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迎接冬至的到來廣播稿範文(精選3篇)

2025年迎接冬至的到來廣播稿範文 篇1

  尊敬的老師,同學:

  上午好!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的冬至日了。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的一箇傳統節日,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冬至日,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在這一天朝廷上下放假,邊塞軍隊整修,人們互相拜問,以美食互贈。《周禮春官》曾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喫餃子、喫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喫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我國古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到了,我們又大了一歲。多了一歲,是否應多些成熟,多了一歲,是否應多些責任。從小處上講,我們身上揹負着整個家庭的希望,從大處上講,我們揹負的是整個民族的未來。當我們面對如山的功課,徘徊在無盡的黑暗中時,想想我們不是一箇人在奮鬥,我們的身後,有永遠支持我們的家長,關心我們的老師,我們有什麼理由猶豫在成功的大門舉步不前呢?新的一年開始了,讓我們邁向陽光,唱響我們青春的讚歌!

2025年迎接冬至的到來廣播稿範文 篇2

  今天是(12月21日)星期一,同時也是我國農曆中一箇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說起冬至,有些同學嘴饞了,因爲這一天,按照習俗,家家戶戶是要喫湯圓的。

  冬至是我國漢族一箇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箇。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箇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箇較大節日,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爲: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箇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箇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爲一箇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喫餃子、喫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喫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過完冬至,一年一度的元旦就接踵而來了,我們很快就要進去20xx年啦,最後祝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開開心心,健康成長!

2025年迎接冬至的到來廣播稿範文 篇3

  同學們:

  每個人都必須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今天是12月22日,是二十四季中的冬至。

  在現代人眼裏,這個節日可能只是劃分時間的標誌,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天;但在傳統社會,冬至的人文意義甚至可能在新的一年裏發揚光大:殷周時期,冬至始終排在二十四節氣之首,被稱爲“分年”;自漢代以來,每年冬至都要舉行慶祝儀式。高峯期法院休三天假,你不聽政治;人們休息三天慶祝節日。唐人把冬至稱爲“小時代”;宋人甚至有“肥冬瘦年”的說法;像過年一樣熱鬧。

  原因是祖先最容易直接觀察到這些氣象變化。畢竟這一天最短,黑夜最長,太陽昇得最低;所以冬至的極寒對祖先來說是最危險的。冬至過後,太陽是,下一個週期開始了。從冬至後的第一天到春天,人們習慣於數“九”來衡量天氣的變化。1929年不拍;3949年在冰上行走;5969年見沿河柳;七九河開九雁;99加19,牛到處走。老人又過了一箇寒冬,孩子又長了一歲;太陽要升起,冰雪要融化;天要亮了,水要動了?所以冬至是輪迴的起點,是值得慶祝的大日子。

  冬至是萬物沉寂,重新開始的季節。祖先認爲,只要人與自然同步,人就會獲得新的活力。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喫餃子、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有冬至煮餃子、喫飯團的習俗。這一天,人們應該一起喫熱餃子和餃子,以擺脫寒冷;女人給家裏的老人新鞋,叫“成長到”;其意義是幫助老年人過冬,讓他們以新的步伐與時俱進,延年益壽;帝都郊區,民間老祖宗,祈禱來年好天氣好運氣?

  冬至過後,一年一度的元旦接踵而至,我們即將進入20年。最後,祝全體師生身體健康,新年萬事如意!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