麼類學習,只要有利於學生髮展,英雄不論出處。我們還要舉行藝術節,進行繪畫比賽、流行歌手大賽、主持人大賽等,發現人才,相關處室要做好這項工作。會彈奏交響樂的學生、會跳拉丁舞的學生,不會是壞學生。沒有歌聲、笑聲的校園,是沉悶的,是不符合青年特點的,是沒文化的校園,學校要構建豐富、自主、靈動、充滿生機的校園文化。
第四個主題詞是“教研”。
無論是常規教研活動,還是科研課題研究;無論是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還是學校學科水平的整體提高,都必須依賴於各學科教研組規範高效地開展工作。因而,重視教研組的發展,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工作積極性,就成爲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校層次的重要一環。
要樹立新的課程觀。教育部在南京召開的“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發出的最強音就是把課程改革作爲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載體和工作核心。山東省最近下發了《普通高中學科教學內容調整意見》,《意見》從今年的新高一開始實施,我們要認真研究。
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效性。課堂教學要追求三種境界:有效教學、高效教學、魅力教學。高效課堂的關鍵有兩個,一是看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二是看學生課堂思維的深刻度。這兩個“度”如果沒有提高,就不會有真正的高效課堂。課堂教學的好壞是衡量教學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學生能從教師主導的課堂上得到什麼,提高了什麼,實際效果如何,檢驗標準則是學生。
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的主體工程,是真正意義上的固本強基工程。這個工程做好了,學校的水平就上來了。清華大學校長梅貽奇說,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中學也同理――名校者,名師之謂也。青年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興趣愛好和職業需要設計人生髮展規劃,做一箇十年的人生規劃線路圖。實現“一年適應、三年勝任、五年扛大樑”的培養目標,促使大批青年教師儘快脫穎而出。在中國,就與學生交流便利程度而言,我們校長和書記的空間並不多,但是老師的空間是無限的。所以好的教師就是好的學校,在任何一所學校裏,教師都有資格代表學校。因此,培育優秀師資隊伍永遠是學校的頭號工程,也是最重要的任務。
第五個主題詞是“文化”。
我們說,單位散亂,是因爲沒有共同信守的價值理念和文化。學校文化是一箇“場”,核心就是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有了共同信守的價值理念,大家纔會對學校有歸屬感。我們核心價值觀和文化特徵有哪些?我想是否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第一,我們堅信學校應是富有人文情懷、師生共同進步的精神家園,是我們的“家”。
第二,我們堅信制度治校方可使學校持續發展,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章法,做到公平正義。
第三,我們的成功在於培養了值得我們崇拜的人;
第四,我們不能忽視業已建立起來的名校聲譽,要讓品牌發揚光大;
第五,我們不能讓學校製造痛苦。教育本是很陽光的事業,我們的工作應乾得很陽光,很乾淨,有滋有味,人人有職業幸福感。
第六,我們不能違背學校教育的良知,要時刻牢記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 蓮山~課件 ]不忘黨和人民的深情重託。
第七,我們不能忽略教師個人價值的實現;
第八,全校應樹立六種意識,即責任意識、團結協作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危機意識、創新意識。
第九,我們不能靠熄滅別人燈火以使自己明亮。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與他人共事,要努力實現雙贏、多贏。要學會爲他人鼓掌,爲同行鼓掌,爲反對自己的人鼓掌。
第十,我們要努力培植獨特的文化,使文化內化爲約定俗成的行爲規範、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和令人肅然起敬的精神。
我們興盛,興盛;我們跌倒,人人跌倒。“xx中學”是一箇品牌,品牌效應很重要。學校形象要內外兼修,用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文化來提升學校形象。從今天開始,每個人都應珍視“xx中學”這四個字,神聖而崇高。校長主任代表形象,在座的每一位都代表形象。[蓮 山~課 件 ]今後要加強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人文教育就是要爲師生建立一種精神的故鄉,使師生們在萬變不息的世界上闖蕩時,有一種內在的資源。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想到xx中學,讓我們共同分擔;當你獲得快樂時,想到xx中學,讓我們一起分享。永遠是你情感的港灣、心靈的棲息地。
海德格爾的情人因被納粹追殺逃到了美國,美國國慶日邀請她出席,人們問她想不想自己的國家,她回答了一句話,“凡我在處便是德國,德國在我心中,我走到哪裏就把德國帶到了哪裏” 。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就代表xx中學,我們走到哪裏,就把xx中學帶到了哪裏。我們要喊出一箇響亮的口號:因爲有我在,更精彩。
當然,要塑造學校的文化是十分艱難的事,那需要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並經過長時間的經營與積澱才能成功。沒有教師和學生的參與,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文化,因爲學校文化不是強制的結果,而是自發自爲自然地結果。假如沒有你們的參與,沒有全新的奉獻精神,沒有全新的犧牲精神,那麼,這變革就不可能發生。所以,[ 蓮 山~課件 ]讓我們凝聚起愛校精神,凝聚起責任感,我們每個人下定決心,全情投入地工作,並且,不僅僅關照自己,也彼此關照。我的好人的標準很簡單:別幹壞事,爲努力工作。
第六個主題詞是“服務”。
服務是學校管理的目的所在。我們要樹立“老師爲學生服務,校長爲老師服務,xx中學爲社會服務”的思想。讓我們的學生在受到最好的教育,在他離開後,每當談起母校,就會有一種自豪感,因爲他在這裏得到了最好的服務。我們的老師受到學生的尊重是天經地義的,如果老師能夠受到家長的尊重,受到校領導及管理層的尊重,他就會保存住基本的尊嚴。我校的工作人員儘管有些不教課,但你們是xx大家庭的一員,是學校正常運轉的重要力量之一,你們在守護着xx中學,你們所做的工作,都轉化爲這個學校事業的一部分。學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也關乎你們的感情,一點一滴的進步,[蓮 山~課件]都使我們的工作人員有充分的成就感。
當學生的自豪感、老師的尊嚴感和工作人員的成就感“三感”同時產生的時候,xx中學一定是非常和諧的。我們倡導這樣的人生理念: “以優秀的工作成績創造滿意的人生,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創造健康的人生,以和諧的人際關係創造快樂的人生”。簡單說,“有尊嚴的工作,過體面的生活”。校長不是“管”教師的,而是爲教師服務的,爲教師服務的第一責任人是校長。我得時時拷問自己的良心,到底爲你們做了什麼?爲學子做了什麼?用品牌,加強學校與社會的關係,服務全校職工。學校不是孤立的,不能獨立於社會之外,加強與有關部門協調,保證師生利益最大化。在學校的物質利益分配上,當涉及到福利利益的時候應該是均衡化,應該以公平爲追求。但當涉及到對一箇人的貢獻評價的時候要實行效率化,實行多勞多得,優勞優酬。今後將陸續出臺惠及教師的利好政策。我們學校領導班子承諾,在執行上級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不斷改善我們老師的待遇。
老師們,同志們,我剛纔講了六個主題詞,很不全面,可以說掛一漏萬。前面的路,還很長,我們要攀爬的坡,還很陡。今後一定會有諸多挫折,也會有很多箇出師不利;還會有人對校長所作出的每個決策不認可。實話說,我真想讀懂老師們的心,請給我一定的時間;但我們都明白,學校不可能解決得了每個問題。不過,我一定竭盡所能,與你們坦誠面對,直陳我們面臨的各種挑戰。我一定會傾聽你們的聲音,尤其當我們意見不一樣時,我更會傾聽。
我深知xx中學所肩負的使命是何等崇高,我懇切地希望得到全體師生員工的支持和幫助。爲了,我或許會一次次地向您討教,那就請給我以耐心;或許需要您的主意,那就請給我以智慧;或許需要您做出奉獻和犧牲,那就請給我以慷慨;更有時候如果我的工作中出現失誤,那就請毫不客氣提出批評。我希望能夠成爲一任合格的校長,也希望能與大家進行深層次的傾聽和交流,能自由地、創造性地討論一些那怕是微妙的話題,更希望能成爲大家的朋友。對於大家將能給予我的支持,我衷心感謝!我的首次演講,無意成爲經典,只期盼成爲老師們瞭解我的起點。
謝謝大家!
歡迎新校長到任講話材料 篇2
同志們:
首先感謝中心校領導和全體教師對我的支持與信任,感謝組織任命我爲農恢小學校長,我深深體會到這是組織對我的重託,是對我的一次重大考驗,同時也感謝中心校李校長對農恢小學新領導班子成員的殷切希望與要求。
自1986年7月我從望城二中畢業後,就一直在本校工作,這20xx年來,農恢的歷史變遷、風雨歲月,我都親身經歷,身同感受,可以說,農恢寄託和凝聚着我一生的教育理想。20xx年以來,在王校長的帶領下,農恢小學從一箇普通的鄉鎮完小快速發展爲一箇令人曙目的區示範性合格學校,王校長功不可沒。在此,我代表全體教師對王嶽仕校長說聲謝謝,感謝王校長對農恢做出的貢獻。一箇好校長就是一箇好學校,一箇好學校必定成就一位好校長,王校長的管理理念、戰略眼光、爲人處世都值得我學習和借鑑。
做爲新一屆校長,職務不是一種榮譽稱號,而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責任。我們在回顧成績的同時,必須冷靜的面對當前的教育形勢,農恢未來的路該如何走?學生的素質、教師的能力該如何發展?師生學習、工作的物質與心理環境該如何改善?教師新的工資分配方案如何操作,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思考與付予行動的。在此,我提出我的觀點:勵志、創新、包容、綠色將是我們未來管理的關鍵詞。讓我們農恢的每一位師生都成爲有理想、有追求、有眼光的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要把握時代發展的潮流,努力創新;我們要寬容學生的行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我們要包容每一位教師的不同觀點,爲教師創造一箇寬鬆的工作心理環境;我們的校園不僅是綠色的,我們師生的心靈也應該是綠色與純淨的,我們應該少一點猜疑,多一份理解與支持,我們的農恢應該是一箇有教育理想、有人情味的大家庭。
今天,我從王校長的手中接過了這個重擔,心中有一份徬恐,我知道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需要全體教職員工的支持與理解。我希望在這個學期中,每一位教職工能對學校的管理提出自已的建議與要求,我們領導班子一定虛心聽取教職工的意見與建議。
全體教師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同心同德,不辜負父老鄉親對我們的期望,讓農恢的學子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
歡迎新校長到任講話材料 篇3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是一箇極其平常的日子,但這個平常的日子對於我個人來說,卻有着不平常的意義——從今天起,我離開了我爲之效力20xx年的礦業集團公司,而成爲五中的一員;從今天起,我從一名國有特大型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轉變成爲一所完全中學的校長。此時此刻我要表達三層意思。
第一,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我堅決擁護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決定;堅決服從組織分配;衷心感謝組織的信任和重用。
第二,從1981年至今,我在礦業工作生活了20xx年,從普通教師到企業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人員,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組織的培養教育,都凝聚着礦業各級領導以及岱河礦、集團公司中學、教育管理處及所屬學校各位同事的扶持、關愛和友誼,我對礦業充滿感恩之情。
20xx年,企業學校移交後,集團公司領導表示,教育處機關人員願意隨學校移交的,由企業和政府協商辦理,願意留在企業的,由企業妥善安排。大家都知道,處級領導人員在企業內的待遇是很高的,但是,我學的是教育專業,畢業後又一直從事教育工作,我對教育事業有着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感;同時,我對企業的生產、安全、經營可以說是完全的門外漢,我感到自己留在企業已難以繼續爲企業做貢獻。因此,我向組織提出了迴歸教育的申請。
如果僅從個人利益來看,我的決定是難以被理解的。從礦業教育處副處長到五中的校長,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是“官越當越小、錢越拿越少”了,有朋友替我做了測算,我在五中的工資大約只有在企業的三分之一。我願意在這裏問心無愧地說,我來到五中,既不是爲了追求官位,也不是爲了追求經濟利益,我唯一的願望就是想在自己鍾愛的教育崗位上幹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如果說我的選擇確有私心的話,那麼這種私心就是爲了讓自己在退休前的十多年裏生活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第三,五中已走過40年風雨歷程,40年裏,五中爲教育事業、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造就了一支業務過硬、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湧現出一批成就卓著、事蹟感人的先進模範人物,積澱了獨具特色的學校文化。特別是最近幾年,學校的校容校貌、硬件設施、辦學水平都獲得了較快速度、較高質量的發展,在激烈的辦學競爭中闖出了一條特色化辦學的新路,學校的藝體特色教育、寄宿制初中、德育系列教育、希望愛心社等,都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讚譽。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關懷,離不開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更是學校歷任領導班子和全體教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作爲新任校長,我要藉此機會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五中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爲五中的發展付出心血、做出貢獻的歷任學校領導、離退休老同志和仍在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全校教職工表示深深的敬意。
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與本市先進學校相比,我們的發展速度還不夠快,與人民羣衆對優質教育的期望相比,我們提高辦學質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學校發展的關鍵時期,組織上把我安排到這裏擔任校長,我感到責任重大,擔子很重。我願和建斌同志一道,帶頭搞好團結、帶頭加強學習、帶頭廉潔自律、帶頭勤奮工作,團結帶領學校黨政一班人,緊緊依靠全體教職員工,爲實現五中又好又快的發展,爲讓五中人工作生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幸福感,兢兢業業、鞠躬盡瘁。
懇請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給予五中更多的關懷和扶持,懇請各位同事幫助我、支持我的工作。
我相信,我們五中人一定能做得更好!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